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症 被引量:7
1
作者 田德洲 张远征 +4 位作者 董永军 强京灵 吴生贵 朱强 唐韬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式治疗颈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症的优点。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采用“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的颈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症16例,其中狭窄节段为3节段5例,4节段9例,5节段2例。所有病例... 目的探讨“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式治疗颈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症的优点。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采用“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的颈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症16例,其中狭窄节段为3节段5例,4节段9例,5节段2例。所有病例均呈发育性椎管狭窄,或伴有不同成度的后纵韧带骨化,生理曲度无明显异常。采用俯卧位,头架固定头部,后正中入路,两侧显露至小关节突外缘,用超声切骨刀离断双侧椎板根部,将椎板连同黄韧带一块从硬脊膜剥离并取下。将长度为5-7mm的“z”型双孔钛连接片用钛钉固定在椎板断端及侧块上,使椎板架高3~5mm。椎管扩大的范围应跨越狭窄部位上下各一个节段,这样就防止脊髓在扩大节段处形成的“弯折”。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复查颈椎CT椎管扩大前后径约3~5mm。复查MRI示病变节段硬脊膜受压明显改善,术后JOA(日本矫形学会)评分提高2-5分,改善率大于60%。结论“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式避免了单开门或双开门术式门轴侧的神经根刺激症状,且可使肌肉重新获得附着点,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它可保持颈椎运动的正常生理功能。对发育性椎管狭窄,或伴有不同成度的后纵韧带骨化,生理曲度无明显异常,病变累及3个以上节段的病例是一种很好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 治疗 颈椎管狭窄 脊髓压迫症
下载PDF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庞永斌 马刘佳 强京灵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9期2400-2402,共3页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非创伤性颅内出血疾病,进展快、发病急、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多见幕上出血[1]。临床治疗该病以外科手术为主,旨在早期清除血肿,进而解除占位效应、降颅压、减轻神经元功能受压程度,以防继发病理损伤[2]。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占位效应 神经元功能 幕上出血 外科手术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降颅压 病理损伤
下载PDF
显微手术联合神经内镜治疗囊性脑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庞永斌 强京灵 马刘佳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联合神经内镜治疗囊性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囊性脑肿瘤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观察组,两组各36例。常规组行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显微手术联合神经内镜治疗。结果观察组肿瘤切除率高...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联合神经内镜治疗囊性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囊性脑肿瘤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观察组,两组各36例。常规组行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显微手术联合神经内镜治疗。结果观察组肿瘤切除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GOS(格拉斯哥)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损伤、复发率和死亡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囊性脑肿瘤患者通过显微手术联合神经内镜治疗,肿瘤切除率较高,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神经内镜 囊性脑肿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术后辅助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德洲 董永军 +5 位作者 唐韬 朱强 强京灵 李泽新 胡国良 吴生贵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11期1735-173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效果。方法恶性胶质瘤患者60例根据入院编号的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都给予手术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术后替莫唑胺辅助化疗,周期为28天。结果治疗组术...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效果。方法恶性胶质瘤患者60例根据入院编号的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都给予手术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术后替莫唑胺辅助化疗,周期为28天。结果治疗组术后28天内的脱发、肝功能异常、头痛呕吐、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血清MGMT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MGM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33±2.12)个月,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33±2.8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能降低机体血清MGMT含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胶质瘤 替莫唑胺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并发症
下载PDF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强京灵 田德洲 张远征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8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干预Chiari畸形对Chiari畸形Ⅰ型合并有睡眠呼吸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病人睡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例Chiari畸形Ⅰ型合并CSAS的临床资料,均行后正中入路软膜下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及枕大池重... 目的探讨手术干预Chiari畸形对Chiari畸形Ⅰ型合并有睡眠呼吸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病人睡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例Chiari畸形Ⅰ型合并CSAS的临床资料,均行后正中入路软膜下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及枕大池重建术。术前、术后3个月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记录进入深睡眠至少4 h以上的呼吸暂停次数、每次暂停时间及每次暂停时的最低血氧饱和度。结果术后3个月,呼吸暂停次数明显减少,暂停持续时间下降,血氧饱和度上升,临床表现明显改善。术后复查MRI示下疝的扁桃体切除,延颈髓背侧压迫解除,脑脊液循环通畅,部分合并脊髓空洞较术前缩小,甚至有部分脊髓空洞完全消失。结论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通过颈后正中入路软膜下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及枕大池重建术,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睡眠呼吸暂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手术
下载PDF
脊髓丘脑侧束离断术治疗L_3以下顽固性疼痛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德洲 张远征 +7 位作者 董永军 吴生贵 李全春 朱强 唐韬 胡国良 强京灵 李泽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74-175,共2页
患者,男,58岁,四川籍。主因双下肢顽固性疼痛15年于2014年6月23日入院。患者自诉31年前(1983年)腰部曾扭伤,当时未诊治。29年前(1985年)因右下肢疼痛,持续性加重,以腰间盘突出症人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年代久远... 患者,男,58岁,四川籍。主因双下肢顽固性疼痛15年于2014年6月23日入院。患者自诉31年前(1983年)腰部曾扭伤,当时未诊治。29年前(1985年)因右下肢疼痛,持续性加重,以腰间盘突出症人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年代久远,具体不详),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尚可参加工作。21年前(1993年)因右下肢疼痛明显加重,在新疆军区总医院行椎管探查,考虑脊髓胶质细胞瘤(具体不详),并行放、化疗3次,疼痛有所缓解。17年前(1997年)因右下肢疼痛进一步加重,在上海华山医院诊断为椎管内占位,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后疼痛缓解。但伤口感染迁延2年后方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丘脑侧束离断术 治疗 下肢顽固性疼痛
下载PDF
计算机立体定向系统与神经内镜结合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强京灵 师蔚 +1 位作者 吴生贵 陈延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38-240,共3页
神经内镜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结合,使一些神经外科手术更精确,更安全。尤其是辅助立体定向技术或神经导航技术,能处理常规手术难以达到的部位,对脑深部或中线病灶手术更适合。虽然神经导航更简捷,但设备成本高,经费投入较大,很难普及。在... 神经内镜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结合,使一些神经外科手术更精确,更安全。尤其是辅助立体定向技术或神经导航技术,能处理常规手术难以达到的部位,对脑深部或中线病灶手术更适合。虽然神经导航更简捷,但设备成本高,经费投入较大,很难普及。在应用计算机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进行单纯活检术时,可使用神经内镜预防穿刺道出血,而使用神经内镜进行脑深部病灶操作时,立体定向技术可保证内镜一次性准确到达病灶部位并进行操作。总之,二者技术的相结合,在神经外科临床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位技术 神经导航技术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颅内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强京灵 陈延 吴生贵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8-58,共1页
颅内黑色素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大类,病程短,进展快,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
关键词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颅内黑色素瘤 中枢神经系统 恶性程度 原发性 复发率 预后差
下载PDF
亚低温与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疗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闵怀伍 强京灵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310-1312,共3页
目的:分析亚低温与纳洛酮联合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对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Ⅰ)、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亚低温与纳洛酮联合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对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Ⅰ)、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亚低温和纳洛酮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流速度的平均值(Vmean)、平均血流量(Qmean)、血流速度的最大值(Vmax)水平高于对照组,R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ng-Ⅰ、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ng-Ⅰ、NGF水平高于对照组,GFAP、UCH-L1、sICAM-1、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与纳洛酮联合用于急性颅脑损伤可改善脑部血供状况和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GFAP、UCH-L1、sICAM-1、BDN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纳洛酮 颅脑损伤 血管生成素1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功能 血流动力
下载PDF
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与传统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田德洲 朱强 +6 位作者 董永军 唐韬 吴生贵 李全春 胡国良 强京灵 李泽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2期6288-6291,共4页
目的: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的两种治疗方式,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和传统全椎板切除术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以及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43例采用微创腰椎后路减压... 目的: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的两种治疗方式,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和传统全椎板切除术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以及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43例采用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A组),33例患者接受全椎板切除手术(B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时间1年零7个月。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JOA评分情况。结果:A组的患者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及住院时间缩短,并且较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优于B组患者,说明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方法创口小,术中出血量少,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全椎板切除术 疗效比较
原文传递
厚度微创椎板间开窗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德洲 唐韬 +6 位作者 董永军 强京灵 朱强 胡国良 李泽新 李全春 吴生贵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3期6512-6515,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椎板间开窗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LSS)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40例LSS患者(研究组)前瞻性实施微创椎板间开窗椎管扩大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实施常规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的40例LSS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术后随... 目的:探讨微创椎板间开窗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LSS)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40例LSS患者(研究组)前瞻性实施微创椎板间开窗椎管扩大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实施常规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的40例LSS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2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有效率、轴性症状发生率、椎间隙高度、腰椎曲度、滑脱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伤椎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微创椎板间开窗椎管扩大术治疗LSS,与常规术式疗效相当,但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微创 椎板间开窗椎管扩大术
原文传递
脑脊液分流术治疗64例脑肿瘤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德洲 董永军 +5 位作者 唐韬 朱强 强京灵 李泽新 胡国良 吴生贵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3期6531-6533,654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脑脊液分流术在64例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院64例脑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其临床诊断均有颅内高压,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进行肿瘤切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通过观察脑脊液分流术在64例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院64例脑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其临床诊断均有颅内高压,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进行肿瘤切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分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颅内压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15.6%,部分缓解率为21.8%,病程稳定率为31.3%,病程进展率为31.3%。观察组分别为28.1%、31.3%、25%和15.6%。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进展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两年内复发5例,生存超过三年的17例,生存超过五年的12例。观察组术后两年内复发的2例,生存超过三年的20例,生存超过5年的15例。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病情复发率更低,生存指数更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分流术在伴颅内高压或脑积水的脑肿瘤手术中的使用效果显著,后期的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提高,临床上可予以更为深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脑脊液分流术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强京灵 闵怀伍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0-01—2016-01期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为脑积水组(29例)和非脑积水组(167例),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GCS评分、硬膜下...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0-01—2016-01期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为脑积水组(29例)和非脑积水组(167例),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GCS评分、硬膜下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脑室出血等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χ2检验显示,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年龄≥50岁、GCS评分3~5分、硬膜下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脑室出血、中线移位程度、早期去大骨瓣减压、硬膜敞开、手术时间、双侧去骨瓣减压、腰穿脑脊液置换、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入院时硬膜下血肿、脑室出血、中线移位程度、早期去大骨瓣减压、硬膜敞开、双侧去骨瓣减压为危险因素,腰穿脑脊液置换、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为保护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硬膜下血肿、脑室出血、中线移位程度≥12mm、早期去大骨瓣减压、硬膜敞开、双侧去骨瓣减压等情况时,要警惕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积水 危险因素分析 去骨瓣减压术 腰穿脑脊液置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