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与普通促凝干燥管使用结果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韶斌 张旭 +4 位作者 何国坚 陈斯亮 罗莞超 高映萍 罗秋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7期392-393,共2页
目的观察两种采血管分离血清进行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血清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检测组)与普通促凝干燥管(对照组)进行随机采样,采集同一供血者的血样标本,一针两管,分离血清,即时进行临床生化指标的测定,并... 目的观察两种采血管分离血清进行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血清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检测组)与普通促凝干燥管(对照组)进行随机采样,采集同一供血者的血样标本,一针两管,分离血清,即时进行临床生化指标的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检测组与对照组分离血清在临床生化检验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血清分离胶试管与普通促凝干燥管分离的血清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上有较好的符合性,血清分离胶试管可为检验科提供最佳品质的检测标本,使检验报告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样采集 血液化学分析 分离胶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深圳市龙岗区干部体检血尿酸与血脂、血糖三项指标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韶斌 黄震 +3 位作者 陈斯亮 罗莞超 高映萍 罗秋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0年第6期336-337,共2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干部人群血尿酸与血脂、血糖三项指标,以便对多种疾病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1500例体检结果进行以上三项指标分析。结果高血尿酸超标率26.8%,高血脂超标率为47.2%,高血糖超标率为9.5%。三项指标超标比率对应年龄组...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干部人群血尿酸与血脂、血糖三项指标,以便对多种疾病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1500例体检结果进行以上三项指标分析。结果高血尿酸超标率26.8%,高血脂超标率为47.2%,高血糖超标率为9.5%。三项指标超标比率对应年龄组及性别有显著差异,且高尿酸与高血脂、高血糖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干部人群三项指标超标率较高,必须加强体检与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 高血尿酸 高血脂 高血糖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同型半胱氨酸和7项血脂结果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韶斌 陈斯亮 +2 位作者 罗莞超 韦庆文 罗丹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CD14(s CD14)、同型半胱氨酸(HCY)和7项血脂指标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95例脑卒中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 CD14;使用罗氏C7O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95例脑卒中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CY和...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CD14(s CD14)、同型半胱氨酸(HCY)和7项血脂指标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95例脑卒中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 CD14;使用罗氏C7O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95例脑卒中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CY和7项血脂,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中s CD14、HCY、TG、CHOL、HDL、LDL-C、Apo A、Apo B、LP(a)含量分别为(79.98±36.67)μg/m L、(20.78±17.98)μmol/L、(1.48±0.78)mmol/L、(5.19±0.93)mmol/L、(1.15±0.31)mmol/L、(2.62±0.83)mmol/L、(1.34±0.26)g/L、(0.97±0.76)g/L、(188.07±167.68)mg/L;脑卒中患者血清s CD14、HCY、TG、CHOL、LDL-C含量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卒中患者HDL、Apo A、Apo B、LP(a)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清s CD14、HCY和TG、CHOL、LDL-C明显相关,对了解患者的发病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14 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3与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韶斌 陈斯亮 +2 位作者 符青松 罗莞超 黄望香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3期180-183,195,共5页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与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82例SLE患者为实验组,150例同期来本院体检的非SLE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SLE实验组根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与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82例SLE患者为实验组,150例同期来本院体检的非SLE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SLE实验组根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标准分为活动组(100例)和缓解组(82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和IL-10水平,并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SLE实验组25-羟维生素D3为(17.51±8.29)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31±9.3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实验组IL-10为(53.73±6.3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45±4.2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25-羟维生素D3为(14.42±8.43)ng/mL,明显低于缓解组的(21.23±8.52)ng/mL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IL-10水平为(58.21±7.18)pg/mL,明显高于缓解组的(40.51±6.89)pg/mL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SLEDAI呈负相关(P<0.05);SLE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P<0.05)。结论 25-羟维生素D3与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与疾病的活动度相关,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IL-10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结核病IL-10、IL-12、IL-18、TNF-α及TGF-β_1免疫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韶斌 迟秀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5期1831-1832,1884,共3页
目的探讨IL-12、IL-18、IL-10和TNF-α与TGF-β1在结核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及ABC-ELISA法检测49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和血清中以上5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从总体来看,除IL-18外,IL-1... 目的探讨IL-12、IL-18、IL-10和TNF-α与TGF-β1在结核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及ABC-ELISA法检测49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和血清中以上5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从总体来看,除IL-18外,IL-12、TNF-α、IL-10胸水中含量都远远超过血清中的含量,而TGF-β1血清中含量远远超过胸水中含量(P<0.05或0.01)。结论 IL-18可能用作加强疫苗保护性的一种辅助因子;某种细胞因子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其作用与体内细胞因子间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细胞因子 免疫机制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损害血清SOD及APN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韶斌 黄震 +3 位作者 陈斯亮 罗莞超 高映萍 李虹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4期668-669,667,共3页
目的:探讨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血清脂联素(APN)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损害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2例SLE患者血清SOD,ELISA法检测APN。同时取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并与SLE常用实验室指标ANA、抗ds-DNA作... 目的:探讨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血清脂联素(APN)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损害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2例SLE患者血清SOD,ELISA法检测APN。同时取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并与SLE常用实验室指标ANA、抗ds-DNA作比较。结果:SLE肾损害组SOD与APN浓度水平明显低于ANA及抗ds-DNA阴性和对照组,且治疗后SOD与APN浓度均升高。结论:APN在SLE肾损害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负调控作用,而SOD含量降低是损伤活动性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超过氧化物歧化酶 血清脂联素
下载PDF
干、湿生化分析仪部分项目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韶斌 陈斯亮 罗莞超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通过对ROCHE P800和Vitros 3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方法学比对、相关性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两种生化分析系统测定结果的差异是否具有临床可接受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15-A文件,以ROCHE P800作为比较仪... 目的通过对ROCHE P800和Vitros 3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方法学比对、相关性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两种生化分析系统测定结果的差异是否具有临床可接受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15-A文件,以ROCHE P800作为比较仪器,Vitros 350作为试验仪器,选取患者血清分别在两台仪器上测定钾(K﹢)、钠(Na﹢)、氯(Cl﹣)、钙(Ca)、糖(Glu)、尿素氮(Urea)、肌酸激酶(CK)、肌酐(Cr)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偏倚评估,并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和相对偏倚验证值为判断依据,判断检测系统的可比性即临床可接受水平。结果每一项目比对结果的相关系数(r)均高于EP15-A文件规定的要求(r≥0.975),有较好的相关性;除Urea测定结果相对偏倚>1/2CLIA'88TEa以及>相对偏倚验证值,为临床不可接受外,其余项目测定结果的偏倚为临床可接受。结论当使用不同检测系统检测同一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对不具可比性的结果需采取整改措施,确保测定结果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对 偏倚评估 可接受性 检测系统
下载PDF
200例HBeAg阳性血清样本的HBV-DNA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韶斌 陈斯亮 +2 位作者 罗莞超 高映萍 罗秋红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47-448,共2页
目的了解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eAg与HBV-DNA水平的临床关系。方法对20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为HBeAg阳性的乙肝患者的血清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例HBeAg阳性的血清样本中有195例H... 目的了解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eAg与HBV-DNA水平的临床关系。方法对20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为HBeAg阳性的乙肝患者的血清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例HBeAg阳性的血清样本中有195例HBV-DNA检测阳性,阳性率为97.5%。200例中有115例(占57.5%)HBV-DNA为(1-9)×10^7copies/mL,70例(35.0%)为(1-9)×10^4copies/mL,10例(5.0%)为500-1 000 copies/mL,5例(2.5%)未检测到。结论HBeAg与HBV-DNA的检测都能反映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HBV-DNA ELISA 荧光定量PCR 相关性
下载PDF
乳胶凝集试验快速诊断轮状病毒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韶斌 许露 何穆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5期550-551,共2页
目的:简述轮状病毒快速诊断法的临床应用.方法:用轮状病毒的快速鉴定试剂盒对153例1岁~7岁患儿的大便标本,做玻片法乳胶凝集试验,成功进行了轮状病毒致小儿腹泻、胃肠炎的快速诊断.结果:轮状病毒致小儿腹泻的阳性检出率为46.25%(37... 目的:简述轮状病毒快速诊断法的临床应用.方法:用轮状病毒的快速鉴定试剂盒对153例1岁~7岁患儿的大便标本,做玻片法乳胶凝集试验,成功进行了轮状病毒致小儿腹泻、胃肠炎的快速诊断.结果:轮状病毒致小儿腹泻的阳性检出率为46.25%(37/80),致小儿胃肠炎的阳性检出率为38.36%(28/73),总阳性率为42.48%(65/153),皆于2 min内出结果,阳性结果中无发现交叉反应,亦符合临床诊断.结论:该快速诊断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特异性强、阳性率高等特点,可以在基层和农村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它为治疗轮状病毒致腹泻、胃肠炎的患儿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乳胶凝集 腹泻 胃肠炎
下载PDF
两种全自动生化仪分析结果的比较
10
作者 张韶斌 张旭 +4 位作者 何国坚 罗莞超 陈斯亮 高映萍 罗秋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目的比较两种全自动生化仪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以ROCHE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对比方法,OLYMPUS 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用患者血清对AST、ALT、Glu等14个生化项目进行检测,用回归统计法分析实验方法和对比方法... 目的比较两种全自动生化仪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以ROCHE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对比方法,OLYMPUS 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用患者血清对AST、ALT、Glu等14个生化项目进行检测,用回归统计法分析实验方法和对比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对两分析系统的预期偏差进行预期评估。结果和结论两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在14项指标上的检测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分析结果的预期偏差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系统 相关性 偏差评估 生化仪
下载PDF
HIV-1/2/O抗体联合诊断试剂盒的制备及其检测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国坚 黄震 +1 位作者 张韶斌 陈斯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制备HIV-1/2/O抗体检测试剂盒并评估其检测效果。方法采用RT-PCR分别获取HIV-1型M、O组的gp41以及HIV-2gp36的优势表位基因,并通过柔性链将各表位基因嵌合,重组表达,亲和纯化、辣根过氧化酶标记,与包被抗原配对筛选,获取检测HIV抗... 目的制备HIV-1/2/O抗体检测试剂盒并评估其检测效果。方法采用RT-PCR分别获取HIV-1型M、O组的gp41以及HIV-2gp36的优势表位基因,并通过柔性链将各表位基因嵌合,重组表达,亲和纯化、辣根过氧化酶标记,与包被抗原配对筛选,获取检测HIV抗体的双抗原试剂。结果成功嵌合各表位基因并获得表达,纯化后的抗原具有很高的抗原活性,检测灵敏度与国外试剂相当。结论采用柔性链技术嵌合表达制备的HIV-1/2/O抗体联合诊断试剂盒对HIVO组病毒株的检测具有较高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O亚型 酶联免疫诊断 柔性链 双抗原夹心
下载PDF
吸烟介导的COPD呼吸道微生态失调对Treg/Th17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辉 叶彩虹 +3 位作者 马焕丽 孙俊生 陈斯亮 张韶斌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3期437-440,444,共5页
目的探究吸烟介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微生态失调对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30例COPD患者、30例肺功能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吸烟、肺功能情况分为吸烟COPD组(15例)、吸烟... 目的探究吸烟介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微生态失调对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30例COPD患者、30例肺功能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吸烟、肺功能情况分为吸烟COPD组(15例)、吸烟肺功能正常组(15例)、不吸烟COPD组(15例)、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15例)。比较4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外周血、BAL中Treg/Th17、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清与BAL上清中白介素-10(IL-10)、IL-35、IL-17、IL-6、IL-8水平,评价吸烟、肺微生态菌群、Treg/Th17免疫失衡之间相关性。结果 4组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外周血、BAL中Treg细胞、Treg/Th17比例及血清、BAL上清IL-35比较:吸烟COPD组<不吸烟COPD组<吸烟肺功能正常组<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P<0.05),Simpson指数、Th17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血清、BAL上清IL-17、IL-6、IL-8、IL-10比较:吸烟COPD组>不吸烟COPD组>吸烟肺功能正常组>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与肺部菌群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外周血、肺泡灌洗液(BAL)中Treg细胞、Treg/Th17比例呈负相关,与Simpson指数、外周血、BAL中Th17细胞呈正相关(P<0.05);肺部菌群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与外周血、BAL中Treg细胞、Treg/Th17比例呈正相关,与Th17细胞呈负相关,Simpson指数与外周血、BAL中Treg细胞、Treg/Th17比例呈负相关,与Th17细胞呈正相关(P<0.05)。结论吸烟介导的COPD患者呼吸道微生态失调与Treg/Th17免疫失衡密切相关,吸烟-肺微生态失调-肺免疫紊乱-炎症浸润可能是COPD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呼吸道微生态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联合前列腺素El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兴国 彭海鹰 +1 位作者 张韶斌 曾国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9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联合前列腺素El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预防和治疗两种方法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上观察氧化苦参碱、前列腺素El单独及联合应用后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IV型胶原(PC-IV...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联合前列腺素El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预防和治疗两种方法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上观察氧化苦参碱、前列腺素El单独及联合应用后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IV型胶原(PC-IV)、层粘蛋白(LN)的水平和肝功能的影响。结果氧化苦参碱单独和联合前列腺素E1应用后,大鼠的ALT、ALP和A/G均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联合用药组与单独应用组的ALT、ALP和A/G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联合用药后的HA、PCⅢ、CⅣ、LN比单独用氧化苦参碱、前列腺素El的作用显著,表明氧化苦参碱联合前列腺素El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肝功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氧化苦参碱单独和联合应用治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大鼠的ALT、ALP、HA、PCⅢ与模型组有显著性降低作用(P<0.05或<0.01),而A/G则表现为显著升高效应(P<0.05或<0.01);联合用药组与单独应用时相比较,ALP、A/G、HA、PCⅢ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或<0.01),表明氧化苦参碱联合前列腺素El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肝功能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结论氧化苦参碱和PGEl联合用药可显著增强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前列腺素E1 大鼠 肝纤维化 防治作用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生化指标与CT分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项立 胡卫东 +3 位作者 范义 王秀荣 张韶斌 娄明武 《安徽医学》 2006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研究CT表现与生化指标改变在急性胰腺炎病程病理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已确诊的急性胰腺炎75例,将CT图像改变分为5个级别,各级别分别与其相应的生化指标数值相比较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生化指标与CT表现对比如下:A级时,生化指标... 目的研究CT表现与生化指标改变在急性胰腺炎病程病理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已确诊的急性胰腺炎75例,将CT图像改变分为5个级别,各级别分别与其相应的生化指标数值相比较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生化指标与CT表现对比如下:A级时,生化指标大多轻度升高,B级中度升高,C级显著升高,D级开始下降,E级显著下降。结论CT检查可以准确地反映B、C、D、E级的病理变化,明显优于血清、尿液淀粉酶值的改变,而对A级表现,CT诊断困难,此时应依靠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血清、尿液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来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淀粉酶 C反应蛋白 断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吸烟相关COPD肺微生态菌群、Treg/Th17、炎症在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辉 叶彩虹 +3 位作者 马焕丽 孙俊生 陈斯亮 张韶斌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7期1126-1129,1133,共5页
目的探讨吸烟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微生态菌群、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炎症之间关系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COPD稳定期患者68例、肺功能正常者68例,根据是否吸烟将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吸烟COP... 目的探讨吸烟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微生态菌群、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炎症之间关系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COPD稳定期患者68例、肺功能正常者68例,根据是否吸烟将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吸烟COPD组(n=20)、戒烟COPD组(n=29)、不吸烟COPD组(n=19);肺功能正常者分为吸烟肺功能正常组(n=16)、戒烟肺功能正常组(n=18)、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n=14)。比较6组基线资料、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中Treg/Th17、炎性因子、BAL中肺微生态菌群多样性,分析肺微生态菌群、Treg/Th17、炎症因子之间关系及与吸烟的相关性。结果Chao指数、外周血和BAL中Treg/Th17、IL-10、IL-35指标在各组间比较,吸烟COPD组<戒烟COPD组<非吸烟COPD组<吸烟肺功能正常组<戒烟肺功能正常组<非吸烟肺功能正常组,Simpson指数在各组间比较,吸烟COPD组>戒烟COPD组>非吸烟COPD组>吸烟肺功能正常组>戒烟肺功能正常组>非吸烟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与Chao指数、外周血和BAL中Treg/Th17、IL-10、IL-35呈负相关,与Simpson指数、外周血和BAL中IL-17、IL-6、IL-8呈正相关(P<0.05);肺微生态菌群多样性、Treg/Th17、炎性之间存在良好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肺微生态菌群失衡、Treg/Th17紊乱、炎症之间相互影响可能在吸烟相关COPD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微生态菌群 调节性T淋巴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下载PDF
尿胰蛋白酶原-2、血脂肪酶、血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国坚 张韶斌 罗莞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第1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尿胰蛋白酶原-2、血淀粉酶、血脂肪酶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对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非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测定尿胰蛋白酶原-2,血淀粉酶及血脂肪酶,比较其对诊断胰腺炎的敏感性及...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尿胰蛋白酶原-2、血淀粉酶、血脂肪酶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对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非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测定尿胰蛋白酶原-2,血淀粉酶及血脂肪酶,比较其对诊断胰腺炎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尿胰蛋白酶-2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94.3%,血脂肪酶分别为78.0%、76.0%;血淀粉酶分别为80.0%、80.0%。结论胰蛋白酶原-2较之常规的血淀粉酶、血脂肪酶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陛胰腺炎 尿胰蛋白酶原-2 血淀粉酶 血脂肪酶
下载PDF
空蝶鞍综合征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秀荣 胡卫东 +2 位作者 张韶斌 娄明武 王绍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8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研究空蝶鞍综合征患者的X线、CT、MRI特征并比较其特异性及敏感性。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0例女性空鞍综合征患者及30例正常垂体X线、CT、MRI图像,分别计算出三者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空蝶鞍综合征患者MR图像显示鞍区扩大,鞍内充... 目的:研究空蝶鞍综合征患者的X线、CT、MRI特征并比较其特异性及敏感性。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0例女性空鞍综合征患者及30例正常垂体X线、CT、MRI图像,分别计算出三者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空蝶鞍综合征患者MR图像显示鞍区扩大,鞍内充填脑脊液,垂体受压,体积缩小,垂体柄偏移、拉长;X线及CT显示欠佳,空蝶鞍综合征患者与正常志愿者三者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20.0%、40%、100%、86.7%、93.3%、100%。结论:MRI清晰地显示蝶鞍区垂体的形态及比邻关系,准确测量其相关径线,是空蝶鞍综合征的最佳影像学诊断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蝶鞍综合征 垂体 X线 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空蝶鞍综合征MRI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卫东 王秀荣 +2 位作者 张韶斌 娄明武 王绍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7年第6期250-252,共3页
目的:研究空蝶鞍综合征的MRI特征并比较其垂体及垂体柄径线与正常志愿者间有无差异,以判断鞍区压力增高对垂体及垂体柄各径线有无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女性空蝶鞍综合征患者及30例正常垂体MR图像,测量其垂体上下径、前后径... 目的:研究空蝶鞍综合征的MRI特征并比较其垂体及垂体柄径线与正常志愿者间有无差异,以判断鞍区压力增高对垂体及垂体柄各径线有无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女性空蝶鞍综合征患者及30例正常垂体MR图像,测量其垂体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垂体柄高径、直径、垂体柄与水平线成角并对各径线进行比较,分析有无差异性。结果:空蝶鞍综合征患者MR图像显示鞍区扩大,鞍内充填脑脊液,垂体受压,体积缩小,垂体柄偏移、拉长。空鞍综合征患者与正常志愿者垂体左右径、垂体前后径、垂体上下径、垂体柄高径、直径及垂体柄与水平线成角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鞍区压力增高对垂体及垂体柄各径线均有影响,MRI清晰地显示蝶鞍区垂体的形态及毗邻关系,准确测量其相关径线,是空蝶鞍综合征的最佳影像诊断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蝶鞍综合征 垂体 磁共振成像 径线 脑脊液
下载PDF
不同比对方案对即时检验血糖仪比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斯亮 张韶斌 +3 位作者 罗莞超 高映萍 李虹 陈惠娟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规范即时检验(point-of-case testing,POCT)血糖仪比对试验,制定出更适合评价POCT血糖仪性能的比对方案。方法以罗氏P-800测定血清葡萄糖为参考方法,POCT血糖仪测定末梢全血葡萄糖为实验方法,通过比较2011-2013年POCT血糖仪比对试... 目的规范即时检验(point-of-case testing,POCT)血糖仪比对试验,制定出更适合评价POCT血糖仪性能的比对方案。方法以罗氏P-800测定血清葡萄糖为参考方法,POCT血糖仪测定末梢全血葡萄糖为实验方法,通过比较2011-2013年POCT血糖仪比对试验所采用的方案,并对A、B、C 3个临床科室的3年血糖比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偏倚评估,分析改进后的比对方案对POCT血糖比对试验的影响。结果 3个科室的POCT血糖仪与罗氏P-800的相关性、准确性在不断改善。结论制定更适合临床使用习惯的比对方案,才能更真实反映临床上使用的POCT血糖仪的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CT血糖仪 比对方案 罗氏P-800
下载PDF
两种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偏倚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斯亮 张韶斌 罗莞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9期1303-1305,共3页
目的对Bio—RadD-10和TOSOHHLC-73G8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了解两个不同检测系统的可比性和偏倚评估。方法参考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标准化文件EP9-A2的要求,在5d内两台仪器对40个样本进行HbA1c的双份检测... 目的对Bio—RadD-10和TOSOHHLC-73G8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了解两个不同检测系统的可比性和偏倚评估。方法参考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标准化文件EP9-A2的要求,在5d内两台仪器对40个样本进行HbA1c的双份检测,记录结果,排除离群点,计算直线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进行偏倚评估。结果两台仪器检测结果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0065X+0.0356,r2=0.9972(〉0.95),两系统在医学决定水平的预期绝对偏倚小于0.5(单位:%)、相对偏倚小于基于生物学变异制定的实验室内总误差(2.7%)。结论两个不同系统在检测HbA1c时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检测结果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符合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离子交换高效液相法 比对 医学决定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