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潇迪 熊全 +4 位作者 张霹云 陶林 熊吉 冯吉 陈东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4只)、模型组(14只)、预防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模型组大鼠在高脂饮食喂养12周成功诱导出NAFLD模型。预防组提前应用...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4只)、模型组(14只)、预防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模型组大鼠在高脂饮食喂养12周成功诱导出NAFLD模型。预防组提前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干预4周,再加用高脂饮食处理12周;治疗组给予模型动物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12周。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肝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结果在12周时,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肝脏脂肪变程度减轻,血清ALT、AST、TG、FFA水平显著下降(P<0.01);正常组肝组织GRP78和SREBP-1c表达量分别为12.35±0.50和10.09±0.52,而模型组分别为40.67±1.72和34.67±1.54,预防组分别为17.97±0.89和15.73±0.58,治疗组分别为18.07±0.81和17.82±3.28(P<0.01);预防组与治疗组间以上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单纯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有治疗作用,但预防性用药无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多烯磷脂酰胆碱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大鼠
下载PDF
肝星状细胞具有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的干细胞潜能 被引量:4
2
作者 罗茜 王斌 +8 位作者 雷增杰 李青 李砚 熊吉 陈潇迪 魏艳玲 王军 陈东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4-608,共5页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是否能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以及在这过程中某些干细胞标记物的表达和变化。方法采用标准胶原酶灌注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并纯化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细胞表型;将原代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是否能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以及在这过程中某些干细胞标记物的表达和变化。方法采用标准胶原酶灌注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并纯化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细胞表型;将原代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体外培养,对照组肝星状细胞不加任何细胞因子培养24 h,实验组肝星状细胞加入bFGF 20μg/L、FGF420μg/L、HGF 20μg/L、IL-6 1μg/L细胞因子诱导7 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细胞形态的变化,Real-time 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肝星状细胞诱导前后肝细胞ALB、AF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诱导前后干细胞标记物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变化。结果①通过胶原酶灌注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其特异性蛋白Desmin和GFAP表达阳性率≥95%。②实验组大鼠肝星状细胞经过bFGF、FGF4、HGF、IL-6等细胞因子诱导7 d后,与对照组细胞相比细胞形态由星形变为类圆形或多角形,转录水平出现肝细胞特异性标记物ALB的表达(P<0.01)和AFP的表达(P<0.05),同时实验组ALB和AFP蛋白表达呈阳性,而对照组则呈阴性。③实验组大鼠肝星状细胞经过bFGF、FGF4、HGF、IL-6等细胞因子诱导7 d后,与对照组相比干细胞标记物P75NTR转录水平表达下降(P<0.05),CD90、c-kit、sox-2、oct-4等转录水平表达显著下降(P<0.01),并伴有干细胞标记物蛋白水平的表达下调或无表达。结论初步证明肝星状细胞可能具有潜在的干细胞特性,在体外可诱导分化形成肝细胞样细胞,在诱导过程中肝星状细胞的干细胞标记物明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干细胞 细胞分离 诱导 分化
下载PDF
5-甲基胞嘧啶羟化酶TET1在肝再生时卵圆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斌 +5 位作者 王军 魏艳玲 孙文静 吴林 罗茜 陈东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7-801,共5页
目的研究5-甲基胞嘧啶羟化酶TET1在肝脏再生时卵圆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2-乙酰氨基芴(2-AAF)灌胃加2/3肝切除法建立肝脏再生模型,胶原酶灌注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纯化大鼠原代卵圆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目的研究5-甲基胞嘧啶羟化酶TET1在肝脏再生时卵圆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2-乙酰氨基芴(2-AAF)灌胃加2/3肝切除法建立肝脏再生模型,胶原酶灌注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纯化大鼠原代卵圆细胞,免疫荧光实验鉴定卵圆细胞特异性标志物OV6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切后不同时间(3、6、9、12、15 d)TET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培养WB-F344卵圆细胞,SCF 20μg/L、HGF 10μg/L、EGF 10μg/L、地塞米松1.0×10-7mol/L和DMSO 1.5%处理7 d,诱导其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对照细胞不加任何细胞因子)。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卵圆细胞形态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ET1表达变化。结果①成功建立肝再生动物模型,分离获得大鼠原代卵圆细胞,其OV6阳性率≥80%。②与对照细胞相比,卵圆细胞被诱导分化后,细胞形态由圆形变为梭形。③与对照细胞相比,卵圆细胞被诱导分化后,TET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此时肝细胞特异性标记物ALB表达升高,卵圆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结论 5-甲基胞嘧啶羟化酶TET1可能参与了卵圆细胞增殖和肝再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再生 卵圆细胞 细胞分化 TET1
下载PDF
内镜下胃黏膜肾上腺素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彭鹏 +2 位作者 肖潇 周礼 万晓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1302-1303,共2页
目的:旨在研究内镜下胃黏膜肾上腺素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因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90例,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性进行均匀分组,将采... 目的:旨在研究内镜下胃黏膜肾上腺素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因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90例,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性进行均匀分组,将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另外45例使用内镜下胃黏膜肾上腺素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对比分析2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纳入本次研究的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后,共有58例患者症状改善,其中患者病情得到改善的患者中观察组:对照组=43例:33例,由此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优;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看出观察组患者引流液变清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内镜下胃黏膜肾上腺素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在有效缓解患者出血症状的作用上,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肾上腺素 金属钛夹 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肝脏再生过程中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军 陈东风 《肝脏》 2012年第8期599-602,共4页
肝干细胞属于专能干细胞,为肝内胆管系统源性具有多分化潜的细胞群。肝干细胞既可以向肝细胞分化,又可以向胆管细胞分化,是肝脏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自体肝干细胞移植不会发生免疫排斥,故肝脏干细胞移植理论上可以成为终末期肝... 肝干细胞属于专能干细胞,为肝内胆管系统源性具有多分化潜的细胞群。肝干细胞既可以向肝细胞分化,又可以向胆管细胞分化,是肝脏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自体肝干细胞移植不会发生免疫排斥,故肝脏干细胞移植理论上可以成为终末期肝病细胞治疗的理想来源,有效解决肝脏供体严重缺乏的临床现状。本文就肝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肝脏损伤再生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化调控机制 肝脏供体 再生过程 肝干细胞移植 胆管系统 肝细胞分化 终末期肝病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胃肠超声造影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诊断胃壁常见良恶性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万晓强 +1 位作者 陈佳 肖潇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7期519-52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胃肠超声造影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对胃壁常见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胃壁增厚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49例和恶性组18例。两组患者均行胃肠超声造影和ARFI,比较胃半排空时间(t1/2)、... 目的对比分析胃肠超声造影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对胃壁常见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胃壁增厚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49例和恶性组18例。两组患者均行胃肠超声造影和ARFI,比较胃半排空时间(t1/2)、胃窦动力指数(MI)及剪切波速度(SWV);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对胃壁常见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t1/2分别为(73.04±18.65)min和(84.20±21.44)min,MI分别为63.37±21.05和52.22±16.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SWV分别为(1.38±0.26)m/s和(2.41±0.7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1/2、MI、SWV诊断胃壁常见恶性病变的截断值分别为100.625 min、62.42、1.66 m/s,敏感性分别为38.9%、50.0%、87.9%,特异性分别为100%、51.0%、81.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1、0.260、0.935。结论 ARFI诊断胃壁常见良恶性病变的价值优于胃肠超声造影,可为临床诊断胃壁常见良恶性病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胃壁病变 良恶性
下载PDF
lncRNA-PVT1通过Hp/CagA介导的胃黏膜屏障损伤促进胃癌的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梁英 +3 位作者 万晓强 肖潇 陈佳 周礼 《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841-846,共6页
[目的]探讨lncRNA-PVT1通过Hp/CagA介导的胃黏膜屏障损伤促进胃癌的发病机制。[方法]检测lncRNA-PVT1在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菌株(Hp-CagA~+)和CagA基因敲除突变体(Hp-ΔCagA-)感染的人胃癌上皮细胞系AGS中的表达。过表达PVT1,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lncRNA-PVT1通过Hp/CagA介导的胃黏膜屏障损伤促进胃癌的发病机制。[方法]检测lncRNA-PVT1在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菌株(Hp-CagA~+)和CagA基因敲除突变体(Hp-ΔCagA-)感染的人胃癌上皮细胞系AGS中的表达。过表达PVT1,分为对照组和PVT1组。q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测定lncRNA-PVT1的表达,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率。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两组中细胞周期蛋白CDK4和cyclinD1,凋亡蛋白BAX、Bcl-2和裂解的caspase3,线粒体裂变相关蛋白DRP1和MFN2,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和ZO-1)的表达。[结果 ] lncRNA-PVT1在Hp-CagA~+感染AGS细胞中表达增加。过表达PVT1后增加Hp-CagA~+感染AGS细胞中增殖,降低了其凋亡,调节HpCagA~+感染AGS细胞中CDK4(1.22±0.02 vs 1.65±0.03)和cyclinD1(1.16±0.05 vs 1.53±0.01)的表达,增加了ROS生成的增加和线粒体膜电位(MMP)而升高了细胞的比例,增加了线粒体脊的肿胀畸形,降低了DRP1的磷酸化和MFN2(1.16±0.06 vs 0.59±0.03)和BAX(1.05±0.06 vs 1.40±0.03)的表达,升高了Bcl-2(1.66±0.03 vs 1.24±0.02)和裂解的caspase3(1.03±0.06 vs 1.71±0.02)的表达,增加了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过表达PVT1通过降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4.13±0.05 vs 1.31±0.02)、claudin-1 (5.03±0.06 vs 1.33±0.03)和ZO-1 (1.48±0.04 vs 0.60±0.01)表达增加了细胞屏障。[结论]lncRNA-PVT1通过Hp/CagA介导的胃黏膜屏障损伤促进胃癌的发病,促进肿瘤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lncRNA-PVT1 Hp/CagA 胃黏膜屏障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NAFLD患者肝功能、脂糖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万晓强 郑紫丹 +3 位作者 陈佳 刘代江 彭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4期2719-2722,2780,共5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功能、脂糖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3例NAFLD患者,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1)和研究组(n=62),其中对照组给予多烯磷...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功能、脂糖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3例NAFLD患者,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1)和研究组(n=62),其中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脂糖代谢及炎症因子,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2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26%(51/62),高于对照组的63.93%(39/61)(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用药安全性较好,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脂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磷脂酰胆碱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功能 脂糖代谢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