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望的毁灭——从关汉卿创的作心态看《窦娥冤》的悲剧指向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默瀚 白茂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48,107,共4页
本文试图从另一视角解读《窦娥冤》之悲剧意味 ,因了关汉卿潜意识的悲愤绝望心态使其在作品中流露出浓重的无可隐匿的悲剧意识 ,所以其笔下的主人公 ,特别是女性都无可避免的走向悲剧 ,窦娥的结局实际上是关汉卿绝望的内心毁灭意识使然 ... 本文试图从另一视角解读《窦娥冤》之悲剧意味 ,因了关汉卿潜意识的悲愤绝望心态使其在作品中流露出浓重的无可隐匿的悲剧意识 ,所以其笔下的主人公 ,特别是女性都无可避免的走向悲剧 ,窦娥的结局实际上是关汉卿绝望的内心毁灭意识使然 ,蔡婆的另一种悲剧便是他这种心态的反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愤 绝望 女性 毁灭
下载PDF
家的隐喻与拯救梦想的无奈——易卜生、曹禺人生际遇及其对生命终极关怀意识之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默瀚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4-58,70,共6页
易卜生和曹禺都对现实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与逃避,他们对家有一种本能的渴望,而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清醒地意识到生活的无奈与理想的飘渺。在他们的剧作里,家的寓意有了极大的象征意义,家是他们渴望的幸福温馨的港湾和生活的理... 易卜生和曹禺都对现实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与逃避,他们对家有一种本能的渴望,而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清醒地意识到生活的无奈与理想的飘渺。在他们的剧作里,家的寓意有了极大的象征意义,家是他们渴望的幸福温馨的港湾和生活的理想,家又是他们极力逃避的、令他们人生窒息的噩梦般的现实,理想与现实都在家的逃避与追寻中显现,人生的寻梦也因此显得更加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与无奈。这种拯救的梦想与无奈的背后是他们因为传统文化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和因为共同的人文关怀而形成的相近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易卜生 隐喻 出走
下载PDF
非中心地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默瀚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3年第4期82-83,2,共2页
非中心地区不同类型院校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而非中心地区的戏剧影视文学因为远离戏剧影视中心,不具备相关的艺术氛围和实践环境,加上师资力量匮乏,所以其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非中心地区不同类型院校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而非中心地区的戏剧影视文学因为远离戏剧影视中心,不具备相关的艺术氛围和实践环境,加上师资力量匮乏,所以其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文化大发展的基点上,实现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专业建设与当地艺术传承相结合,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建设,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建构适合非中心地区的戏剧影视文学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中心地区 戏剧影视文学 课程设置
下载PDF
历史之魅与艺术之殇:历史剧的世纪之争
4
作者 张默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中国的历史剧之争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争论的各方操持几乎相近的话语系统,表达相反或几乎相反的观点和结论,其实各种观点都有各自的历史立场、艺术定位,从传统的各种观念,到现代抑或后现代的各种理论和思潮,都是一... 中国的历史剧之争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争论的各方操持几乎相近的话语系统,表达相反或几乎相反的观点和结论,其实各种观点都有各自的历史立场、艺术定位,从传统的各种观念,到现代抑或后现代的各种理论和思潮,都是一种潜在的意识形态表达和文化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艺术作品 历史剧 争论 艺术思潮 舞台艺术创作
下载PDF
诗意掩映下的中西梦想典型的精神指向分析——以易卜生和曹禺典型“梦想”为例
5
作者 张默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易卜生和曹禺都以诗情勃发的激情在各自的剧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寻梦者"形象,来表达对现实的反抗以及对自我与他人拯救的理想情怀。他们梦想的指向旨趣迥异:易卜生坚持不懈地叩问人的生命之终极问题,他的梦想都指向人的最终... 易卜生和曹禺都以诗情勃发的激情在各自的剧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寻梦者"形象,来表达对现实的反抗以及对自我与他人拯救的理想情怀。他们梦想的指向旨趣迥异:易卜生坚持不懈地叩问人的生命之终极问题,他的梦想都指向人的最终的精神向往;而曹禺在诗意掩映下的梦想却都指向物质的或者现实的、世俗的归宿。虽然曹禺深受易卜生及其他西方剧作家和西方思潮的影响,而传统文化和宗教的积习却使曹禺在实质上选择了一条与易卜生迥异的审美之路,他们的典型"梦想"意象实际是中西两种精神指向的文化显现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曹禺 中西梦想典型 “寻梦者”形象 诗意 价值指向
下载PDF
形式与内容的时代悖论——对中国当代戏曲革新的思考
6
作者 张默瀚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9,共5页
艺术形式的革新与时代的发展有关,任何形式都是与内容统一的结果。但是长期的传统与时代革新实际上构成一对矛盾。中国现代戏曲长期在形式与内容的悖论中徘徊,传统文化的保存与现代审美需要使中国戏曲进退维谷。而现代戏曲的改革困境与... 艺术形式的革新与时代的发展有关,任何形式都是与内容统一的结果。但是长期的传统与时代革新实际上构成一对矛盾。中国现代戏曲长期在形式与内容的悖论中徘徊,传统文化的保存与现代审美需要使中国戏曲进退维谷。而现代戏曲的改革困境与戏曲命运息息相关,只有摸索出适合表达现代内容,适合表现现代价值观念的形式的艺术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大的观众群。现代戏曲重要的不仅是内容,更是形式和观念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革新 形式适应 观念革新 传统现代
下载PDF
魅力与媚俗——中国当代戏曲之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默瀚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4-95,共2页
戏剧之魅力,一方面在于其以通俗、鲜活的大众形式,使观众在强烈的现场交流中得到一种审美的满足:另一方面,在于其以对生命和人性终极意义上的拷问,以其深邃的思考使观众的灵魂震撼,引起其情感的共鸣和升华。戏剧因其通俗鲜活而拥... 戏剧之魅力,一方面在于其以通俗、鲜活的大众形式,使观众在强烈的现场交流中得到一种审美的满足:另一方面,在于其以对生命和人性终极意义上的拷问,以其深邃的思考使观众的灵魂震撼,引起其情感的共鸣和升华。戏剧因其通俗鲜活而拥有观众,因其对人生和社会本质的揭示而获得永恒的生命。这是否可以说,戏曲以“媚俗”的倾向成为大众的娱乐形式,而娱乐的特性在给观众以感官愉悦的同时,也有可能成为崇高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戏曲 艺术形式 通俗性 戏剧市场 戏剧创作 戏剧人才 戏剧文学
下载PDF
情色隐喻或意图遮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默瀚 《粤海风》 2008年第4期59-62,共4页
2006—2007年电影市场似乎特别热闹,2006年几个著名的导演导出一时喧嚣的影片《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等等,无不大张旗鼓地把情色作为噱头炒作,一时间"满城尽是大波妹"成为一种民间对电影的解读;而2007年,这... 2006—2007年电影市场似乎特别热闹,2006年几个著名的导演导出一时喧嚣的影片《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等等,无不大张旗鼓地把情色作为噱头炒作,一时间"满城尽是大波妹"成为一种民间对电影的解读;而2007年,这些导演一改去年风情,色情从影片消失,《投名状》、《集结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不可靠 影片 民间 张艺谋 电影市场 电影叙事 苹果 隐喻 第五代导演
下载PDF
强烈对比交织中的冲突与人性——影片《针眼》的类型叙事分析
9
作者 张默瀚 《艺苑》 2008年第3期52-54,共3页
类型片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模式与相对稳定的叙事特点,在其故事的演绎过程中,观众有一种相对固定的审美期待。
关键词 类型片 人性 观众 对比 冲突 影片 针眼 交织 快速推进 叙事结构
下载PDF
传统还是现代:这是个问题——关于07、08之交上海《哈姆雷特》演出的艺术分析
10
作者 张默瀚 《艺苑》 2008年第7期40-43,共4页
2007年末到2008年初,上海关于莎氏名剧《哈姆雷特》的演出具有典型的不同文本比较的文化意义及艺术影响。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先是美国环境戏剧的代表人物谢克纳在上海戏剧学院小剧场戏剧节中排演了极具后现代色彩和小剧场特色的《哈姆雷... 2007年末到2008年初,上海关于莎氏名剧《哈姆雷特》的演出具有典型的不同文本比较的文化意义及艺术影响。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先是美国环境戏剧的代表人物谢克纳在上海戏剧学院小剧场戏剧节中排演了极具后现代色彩和小剧场特色的《哈姆雷特,这是个问题》(2007年10月,上海戏剧学院新实验空间),以后现代的视角解读传统名剧,并在排演当中加入诸多的当下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雷特 后现代 谢克纳 演出 喜马拉雅 戏剧学 艺术形式 现代色彩 上海话 小剧场戏剧
下载PDF
泰国动作类型电影之叙事分析与文化倾向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香美 张默瀚 《艺苑》 2009年第7期20-22,共3页
现代电影是类型片的市场,并且,类型片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欣赏品味的提升一直在变化着。作为类型片最为重要的类型之一——动作片也一直是各国大量制作的品种,在电影市场占有大量份额。
关键词 类型电影 动作片 文化倾向 叙事分析 泰国 市场占有 类型片 现代电影
下载PDF
浅谈琼剧在东南亚及国内的传播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默瀚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115,共5页
琼剧在国内流行范围狭窄,但是在东南亚地区却影响甚大。这和琼剧形成的历史渊源有关,也和海南的地理位置有关。琼剧在东南亚的一度兴盛表明了海南文化或者说海南在东南亚的华侨中曾经或者现在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对海南琼剧的发展和管... 琼剧在国内流行范围狭窄,但是在东南亚地区却影响甚大。这和琼剧形成的历史渊源有关,也和海南的地理位置有关。琼剧在东南亚的一度兴盛表明了海南文化或者说海南在东南亚的华侨中曾经或者现在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对海南琼剧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剧 传播 东南亚 琼剧发展
原文传递
戏剧本体回归的要求与论争:戏剧观大讨论之缘起的再回顾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默瀚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90,共6页
20世纪末期再回顾戏剧发展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戏剧观的大讨论,而关于戏剧观的讨论之起源,一方面有戏剧危机的原因,也是戏剧发展到一定阶段须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的需要,更是中国戏剧在特定环境下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艺术需求,戏剧观在特定... 20世纪末期再回顾戏剧发展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戏剧观的大讨论,而关于戏剧观的讨论之起源,一方面有戏剧危机的原因,也是戏剧发展到一定阶段须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的需要,更是中国戏剧在特定环境下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艺术需求,戏剧观在特定时期改变了中国戏剧的审美品格,更是决定了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戏剧的艺术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观大讨论 本体回归 艺术需求
原文传递
启蒙理想 大众狂欢与身份认同——新时期以来中国戏剧理论流变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默瀚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7,共8页
新时期四十年的中国戏剧理论艰难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流变,从理想主义激情下的现代戏剧理论,形成大众狂欢、众声喧哗与民族主义高涨下的文化保守主义和后现代戏剧理论交相应辉的戏剧理论新局面。本文对整个新时期以来的理论走向和历史... 新时期四十年的中国戏剧理论艰难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流变,从理想主义激情下的现代戏剧理论,形成大众狂欢、众声喧哗与民族主义高涨下的文化保守主义和后现代戏剧理论交相应辉的戏剧理论新局面。本文对整个新时期以来的理论走向和历史分期以及各个阶段的理论特色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戏剧理论 历史分期 理论走向
原文传递
形式与内容的时代悖论——现代戏曲革新散论
15
作者 张默瀚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4,共4页
艺术形式的革新与时代的发展有关,任何形式都是与内容统一的结果。但是长期的传统与时代革新实际上构成一对矛盾。中国现代戏曲长期在形式与内容的悖论中徘徊,传统文化的保存与现代审美需要使中国戏曲进退维谷。而现代戏曲的改革困境与... 艺术形式的革新与时代的发展有关,任何形式都是与内容统一的结果。但是长期的传统与时代革新实际上构成一对矛盾。中国现代戏曲长期在形式与内容的悖论中徘徊,传统文化的保存与现代审美需要使中国戏曲进退维谷。而现代戏曲的改革困境与戏曲命运息息相关,只有摸索出适合表达现代内容,适合表现现代价值观念的形式的艺术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大的观众群。现代戏曲重要的不仅是内容,更是形式和观念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革新 形式适应 观念革新 传统 现代
原文传递
“国剧”的隐喻:关于《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争论的文化指向
16
作者 张默瀚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1-43,共3页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的争论,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当代或者说是20世纪以来的文化保守主义和启蒙主义的论争,而发生在新世纪之初的这场争论在时间上,在争论的内容和方式上是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现代性和民族性冲突的缩影,也是新的历史时...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的争论,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当代或者说是20世纪以来的文化保守主义和启蒙主义的论争,而发生在新世纪之初的这场争论在时间上,在争论的内容和方式上是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现代性和民族性冲突的缩影,也是新的历史时期的复杂的意识形态在艺术领域的典型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戏剧史 中国当代 文化指向 争论 隐喻 文化保守主义 启蒙主义 20世纪
原文传递
喧嚣的讨论与对话的缺失——关于戏剧命运大讨论的思考
17
作者 张默瀚 《艺术学界》 2011年第1期261-269,共9页
戏剧命运大讨论呈现一种困境,它是中国戏剧在现代境遇下自我反思的理论诘问。但文化语境的复杂和戏剧理论的滞后使这场争论缺失了理论分量,大家在一种讨论的表象下开始了自我言说的表演,喧嚣的讨论与真正的对话缺失和浅层次的理论重复... 戏剧命运大讨论呈现一种困境,它是中国戏剧在现代境遇下自我反思的理论诘问。但文化语境的复杂和戏剧理论的滞后使这场争论缺失了理论分量,大家在一种讨论的表象下开始了自我言说的表演,喧嚣的讨论与真正的对话缺失和浅层次的理论重复成为这次讨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困境 理论滞后 主旋律话语 自我指涉
原文传递
艺术学升级与播音主持艺术教育及课程设置研究
18
作者 张默瀚 《艺术学界》 2013年第1期242-247,共6页
时代的进步要求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艺术学门类升级的良好形势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进行资源整合,摈弃原有的不利于专业发展的陈旧观念,进行播音主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
关键词 艺术学门类 播音主持 课程设置
原文传递
矫枉过正:从文明戏到“爱美剧”看中国早期话剧商业化纷争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后庆 张默瀚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8,共8页
商业化纷争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中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保证艺术品位的同时,取得最大化的票房收入,始终是中国剧人两难的选择。"甲寅中兴"后的衰败,让人们从中看到了商业的罪恶,关于文明戏前途的大讨论是五四前戏剧批评界最大... 商业化纷争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中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保证艺术品位的同时,取得最大化的票房收入,始终是中国剧人两难的选择。"甲寅中兴"后的衰败,让人们从中看到了商业的罪恶,关于文明戏前途的大讨论是五四前戏剧批评界最大的声音。但利益的诱惑还是让刚刚进入到现代征程的中国话剧早早走上了职业化之路。不过,《华伦夫人之职业》一炮未响,中国戏剧职业化的梦想便破灭了。之后,剧人们在反思中开始了"爱美的戏剧"的实践。矫枉过正,"爱美的戏剧"虽一时风行,然而粗糙、业余的舞台实践还是受到批评家较多指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戏 爱美剧 商业化 矫枉过正
原文传递
个人意识与集体理性之争:关于《四郎探母》的争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默瀚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2,共6页
历史上对京剧《四郎探母》的争论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意义。京剧《四郎探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意识对以政治正确为至高道德形态的对抗的艺术的典型显现。历次争论的双方都以国家话语模式的姿态出现,但在各自言说的话语系... 历史上对京剧《四郎探母》的争论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意义。京剧《四郎探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意识对以政治正确为至高道德形态的对抗的艺术的典型显现。历次争论的双方都以国家话语模式的姿态出现,但在各自言说的话语系统里却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姿态与价值指向。本文通过对历次争论中典型观点的剖析,力图探讨争论背后的文化意蕴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意识与集体理性的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郎探母》 集体理性 个体意识 文化意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