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洛替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希虹 杨霞 +9 位作者 吴翠珍 危仁民 潘炳荣 彭凯乐 万根金 李奇仁 彭伯轩 杨世昌 曹植杰 江肇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5期265-268,共4页
用马洛替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85例,每例均有临床诊断证据.每日剂量为600mg,分3次口服、连续3个月.结果能使患者症状减轻或消除,血清白蛋白上升至正常水平,MAO下降,改善肝功能;Th/TS比值上升,免疫功能得到调整;B超显示门脉管径缩小到门脉... 用马洛替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85例,每例均有临床诊断证据.每日剂量为600mg,分3次口服、连续3个月.结果能使患者症状减轻或消除,血清白蛋白上升至正常水平,MAO下降,改善肝功能;Th/TS比值上升,免疫功能得到调整;B超显示门脉管径缩小到门脉高压指标以下,腹水消退.治毕1年随访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洛替酯 晚期血吸虫病 治疗
下载PDF
吡喹酮缓释片治疗血吸虫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钱燕喃 刘冲英 +7 位作者 李堂 刘汉涛 黄继平 邓荷英 彭伯轩 刘世基 陶波 影维新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1-24,共4页
应用吡喹酮缓释片治疗230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並以吡喹酮普通片236例作对照,按双盲法进行,剂量40mg/kg1次顿服。缓释片的无反应率31.74%,普通片17.7%。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主要副反应头昏、腹痛、恶心,头痛等也以缓释片发... 应用吡喹酮缓释片治疗230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並以吡喹酮普通片236例作对照,按双盲法进行,剂量40mg/kg1次顿服。缓释片的无反应率31.74%,普通片17.7%。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主要副反应头昏、腹痛、恶心,头痛等也以缓释片发生率明显为少,反应程度也轻,治后3个月粪孵阴转率两种剂型无差异(p>0.05)。认为吡喹酮缓释片40mg/kg1次顿服,值得现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 临床观察 普通片 阴转率 陈名刚 有效血药浓度 反应程度 重疫区 副反应发生率 双盲法
下载PDF
鄱阳湖区1987年急性血吸虫病调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钟久河 张绍基 +8 位作者 刘志德 熊玉霞 黄富宽 徐观谷 刘玉明 彭伯轩 向景雍 刘荣辉 严均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2期77-78,138,共3页
1987年鄱阳湖区发生急性血吸虫病2165例,是近25年中最多的一年。病例男女之比为3.3:1,11~20岁青少年占51.1%,农民占60.4%,波阳发病较高占26.8%,约32.8%的病例感染集中在11块洲滩,接触疫水集中在7-10月份72.1%,发病集中在8~11月7... 1987年鄱阳湖区发生急性血吸虫病2165例,是近25年中最多的一年。病例男女之比为3.3:1,11~20岁青少年占51.1%,农民占60.4%,波阳发病较高占26.8%,约32.8%的病例感染集中在11块洲滩,接触疫水集中在7-10月份72.1%,发病集中在8~11月73.5%,49.0%是捕鱼虾而感染,无既往感染史者76.0%。急性病例剧增原因:大规模灭螺少,洲滩钉螺回升;上洲滩家畜增加,未做到普遍人畜同步治疗;易感人群下湖增多,无个体防护措施;湖水位适宜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吸虫病 病例分布 流行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