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SSR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焦虑障碍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柯道正 张香侠 +2 位作者 葛义俊 蒋品 黄晓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联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焦虑障碍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已确诊为CHD合并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CBT联合SSRI治疗)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联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焦虑障碍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已确诊为CHD合并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CBT联合SSRI治疗)和对照组(SSR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心率变异性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17、HAMA均较治疗前降低,而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17、HAMA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较治疗前降低,而一氧化氮(NO)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vWF低于对照组,而N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NDD)、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和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也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SNDD和RMSS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T联合SSRI能改善CHD患者的焦虑症状,并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焦虑障碍 心率变异性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下载PDF
以失眠或嗜睡为主诉抑郁障碍患者睡眠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香侠 厉雪艳 +1 位作者 陈贵海 葛义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36-740,共5页
目的分析以失眠为主诉的抑郁障碍和以嗜睡为主诉的抑郁障碍患者睡眠特征。方法收集抑郁障碍患者102例,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并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评估。根据量表结果,将患者分为... 目的分析以失眠为主诉的抑郁障碍和以嗜睡为主诉的抑郁障碍患者睡眠特征。方法收集抑郁障碍患者102例,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并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评估。根据量表结果,将患者分为以失眠为主诉的抑郁障碍(the depressive disorder with insomnia as the complaint,DDI)组(59例)和以嗜睡为主诉的抑郁障碍(the depressive disorder with sleepiness as the complaint,DDS)组(43例)。结果两组患者的睡眠结构均不同程度紊乱,表现为睡眠效率下降、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N1)比例增加,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N3)和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比例减少。与DDS组相比,DDI组的睡眠效率较低、N1期比例较高、N3期比例较低(P<0.05)。而在REM睡眠潜伏期上DDS组比DDI组延长(P<0.05)。相对于DDS组,DDI组的睡后觉醒时间及其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高,而觉醒次数少(P<0.05)。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组间有差异的睡眠参数存在相关(P<0.05)。而控制年龄因素后两组睡眠参数的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I与DDS患者的睡眠参数存在差异,控制年龄因素后这种差异消失,提示年龄因素对抑郁障碍的睡眠参数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失眠 嗜睡 睡眠特征
下载PDF
64例不同年龄段发作性睡病患者临床症状和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特征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葛义俊 饶季娴 +2 位作者 张香侠 厉雪艳 陈贵海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特征。方法收集64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18岁青少年组37例,>18岁成人组27例,对比其临床症状、多导睡眠监测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的结果。结果64例患者...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特征。方法收集64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18岁青少年组37例,>18岁成人组27例,对比其临床症状、多导睡眠监测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的结果。结果64例患者均表现为日间嗜睡,两组睡前幻觉和睡瘫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青少年组猝倒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5),青少年组的夜间失眠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和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行为障碍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成人组(均P<0.05),而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则明显高于成人组(P<0.05)。成人组睡眠质量较青少年组差(P<0.05),且呼吸暂停指数和腿动指数值均明显高于青少年组(均P<0.05);两组平均睡眠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REM睡眠潜伏期和入睡期始发的REM睡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发作性睡病临床特征和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识别典型症状的同时应积极排查非典型症状和伴随疾病,及时有效的评估和完备的多导睡眠监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年龄 临床症状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整合心理行为治疗对化疗期乳腺癌合并失眠和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戴映 张香侠 +7 位作者 苗成龙 程栋林 陈津津 吴莉莉 汪露 孙婷婷 葛义俊 马泰 《安徽医学》 2021年第9期974-979,共6页
目的探讨整合心理行为治疗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合并失眠和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且合并失眠和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120例,按照完全随机分组的方... 目的探讨整合心理行为治疗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合并失眠和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且合并失眠和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120例,按照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一般干预)和对照组(60例,采用整合心理行为治疗干预)。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评定睡眠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采用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治疗12周后,分析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8、12周的失眠、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第8周末、第12周末ISI、SDS、S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第4周末也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t=-2.049,P<0.001)。观察组总脱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4.803,P<0.001)。结论整合心理行为治疗模式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失眠和焦虑、抑郁状态,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整合心理治疗模式下患者的脱落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心理行为 乳腺癌 睡眠质量 情绪障碍
下载PDF
睡眠监测技术对日间过度思睡患者病因诊断的研究
5
作者 张香侠 葛义俊 +3 位作者 孙似玉 厉雪艳 张萍 陈贵海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监测技术对日间过度思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的病因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EDS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及次日的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 目的:探讨睡眠监测技术对日间过度思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的病因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EDS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及次日的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根据临床症状、多导睡眠监测及MSLT结果和各疾病诊断标准分为发作性睡病组(n=34)、思眠抑郁组(n=3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组(n=25)和特发性睡眠增多组(n=11)。结果:所有患者PSG均显示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1期(N1)比例增加,N3和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比例减少。发作性睡病和思眠抑郁的发病年龄、大部分相关睡眠参数相似,但前者的睡眠潜伏期(Sleep Latency,SL)和REM潜伏期明显短于后者。MSLT显示发作性睡病组均见睡眠始发快速眼动睡眠(Sleep Onset REM Period,SOREMP),其他3组多数(68%)病例可见,特发性睡眠增多组仅18.2%可见。4组中发作性睡病的平均SL最短(76.7±3.7)min,SOREMP次数最多。结论:睡眠监测技术在EDS病因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诊断 日间过度思睡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快速动眼睡眠型和非快速动眼睡眠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厉雪艳 何硕 +2 位作者 张香侠 陈贵海 葛义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比较快速动眼睡眠(REM)型和非REM(NREM)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的临床特征、多导睡眠监测(PSG)参数和血清学指标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住院且PSG提示总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的OSA患者129例。统... 目的比较快速动眼睡眠(REM)型和非REM(NREM)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的临床特征、多导睡眠监测(PSG)参数和血清学指标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住院且PSG提示总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的OSA患者129例。统计REM期AHI值(AHI_(REM))和NREM期AHI值(AHI_(NREM))。依据Oksenberg分型,将AHI_(REM)/AHI_(NREM)≥2分为REM-OSA组,AHI_(REM)/AHI_(NREM)﹤2分为NREM-OSA组。观察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首诊符合率、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PSG参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IL-6及二氧化碳结合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首诊符合率、SAS分值、AHI_(NREM)、总AHI值、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_(2))、血氧饱和度低于90%持续时间百分比(CT90)、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二氧化碳结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SA患者L-SaO_(2)与BMI、PSQI分值、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NREM 2期所占睡眠总时间百分比、总AHI值、AHI_(NREM)、AHI_(REM)、AHI_(REM)/AHI_(NREM)比值、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分别存在负相关性(均P<0.05);OSA患者总AHI值与BMI、睡眠效率、AHI_(NREM)、AHI_(REM)、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分别存在正相关性(均P<0.05),而与性别、AHI_(REM)/AHI_(NREM)比值分别存在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与NREM-OSA相比,REM-OSA患者年龄偏低,女性占比较高,体重偏轻,L-SaO_(2)更低,CT90更大,同时REM-OSA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血清二氧化碳结合率较高。两组最低氧减皆发生在REM睡眠期,与睡眠质量存在相关性。因此REM-OSA并不是单纯数学意义上的分型,它更可能是被忽视的诊断,积极的早期识别和处理可能为患者带来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快速动眼睡眠 临床特征
下载PDF
REM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香侠 厉雪艳 +1 位作者 陈贵海 葛义俊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引起口鼻气流量降低甚至暂停,造成夜间血氧饱和度降低的综合征;。当前OSA的诊断标准和严重程度分级;是基于多导睡眠监测(PSG)中整夜的总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引起口鼻气流量降低甚至暂停,造成夜间血氧饱和度降低的综合征;。当前OSA的诊断标准和严重程度分级;是基于多导睡眠监测(PSG)中整夜的总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大小而定(即轻度:5<AHI≤15;中度:15<AHI≤30;重度:AHI>30)。然而临床上有部分患者总AHI值可能很低,甚至总AHI<5,但其在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期的AHI值却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快速眼球运动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原文传递
老年男性意识模糊性觉醒1例
8
作者 张香侠 孔晓艺 +2 位作者 厉雪艳 陈贵海 葛义俊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02-1305,共4页
意识模糊性觉醒(CA)是一种少见的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相关的异态睡眠,国内鲜有报道,临床上对CA存在误诊和漏诊。详细地询问病史及同步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对于C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现就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确诊的1例老年CA患... 意识模糊性觉醒(CA)是一种少见的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相关的异态睡眠,国内鲜有报道,临床上对CA存在误诊和漏诊。详细地询问病史及同步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对于C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现就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确诊的1例老年CA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CA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模糊性觉醒 异态睡眠 多导睡眠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