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8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绿原酸及其类似物与生物活性
被引量:
228
1
作者
张鞍灵
马琼
+2 位作者
高锦明
张康健
王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绿原酸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是许多中药材及中成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评述了绿原酸在植物中的分布及其天然和合成类似物的生物活性 。
关键词
绿原酸
类似物
生活活性
中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
40
2
作者
张鞍灵
刘国强
+1 位作者
马琼
高锦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79,共5页
对黄酮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间的关系以及作为先导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或修饰研究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构效关系
结构改造
结构修饰
黄酮类化合物
生物活性
化学结构
植物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季节和地域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张鞍灵
马亚团
+2 位作者
趙德义
高锦明
张康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108,共5页
研究了杜仲叶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等次生代谢物季节、地域差异性。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杜仲叶中这3种主要次生代谢物。结果表明,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6月份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562%、2.258%和0.571%。另外,...
研究了杜仲叶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等次生代谢物季节、地域差异性。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杜仲叶中这3种主要次生代谢物。结果表明,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6月份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562%、2.258%和0.571%。另外,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地域差异性显著,即对于同一年龄、同一杜仲品种而言,气候条件较差地区(年平均气温6.8~8.8℃、绝对最低湿度-29.6%^-22.6%、年降雨量576.7~1048 mm)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含量高。由此得出,气候条件影响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积累,而6月份为杜仲叶的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京尼平苷酸
绿原酸
京尼平苷
次生代谢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苷脂B的结构鉴定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鞍灵
刘国强
高锦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84-688,共5页
利用波谱 ( FABMS、NMR和 IR)和化学的方法详细鉴定了真菌黄白红菇 Russulaochroleuca( Pers.) Fr.和印度块菌 Tuber indicum Cooke et Massee中存在的 9- methyl- 4,8-sphingadienine型脑苷脂 cerebroside B( 1 ) :1 - O- β- D-吡喃...
利用波谱 ( FABMS、NMR和 IR)和化学的方法详细鉴定了真菌黄白红菇 Russulaochroleuca( Pers.) Fr.和印度块菌 Tuber indicum Cooke et Massee中存在的 9- methyl- 4,8-sphingadienine型脑苷脂 cerebroside B( 1 ) :1 - O- β- D-吡喃葡萄糖基 - ( 2 S,3R,4E,8E,2′R,) - 2 -N- ( 2′-羟基棕榈酰 ) - 9-甲基 - 4,8- sphingadienine。化合物 1为首次被发现存在于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苷脂B
结构
真菌
生理作用
块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棘和银杏黄酮对沙棘油的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张鞍灵
高锦明
+1 位作者
李秀信
乔丽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44,共3页
以相同添加量(0.02% )的槲皮素、沙棘黄酮、银杏黄酮、BHT对沙棘油进行了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沙棘黄酮、银杏黄酮都可作沙棘油的抗氧化剂。
关键词
黄酮
沙棘油
沙棘黄酮
银杏
油脂
抗氧化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萘醌类物质对2种昆虫拒食活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
5
6
作者
张鞍灵
高义
高锦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6-138,共3页
研究了浓度为1 mg.mL-1的3个醌类化合物和1个蒽酮类化合物对粘虫、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3种醌类化合物对供试昆虫的拒食作用明显。胡桃醌、α-萘醌、蓝雪醌对粘虫3龄幼虫24 h的拒食率分别为90.48%、76.59%6、5.08%,48 h...
研究了浓度为1 mg.mL-1的3个醌类化合物和1个蒽酮类化合物对粘虫、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3种醌类化合物对供试昆虫的拒食作用明显。胡桃醌、α-萘醌、蓝雪醌对粘虫3龄幼虫24 h的拒食率分别为90.48%、76.59%6、5.08%,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93.33%、81.82%、73.08%;对小菜蛾3龄幼虫24 h的拒食率分别为63.89%、72.22%、77.78%,48 h的拒食率为74.05%、88.11%、88.67%。胡桃醌、α-萘醌、蓝雪醌对粘虫24 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0.386、0.5240、.705 mg.mL-1,48 h的AFC50分别为0.284、0.4350、.570 mg.mL-1;对小菜蛾24 h的AFC50分别为0.571、0.619、0.593 mg.mL-1,48 h的AFC50分别为0.407、0.561、0.512 mg.mL-1。表明3种醌类化合物对2种供试昆虫均表现出一定的拒食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醌类
粘虫
小菜蛾
拒食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树资源亟待开发利用
被引量:
12
7
作者
张鞍灵
高锦明
李秀信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杨树资源
开发利用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沙棘果实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被引量:
11
8
作者
张鞍灵
高锦明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5,共2页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中国沙棘果皮渣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检验,并测定了油脂和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中国沙棘果实含有鞣质、有机酸、酚类、黄酮类、糖类、甾醇、三萜类、氨基酸、蛋白质、挥发油及油脂,并且油脂和黄酮含量较高。
关键词
中国沙棘
化学成分
果实
沙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棘属植物化学与医疗保健功能
被引量:
14
9
作者
张鞍灵
倪荣环
《西部粮油科技》
2001年第6期32-35,共4页
简述了近年来沙棘属植物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研究现状,并对我国沙棘资源进一步深度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沙棘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开发利用
药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原酸分布、提取与生物活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
223
10
作者
高锦明
张鞍灵
+1 位作者
张康健
赵晓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3-82,共10页
评述了绿原酸在植物中的分布与生物合成、提取与分析方法、合成类似物的构效关系及绿原酸类似物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
绿原酸
分布
类似物
提取分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仲籽油与紫苏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34
11
作者
赵德义
徐爱遐
+2 位作者
张博勇
张鞍灵
张康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1-193,共3页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杜仲籽油和紫苏籽油的脂肪酸组成、α-亚麻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不仅脂肪酸GC指纹图谱较为相似 脂肪酸组成、含量基本相同 ,而且外观、气味、折光率等质量指标也非常相近.说明了杜仲籽油具有与紫苏籽...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杜仲籽油和紫苏籽油的脂肪酸组成、α-亚麻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不仅脂肪酸GC指纹图谱较为相似 脂肪酸组成、含量基本相同 ,而且外观、气味、折光率等质量指标也非常相近.说明了杜仲籽油具有与紫苏籽油同样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籽油
紫苏籽油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远东疣柄牛肝菌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
12
12
作者
高锦明
沈杰
+3 位作者
张鞍灵
朱玮
张兴
刘吉开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53-857,共5页
从远东疣柄牛肝菌 (Leccinumextremiorientale)子实体中提取分离得到 13个化合物 ,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 ,它们的结构被鉴定为 :麦角甾 7,2 2 二烯 3 β ,5α ,6β 三醇 ( 1) ,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 2 ) ,麦角甾醇 ( 3 ) ,麦角甾...
从远东疣柄牛肝菌 (Leccinumextremiorientale)子实体中提取分离得到 13个化合物 ,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 ,它们的结构被鉴定为 :麦角甾 7,2 2 二烯 3 β ,5α ,6β 三醇 ( 1) ,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 2 ) ,麦角甾醇 ( 3 ) ,麦角甾 4,6,8( 14 ) ,2 2 四烯 3 酮 ( 4 ) ,麦角甾 5 ,7 二烯 3 β 醇 ( 5 ) ,棕榈酸 ( 6) ,( 2S ,3S ,4R ,2′R) 2 ( 2′ 羟基二十四碳酰胺 )十八烷 1,3 ,4 三醇 ( 7) ,脑苷脂B ( 8) ,脑苷脂D ( 9) ,尿嘧啶 ( 10 ) ,肌苷 ( 11) ,腺苷 ( 12 ) ,D 阿洛醇 ( 13 ) .利用 2DNMR ( 1H 1HCOSY ,HMBC ,HMQC)技术首次对化合物 8和 9的氢谱和碳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 .在浓度为 10 0 μg/mL时 ,化合物 2 ,7和 8表现出选择性地抗蛇毒Crotalusadamenteus分泌的磷脂酶A2 活性 ,而对蜂毒Apismellifcra磷脂酶A2 却无活性 .此外 ,远东疣柄牛肝菌提取物对粘虫拒食率和小菜蛾死亡率分别为 67%和 5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疣柄牛肝菌
化学成分
高等真菌
脑苷脂
抗磷脂酶A2活性
杀虫活性
提取
分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蛹虫草发酵液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
25
13
作者
秦建春
李晓明
+2 位作者
张鞍灵
董艳红
高锦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2-406,共5页
对蛹虫草摇瓶发酵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了抗菌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细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北京棒状杆菌和霉菌中的绿色木霉、黄曲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菌...
对蛹虫草摇瓶发酵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了抗菌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细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北京棒状杆菌和霉菌中的绿色木霉、黄曲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菌中的马铃薯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灵杆菌和霉菌中的绿色木霉以及黄曲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提取物的抑菌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而水相则没有抑菌活性.蛹虫草发酵液中具有抗菌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发酵液
抗菌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化感植物向日葵根提取液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8
14
作者
宋晚平
张鞍灵
+2 位作者
高锦明
张玉林
朱红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949-1952,共4页
利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向日葵根乙醇提取物的3种不同溶剂可溶部分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3种萃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化学成分预试表明,向日葵根中含有黄酮类、萜类、内酯类、蒽醌类、有机酸等...
利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向日葵根乙醇提取物的3种不同溶剂可溶部分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3种萃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化学成分预试表明,向日葵根中含有黄酮类、萜类、内酯类、蒽醌类、有机酸等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根提取物
预试
抑菌活性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45
15
作者
高锦明
王蓝
+1 位作者
张鞍灵
李芸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94-100,共7页
银杏叶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黄酮类和萜内酯是目前银杏叶提取物及植物药质量控制的有效依据。本文详细综述了银杏叶中黄酮类和萜内酯有效成分,扼要讨论了它们的结构与活性关系,并简单概述了萜内酯的合成。
关键词
银杏
叶
黄酮类
萜内酯
化学合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
41
16
作者
姚焕英
唐静成
+1 位作者
张鞍灵
胥耀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650-1655,共6页
从核桃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萘醌类、黄酮类及二芳基庚烷类等,以及抗肿瘤、抗菌、清除氧自由基等生物活性方面进行了评述.旨在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该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核桃属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仲叶生物活性成分的提纯研究
被引量:
24
17
作者
高锦明
刘丽
+2 位作者
张鞍灵
张康健
王蓝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3-86,共4页
通过不同混合剂提取及不同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筛选出较佳的杜仲叶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技术。
关键词
杜仲叶
生物活性成分
提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鳞多孔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0
18
作者
高锦明
张鞍灵
+1 位作者
姚焕英
沈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43-946,共4页
目的 :研究黄鳞多孔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 ,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 6个化合物 ,脑苷脂B(Ⅰ ) ,脑苷脂D(Ⅱ ) ,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Ⅲ ) ,9(11) 脱氢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
目的 :研究黄鳞多孔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 ,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 6个化合物 ,脑苷脂B(Ⅰ ) ,脑苷脂D(Ⅱ ) ,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Ⅲ ) ,9(11) 脱氢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Ⅳ ) ,甘露醇 (Ⅴ )和软脂酸 1 甘油脂 (Ⅳ )。结论 :化合物Ⅰ ,Ⅱ及Ⅴ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鳞多孔菌
化学成分
硅胶柱层析
分离
结构鉴定
中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刺楸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8
19
作者
朱玮
贾夏
+2 位作者
张鞍灵
张檀
吴越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对刺楸属植物中存在的三萜皂苷类、苯丙烷类和其它酚类化学成分以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抗菌、抗炎活性和抗类风湿、抗糖尿病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刺楸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含α-亚麻酸植物的研究
被引量:
12
20
作者
徐爱遐
张博勇
+2 位作者
赵德义
张鞍灵
张康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0-192,199,共4页
对自然界中含α-亚麻酸植物的含油量、α-亚麻酸含量、资源分布、原料价格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紫苏、亚麻和杜仲是目前含油量高、资源丰富、原料价格低廉、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轮叶戟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富含α-亚麻酸植物。
关键词
α-亚麻酸植物
脂肪
含油量
资源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原酸及其类似物与生物活性
被引量:
228
1
作者
张鞍灵
马琼
高锦明
张康健
王蓝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卫生学校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研究重大项目! 97K0 4-G2研究内容之一
文摘
绿原酸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是许多中药材及中成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评述了绿原酸在植物中的分布及其天然和合成类似物的生物活性 。
关键词
绿原酸
类似物
生活活性
中药
Keywords
chlorogenic acid
analogues
bioactivities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
40
2
作者
张鞍灵
刘国强
马琼
高锦明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甘肃省卫生学校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79,共5页
文摘
对黄酮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间的关系以及作为先导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或修饰研究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构效关系
结构改造
结构修饰
黄酮类化合物
生物活性
化学结构
植物药
Keywords
flavonoi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分类号
R281.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Q946.8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季节和地域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张鞍灵
马亚团
趙德义
高锦明
张康健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出处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108,共5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7K01-11-03)
文摘
研究了杜仲叶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等次生代谢物季节、地域差异性。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杜仲叶中这3种主要次生代谢物。结果表明,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6月份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562%、2.258%和0.571%。另外,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地域差异性显著,即对于同一年龄、同一杜仲品种而言,气候条件较差地区(年平均气温6.8~8.8℃、绝对最低湿度-29.6%^-22.6%、年降雨量576.7~1048 mm)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含量高。由此得出,气候条件影响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积累,而6月份为杜仲叶的最佳采收期。
关键词
杜仲
京尼平苷酸
绿原酸
京尼平苷
次生代谢物
Keywords
Eucommia ulmoides Oliv.
geniposidic acid
chlorogenic acid
geniposide
secondary metabolites
分类号
TQ351.0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苷脂B的结构鉴定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鞍灵
刘国强
高锦明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84-688,共5页
文摘
利用波谱 ( FABMS、NMR和 IR)和化学的方法详细鉴定了真菌黄白红菇 Russulaochroleuca( Pers.) Fr.和印度块菌 Tuber indicum Cooke et Massee中存在的 9- methyl- 4,8-sphingadienine型脑苷脂 cerebroside B( 1 ) :1 - O- β- D-吡喃葡萄糖基 - ( 2 S,3R,4E,8E,2′R,) - 2 -N- ( 2′-羟基棕榈酰 ) - 9-甲基 - 4,8- sphingadienine。化合物 1为首次被发现存在于这
关键词
脑苷脂B
结构
真菌
生理作用
块菌
Keywords
cerebroside B
structure
fungi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Q949.32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棘和银杏黄酮对沙棘油的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张鞍灵
高锦明
李秀信
乔丽婷
机构
西北林学院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44,共3页
文摘
以相同添加量(0.02% )的槲皮素、沙棘黄酮、银杏黄酮、BHT对沙棘油进行了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沙棘黄酮、银杏黄酮都可作沙棘油的抗氧化剂。
关键词
黄酮
沙棘油
沙棘黄酮
银杏
油脂
抗氧化剂
Keywords
Flavonoids
Antioxidant
Hippophae oil
Hippophae rhamnoides
Ginkgo biloba
分类号
TS225.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TS20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萘醌类物质对2种昆虫拒食活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
5
6
作者
张鞍灵
高义
高锦明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6-138,共3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852)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749)
文摘
研究了浓度为1 mg.mL-1的3个醌类化合物和1个蒽酮类化合物对粘虫、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3种醌类化合物对供试昆虫的拒食作用明显。胡桃醌、α-萘醌、蓝雪醌对粘虫3龄幼虫24 h的拒食率分别为90.48%、76.59%6、5.08%,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93.33%、81.82%、73.08%;对小菜蛾3龄幼虫24 h的拒食率分别为63.89%、72.22%、77.78%,48 h的拒食率为74.05%、88.11%、88.67%。胡桃醌、α-萘醌、蓝雪醌对粘虫24 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0.386、0.5240、.705 mg.mL-1,48 h的AFC50分别为0.284、0.4350、.570 mg.mL-1;对小菜蛾24 h的AFC50分别为0.571、0.619、0.593 mg.mL-1,48 h的AFC50分别为0.407、0.561、0.512 mg.mL-1。表明3种醌类化合物对2种供试昆虫均表现出一定的拒食活性。
关键词
萘醌类
粘虫
小菜蛾
拒食活性
Keywords
naphthoquinones
Mythimna separate
Plutella xylostella
antifeedant activity
分类号
S481.9 [农业科学—农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树资源亟待开发利用
被引量:
12
7
作者
张鞍灵
高锦明
李秀信
机构
西北林学院
出处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杨树资源
开发利用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分类号
S792.110.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沙棘果实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被引量:
11
8
作者
张鞍灵
高锦明
机构
西北林学院
出处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5,共2页
文摘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中国沙棘果皮渣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检验,并测定了油脂和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中国沙棘果实含有鞣质、有机酸、酚类、黄酮类、糖类、甾醇、三萜类、氨基酸、蛋白质、挥发油及油脂,并且油脂和黄酮含量较高。
关键词
中国沙棘
化学成分
果实
沙棘
Keywords
H.rhamnoides L. subsp
chemical components
systematic pretesting
分类号
S793.60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棘属植物化学与医疗保健功能
被引量:
14
9
作者
张鞍灵
倪荣环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
甘肃省气象学校
出处
《西部粮油科技》
2001年第6期32-35,共4页
文摘
简述了近年来沙棘属植物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研究现状,并对我国沙棘资源进一步深度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沙棘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开发利用
药用
Keywords
Hippophae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Chemical composition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uggestions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原酸分布、提取与生物活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
223
10
作者
高锦明
张鞍灵
张康健
赵晓明
机构
西北林学院基础课部
西北林学院林产工程学院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3-82,共10页
文摘
评述了绿原酸在植物中的分布与生物合成、提取与分析方法、合成类似物的构效关系及绿原酸类似物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
绿原酸
分布
类似物
提取分析
生物活性
Keywords
chlorogenic acid
distribution
analogues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bioactiities
分类号
Q946.828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仲籽油与紫苏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34
11
作者
赵德义
徐爱遐
张博勇
张鞍灵
张康健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1-193,共3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 中药现代化 项目 2003K11-G7 13
杨凌示范区2003年基金项目
文摘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杜仲籽油和紫苏籽油的脂肪酸组成、α-亚麻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不仅脂肪酸GC指纹图谱较为相似 脂肪酸组成、含量基本相同 ,而且外观、气味、折光率等质量指标也非常相近.说明了杜仲籽油具有与紫苏籽油同样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
杜仲籽油
紫苏籽油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法
Keywords
Eucommia ulmoides seed oil
Perilla frutescens seed oil
fatty acid component
GC chromatography
分类号
Q946.81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远东疣柄牛肝菌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
12
12
作者
高锦明
沈杰
张鞍灵
朱玮
张兴
刘吉开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53-857,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国家"十五"攻关 (No.2 0 0 2BA51 6A0 4 )
+1 种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No.2 0 0 0B0 0 66M)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点资助项目
文摘
从远东疣柄牛肝菌 (Leccinumextremiorientale)子实体中提取分离得到 13个化合物 ,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 ,它们的结构被鉴定为 :麦角甾 7,2 2 二烯 3 β ,5α ,6β 三醇 ( 1) ,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 2 ) ,麦角甾醇 ( 3 ) ,麦角甾 4,6,8( 14 ) ,2 2 四烯 3 酮 ( 4 ) ,麦角甾 5 ,7 二烯 3 β 醇 ( 5 ) ,棕榈酸 ( 6) ,( 2S ,3S ,4R ,2′R) 2 ( 2′ 羟基二十四碳酰胺 )十八烷 1,3 ,4 三醇 ( 7) ,脑苷脂B ( 8) ,脑苷脂D ( 9) ,尿嘧啶 ( 10 ) ,肌苷 ( 11) ,腺苷 ( 12 ) ,D 阿洛醇 ( 13 ) .利用 2DNMR ( 1H 1HCOSY ,HMBC ,HMQC)技术首次对化合物 8和 9的氢谱和碳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 .在浓度为 10 0 μg/mL时 ,化合物 2 ,7和 8表现出选择性地抗蛇毒Crotalusadamenteus分泌的磷脂酶A2 活性 ,而对蜂毒Apismellifcra磷脂酶A2 却无活性 .此外 ,远东疣柄牛肝菌提取物对粘虫拒食率和小菜蛾死亡率分别为 67%和 5 5 % .
关键词
远东疣柄牛肝菌
化学成分
高等真菌
脑苷脂
抗磷脂酶A2活性
杀虫活性
提取
分离
Keywords
Leccinum extremiorientale
higher fungi
chemical constituent
cerebrosides
anti-phospholipase A(2) activity
insecticidal activity
分类号
O621 [理学—有机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蛹虫草发酵液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
25
13
作者
秦建春
李晓明
张鞍灵
董艳红
高锦明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2-40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0019)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2BA516A04)
文摘
对蛹虫草摇瓶发酵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了抗菌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细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北京棒状杆菌和霉菌中的绿色木霉、黄曲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菌中的马铃薯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灵杆菌和霉菌中的绿色木霉以及黄曲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提取物的抑菌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而水相则没有抑菌活性.蛹虫草发酵液中具有抗菌活性物质.
关键词
蛹虫草
发酵液
抗菌作用
Keywords
Cordyceps militaris
fermentation broth
antimicrobial effect
分类号
Q946.887 [生物学—植物学]
Q949.325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感植物向日葵根提取液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8
14
作者
宋晚平
张鞍灵
高锦明
张玉林
朱红霞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949-1952,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点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向日葵根乙醇提取物的3种不同溶剂可溶部分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3种萃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化学成分预试表明,向日葵根中含有黄酮类、萜类、内酯类、蒽醌类、有机酸等代谢产物。
关键词
向日葵
根提取物
预试
抑菌活性
化学成分
Keywords
Helianthus annuus L.
root extract
pre-tes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chemical constituents
分类号
Q945.31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45
15
作者
高锦明
王蓝
张鞍灵
李芸生
机构
西北林学院基础课部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94-100,共7页
文摘
银杏叶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黄酮类和萜内酯是目前银杏叶提取物及植物药质量控制的有效依据。本文详细综述了银杏叶中黄酮类和萜内酯有效成分,扼要讨论了它们的结构与活性关系,并简单概述了萜内酯的合成。
关键词
银杏
叶
黄酮类
萜内酯
化学合成
Keywords
Ginkgo biloba
leaves
flavonoids
terpene lactones
chemical synthesi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S664.309.9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
41
16
作者
姚焕英
唐静成
张鞍灵
胥耀平
机构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650-1655,共6页
文摘
从核桃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萘醌类、黄酮类及二芳基庚烷类等,以及抗肿瘤、抗菌、清除氧自由基等生物活性方面进行了评述.旨在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该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核桃属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Keywords
Juglans L.
constituents
bioactivity
分类号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仲叶生物活性成分的提纯研究
被引量:
24
17
作者
高锦明
刘丽
张鞍灵
张康健
王蓝
机构
西北林学院基础课部
西北林学院园林系
西北林学院木材工业系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3-86,共4页
基金
林业部"杜仲系列产品开发"中试项目
文摘
通过不同混合剂提取及不同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筛选出较佳的杜仲叶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技术。
关键词
杜仲叶
生物活性成分
提纯
Keywords
Eucommia ulmoides leaf
total bioactive constituent
purification
分类号
TQ46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鳞多孔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0
18
作者
高锦明
张鞍灵
姚焕英
沈杰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系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43-946,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点资助项目 (2 0 0 2 0 2 0 3 0 5 5 )
文摘
目的 :研究黄鳞多孔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 ,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 6个化合物 ,脑苷脂B(Ⅰ ) ,脑苷脂D(Ⅱ ) ,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Ⅲ ) ,9(11) 脱氢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Ⅳ ) ,甘露醇 (Ⅴ )和软脂酸 1 甘油脂 (Ⅳ )。结论 :化合物Ⅰ ,Ⅱ及Ⅴ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得。
关键词
黄鳞多孔菌
化学成分
硅胶柱层析
分离
结构鉴定
中药
Keywords
Polyporus ellissi
chemical constituents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刺楸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8
19
作者
朱玮
贾夏
张鞍灵
张檀
吴越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9-124,共6页
文摘
对刺楸属植物中存在的三萜皂苷类、苯丙烷类和其它酚类化学成分以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抗菌、抗炎活性和抗类风湿、抗糖尿病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刺楸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Keywords
Kalopanax
chemical component
activity
分类号
S792.0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含α-亚麻酸植物的研究
被引量:
12
20
作者
徐爱遐
张博勇
赵德义
张鞍灵
张康健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0-192,199,共4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中药现代化"项目(2003K11-G7(13))
杨凌2003年专项基金项目
文摘
对自然界中含α-亚麻酸植物的含油量、α-亚麻酸含量、资源分布、原料价格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紫苏、亚麻和杜仲是目前含油量高、资源丰富、原料价格低廉、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轮叶戟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富含α-亚麻酸植物。
关键词
α-亚麻酸植物
脂肪
含油量
资源分布
Keywords
α-linolenic acid
fat
plant
selection
分类号
Q949.9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绿原酸及其类似物与生物活性
张鞍灵
马琼
高锦明
张康健
王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张鞍灵
刘国强
马琼
高锦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4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季节和地域差异性研究
张鞍灵
马亚团
趙德义
高锦明
张康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脑苷脂B的结构鉴定
张鞍灵
刘国强
高锦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沙棘和银杏黄酮对沙棘油的抗氧化研究
张鞍灵
高锦明
李秀信
乔丽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萘醌类物质对2种昆虫拒食活性研究初探
张鞍灵
高义
高锦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杨树资源亟待开发利用
张鞍灵
高锦明
李秀信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沙棘果实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张鞍灵
高锦明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沙棘属植物化学与医疗保健功能
张鞍灵
倪荣环
《西部粮油科技》
2001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绿原酸分布、提取与生物活性研究综述
高锦明
张鞍灵
张康健
赵晓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杜仲籽油与紫苏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赵德义
徐爱遐
张博勇
张鞍灵
张康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远东疣柄牛肝菌的化学成分
高锦明
沈杰
张鞍灵
朱玮
张兴
刘吉开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蛹虫草发酵液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秦建春
李晓明
张鞍灵
董艳红
高锦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化感植物向日葵根提取液的抑菌活性研究
宋晚平
张鞍灵
高锦明
张玉林
朱红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高锦明
王蓝
张鞍灵
李芸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
4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核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姚焕英
唐静成
张鞍灵
胥耀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
4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杜仲叶生物活性成分的提纯研究
高锦明
刘丽
张鞍灵
张康健
王蓝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黄鳞多孔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高锦明
张鞍灵
姚焕英
沈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刺楸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朱玮
贾夏
张鞍灵
张檀
吴越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富含α-亚麻酸植物的研究
徐爱遐
张博勇
赵德义
张鞍灵
张康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