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奢侈价值的矛盾的起源与结构
- 1
-
-
作者
奥利维耶·阿苏利
强东红(译)
-
机构
法国时尚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第4期94-97,共4页
-
文摘
奢侈观超越了功利主义和市场价值,调动了声望、礼品馈赠和慷慨的价值(这类价值难以归入经济范畴),还带来一些其他后果。奢侈的市场形式是否因为与贸易体系的紧密联系而不可否认地受到质疑?难道我们必须反对更过分意义上的奢侈品吗?鲍德里亚(Baudrillard)采取了类似立场:支配消费(包括今天的奢侈品消费,或者所有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的消费)的交换价值要么服从于市场等价定理(它与奢侈的纯粹铺张浪费相冲突),要么服从于社会区分规则,后者忽略了会导致慷慨和礼品馈赠的纯粹真正的奢侈的象征维度。
-
关键词
奢侈品消费
贸易体系
交换价值
鲍德里亚
等价定理
经济范畴
功利主义
社会区分
-
分类号
F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文化与社会主义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特里·伊格尔顿(著)
强东红(译)
-
机构
不详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50,共6页
-
-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文化
古希腊时期
牛津大学
成长过程
自给自足
-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B50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转向与回归:政治思想之中的审美转向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尼古拉斯·康普瑞德斯
强东红(译)
-
机构
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7-27,312-313,共2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的寓言理论研究与翻译”(16JK181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自从18世纪后期以来,美学与政治已经完全相互浸染纠缠在一块,因此,政治思想之中的审美转向其实是一种回归,或者说是一种直到更有利条件出现时而出现的一种被延误阻挡的转向。政治根本上就是审美的,政治通过对感觉的重新分布或划分而发挥作用。民主政治就是着手通过培养新的看和听的方式而让不能被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被看到和听到,并打开和不断揭示那些可理解性和可能性的条件,而创造有利于思想和行动的替代选择的可能性。
-
关键词
政治思想
审美转向
政治审美化
民主政治
-
分类号
B83-05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阿奎那之锯--中世纪的艺术观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拉里·夏因尔
强东红(译)
-
机构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斯普林菲尔德分校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上海文化》
CSSCI
2018年第10期55-59,74,共6页
-
基金
译文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项目号:15ZDB02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中世纪,一切艺术/手工艺都被授予有尊严的地位,刺绣与绘画、陶器和雕塑、铸造和建筑,都在创造工程和知识系统中占据体面的一席之地。中世纪也没有把艺术家与手艺人区分开来的范畴,既没有"艺术家",也没有"手艺人",只有各种阶层和各种身份的手艺人/艺术家。中世纪的"美"的含义要比现代更为宽泛,包括与令人愉悦的外观相伴的道德价值和功用性。
-
关键词
中世纪的艺术观
纯艺术系统
手工艺
功用性
-
分类号
J110.93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雷蒙·威廉斯:语言、历史与实践
- 5
-
-
作者
托尼·克劳利
强东红(译)
-
机构
英国利兹大学英文系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50-62,428,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
2016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的寓言理论研究与翻译”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雷蒙·威廉斯为人熟知的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但他更重要的身份是文化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但他的著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被忽略,这种被忽略了的要素是什么呢?那就是他把语言理解为一种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基础性的历史实践,构成和重新构成我们自己和我们周遭的世界的媒介。
-
关键词
雷蒙·威廉斯
语言
语言历史
语言实践
-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乌托邦的幽灵——论马克思主义与未来
- 6
-
-
作者
马修·博蒙特
强东红(译)
-
机构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4-22,311,共10页
-
文摘
乌托邦并不是能够预言或预测的未来;它是现在的移位,是现在的非同步化。它隐匿在现在的裂缝中,揭示了现在的不完美,并指出现在的替代和不同的未来。乌托邦给历史运动披上阴影,但从未充分物质化,它注定是某种正在生成的身体,始终是尚未。因此,未来的碎片在现在物质化,使现在陌生化,使其转变,以令人不安或令人恐怖的碎片形式凝视着还不能充分理解的意义。这就是乌托邦的幽灵。
-
关键词
岛托邦
幽灵
未来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马克思主义与宗教——基督教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
- 7
-
-
作者
强东红(译)
-
机构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11-14,376,共5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都谴责资本主义的伦理,并共同分享公正、平等和社会团结等价值。通过对话,他们发现,尽管不能解决他们在理论上的一切差异——最显而易见地表现在是从哪里(是从个体还是社会)开始改善世界状况,但是,在实践中,他们可以为了同一个更好的世界而并肩作战。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基督教
资本主义
-
分类号
B978
[哲学宗教—宗教学]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17世纪西方文化的艺术观
- 8
-
-
作者
拉里·夏因尔
强东红(译)
-
机构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斯普林菲尔德分校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134-149,305-306,共1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17世纪的西方文化中,为了某种功用的艺术的古老艺术系统逐渐向现代纯艺术系统过渡,但古老系统的价值和实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历史情境仍然缺乏现代作者、艺术家观念的自主特征。艺术家的形象的关键要素如天才和灵感渐渐受到重视,但并没有凌驾于理性和判断力之上,而是与后者相协调。艺术家和身份和形象得到提高,但离现代艺术家的后浪漫主义的理念非常遥远。17世纪并没有固定下来的纯艺术范畴,但在个别艺术门类中迈出一些重要的过渡性步伐,为纯艺术范畴的出现打通了道路。在这个过渡期,艺术主要依据目的和功用来看待,但趣味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关键词
17世纪艺术观
古老艺术系统
现代艺术系统
纯艺术
趣味
-
Keywords
The idea of arts of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old system of art
the modern system of fine art
fine art
taste
-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响亮的未来——马克思主义与伊格尔顿的戏剧
- 9
-
-
作者
强东红(译)
-
机构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英文电影戏剧和传媒研究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
-
出处
《外国美学》
2016年第1期82-114,共33页
-
文摘
除了冷漠淡然的拒斥或毁谤外,很少有人对特里·伊格尔顿的戏剧进行过严肃的批评。在这篇小文中,我希望努力纠正这种状况,试图展现一些有益于解读其戏剧的方法,勾勒一些思想领域,而这种思想领域在把这些作品理解为戏剧杰作和有利于广泛讨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地位和工程的重要贡献上,还是非常必要的。~①由于三方面的相关原因。
-
关键词
思想
工程
马克思主义
作品
冷漠
戏剧
领域
-
分类号
I561.0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