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rt1在急性炎症状态下糖尿病小鼠肾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元耀 王圣钊 +3 位作者 张靖豪 殷永强 王庆云 钟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97-1304,共8页
目的 探究Sirt1在急性炎症状态下糖尿病小鼠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选择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40只,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脂多糖(LPS)+糖尿病组(L组)、LPS+糖尿病+S... 目的 探究Sirt1在急性炎症状态下糖尿病小鼠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选择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40只,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脂多糖(LPS)+糖尿病组(L组)、LPS+糖尿病+Sirt1阻断剂EX527组(E组)和LPS+糖尿病+Sirt1激动剂银杏黄酮苷元组(G组),每组8只。糖尿病小鼠模型制备成功后,L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E组在糖尿病小鼠给予LPS处理前1 h腹腔注射EX527 5 mg/kg(溶于DMSO 0.2 ml);G组在糖尿病小鼠给予LPS处理前1 h腹腔注射银杏黄酮苷元200 mg/kg(溶于DMSO 0.2 ml);C组和D组在相同时点腹腔注射2%DMSO 0.15 ml。收集24 h尿液测定24h尿量和24 h尿蛋白浓度,眼球取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浓度。取肾组织后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IL-18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铁离子抗氧化能力法检测总抗氧能力(T-AOC),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caspase-1、NLRP3、ASC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免疫共沉淀法检测乙酰化FoxO3a蛋白含量,二氢乙锭染色法计算活性氧(ROS)含量,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计算细胞焦亡率,并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结果 与C组比较,D组、L组、E组和G组24 h尿量明显增多,尿蛋白浓度、血清Scr和BUN浓度、肾组织IL-1β、IL-18、NO含量、NLRP3、caspase-1、ASC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ROS含量和焦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T-AOC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L组、E组和G组24 h尿量明显增多,尿蛋白浓度、血清Scr和BUN浓度、肾组织IL-1β、IL-18、NO含量、NLRP3、caspase-1、ASC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ROS含量和焦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T-AOC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L组比较,E组24 h尿量明显增多,尿蛋白浓度、血清Scr和BUN浓度、肾组织IL-1β、IL-18、NO含量、NLRP3、caspase-1、ASC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乙酰化FoxO3a蛋白含量、ROS含量和焦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T-AOC活力、Sirt1 mRNA和蛋白含量、FoxO3a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G组24 h尿量明显减少,尿蛋白浓度、血清Scr和BUN浓度、肾组织IL-1β、IL-18、NO含量、NLRP3、caspase-1、ASC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乙酰化FoxO3a蛋白含量、ROS含量和焦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T-AOC活力、Sirt1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E组比较,G组24 h尿量明显减少,尿蛋白浓度、血清Scr和BUN浓度、肾组织IL-1β、IL-18、NO浓度、NLRP3、caspase-1和ASC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乙酰化FoxO3a蛋白含量、ROS含量和细胞焦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T-AOC活力、Sirt1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急性炎症状态下的糖尿病小鼠中,Sirt1升高可以降低乙酰化FoxO3a蛋白含量,减少小鼠尿量,降低尿蛋白、Scr、BUN含量、肾组织中炎性因子浓度和细胞焦亡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从而减轻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急性肾损伤 焦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乙酰化 叉头状转录调节因子3a
下载PDF
建筑场地岩溶发育程度评价理论的合理性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海玲 陈相锦 张靖豪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1年第3期299-304,共6页
岩溶发育程度反映了建筑地基岩溶发育特征,是判断建筑地基岩溶问题的主要依据。规范法(现行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的岩溶发育程度)的评价结论不能很好地反映岩溶发育对地基及基础处理难度特征,常常误导岩溶区地基基础设... 岩溶发育程度反映了建筑地基岩溶发育特征,是判断建筑地基岩溶问题的主要依据。规范法(现行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的岩溶发育程度)的评价结论不能很好地反映岩溶发育对地基及基础处理难度特征,常常误导岩溶区地基基础设计实践。本文比较分析了规范法和强溶蚀带厚度法等两种岩溶发育程度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强溶蚀带厚度法能更好地反映场地岩溶发育的实际情况,能够为岩溶地基设计提供合理的岩溶参数,克服了规范法的评价指标定义缺陷、评价结论不具可比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发育程度 线岩溶率 遇洞率 强溶蚀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