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癫痫药物致住院患者药疹的临床表现及防治策略
1
作者 陈慧 张青霞 +4 位作者 张艺丹 林于樱 赵琛 赵宇 朱威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 初步评价抗癫痫药物的安全性,并探讨抗癫痫药物引发药疹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神经内科或儿科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经皮肤科会诊确诊为由抗癫痫药物致药疹的1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常见引发药疹的抗癫痫药... 目的 初步评价抗癫痫药物的安全性,并探讨抗癫痫药物引发药疹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神经内科或儿科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经皮肤科会诊确诊为由抗癫痫药物致药疹的1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常见引发药疹的抗癫痫药物种类、药疹的分型、系统受累情况、药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结果 15例患者中,最常引发药疹的药物为奥卡西平(6/15);药疹分型中以麻疹型最常见(13/15),2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型分别由奥卡西平和苯巴比妥引起;除药疹外,患者常合并肝功能异常(8/15)、发热(7/15)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6/15)。经停用/更换致敏抗癫痫药物、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后,药疹完全消退、系统损害恢复正常。结论 多种抗癫痫药物均可引发药疹,抗癫痫药物引发的药疹以麻疹型多见,但应警惕SJS型的出现及肝功能损害。及时停用致敏药物并更换抗癫痫药物的种类,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组胺药物对症治疗,对抗癫痫药物引发的药疹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 药疹 临床表现 防治策略
下载PDF
1例未足月胎膜早破青霉素过敏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药学监护
2
作者 刘佳明 褚燕琦 +1 位作者 张青霞 张兰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1例29岁有青霉素过敏史的妊娠女性,因“停经31+周,阴道流液5 h”入院。患者诊断为胎膜早破,有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指征。临床药师了解患者过敏史后,考虑发生青霉素速发型过敏反应风险较低,建议试行青霉素皮试或使用头孢呋辛。患者拒绝青... 1例29岁有青霉素过敏史的妊娠女性,因“停经31+周,阴道流液5 h”入院。患者诊断为胎膜早破,有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指征。临床药师了解患者过敏史后,考虑发生青霉素速发型过敏反应风险较低,建议试行青霉素皮试或使用头孢呋辛。患者拒绝青霉素皮试,头孢呋辛皮试阳性。调整为万古霉素(1 g,每8 h 1次,静脉滴注)联合阿奇霉素(首次500 mg口服,第2天250 mg 1次·d^(-1),口服,疗程4 d),行B族链球菌(GBS)筛查及宫腔细菌培养。GBS筛查阴性,建议停用万古霉素。宫腔细菌培养报大肠埃希菌,结合患者症状体征、检验指标考虑污染可能性大,继续使用阿奇霉素。患者羊水较少,予引产后分娩,母儿情况可。阿奇霉素使用5d后停用,患者出院。产后2周随访母儿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青霉素过敏 抗菌药物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下载PDF
1例心力衰竭合并肾移植术后患者使用达格列净致泌尿系统感染的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
3
作者 潘娅萍 伍诗琪 +1 位作者 王艳玲 张青霞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心力衰竭合并肾移植术后患者使用达格列净致泌尿系统感染的药学干预,为达格列净的临床药学监护提供借鉴。方法临床药师评估和干预1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合患者的现病史和用药史,采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关...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心力衰竭合并肾移植术后患者使用达格列净致泌尿系统感染的药学干预,为达格列净的临床药学监护提供借鉴。方法临床药师评估和干预1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合患者的现病史和用药史,采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和Naranjo's评估量表,判断达格列净可能是导致本次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建议停用,优化抗菌治疗方案,积极对症治疗,调整利尿剂促进排尿,密切关注患者出入液量以及血常规变化。结果在停用达格列净、给予利尿治疗及调整抗菌治疗方案后,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症状消失。结论临床药师协助医师调整个体化用药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心力衰竭 肾移植 泌尿系统感染 药学监护
下载PDF
288家医院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脱包调剂现状及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任雷涛 裴彤 +2 位作者 孙成文 封炳哲 张青霞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注射剂的医院脱包(脱去硬纸盒外包装)调剂现状及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比较2010年版、2015年版、2020年版《中国药典》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官网...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注射剂的医院脱包(脱去硬纸盒外包装)调剂现状及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比较2010年版、2015年版、2020年版《中国药典》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官网药品说明书中PPIs注射剂贮藏条件的差异。通过问卷星设计并向全国30个省(96个市)的288家三级、二级、二级以下医院发放调查问卷,调查PPIs注射剂在医院的脱包贮藏现状。观察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光照后的颜色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脱包后在光照下奥美拉唑的含量。结果《中国药典》要求PPIs应在遮光或凉暗处贮藏,国内上市的PPIs注射剂要求遮光贮藏的药品说明书占90.59%,要求避光贮藏的占9.41%,其中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原研药规定脱包后在一般室内光照条件下有效期不超过24 h;FDA和EMA的奥美拉唑钠和艾司奥美拉唑钠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均要求现用现脱包。共回收问卷408份,有效问卷356份,有效回收率为87.25%。其中,三级医院最多(占68.54%),被调查人员主要为药师(占64.89%),76.69%的工作年限超过10年,仅48.03%接受过遮光药品贮藏管理培训。PPIs注射剂在药房、运输、病区环节脱包的分别占43.75%,52.78%,79.86%,脱包后未遮光贮藏的分别占35.71%,82.24%,77.83%;脱包后使用时长主要为3~5 d(占45.14%)。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脱包后在一般室内光照条件下24 h内表面变黄,随光照时间的延长逐渐加深;连续光照30 d,奥美拉唑浓度的RSD为6.67%(>5%),光照16 d的含量较光照1 d减少了12.30%。结论在医院药品流通各环节中,PPIs注射剂提前脱包且脱包后未遮光贮藏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药品含量降低。建议相关部门应制订PPIs注射剂的脱包管理制度,要求现用现脱包,脱包后遮光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注射剂 贮藏条件 脱包 药品调剂
下载PDF
1例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重复使用左西孟旦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
5
作者 王艳玲 张青霞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目的 促进左西孟旦的临床合理、规范应用。方法 分析和评估1例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重复使用左西孟旦致低血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重复使用左西孟旦... 目的 促进左西孟旦的临床合理、规范应用。方法 分析和评估1例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重复使用左西孟旦致低血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重复使用左西孟旦,因肾功能损害可能导致该药活性代谢物浓度增加,引起更明显、持久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短时间内重复用药可能会导致药物浓度叠加,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在低血钾等导致QT间期延长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而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结论 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左西孟旦的药理学作用及代谢特点,加强用药期间的监护,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低血压 QT间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药学监护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阿司匹林用药错误报告分析及防范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柳君 李晓玲 +1 位作者 王育琴 张青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2-457,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60岁)阿司匹林用药错误(ME)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防范建议,促进老年人安全用药。方法收集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12年9月22日—2022年9月22日老年人阿司匹林ME报告,对ME分级、内容、错误引发人员、发生场所、...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60岁)阿司匹林用药错误(ME)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防范建议,促进老年人安全用药。方法收集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12年9月22日—2022年9月22日老年人阿司匹林ME报告,对ME分级、内容、错误引发人员、发生场所、发现人员和错误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阿司匹林ME报告共计386例,其中男235例、女151例,中位年龄70(60~98)岁;B级占比最高(314例,81.35%);严重ME 9例(2.33%):出血相关ME 5例(每天服药3次、肠溶片掰开服用、误将阿司匹林当做阿卡波糖服用、长期联用血塞通等导致消化道出血各1例,出现尿急等未及时就诊发展为肉眼血尿1例);漏服阿司匹林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误服29片阿司匹林致腹泻1例,未控制尿酸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诱发痛风发作1例。错误引发人员主要是医生(224例,58.03%),错误内容前3位为给药频次(一日给药多次)、用量(肠溶片开具非整片剂量)和品种(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互混),引发ME的因素主要是知识欠缺/培训不足、疲劳;错误引发人员其次是药师(87例,22.54%)。错误发现人员主要是药师(274例,70.98%)。结论老年人阿司匹林ME需要重点关注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及常见合并疾病(如心房颤动、高尿酸血症)药品选择,强化信息建设,减少处方环节ME,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培训,同时重点完善患者用药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用药安全/老年 用药错误
下载PDF
我国老年人莫西沙星用药错误报告分析及防范建议
7
作者 周柳君 李晓玲 +1 位作者 王育琴 张青霞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莫西沙星用药错误(ME)的发生特点,并提出防范建议。方法收集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12年9月22日至2022年9月22日的我国老年人(≥60岁)莫西沙星ME报告,分析其等级、内容、引发人员、发生场所、发现人员、引发因素等...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莫西沙星用药错误(ME)的发生特点,并提出防范建议。方法收集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12年9月22日至2022年9月22日的我国老年人(≥60岁)莫西沙星ME报告,分析其等级、内容、引发人员、发生场所、发现人员、引发因素等。结果收集到莫西沙星ME报告共177份,来自全国15个省级行政区的64家医院,涉及患者177例,其中男109例(61.58%)、女68例(38.42%),年龄60~97岁(中位年龄73岁)。ME报告中,B级124例(70.06%),C级33例(18.64%),D级10例(5.65%),E级7例(3.95%),F级3例(1.69%)。其中,严重ME(E级及以上)10例,包括肝功能相关ME 5例,滴速过快至皮肤发红1例,患者身份识别错误致输液反应1例,联用胺碘酮致QT间期延长1例,有莫西沙星过敏史患者再次使用该药致头晕、口干1例,未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致住院时间延长1例。ME引发人员主要为医师(177例,66.10%);发生场所主要为病房(81例,45.76%);发现人员主要为药师(129例,72.88%);最多见的错误内容为(药物的)品种(54例次,27.55%);引发ME的因素主要为人员因素(126例次,68.48%)。结论对于我国老年(≥60岁)患者,临床使用莫西沙星时需重点关注处方和调配环节的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老年患者 用药安全 用药错误 防范建议
下载PDF
艾多沙班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伍诗琪 闫素英 张青霞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73-480,共8页
目的阐明艾多沙班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PK-DDI)的机制和剂量调整意见,为临床合理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艾多沙班的药物相互作用(DDIs)文献,结合2021年欧洲心律协会指南、美国... 目的阐明艾多沙班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PK-DDI)的机制和剂量调整意见,为临床合理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艾多沙班的药物相互作用(DDIs)文献,结合2021年欧洲心律协会指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说明书、欧盟产品特性概要(SmPC)和Lexicomp数据库,总结不同种类药物与艾多沙班的PK-DDI机制、临床证据以及推荐剂量调整方法。结果共涉及17类69种药品,其中无需调整剂量药品24种和需要禁用、慎用或者需要调整剂量药品45种。结论艾多沙班PK-DDI涉及多种药品,机制主要与CYP3A4和P-糖蛋白抑制剂/诱导剂相关,但是目前PK数据缺乏。此外患者的个体特征和疾病状态也会对艾多沙班的体内过程产生影响,目前对于多因素的研究较欠缺,需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多沙班 药代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 P-糖蛋白 CYP3A4
下载PDF
加强病房药房裸片药品的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青霞 闻满华 +3 位作者 程红勤 金颖 王育琴 闫素英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8期763-765,共3页
目的 规范病房药房裸片药品的管理,确保药品质量.方法 将病房药房容易受储存环境影响的12种裸露片进行4种不同储存容器内的稳定性试验,药片从原装药盒剥开后,立即分别储存于具有干燥、密闭和避光功能的容器如德巴金(丙戊酸缓释片)药... 目的 规范病房药房裸片药品的管理,确保药品质量.方法 将病房药房容易受储存环境影响的12种裸露片进行4种不同储存容器内的稳定性试验,药片从原装药盒剥开后,立即分别储存于具有干燥、密闭和避光功能的容器如德巴金(丙戊酸缓释片)药瓶内(试验A组)、具有密闭和避光功能的容器如整肠生药瓶内(试验B组)和开放容器如塑料临时摆药杯(试验C组);其他用量大的裸片放置于避光密封的LOCK盒中(试验D组).标准组为对应品种储存于原包装内的药片.每天记录药房的温度和湿度,观察裸片药品的外观形状变化.试验时间为1个月.结果 试验温度24 ~ 25℃,相对湿度60%±5%:外观形状开始改变时间:C组裸片<4d,其中替米沙坦片(美卡素)和半片的丙戊酸钠糖衣片2h内就吸湿变黏变硬,B组裸片<14d,A组和D组中裸片试验期间外观形状均没有变化.结论 裸片储存于具有遮光、密闭和干燥功能的容器中可以保证药品的稳定性,从而减少病房备药频率、节省备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减少医院药品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零药品 裸片药品 储存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的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用药错误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青霞 张益志 +1 位作者 曾艳 王育琴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894-1898,共5页
目的:了解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用药错误(ME)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避免和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从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调取自2012年9月22日-2020年7月9日期间所有高尿酸血症/痛风相关的ME报告,并对ME的... 目的:了解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用药错误(ME)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避免和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从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调取自2012年9月22日-2020年7月9日期间所有高尿酸血症/痛风相关的ME报告,并对ME的上报省份、分级与涉及药品、错误内容、引发人员和错误因素等6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要求的共有179例ME报告,来自11个省市的47家医院,涉及的药品主要包括苯溴马隆(36例,占20.11%)、别嘌醇(31例,17.32%)、碳酸钙D(330例,占16.76%)、转化糖电解质(24例,占13.41%)和碳酸氢钠(22例,占12.29%)。B级ME报告最多(124例,占69.27%);严重ME有3例(占1.68%)。错误内容主要为禁忌证,有70例次(占37.43%,主要涉及的药品是碳酸钙D3和转化糖电解质)。引发ME的人员主要为医师,有126例(占70.39%,引发的主要错误内容是禁忌证)。引发ME的主要错误因素是人员因素,有120例(占67.04%,主要是知识欠缺);其次是环境因素,有33例(主要是设备故障)。结论: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ME主要由降尿酸药物和引起尿酸变化的非降尿酸药物引起;主要错误内容是禁忌证,多由非降尿酸药物引起,而且多由医师引发;错误因素主要为知识欠缺和设备故障。建议加强人员培训或者引入临床用药支持决策系统;同时需要关注药物使用过程相关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用药错误 禁忌证 风险防范
下载PDF
基于形函数方法快速识别结构动态荷载的试验验证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青霞 段忠东 +1 位作者 Lukasz Jankowski 王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102,154,共6页
在动态荷载识别中常常由于矩阵的病态性影响识别的精度,利用有限元理论中的形函数逼近荷载曲线,将识别离散的荷载历程转化为计算有限的形函数权重,从而显著改善反卷积法识别荷载中存在的采样时间长或采样频率高时数值求解困难的问题;并... 在动态荷载识别中常常由于矩阵的病态性影响识别的精度,利用有限元理论中的形函数逼近荷载曲线,将识别离散的荷载历程转化为计算有限的形函数权重,从而显著改善反卷积法识别荷载中存在的采样时间长或采样频率高时数值求解困难的问题;并能改善反问题的病态性,提高对噪声的鲁棒性。一个连续梁的数值算例比较验证了该方法在5%的高斯噪声影响下能精确地识别未知荷载。悬臂梁试验中,通过实测的结构动态响应,在移动时间窗内利用荷载形函数方法可以实现激励的在线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荷载识别 在线识别 反卷积法 形函数
下载PDF
四例氯吡格雷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药学服务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青霞 李博宇 侯凯旋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氯吡格雷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如何提供药学服务。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4例氯吡格雷导致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治疗,根据药学相关知识及阅读相关文献,及时判断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可疑药物,并提供替...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氯吡格雷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如何提供药学服务。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4例氯吡格雷导致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治疗,根据药学相关知识及阅读相关文献,及时判断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可疑药物,并提供替代药物及对症治疗药物,通过定期血常规检查结果逐步调整治疗方案,并积极治疗原发病与伴发的感染,参与并监护患者用药的全过程。结果在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的共同合作下,4例患者的白细胞逐渐回升至基线水平,伴发感染与原发疾病也得到合理的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后全部安全出院。结论临床药师要充分发挥自己药学专业的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及时辨别药物的不良反应,协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使用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感染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异常克隆细胞起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青霞 李晓 +3 位作者 贺琪 吴凌云 许峰 张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30-934,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异常克隆细胞的起源,即MDS患者骨髓CD34+CD38-造血干细胞和CD34+CD38+祖细胞中是否存在恶性克隆细胞及其比例。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MACS)分选9例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8三体4例,含有8三体...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异常克隆细胞的起源,即MDS患者骨髓CD34+CD38-造血干细胞和CD34+CD38+祖细胞中是否存在恶性克隆细胞及其比例。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MACS)分选9例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8三体4例,含有8三体的复杂核型1例,5q-2例,含有5q-的复杂核型1例,5q-合并8三体1例)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CD34+CD38-细胞和CD34+CD38+细胞,分别涂片;然后在上述涂片上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比较CD34+CD38-和CD34+CD38+两群细胞中异常克隆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发现,这两群细胞均有异常克隆累及,但CD34+CD38-干细胞中异常克隆的比例(41.8±8.4)%低于CD34+CD38+祖细胞(72.4±7.7)%(p<0.001),而在有核细胞检测的异常克隆细胞比例为(70.8±9.2)%。结论:提示MDS患者中5q-和+8异常克隆均可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阶段,而在祖细胞阶段异常克隆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D34+CD38- CD34+CD38+ 异常克隆
下载PDF
中国人群难治性癫痫患者CYP2C19*2基因型对癫痫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青霞 姜德春 王育琴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难治性癫痫患者CYP2C19*2基因型对癫痫耐药的影响,促进阐明难治性癫痫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难治性癫痫患者(接受癫痫治痫灶切除的患者)和非难治性癫痫患者(单药...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难治性癫痫患者CYP2C19*2基因型对癫痫耐药的影响,促进阐明难治性癫痫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难治性癫痫患者(接受癫痫治痫灶切除的患者)和非难治性癫痫患者(单药有效的癫痫患者)的CYP2C19*2(681G→A)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对患者杂合型和纯突变型的样本进行抽样测序验证,以确保基因分型结果准确。对两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采用卡方检验的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2.0版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收集了9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和305例非难治性癫痫患者。CYP2C19*2等位基因频率:难治组G64.6%,A35.4%;非难治组:G67.9%,A32.1%;难治组突变基因频率高于非难治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CYP2C19*2基因型频率:难治组GG33.3%,GA62.5%,AA4.2%;非难治组GG44.6%,GA46.6%,AA8.9%。难治组和非难治组基因型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难治组中GG型频率显著低于非难治组,GA型频率高于非难治组(P<0.05);而AA型频率在两组内虽然不同却没有统计学差异。另外,进行基因型组合后,只有无突变(GG)与突变(GA和AA)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难治组突变基因型频率高于非难治性组(66.7%:55.4%)。结论:中国人群难治性癫痫患者与非难治性癫痫患者的CYP2C19*2基因型分布频率有统计学差异,难治性癫痫组CYP2C19*2突变基因型频率高于非难治组;癫痫耐药与CYP2C19*2基因型之间没有关联性,阐明癫痫耐药机制应更加关注多基因之间的联合作用尤其是影响脑组织局部药物浓度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突变基因 耐药性 PCR-RFLP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和颜坤泰胶囊对初老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青霞 张德芹 +1 位作者 黄春丽 文静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观察和颜坤泰胶囊对初老大鼠外周血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然老化法建立初老大鼠模型,选用48只1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莉芙敏组,补佳乐组,和颜坤泰胶囊高、中、低剂量组(8、4、2 g/kg),每组8只;另选8只4月龄... [目的]观察和颜坤泰胶囊对初老大鼠外周血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然老化法建立初老大鼠模型,选用48只1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莉芙敏组,补佳乐组,和颜坤泰胶囊高、中、低剂量组(8、4、2 g/kg),每组8只;另选8只4月龄雌性SD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给药90 d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及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内啡肽(β-EP)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和颜坤泰胶囊可使初老大鼠血清中NE含量升高,5-HT、5-HIAA含量降低,血浆中β-EP含量升高,ACTH含量降低。[结论]和颜坤泰胶囊可调节初老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为其改善神经内分泌紊乱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颜坤泰胶囊 初老大鼠 神经递质
下载PDF
药师对住院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关严重心律失常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青霞 侯凯旋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通过对心脏科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住院患者进行干预,减少住院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关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回顾2015年10-12月心脏科所有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住院患者资料,获取QT间期延长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 目的通过对心脏科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住院患者进行干预,减少住院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关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回顾2015年10-12月心脏科所有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住院患者资料,获取QT间期延长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药师对2016年2-4月心脏科所有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入院患者进行入院医嘱重整,根据患者存在的致QT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干预及用药监测,并与回顾病例进行比较,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 2015年10-12月心脏科使用氟喹诺酮的住院患者共33例,QT间期延长12例,其中1例出现室速、2例出现室颤(其中1例死亡);2016年2-4月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心脏科住院患者20例,QT间期延长7例,无1例出现心律失常。结论心脏科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住院患者常合并多种致QT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所以更容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因此在心内科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需密切监测,及时进行干预,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氟喹诺酮 药源性QT间期延长 影响因素 严重心律失常 干预
下载PDF
基于虚拟变形法的车-桥耦合系统移动质量识别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青霞 段忠东 Lukasz Jankowski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8-610,共13页
利用双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模型模拟移动车辆,并基于虚拟变形(VDM)方法的结构快速重分析思想,提出一种车-桥耦合系统的移动质量快速识别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以双自由度车体模型的质量为变量,通过最小化桥体结构实测响应和计算响应的平方... 利用双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模型模拟移动车辆,并基于虚拟变形(VDM)方法的结构快速重分析思想,提出一种车-桥耦合系统的移动质量快速识别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以双自由度车体模型的质量为变量,通过最小化桥体结构实测响应和计算响应的平方距离来识别移动质量(载荷),避免了识别载荷时常遇到的病态问题,对噪声鲁棒性强,且需要传感器信息少.每步优化中,利用在VDM方法基础上提出的移动动态影响矩阵概念,无需时时重构车-桥耦合系统的时变系统参数矩阵,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利用数值框架梁模型,通过比较不同车辆简化模型对移动体质量及等效移动载荷的识别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即使在5%的噪声影响下,利用一个传感器可以准确地识别多个移动体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移动车辆识别 结构重分析 虚拟变形法 影响矩阵
下载PDF
从1例INR未达标颅内出血死亡的肺栓塞患者探讨老年患者华法林的合理使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青霞 赵思邈 闫素英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9年第2期82-86,共5页
1例71岁老年男性患者,因确诊"肺栓塞,高危"入院。入院后给予达肝素钠注射液片(5000 iu,ih,q 12 h)、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qn),入院第3天将阿司匹林肠溶片换为华法林片(3 mg,qd)。每间隔3 d连续监... 1例71岁老年男性患者,因确诊"肺栓塞,高危"入院。入院后给予达肝素钠注射液片(5000 iu,ih,q 12 h)、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qn),入院第3天将阿司匹林肠溶片换为华法林片(3 mg,qd)。每间隔3 d连续监测INR均低于目标值(INR 2~3),入院第7天华法林剂量加至4.5 mg,入院第10天华法林加至6 mg,第2次加量后第2天患者出现颅内出血转入心脏监护室,停用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并进行对症冶疗,患者最终抢救无效,于入院第14天死亡。临床药师参与了整个抢救过程,并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严密监测停药后INR变化,并组织神经内科医生、心脏科医生和临床药师们讨论分析华法林导致颅内出血严重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老年患者在华法林使用过程中剂量的调整、与肝素的桥接以及出血的评估和拮抗,为预防老年患者服用华法林致颅内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旨为促进老年患者合理使用华法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老年人 颅内出血 合理用药 严重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
下载PDF
从1例反复支架内血栓伴抑郁患者探讨舍曲林与抗血小板药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青霞 闫素英 +1 位作者 裴斐 李丹丹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5年第2期85-87,共3页
1例反复支架内血栓的老年男性患者,因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下壁、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75 mg,qd)+替格瑞洛片(90 mg,bid)+西洛他唑片(50 mg,qd)强化抗栓治疗和其它常... 1例反复支架内血栓的老年男性患者,因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下壁、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75 mg,qd)+替格瑞洛片(90 mg,bid)+西洛他唑片(50 mg,qd)强化抗栓治疗和其它常规治疗后患者仍然反复发作心绞痛症状。神内科医生会诊后诊断为抑郁症而加用盐酸舍曲林(25 mg,qd)。临床药师重点关注舍曲林与抗血小板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密切关注患者皮肤、黏膜等出血情况,发现在合并使用舍曲林10 d后患者牙龈出血,考虑为舍曲林与替格瑞洛、西洛他唑的相互作用所致,立即停用舍曲林并经凝血酶冻干粉漱口、云南白药胶囊口含后出血停止。鉴于舍曲林与某些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西洛他唑)有显著的药物相互作用,建议根据病情谨慎选择药物的品种,如需联用应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曲林 抗血小板药物 替格瑞洛 西洛他唑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临床药师在三例难治性药源性复发性口腔溃疡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青霞 李博宇 +1 位作者 禇燕琦 闫素英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难治性药源性复发性口腔溃疡诊治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3例难治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治,根据药学相关知识及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患者疾病状态及经济承受能力,及时判断为药源性口腔溃疡,并筛查出可疑药物及停...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难治性药源性复发性口腔溃疡诊治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3例难治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治,根据药学相关知识及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患者疾病状态及经济承受能力,及时判断为药源性口腔溃疡,并筛查出可疑药物及停药顺序,停药后严密随访监测患者停药反应。结果 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溃疡持续发作1年多,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判断其溃疡分别由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导致,建议医生停药,停药后3例患者分别于第3天、第5天和第7天溃疡出现明显缓解,约10 d溃疡均愈合,至随访撰写本文,3例口腔溃疡均未复发,随访最长1年、最短1个月。结论临床药师要充分发挥自己药学专业的优势及高度职业敏感性,在临床工作中及时辨别药源性疾病,协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使用药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源性疾病 复发性口腔溃疡 硝苯地平 氨氯地平 氯吡格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