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与优化策略
1
作者 张香美 《民风》 2024年第9期0077-0079,共3页
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不仅具有深远的意义,也体现了他们的价值。在实践中,青年志愿者通过参与具体的服务活动、承担专项服务项目、加入专门的服务队伍等方式,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志愿者的参与度,首先需要激发青年... 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不仅具有深远的意义,也体现了他们的价值。在实践中,青年志愿者通过参与具体的服务活动、承担专项服务项目、加入专门的服务队伍等方式,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志愿者的参与度,首先需要激发青年志愿者的内驱力,其次强化激励保障机制,最后利用数字化技术,发挥其对内驱力和牵引力的乘数效应,优化提升青年志愿者的参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志愿者 社区治理 激励机制 数据技术
下载PDF
酿酒酵母Y-8对发酵香肠品质与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范鑫洋 张香美 +2 位作者 刘程鹏 纪锡伟 车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6,共8页
为改善发酵香肠的品质与风味,将酿酒酵母Y-8接种到发酵香肠中,探究不同比例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8与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Z43复配对发酵香肠理化性质、挥发性风味物质与脂肪酸的影响。分别通过... 为改善发酵香肠的品质与风味,将酿酒酵母Y-8接种到发酵香肠中,探究不同比例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8与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Z43复配对发酵香肠理化性质、挥发性风味物质与脂肪酸的影响。分别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与脂肪酸。结果表明:添加酿酒酵母Y-8可以促进发酵香肠中酯类和醇类物质产生、降低乙酸含量、提高最终pH值、增加油酸相对含量、快速降低肠杆菌数;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模型,结合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VIP)值筛选出17种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VIP>1),可以对不同比例酿酒酵母Y-8与植物乳植杆菌Z43复配发酵香肠做出很好地区分;植物乳植杆菌Z43与酿酒酵母Y-8以20∶1(植物乳植杆菌Z43接种量为107 CFU/g)比例复配发酵香肠感官综合评分最高、色度值最大,硬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3-羟基-2-丁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余3组;接种酿酒酵母Y-8可以赋予发酵香肠浓郁的醇香和酯香、有效祛除酸味、提高发酵香肠的品质和安全性,此结果可为酿酒酵母在发酵肉制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发酵香肠 挥发性风味物质 脂肪酸
下载PDF
传统腌腊肉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亚丽 张香美 +2 位作者 卢涵 杨贝 文港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0,156,共7页
对传统腌腊肉制品质量安全风险及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应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知识效益转化进程,规范标准体系、细化监管标准,规范作坊式生产、优化产品市场,加强社会主体参与意识、推动社会共治等建议,提高传统腌腊肉制品行业整... 对传统腌腊肉制品质量安全风险及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应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知识效益转化进程,规范标准体系、细化监管标准,规范作坊式生产、优化产品市场,加强社会主体参与意识、推动社会共治等建议,提高传统腌腊肉制品行业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腊肉制品 风险 质量安全 管理
下载PDF
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普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点滴体会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香美 马同锁 +1 位作者 刘坤 张红兵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3-966,共4页
在普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又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文中围绕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进行了探索和改革,旨在不断提高微生物实验课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微生物实验教学 基本技能 综合能力
下载PDF
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香美 赵凤存 +1 位作者 李慧荔 刘月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58,共4页
研究了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的保鲜效果。用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进行处理,通过测定Vc、叶绿素含量变化并结合外观变化对其保鲜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可以延长保鲜期7天以上。小根蒜水提物可... 研究了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的保鲜效果。用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进行处理,通过测定Vc、叶绿素含量变化并结合外观变化对其保鲜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可以延长保鲜期7天以上。小根蒜水提物可以显著降低香椿的腐烂率,抑制Vc含量的下降,贮藏28天香椿的完好率仍维持在89.6%,Vc保持率为49.4%。小根蒜醇提物与6-BA复配可有效降低香椿的脱叶率和失重率,延缓叶绿素的降解,贮藏28天脱叶率为20.3%,失重率和叶绿素损失率分别为3.8%和5.3%。以小根蒜提取物作为天然蔬菜保鲜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根蒜提取物 香椿 保鲜 天然保鲜剂
下载PDF
小根蒜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香美 刘月英 +1 位作者 贾月梅 刘焕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64-1765,共2页
介绍了小根蒜的生物学特征、营养价值及其医疗保健功效的研究现状,并对小根蒜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根蒜 研究现状 营养 保健功能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小根蒜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香美 刘焕云 +1 位作者 王春霞 于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76-1677,共2页
研究了小根蒜的抑菌谱、最低抑菌浓度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小根蒜汁对所有供试细菌及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较低;121℃湿热处理25 min后,小根蒜汁的抑菌效应下降不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比较了小根蒜不同... 研究了小根蒜的抑菌谱、最低抑菌浓度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小根蒜汁对所有供试细菌及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较低;121℃湿热处理25 min后,小根蒜汁的抑菌效应下降不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比较了小根蒜不同部位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抑菌活性物质在鳞茎及蒜苗中均有分布,鳞茎的抑菌活性高于蒜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根蒜 薤白 抑菌活性
下载PDF
1株具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0
8
作者 张香美 赵玉星 +1 位作者 闫晓晶 崔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98,共6页
从市售酸泡菜中分离纯化乳酸菌,以植物乳杆菌PL2、大肠杆菌As1.184等为指示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以对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OH、O_2^-·清除率为指标,进一步筛选高抗氧化... 从市售酸泡菜中分离纯化乳酸菌,以植物乳杆菌PL2、大肠杆菌As1.184等为指示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以对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OH、O_2^-·清除率为指标,进一步筛选高抗氧化活性菌株。结果表明:从市售酸菜中分离筛选出8株兼具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菌株,其中菌株b-2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最强,根据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其鉴定为植物乳杆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株的无细胞提取物对·OH的清除率最高,为67.6%;其完整细胞对O_2^-·的清除活性最强,清除率为62.8%;其无细胞发酵上清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达91.3%。植物乳杆菌b-2具有较好的抑菌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作为功能性乳酸菌发酵剂,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抑菌 乳酸菌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三种保鲜剂对荠菜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香美 郝秋娟 +1 位作者 赵凤存 刘月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297,共3页
以小根蒜醇提物为原料,制备了三种保鲜剂,通过测定失重、VC、叶绿素含量变化并结合外观变化,研究了这三种保鲜剂对荠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保鲜剂均可以延长荠菜的货架期。小根蒜醇提液+6-BA效果最好,用该种保鲜剂处理荠菜,贮... 以小根蒜醇提物为原料,制备了三种保鲜剂,通过测定失重、VC、叶绿素含量变化并结合外观变化,研究了这三种保鲜剂对荠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保鲜剂均可以延长荠菜的货架期。小根蒜醇提液+6-BA效果最好,用该种保鲜剂处理荠菜,贮藏12d,荠菜的商品率在90%以上,VC含量保留87.7%,叶绿素保留率为80.37%。以野生植物小根蒜为原料开发天然保鲜剂,符合保鲜剂的发展趋势,用于野菜、蔬菜的保鲜必将会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荠菜 小根蒜 保鲜 天然保鲜剂
下载PDF
DGGE指纹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香美 贾月梅 +1 位作者 薛胜平 李树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7-171,共5页
DGGE指纹技术是通过核酸片段对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已成为研究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生态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综述了DGGE在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多样性、代谢活性分析以及群落动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传统发酵食品质量监测、新微生物... DGGE指纹技术是通过核酸片段对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已成为研究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生态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综述了DGGE在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多样性、代谢活性分析以及群落动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传统发酵食品质量监测、新微生物种类的分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GE 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生态学 传统发酵食品
下载PDF
发酵香肠制作过程中菌群演替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香美 叶翠 +2 位作者 卢涵 裴正钰 闫洪波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2-290,共9页
为研究发酵香肠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规律,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阶段发酵香肠中菌群的16S rDNA V3~V4区进行分析,并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分析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发酵阶段样品的菌群结构及相对... 为研究发酵香肠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规律,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阶段发酵香肠中菌群的16S rDNA V3~V4区进行分析,并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分析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发酵阶段样品的菌群结构及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科细菌始终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是葡萄球菌属、短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在12 h增至最高(26.83%);乳杆菌科细菌在30 h时相对丰度最高(92.81%)。在发酵前期,挥发性风味成分以醛、酮等为主,发酵中期酯类物质逐渐增多,1-辛烯-3-醇、三甲基吡嗪在后期达到高峰。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乳杆菌科细菌与1-辛烯-3-醇、三甲基吡嗪、乙酸乙酯以及己醛、辛醛和2-丁酮等风味物质的合成密切相关,葡萄球菌属与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的合成呈正相关。高通量测序与GC-IMS结合能够解析发酵香肠的菌群演替与挥发性香气成分变化规律,为发酵香肠的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菌群 挥发性风味成分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香肠菌相、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香美 卢涵 +2 位作者 叶翠 裴正钰 闫洪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3,共9页
以不接种发酵剂(CK1组)和接种商业发酵剂(CK2组)组为对照,探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2和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sw50以1􀏑1(A组)和1􀏑3(B组)组成发酵剂对发酵香肠菌相、挥发性风... 以不接种发酵剂(CK1组)和接种商业发酵剂(CK2组)组为对照,探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2和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sw50以1􀏑1(A组)和1􀏑3(B组)组成发酵剂对发酵香肠菌相、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品质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菌相,并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分析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经30 h发酵,B组发酵香肠优势菌群为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细菌,品质最优,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乙酸乙酯、2-甲基丁醛、乙缩醛、3-甲基丁酸乙酯等,亚硝酸盐残留量为(2.906±0.025)mg·kg^(-1),TBARS值为(1.42±0.05)mg·kg^(-1)。植物乳杆菌b-2与腐生葡萄球菌sw50以1􀏑3复配有助于改善发酵香肠品质,提高安全性。上述结果对于发酵香肠工业化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高通量测序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 发酵剂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一株新型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香美 马同锁 张红兵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6年第4期64-66,共3页
从淤泥中分离到了一株絮凝剂新型产生菌AY11,初步鉴定为德克斯氏菌属。该菌能以廉价的蔗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发酵1d生产高效絮凝剂,该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6.08%(投加量为2%)。在pH值6~12,温度20~80℃范围内该絮凝剂... 从淤泥中分离到了一株絮凝剂新型产生菌AY11,初步鉴定为德克斯氏菌属。该菌能以廉价的蔗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发酵1d生产高效絮凝剂,该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6.08%(投加量为2%)。在pH值6~12,温度20~80℃范围内该絮凝剂均可获得较佳的絮凝效果。AY11所产絮凝剂对城市生活污水、日用化工厂废水、染料废水等多种废水均有很好的净化、脱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筛选 絮凝活性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絮凝剂BF-11的制备及其在淀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香美 温志英 刘焕云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9,共4页
对絮凝剂BF-11的制备、性质及其在淀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该絮凝剂的工业化生产及其在淀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絮凝剂的制备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方法,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废水SS的测定采用重量法、COD的... 对絮凝剂BF-11的制备、性质及其在淀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该絮凝剂的工业化生产及其在淀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絮凝剂的制备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方法,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废水SS的测定采用重量法、COD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用2倍体积95%乙醇—丙酮(1∶1)在0℃、pH值为8的条件下沉淀5 m in,1 L发酵液可得絮凝剂BF-11产品5.74 g,推测其主要成分为多糖。絮凝剂BF-11对淀粉废水絮凝的最佳条件为:每100 mL废水投加BF-11 0.01 g,1%CaC l25 mL,在pH 8的条件下沉降30 m in。在该条件下,COD cr去除率可达81.74%,SS去除率可达92.14%,絮凝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氨(PAM)。该絮凝剂产率高,对淀粉废水净化效果好,用量小,无二次污染,并可回收利用淀粉废水中有用成分,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淀粉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香美 刘焕云 帅玉英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1期45-47,共3页
分离到了一株絮凝剂产生菌AY11,初步鉴定为德克斯氏菌属。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该菌株产絮凝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以蔗糖为碳源,以尿素为氮源,培养基初始pH为7.0,接种量1%,摇床转速为120 r.min-1,30℃... 分离到了一株絮凝剂产生菌AY11,初步鉴定为德克斯氏菌属。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该菌株产絮凝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以蔗糖为碳源,以尿素为氮源,培养基初始pH为7.0,接种量1%,摇床转速为120 r.min-1,30℃下发酵24 h。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对AY11产絮凝剂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温度>pH>接种量>摇床转速。AY11菌株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筛选 发酵条件 絮凝活性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混合培养时微生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香美 江汉湖 董明盛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5-10,共6页
通过以短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分别在混合培养和纯培养时的生长速率及产酸性能的比较,研究了这两种菌在混合培养时的微生态关系。结果表明:混合培养可以加快产酸,短双岐杆菌促进嗜酸乳杆菌生长增殖,嗜酸乳杆菌对短双歧杆菌无明显的... 通过以短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分别在混合培养和纯培养时的生长速率及产酸性能的比较,研究了这两种菌在混合培养时的微生态关系。结果表明:混合培养可以加快产酸,短双岐杆菌促进嗜酸乳杆菌生长增殖,嗜酸乳杆菌对短双歧杆菌无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两菌在混合培养体系中有良好的微生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双歧杆菌 嗜酸乳杆菌 混合培养 微生态
下载PDF
破坏性创新:浙商转型升级的出路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香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浙商转型升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重要出路之一就是创新。基于适配理论,通过对比分析,论述浙商实施破坏性创新的原因,进而提出浙商实施破坏性创新的具体策略,并阐述浙商实施破坏性创新所需的内部支持。这既丰富了浙商转型理论,又... 浙商转型升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重要出路之一就是创新。基于适配理论,通过对比分析,论述浙商实施破坏性创新的原因,进而提出浙商实施破坏性创新的具体策略,并阐述浙商实施破坏性创新所需的内部支持。这既丰富了浙商转型理论,又为浙商推进转型升级提供了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商 转型升级 破坏性创新 低端破坏性创新 新市场破坏性创新
下载PDF
新财经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香美 卢涵 +1 位作者 郝秋娟 张志广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7期108-111,共4页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施工蓝图。以河北经贸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新财经背景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探索制订“精食品、懂市场、会营销”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新财经 食品科学与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 重构
下载PDF
微生物学研究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香美 刘月英 +1 位作者 贾月梅 薛胜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3-146,共4页
综述了微生物学研究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食品腐败菌的研究、防腐剂的发酵生产以及微生物细胞防腐保鲜剂、群体感应抑制剂、具有防腐活性的发酵剂等新型防腐剂的研制与开发。
关键词 微生物学研究 防腐保鲜 防腐剂 群体感应抑制剂
下载PDF
双歧制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香美 刘焕云 《山西食品工业》 2003年第3期2-4,共3页
综述了双歧制品开发中存在的菌种问题及产品风味、安全性、菌株专利权和保护等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制品 产品风味 安全性 DNA 菌种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