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南海堂皇芋螺毒素基因克隆及两个毒素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1
作者
黄悦
宁胡莹
+6 位作者
吴传侠
孙婷
张龙霄
余硕
刘珠果
戴秋云
廖明
《蛇志》
2023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 研究中国南海堂皇芋螺(Conus imperialis)毒素基因序列,为毒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Trizol法提取堂皇芋螺毒腺管的总RNA,应用3’端快速扩增cDNA末端(3’RACE)及巢式PCR技术,获得A、O、J超家族芋螺毒素新序列;或以A家族高度...
目的 研究中国南海堂皇芋螺(Conus imperialis)毒素基因序列,为毒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Trizol法提取堂皇芋螺毒腺管的总RNA,应用3’端快速扩增cDNA末端(3’RACE)及巢式PCR技术,获得A、O、J超家族芋螺毒素新序列;或以A家族高度保守的内含子及3’端非翻译区(3’UTR)设计引物,克隆出新的α-芋螺毒素新序列。选择合成毒素ImIIA及Im1.2,测定ImIIA二硫键的连接方式,并测定两种毒素对神经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抑制活性。结果 获得11条毒素前体肽序列,分属A、O1、O2、J3等超家族,其中Im1.95为已报道芋螺毒素,其余为新发现芋螺毒素。ImIIA二硫键连接方式为少见的“C1-C2,C3-C4”,10μmol/L Im1.2、ImIIA对α2β2、α2β4、α4β2、α3β2、α3β4 5个nAChR亚型抑制活性较低。结论 通过基因克隆方法,从堂皇芋螺中获得了11个芋螺毒素,其中10个为新序列,属于A、O1、O2、J3等超家族毒素,Im1.2、ImIIA对神经型nAChR各受体亚型活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皇芋螺
克隆
合成
二硫键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南海石头鱼毒素NeoVTX的分离纯化、基因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龙霄
刘珠果
+1 位作者
郑兴
戴秋云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3期345-348,376,共5页
目的:分离并鉴定石头鱼粗毒液毒性成分,克隆其序列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利用SDS-PAGE及凝胶过滤HPLC分离石头鱼粗毒液,质谱鉴定其序列;利用RACE技术钓取毒素基因;将获得的毒素cDNA连入pET-22b(+)载体,转化宿主细胞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
目的:分离并鉴定石头鱼粗毒液毒性成分,克隆其序列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利用SDS-PAGE及凝胶过滤HPLC分离石头鱼粗毒液,质谱鉴定其序列;利用RACE技术钓取毒素基因;将获得的毒素cDNA连入pET-22b(+)载体,转化宿主细胞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用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结果:从石头鱼粗毒液中分离到NeoVTX等多种蛋白质,克隆了NeoVTXα和β亚基的cDNA序列,获得了纯度为95%以上的重组α亚基蛋白。结论:中国南海石头鱼粗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eoVTX,其α、β亚基序列与日本冲绳海域石头鱼NeoVTX的α和β亚基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大肠杆菌菌株可稳定表达α亚基。该工作为NeoVTX抗体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鱼
毒素
NeoVTX
CDNA序列
重组蛋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A超家族芋螺毒素Bt14.10的克隆及合成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菲
张龙霄
+2 位作者
李靓
刘珠果
戴秋云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8-601,共4页
目的从我国南海西沙附近海域的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中克隆出新型A-超家族芋螺毒素Bt14.10,并利用化学方法合成该毒素,鉴定其二硫键连接方式。方法提取桶形芋螺毒腺管基因组DNA,基于非翻译区及内含子序列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获得B...
目的从我国南海西沙附近海域的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中克隆出新型A-超家族芋螺毒素Bt14.10,并利用化学方法合成该毒素,鉴定其二硫键连接方式。方法提取桶形芋螺毒腺管基因组DNA,基于非翻译区及内含子序列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获得Bt14.10的序列。采用Fmoc-固相法合成线性肽Bt14.10,通过空气氧化折叠获得含二硫键的折叠产物,利用两步折叠法测定其二硫键连接方式。结果发现一种新的A超家族芋螺毒素DNA序列Bt14.10,其编码的成熟肽序列为CAHSVPGMHPCKCNNTC-NH2,二硫键连接方式为"C1-C3,C2-C4"。结论BT14.10是一种新型A超家族芋螺毒素,具有A超家族芋螺毒素较为少见的ⅪⅤ型半胱氨酸骨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超家族芋螺毒素
克隆
内含子
合成
二硫键
原文传递
刺毒鱼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龙霄
刘珠果
戴秋云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71-575,共5页
刺毒鱼是具有发达棘刺的有毒鱼类,其由表皮组织转化而成的毒腺能分泌毒液,毒液通过棘刺注入猎物体内,引起剧痛、痉挛、红肿、呕吐、溶血、心肌麻痹和血压下降等症状。已发现的刺毒鱼毒素主要来自鲉鱼、鲶鱼、江魟、鲈鱼等,其毒性组分主...
刺毒鱼是具有发达棘刺的有毒鱼类,其由表皮组织转化而成的毒腺能分泌毒液,毒液通过棘刺注入猎物体内,引起剧痛、痉挛、红肿、呕吐、溶血、心肌麻痹和血压下降等症状。已发现的刺毒鱼毒素主要来自鲉鱼、鲶鱼、江魟、鲈鱼等,其毒性组分主要为具有溶血活性、酶活性及神经毒性的蛋白质或多肽。目前仅有一种石头鱼(stonefish)抗毒素用于临床。本文就刺毒鱼的种类、毒素生化及药理特征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毒鱼
毒素
生化特征
毒理
原文传递
α-芋螺毒素Lt1.1的克隆、合成及靶点鉴定
被引量:
2
5
作者
宁胡莹
李靓
+2 位作者
张龙霄
刘珠果
戴秋云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发现作用于神经元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拮抗剂,为研制新型镇痛药和神经生物学工具奠定基础。方法根据芋螺毒素A超家族DNA中保守的内含子及3'端非转录区(3'UTR)设计引物,从中国南海信号芋螺(Conus litteratus)中克隆...
目的发现作用于神经元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拮抗剂,为研制新型镇痛药和神经生物学工具奠定基础。方法根据芋螺毒素A超家族DNA中保守的内含子及3'端非转录区(3'UTR)设计引物,从中国南海信号芋螺(Conus litteratus)中克隆获得新芋螺毒素Lt1.1序列。固相法合成Rink树脂肽,经裂解、空气氧化折叠、纯化后获得目的肽,利用两步氧化折叠法鉴定其二硫键连接方式。将神经元nAChR各亚基的cRNA在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检测通道电流。结果获得一种新α-芋螺毒素Lt1.1序列(GCCSHPACNVNNPDICNH2),其二硫键连接方式为"C1-C3、C2-C4",作用靶点为nAChR α3β2和α3β4亚型,IC50分别为166.76和190.00nmol/L。结论 Lt1.1是一种典型的4/7型α-芋螺毒素,其选择性抑制了nAChR α3β2和α3β4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芋螺毒素
Lt1.1
克隆
合成
烟碱型乙酰胆碱亚型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南海堂皇芋螺毒素基因克隆及两个毒素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1
作者
黄悦
宁胡莹
吴传侠
孙婷
张龙霄
余硕
刘珠果
戴秋云
廖明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广西医科大学蛇毒研究所/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院
出处
《蛇志》
2023年第1期17-2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名称:深海生物毒素致伤防护关键技术、方案和产品研究,项目编号:2019YFC0312605)。
文摘
目的 研究中国南海堂皇芋螺(Conus imperialis)毒素基因序列,为毒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Trizol法提取堂皇芋螺毒腺管的总RNA,应用3’端快速扩增cDNA末端(3’RACE)及巢式PCR技术,获得A、O、J超家族芋螺毒素新序列;或以A家族高度保守的内含子及3’端非翻译区(3’UTR)设计引物,克隆出新的α-芋螺毒素新序列。选择合成毒素ImIIA及Im1.2,测定ImIIA二硫键的连接方式,并测定两种毒素对神经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抑制活性。结果 获得11条毒素前体肽序列,分属A、O1、O2、J3等超家族,其中Im1.95为已报道芋螺毒素,其余为新发现芋螺毒素。ImIIA二硫键连接方式为少见的“C1-C2,C3-C4”,10μmol/L Im1.2、ImIIA对α2β2、α2β4、α4β2、α3β2、α3β4 5个nAChR亚型抑制活性较低。结论 通过基因克隆方法,从堂皇芋螺中获得了11个芋螺毒素,其中10个为新序列,属于A、O1、O2、J3等超家族毒素,Im1.2、ImIIA对神经型nAChR各受体亚型活性较低。
关键词
堂皇芋螺
克隆
合成
二硫键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Keywords
Conus imperialis
Cloning
Synthesis
Disulfide-bond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R282.74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南海石头鱼毒素NeoVTX的分离纯化、基因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龙霄
刘珠果
郑兴
戴秋云
机构
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出处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3期345-348,376,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主题项目(SS2013AA090204)
文摘
目的:分离并鉴定石头鱼粗毒液毒性成分,克隆其序列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利用SDS-PAGE及凝胶过滤HPLC分离石头鱼粗毒液,质谱鉴定其序列;利用RACE技术钓取毒素基因;将获得的毒素cDNA连入pET-22b(+)载体,转化宿主细胞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用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结果:从石头鱼粗毒液中分离到NeoVTX等多种蛋白质,克隆了NeoVTXα和β亚基的cDNA序列,获得了纯度为95%以上的重组α亚基蛋白。结论:中国南海石头鱼粗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eoVTX,其α、β亚基序列与日本冲绳海域石头鱼NeoVTX的α和β亚基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大肠杆菌菌株可稳定表达α亚基。该工作为NeoVTX抗体制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石头鱼
毒素
NeoVTX
CDNA序列
重组蛋白
Keywords
stonefish
toxin
NeoVTX
cDNA sequence
recombinant protein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A超家族芋螺毒素Bt14.10的克隆及合成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菲
张龙霄
李靓
刘珠果
戴秋云
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8-601,共4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529802)
文摘
目的从我国南海西沙附近海域的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中克隆出新型A-超家族芋螺毒素Bt14.10,并利用化学方法合成该毒素,鉴定其二硫键连接方式。方法提取桶形芋螺毒腺管基因组DNA,基于非翻译区及内含子序列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获得Bt14.10的序列。采用Fmoc-固相法合成线性肽Bt14.10,通过空气氧化折叠获得含二硫键的折叠产物,利用两步折叠法测定其二硫键连接方式。结果发现一种新的A超家族芋螺毒素DNA序列Bt14.10,其编码的成熟肽序列为CAHSVPGMHPCKCNNTC-NH2,二硫键连接方式为"C1-C3,C2-C4"。结论BT14.10是一种新型A超家族芋螺毒素,具有A超家族芋螺毒素较为少见的ⅪⅤ型半胱氨酸骨架结构。
关键词
A超家族芋螺毒素
克隆
内含子
合成
二硫键
Keywords
A-superfamily conotoxin
cloning
intron
synthesis
disulfide-bridges
分类号
R346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刺毒鱼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龙霄
刘珠果
戴秋云
机构
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出处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71-575,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3AA0929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29802)
文摘
刺毒鱼是具有发达棘刺的有毒鱼类,其由表皮组织转化而成的毒腺能分泌毒液,毒液通过棘刺注入猎物体内,引起剧痛、痉挛、红肿、呕吐、溶血、心肌麻痹和血压下降等症状。已发现的刺毒鱼毒素主要来自鲉鱼、鲶鱼、江魟、鲈鱼等,其毒性组分主要为具有溶血活性、酶活性及神经毒性的蛋白质或多肽。目前仅有一种石头鱼(stonefish)抗毒素用于临床。本文就刺毒鱼的种类、毒素生化及药理特征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刺毒鱼
毒素
生化特征
毒理
Keywords
acanthotoxic fishes, toxins, biochemical features, toxicology
分类号
Q51 [生物学—生物化学]
原文传递
题名
α-芋螺毒素Lt1.1的克隆、合成及靶点鉴定
被引量:
2
5
作者
宁胡莹
李靓
张龙霄
刘珠果
戴秋云
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出处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4-33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73192)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529802)
文摘
目的发现作用于神经元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拮抗剂,为研制新型镇痛药和神经生物学工具奠定基础。方法根据芋螺毒素A超家族DNA中保守的内含子及3'端非转录区(3'UTR)设计引物,从中国南海信号芋螺(Conus litteratus)中克隆获得新芋螺毒素Lt1.1序列。固相法合成Rink树脂肽,经裂解、空气氧化折叠、纯化后获得目的肽,利用两步氧化折叠法鉴定其二硫键连接方式。将神经元nAChR各亚基的cRNA在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检测通道电流。结果获得一种新α-芋螺毒素Lt1.1序列(GCCSHPACNVNNPDICNH2),其二硫键连接方式为"C1-C3、C2-C4",作用靶点为nAChR α3β2和α3β4亚型,IC50分别为166.76和190.00nmol/L。结论 Lt1.1是一种典型的4/7型α-芋螺毒素,其选择性抑制了nAChR α3β2和α3β4亚型。
关键词
α-芋螺毒素
Lt1.1
克隆
合成
烟碱型乙酰胆碱亚型
Keywords
α-conotoxins
Lt1. 1
cloning
synthesis
nAChRs subtypes
分类号
R91 [医药卫生—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南海堂皇芋螺毒素基因克隆及两个毒素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黄悦
宁胡莹
吴传侠
孙婷
张龙霄
余硕
刘珠果
戴秋云
廖明
《蛇志》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南海石头鱼毒素NeoVTX的分离纯化、基因克隆及表达
张龙霄
刘珠果
郑兴
戴秋云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A超家族芋螺毒素Bt14.10的克隆及合成研究
王菲
张龙霄
李靓
刘珠果
戴秋云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原文传递
4
刺毒鱼毒素研究进展
张龙霄
刘珠果
戴秋云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3
6
原文传递
5
α-芋螺毒素Lt1.1的克隆、合成及靶点鉴定
宁胡莹
李靓
张龙霄
刘珠果
戴秋云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