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木郁克土”角度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大鼠胃肠动力的改变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鹏横 阮璐薇 +1 位作者 沈建英 梁文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从“木郁克土”角度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PPS)肝郁证大鼠胃肠动力的改变。方法选择3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PPS组、PPS肝郁组和柴胡疏肝散组,采用去势法结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建立PPS肝郁证大鼠模型,用柴疏疏肝散... 目的从“木郁克土”角度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PPS)肝郁证大鼠胃肠动力的改变。方法选择3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PPS组、PPS肝郁组和柴胡疏肝散组,采用去势法结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建立PPS肝郁证大鼠模型,用柴疏疏肝散进行干预,观察大鼠体重增长率、饲料消耗量、胃残留率及肠推进率变化。结果在体重增长率方面,PPS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PPS肝郁组显著低PPS组(P<0.01);柴胡疏肝散组显著高于PPS肝郁组(P<0.01)。在饲料消耗方面,PPS组高于假手术组,PPS肝郁组低于PPS组;柴胡疏肝散组高于PPS肝郁组。在胃残留率方面,PPS肝郁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PPS组(P<0.01);柴胡疏肝散组显著低于PPS肝郁组(P<0.01)。在肠推进率方面,PPS肝郁组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和PPS组(P<0.01);柴胡疏肝散组显著高于PPS肝郁组(P<0.01)。结论PPS肝郁大鼠的体重和饲料消耗量发生了改变,体重的增长与饲料的消耗量存在一定的联系,且与大鼠胃肠动力有关。从“木郁克土”角度提示其机制可能是肝郁状态影响到了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肝郁证 饲料消耗量 胃残留率 肠推进率
下载PDF
情绪异常大鼠模型的旷场行为实验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鹏横 阮璐薇 +2 位作者 卓泽伟 胡柳 梁文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103,共4页
大鼠是较为常用的实验动物,旷场行为实验是检测动物情绪行为的一种常用的经典实验方法。涉及大鼠旷场行为实验的研究是这些年的热点,并呈上升趋势。旷场行为实验的条件会引起大鼠生理心理状态改变,影响大鼠行为的解读,从而影响疾病模型... 大鼠是较为常用的实验动物,旷场行为实验是检测动物情绪行为的一种常用的经典实验方法。涉及大鼠旷场行为实验的研究是这些年的热点,并呈上升趋势。旷场行为实验的条件会引起大鼠生理心理状态改变,影响大鼠行为的解读,从而影响疾病模型的判定。文章通过梳理近5年涉及大鼠旷场行为实验的研究文献,为选择较为合适大鼠旷场行为实验的条件以及合理的行为解读和模型判定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旷场 行为实验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围绝经期功能性胃肠病中药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鹏橫 阮璐薇 +1 位作者 陈启亮 梁文娜 《福建中医药》 2020年第2期15-17,21,共4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性胃肠病中药的用药规律。方法文献以“围绝经期(或更年期)合并功能性胃肠病”“围绝经期(或更年期)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围绝经期(或更年期)合并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时间从1999年1月1日至2019年...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性胃肠病中药的用药规律。方法文献以“围绝经期(或更年期)合并功能性胃肠病”“围绝经期(或更年期)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围绝经期(或更年期)合并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时间从1999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分别在三大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进行检索,先采用NoteExpress软件删除重复文献,再依据纳入、排除条件进行人工筛选,最后采用Excel软件统计纳入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2篇,方剂18首,总治疗例数1188例,中药65味,分15类药。白芍、柴胡、枳实和甘草4味药的频次分别占总治疗例数的82.49%、73.74%、70.74%、70.73%;理气药、补气药、补血药、活血药和发散药占总中药频次的63.70%;中药归经为脾、肝、心、肺、胃等5经,占总中药归经频次79.26%。结论白芍、柴胡、枳壳和甘草4味中药为治疗本病的主要中药,四逆散为治疗本病的重要基础方,中药种类以理气、补血、补气、活血、发散5类为主,脾、肝两经是治疗本病的主要中药归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功能性胃肠病 用药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从肝脑相维初探围绝经期抑郁状态的研究策略 被引量:6
4
作者 阮璐薇 张鹏横 +1 位作者 黄睿婷 梁文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5期156-160,共5页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因绝经期前后卵巢功能的衰退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多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其中情志异常最为常见,属于中医的"郁证"范畴。抑郁状态是围绝经期的常见病理表现,由女子的生理病理特点所...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因绝经期前后卵巢功能的衰退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多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其中情志异常最为常见,属于中医的"郁证"范畴。抑郁状态是围绝经期的常见病理表现,由女子的生理病理特点所决定。女子生理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为特点,其病理以"女子多郁"为特点。脑为元神之府,是调控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参与抑郁状态的病理过程。基于肝脑相维理论,初探围绝经期抑郁状态的病理过程,为从肝脑论治围绝经期抑郁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旨在丰富围绝经期抑郁状态的病因病机,为围绝经期抑郁状态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状态 肝脑相关 围绝经期
下载PDF
从肝脑相维初探围绝经期肝郁证神经环路的研究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睿婷 张鹏横 +2 位作者 阮璐薇 任秋萍 梁文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期168-171,共4页
情志变化是围绝经期肝郁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亦是肝郁病理的外在表现,与"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密切相关。中医肝调节情志的调控因素复杂,其中以大脑的中枢调控为主,而神经环路又是中枢调控的基本单位。因此,本文以肝脑相维为切入... 情志变化是围绝经期肝郁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亦是肝郁病理的外在表现,与"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密切相关。中医肝调节情志的调控因素复杂,其中以大脑的中枢调控为主,而神经环路又是中枢调控的基本单位。因此,本文以肝脑相维为切入点,从肝调节情志所涉及的神经环路角度,揭示围绝经期肝郁证的病理机制,旨在丰富"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的科学内涵,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脑相关 情志 神经环路 围绝经期 肝郁证
下载PDF
肝郁型绝经综合征的中枢神经递质调控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睿婷 阮璐薇 +1 位作者 张鹏横 梁文娜 《中医药通报》 2020年第5期33-35,38,共4页
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女子多郁的病理基础,是绝经综合征情志精神变化的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绝经综合征以肝郁为病机,而脑为传病之所,肝脑动态相互作用,导致机体精神情志发生改变。女子处于绝经前后,因机体衰老、... 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女子多郁的病理基础,是绝经综合征情志精神变化的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绝经综合征以肝郁为病机,而脑为传病之所,肝脑动态相互作用,导致机体精神情志发生改变。女子处于绝经前后,因机体衰老、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水平波动等而引发一系列以植物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为主且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涉及到诸多中枢神经递质,在临床症状中精神情志变化尤其明显。因此,本文探讨中枢神经递质调控肝郁型绝经综合征的机制,以期为揭示女子多郁、肝郁等的科学内涵提供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综合征 肝郁型 中枢神经递质 精神情志变化 雌激素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调节围绝经期肝郁证大鼠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的机制 被引量:9
7
作者 梁文娜 阮璐薇 +2 位作者 张鹏横 沈建英 黄睿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47-3152,共6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调节围绝经期肝郁证大鼠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去势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围绝经期肝郁证大鼠模型,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围绝组(去势+0.9%氯...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调节围绝经期肝郁证大鼠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去势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围绝经期肝郁证大鼠模型,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围绝组(去势+0.9%氯化钠溶液)、围绝肝郁组(去势+CUMS+0.9%氯化钠溶液)和柴胡疏肝散组(去势+CUMS+柴胡疏肝散),每天1次,连续干预21 d。检测强迫游泳不动时间、1%蔗糖水偏好率的行为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E、ACTH、CORT、5-HT、DA、NE含量变化。Real-time PCR检测海马ERK1/2、CREB、BDNF、Trk 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ERK1/2、CREB、BDNF、TrkB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围绝肝郁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1%蔗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1);与围绝组比较,围绝肝郁组1%蔗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1);与围绝肝郁组比较,柴胡疏肝散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1),1%蔗糖水偏好率显著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血清E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和围绝组比较,围绝肝郁组血清ACTH、CORT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5-HT、DA、NE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柴胡疏肝散组较围绝肝郁组血清ACTH、CORT含量显著降低(P<0.01),5-HT、DA、NE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围绝肝郁组海马ERK1/2、BDNF、TrkB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围绝组比较,围绝肝郁组海马ERK1/2、GREB、BDNF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柴胡疏肝散组较围绝肝郁组海马ERK1/2、CREB、BDNF、TrkB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围绝肝郁组海马BDNF、TrkB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与围绝组比较,围绝肝郁组海马CREB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柴胡疏肝散组较围绝肝郁组海马CREB、BDNF、Trk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通过调节神经递质5-HT、DA、NE表达紊乱与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异常,调控行为学变化,抑制围绝经期肝郁证大鼠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肝郁证 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 柴胡疏肝散 机制 神经递质 动物模型 行为学变化
原文传递
去势法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法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阮璐薇 张鹏横 +2 位作者 黄睿婷 沈建英 梁文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397,共4页
目的:采用去势法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法(CUMS)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大鼠动物模型。方法:SPF级雌性3月龄SD大鼠30只,按照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势组以及模型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大鼠摘除卵巢旁脂肪组织,去势组及... 目的:采用去势法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法(CUMS)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大鼠动物模型。方法:SPF级雌性3月龄SD大鼠30只,按照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势组以及模型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大鼠摘除卵巢旁脂肪组织,去势组及模型组大鼠行去势手术,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大鼠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判断是否成功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模型组大鼠进行CUMS建立肝郁证模型。记录大鼠一般情况,观察体质量、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糖水偏好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精神倦怠、反应迟缓、毛色暗淡粗糙、进食量少。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提示去势后大鼠失去规律动情周期变化;大鼠体质量、体质量增长率,去势组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而模型组则显著低于去势组(P<0.01)。行为学表现方面,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P<0.05)、糖水偏好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采用去势法联合CUMS可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动物模型,其行为特征与肝郁证的中医病理特点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肝郁证 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 动物模型 去势法
原文传递
肝郁证模型及其方法评价进展评述 被引量:8
9
作者 胡柳 卓泽伟 +3 位作者 阮璐薇 张鹏橫 李灿东 梁文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3,共3页
通过整理近年相关研究文献,梳理近年来肝郁证模型及其方法研究进展,发现:(1)造模方式的选择更加符合肝郁证的本质和发病机制;(2)复合型肝郁证模型的建立是一大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由于肝郁证范围太广而出现真正应用时模型判... 通过整理近年相关研究文献,梳理近年来肝郁证模型及其方法研究进展,发现:(1)造模方式的选择更加符合肝郁证的本质和发病机制;(2)复合型肝郁证模型的建立是一大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由于肝郁证范围太广而出现真正应用时模型判断不够精准和应用较为混乱的问题;(3)有关实验动物行为与情志关系逐渐有较为统一的认知与标准;(4)如何有效地区分、借鉴和改进抑郁症的造模方法和评价方法尚未有统一的认识;(5)某些客观指标的改变能多大程度反映肝郁证机制,是否足够作为诊断肝郁证的标准有待深入研究。可见,肝郁证模型及其评价方法标准的建立终归还要立足于对中医肝郁证理论和临床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模型动物生物学特性的深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复合造模 行为学 模型应用 肝郁证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雌激素介导骨免疫失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阮璐薇 张鹏横 +2 位作者 胡柳 卓泽伟 梁文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20-823,共4页
肠道菌群可以调节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状态,特定的肠道菌群可通过免疫系统影响宿主的健康状态。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骨免疫失衡,形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雌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调,加重骨代谢的紊乱,提示肠... 肠道菌群可以调节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状态,特定的肠道菌群可通过免疫系统影响宿主的健康状态。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骨免疫失衡,形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雌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调,加重骨代谢的紊乱,提示肠道菌群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易感因素。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肠道菌群、雌激素介导骨免疫与骨代谢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免疫 雌激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