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语用模糊的界定与实现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韵菲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85-88,共4页
模糊现象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对模糊语言的研究早已有之,而随着语用学的发展,模糊语言的研究从语义、语法范畴拓展到语用范畴。当前学界应对语用模糊的概念加以厘清,作出更动态、更包容的界定,而语用模糊的实现机制也需更加深入... 模糊现象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对模糊语言的研究早已有之,而随着语用学的发展,模糊语言的研究从语义、语法范畴拓展到语用范畴。当前学界应对语用模糊的概念加以厘清,作出更动态、更包容的界定,而语用模糊的实现机制也需更加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意义不确定 语用模糊
下载PDF
小议复杂定语结构在军事科技英语中的运用及翻译
2
作者 张韵菲 胡明霞 《海外英语》 2015年第5期187-189,共3页
军事科技英语属于科技英语文体的一个子类,属于正式语体。其语体正式度体现在多个语法功能项上,其中包括复杂定语结构的使用。该文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出发,将在英语句中充当定语成分而在汉语中无现成对应项的、旨在以紧凑形式传递相对大... 军事科技英语属于科技英语文体的一个子类,属于正式语体。其语体正式度体现在多个语法功能项上,其中包括复杂定语结构的使用。该文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出发,将在英语句中充当定语成分而在汉语中无现成对应项的、旨在以紧凑形式传递相对大量的信息的定语结构界定为复杂定语。复杂定语结构的妥善处理是军事科技英译翻译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科技英语 复杂定语 前置定语 后置定语
下载PDF
Social Conventions and Human Tragedy—On Richard Jefferies's The Acorn Gatherer
3
作者 张韵菲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7期222-224,共3页
The Acorn Gatherer by Richard Jefferies is an allegorical tragedy, in which a nameless boy, born out of wedlock, is viewed as a sort of icon of sin, and is ultimately driven to death by the rigid and unforgiving socia... The Acorn Gatherer by Richard Jefferies is an allegorical tragedy, in which a nameless boy, born out of wedlock, is viewed as a sort of icon of sin, and is ultimately driven to death by the rigid and unforgiving social conven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ACORN Gatherer RICHARD Jefferies HUMAN TRAGEDY
下载PDF
简析拉尔夫·索耶《尉缭子》英译本的异化策略
4
作者 张韵菲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1期151-152,共2页
拉尔夫·D·索耶的《武经七书》—《古代中国的七部军事经典》(The Seven Military Classics Of Ancient China)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囊括全七种兵书的合译本,第一次全面完整地将中国兵学译介给西方读者,不仅填补了东西方军事文化... 拉尔夫·D·索耶的《武经七书》—《古代中国的七部军事经典》(The Seven Military Classics Of Ancient China)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囊括全七种兵书的合译本,第一次全面完整地将中国兵学译介给西方读者,不仅填补了东西方军事文化交流方面的空白,而且标志着"兵学西渐"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其学术意义令人瞩目。该文基于我国军事思想对外传播的视角,从文化负载词、隐含信息及比喻三个层面审视索耶《尉缭子》英译本中的异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七书 尉缭子 军事文化传播 异化
下载PDF
企业外宣英译:一个多层次重构的过程 被引量:21
5
作者 吴建 张韵菲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4,共4页
外宣材料英译是一个以目的语接受为导向的多层次重构过程。本文从信息结构、衔接逻辑、语言修辞以及文化信息四个层面系统性地探讨企业外宣材料英译的重构过程。
关键词 企业外宣英译 多层次 重构
下载PDF
汉语新诗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建 张韵菲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5,共6页
本文对汉语新诗在英语世界迄今为止近八十年的译介作了一个细致的梳理并尝试对其进行系统的描写。汉语新诗的西方之旅被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发轫期(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转移期(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高峰期(80年代至今)。文章... 本文对汉语新诗在英语世界迄今为止近八十年的译介作了一个细致的梳理并尝试对其进行系统的描写。汉语新诗的西方之旅被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发轫期(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转移期(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高峰期(80年代至今)。文章并以历史背景为视角对各阶段的译介情况和具体译作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了新诗英译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英译 译介形式 历史背景
下载PDF
对可译性问题的多维度审视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建 张韵菲 《外国语言文学》 2009年第4期254-258,共5页
本文提出了审视可译性悖论的四个维度,即交际功能维度、概念认知维度、阐释学维度以及解构主义-纯语言维度,并提醒译界同仁在讨论可译性问题时应理清维度,避免逻辑支点不明,以便能得出更有建设性的结论。
关键词 可译 不可译 多维度
下载PDF
应用文体英译中的原文逻辑重构
8
作者 吴建 张韵菲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80-83,共4页
在真实的应用文体英译中,汉语原文的逻辑表达方式常常对译者理解形成一定的障碍,并对高质量英译产生一定负面的影响。拟探讨汉语应用文体中常出现的逻辑特征,并通过对南京邮电大学几则校园新闻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原文逻辑重构策略,以帮... 在真实的应用文体英译中,汉语原文的逻辑表达方式常常对译者理解形成一定的障碍,并对高质量英译产生一定负面的影响。拟探讨汉语应用文体中常出现的逻辑特征,并通过对南京邮电大学几则校园新闻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原文逻辑重构策略,以帮助产生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文体英译 原文逻辑 逻辑重构
下载PDF
理性范式的转换与译者主体性的嬗变
9
作者 吴建 张韵菲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58-359,362,共3页
译者的翻译行为是其在特定理性范式关照下的翻译行为。本文对比了各种不同理性范式关照下译者主体性,勾勒出译者从工具理性范式下的无主体性,到反理性范式下的无限主体性,进而回归到交往理性范式下的有限主体性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 理性 理性范式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VMI模式下第四方物流库存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天威 张韵菲 +1 位作者 谢家玲 熊静 《中国商贸》 2012年第10Z期135-137,共3页
第四方物流日趋成熟,供应链竞争日渐激烈。在压缩成本方面,对运输成本的控制已经逐渐消弭,作为物流产业链中第二大可控成本的库存管理已然成为第四方物流整合供应链中必须考虑的最大因素。本文通过在供应链管理中对VMI模式的应用,使用Ve... 第四方物流日趋成熟,供应链竞争日渐激烈。在压缩成本方面,对运输成本的控制已经逐渐消弭,作为物流产业链中第二大可控成本的库存管理已然成为第四方物流整合供应链中必须考虑的最大因素。本文通过在供应链管理中对VMI模式的应用,使用Vensim软件,构建模型,分析在VMI模式下影响库存的重要因素。从而提出方案,使影响因素尽可能最小化,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方物流 VMI模式 库存管理 供应链
下载PDF
以动制静、化整为零——谈科技翻译中疑难句的教学
11
作者 吴建 张韵菲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35期26-28,共3页
疑难句是英语阅读与翻译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从英汉对比视角出发,总结了科技英语三类常见疑难结构:复杂嵌套结构、静态或抽象结构以及特殊语法结构;并总结了五种汉译策略:小句化、动态化、重复关键词、省略非关键信息、调整信息顺序。
关键词 科技翻译 疑难句 翻译教学
下载PDF
汉译英小说母语-非母语译者动词短语使用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建 张韵菲 郑贞 《语文学刊》 2021年第4期15-20,共6页
本文用语料库的方法对比了《红楼梦》《聊斋志异》《浮生六记》、鲁迅小说四部汉语小说(集)母语译者(指译者母语为英语,下同)英译本与中国译者英译本中动词短语的使用分布。对比发现母语译者译本中的动词短语数量、动词短语种类、短语... 本文用语料库的方法对比了《红楼梦》《聊斋志异》《浮生六记》、鲁迅小说四部汉语小说(集)母语译者(指译者母语为英语,下同)英译本与中国译者英译本中动词短语的使用分布。对比发现母语译者译本中的动词短语数量、动词短语种类、短语动词意义、动词短语意义中的隐晦型(Opaque)意义占比均高于非母语译者。因此得出结论,就动词短语使用情况来看,母语译者译本较中国译者译本更加多样、丰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母语译者的语言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小说英译 动词短语 母语译者 非母语译者
下载PDF
从动-副搭配看《红楼梦》霍译本的“显化”行为: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13
作者 吴建 张韵菲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22年第4期91-94,共4页
《红楼梦》的霍克斯英译本是企鹅经典丛书,为英语读者了解这部中国文学巨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和杨宪益译本相比,霍译本似乎格外“厚实”,后者比前者的词数多出20万左右。很明显,霍译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风格。我们通过仔细研... 《红楼梦》的霍克斯英译本是企鹅经典丛书,为英语读者了解这部中国文学巨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和杨宪益译本相比,霍译本似乎格外“厚实”,后者比前者的词数多出20万左右。很明显,霍译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风格。我们通过仔细研读、比较两个译本发现,与杨译本相比,霍克斯译本似乎采用了更显化的翻译策略。本文运用语料库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红楼梦》两英译本动-副搭配,验证上述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霍译本 杨译本 动-副搭配 显化
下载PDF
从《兄弟》译本看翻译中叙事视角的传译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贞 吴建 张韵菲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3-37,共5页
文章主要从人物的视觉和心理两个角度,探讨余华长篇小说《兄弟》译本中叙事视角的传译问题,及其对实现小说叙事主题和审美效果的作用。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人物视觉视角的时候有部分省略的情况,而在翻译人物心理视角的时候能够通过词汇... 文章主要从人物的视觉和心理两个角度,探讨余华长篇小说《兄弟》译本中叙事视角的传译问题,及其对实现小说叙事主题和审美效果的作用。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人物视觉视角的时候有部分省略的情况,而在翻译人物心理视角的时候能够通过词汇的准确翻译,更加贴近和再现人物的心理。因而,小说中叙事视角的传译直接影响到小说叙事主题和审美效果的再现,应在翻译中予以重视,并尽可能地去实现和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叙事视角 传译 《兄弟》译本
下载PDF
军校大学英语课堂口语学习同伴支架研究
15
作者 张韵菲 《文教资料》 2020年第33期213-214,177,共3页
本文考察了陆军工程大学大学英语课堂口语学习中的同伴支架情况,发现如下几点:(1)英语课堂口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同伴支架现象。(2)同伴支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词汇、提供观点、纠正错误表达这3个语言方面,以及提高参与度、简化任务、维... 本文考察了陆军工程大学大学英语课堂口语学习中的同伴支架情况,发现如下几点:(1)英语课堂口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同伴支架现象。(2)同伴支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词汇、提供观点、纠正错误表达这3个语言方面,以及提高参与度、简化任务、维持既定目标、提供情感支持这4个非语言方面,尤其是后者,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军校学员的特色。(3)教员应充分考虑军校学员的特征,更多地鼓励学员使用语言支架,兼顾表达参与度及表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支架 口语学习 英语教学
下载PDF
余华《兄弟》中暗喻的翻译研究
16
作者 郑贞 吴建 张韵菲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28-32,共5页
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使用了大量的暗喻。这是《兄弟》文本叙事的一大特色,凸显了语言的先锋性。文章结合暗喻的定义,阐释了暗喻在《兄弟》中所起的作用;并结合文本实例,研究了《兄弟》中暗喻的翻译方法。发现译者主要采用了直译、增... 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使用了大量的暗喻。这是《兄弟》文本叙事的一大特色,凸显了语言的先锋性。文章结合暗喻的定义,阐释了暗喻在《兄弟》中所起的作用;并结合文本实例,研究了《兄弟》中暗喻的翻译方法。发现译者主要采用了直译、增译和省译相结合的方法。译者综合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再现原文的意思和风格;有时也兼顾到中英文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不得已舍弃部分的文化意义。其目的旨在更好地再现原文的叙事主题和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兄弟》 暗喻 翻译
下载PDF
汉译英小说本族语—非本族语译者人称回指对比研究——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17
作者 吴建 张韵菲 郑贞 《外文研究》 2021年第4期77-84,106,共9页
本研究使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比较《红楼梦》两个译本在人称回指使用上的差异,以揭示本族语译者(霍克斯)与非本族语译者(杨宪益、戴乃迭)之间的语言风格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比发现:在人称代词回指、同形人称回指和人际关系指示型人称... 本研究使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比较《红楼梦》两个译本在人称回指使用上的差异,以揭示本族语译者(霍克斯)与非本族语译者(杨宪益、戴乃迭)之间的语言风格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比发现:在人称代词回指、同形人称回指和人际关系指示型人称回指的使用上,杨译本和霍译本;未呈现显著差异,均符合英语语篇衔接特征;但霍译对修辞型人称回指的使用种类更多,分布更均衡,这或许体现了其作为英语本族语者的语言文化背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英小说 人称回指 本族语译者 非本族语译者 红楼梦
下载PDF
余华的小说《兄弟》在英语国家的接受概览
18
作者 郑贞 吴建 张韵菲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8-81,共4页
从萨特的他者理论,结合余华的小说《兄弟》在英语国家获得的有关叙事主题、叙事技巧、翻译方面的书评来分析《兄弟》在英语国家的接受情况,认为西方读者会从他们偏爱的叙事主题和叙事技巧的角度来理解甚至误读中国当代小说,再加上中西... 从萨特的他者理论,结合余华的小说《兄弟》在英语国家获得的有关叙事主题、叙事技巧、翻译方面的书评来分析《兄弟》在英语国家的接受情况,认为西方读者会从他们偏爱的叙事主题和叙事技巧的角度来理解甚至误读中国当代小说,再加上中西文化的隔阂,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兄弟 英语国家 接受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汉译英副-形搭配教学
19
作者 吴建 张韵菲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31期59-62,共4页
搭配能力是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定性副词与形容词构成的进一步描写型搭配是英语相对于汉语独有的语法构造。学生熟练运用该类型搭配,可有效提升汉译英语言的地道程度。本文厘清副-形搭配的概念与分类,探讨如何利用自建语料库,采... 搭配能力是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定性副词与形容词构成的进一步描写型搭配是英语相对于汉语独有的语法构造。学生熟练运用该类型搭配,可有效提升汉译英语言的地道程度。本文厘清副-形搭配的概念与分类,探讨如何利用自建语料库,采取各种形式有效培养学生在汉译英实践中使用进一步描写型副-形搭配的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翻译教学 副—形搭配
下载PDF
余华《兄弟》中文化万象的翻译研究
20
作者 郑贞 吴建 张韵菲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28-31,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余华长篇小说《兄弟》中文化万象的英译情况。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论述了文化万象的概念及其在《兄弟》中的具体体现;第二部分分别研究了《兄弟》英译本对谚语和成语的翻译处理,认为译者主要采取了意译... 本文主要研究了余华长篇小说《兄弟》中文化万象的英译情况。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论述了文化万象的概念及其在《兄弟》中的具体体现;第二部分分别研究了《兄弟》英译本对谚语和成语的翻译处理,认为译者主要采取了意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偶尔也采用省译的方法;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结论,认为从译者采用的翻译方法的主次可以了解的译者的良苦用心,希望能够向读者传递尽可能准确的语言信息,而文化信息则只能做到尽量保留。其次,译者会考虑英文和中文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兄弟 文化万象 翻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