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创穿刺引流对高血压自发基底神经节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67
1
作者
王国强
李世强
+11 位作者
张微微
阮文伟
秦家振
李莹
尹维民
李运军
任政军
朱吉强
丁云艳
彭俊琦
李培建
黄勇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1-541,共11页
目的研究与开颅去骨瓣(DC)清除血肿相比,微创穿刺引流(MIPD)是否更有利于改善高血压自发基底神经节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符合条件的高血压自发脑出血(ICH)患者(基底节区≥30ml,发病24h内),非随机分...
目的研究与开颅去骨瓣(DC)清除血肿相比,微创穿刺引流(MIPD)是否更有利于改善高血压自发基底神经节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符合条件的高血压自发脑出血(ICH)患者(基底节区≥30ml,发病24h内),非随机分配接受MIPD(A组)或DC(B组)治疗。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估发病30d和1年时的结局(GOS≥4为功能独立)。结果共198例患者接受治疗(A组84例,B组114例),其中9例失访(A组2例,B组7例,以其末次观察数据作为最终结果作意向性分析)。198例患者平均年龄57.1(31-95)岁,男144例,女54例,基线GCS8.1±3.4分,NIHSS 20.8±5.3分,平均出血量(HV)56.7(30-144)ml,134例(67.7%)出血破入脑室。除A组年龄大于B组(59.4±14.5岁vs 55.3±11.1岁,P=0.025)外,两组其他基线数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累计30d及1年总死亡率分别为32.3%和43.4%,且A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27.4%vs 36.0%,P=0.203;36.1%vs 48.2%,P=0.112),但年龄≤60岁、NIHSS〈15或HV≤60ml的患者,A组30d及1年死亡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累计1年良好结局率26.8%,A组显著高于B组(39.3%vs 17.5%,P=0.001)。无脑室出血的患者1年死亡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1),重度脑室出血患者30d和1年死亡率B组显著低于A组(P=0.025,P=0.036),但1年良好结局无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治疗方式、年龄、GCS、HV、脑室出血和肺部感染均为1年良好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对高血压自发深部ICH,与常规DC手术相比,MIPD的1年良好结局率显著提高,选择性病例(年龄≤60岁、NIHSS〈15分或HV≤60ml)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对HV〉60ml、深昏迷、重度神经功能损伤或严重脑室出血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结局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室出血
微创穿刺
开颅去骨瓣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尿激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
作者
彭俊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49-51,共3页
探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神经内科住院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倍他司汀治疗)和研究组(昂丹司琼+倍他司汀治疗),各60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眩晕、恶心呕吐、头痛...
探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神经内科住院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倍他司汀治疗)和研究组(昂丹司琼+倍他司汀治疗),各60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平衡障碍)、DHI及PSQ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57/60)高于参照组81.67%(49/60)(P<0.05)。结论: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神经内科眩晕住院患者疗效显著,可消除其临床症状,降低眩晕程度,改善主观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眩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创穿刺引流对高血压自发基底神经节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67
1
作者
王国强
李世强
张微微
阮文伟
秦家振
李莹
尹维民
李运军
任政军
朱吉强
丁云艳
彭俊琦
李培建
黄勇华
机构
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香河县中医医院
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1-54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948)~~
文摘
目的研究与开颅去骨瓣(DC)清除血肿相比,微创穿刺引流(MIPD)是否更有利于改善高血压自发基底神经节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符合条件的高血压自发脑出血(ICH)患者(基底节区≥30ml,发病24h内),非随机分配接受MIPD(A组)或DC(B组)治疗。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估发病30d和1年时的结局(GOS≥4为功能独立)。结果共198例患者接受治疗(A组84例,B组114例),其中9例失访(A组2例,B组7例,以其末次观察数据作为最终结果作意向性分析)。198例患者平均年龄57.1(31-95)岁,男144例,女54例,基线GCS8.1±3.4分,NIHSS 20.8±5.3分,平均出血量(HV)56.7(30-144)ml,134例(67.7%)出血破入脑室。除A组年龄大于B组(59.4±14.5岁vs 55.3±11.1岁,P=0.025)外,两组其他基线数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累计30d及1年总死亡率分别为32.3%和43.4%,且A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27.4%vs 36.0%,P=0.203;36.1%vs 48.2%,P=0.112),但年龄≤60岁、NIHSS〈15或HV≤60ml的患者,A组30d及1年死亡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累计1年良好结局率26.8%,A组显著高于B组(39.3%vs 17.5%,P=0.001)。无脑室出血的患者1年死亡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1),重度脑室出血患者30d和1年死亡率B组显著低于A组(P=0.025,P=0.036),但1年良好结局无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治疗方式、年龄、GCS、HV、脑室出血和肺部感染均为1年良好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对高血压自发深部ICH,与常规DC手术相比,MIPD的1年良好结局率显著提高,选择性病例(年龄≤60岁、NIHSS〈15分或HV≤60ml)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对HV〉60ml、深昏迷、重度神经功能损伤或严重脑室出血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结局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脑出血
脑室出血
微创穿刺
开颅去骨瓣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尿激酶
Keyword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minimal invasive puncture
decompressivecraniectomy
urokinase
分类号
R743.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
作者
彭俊琦
机构
香河县中医医院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49-51,共3页
文摘
探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神经内科住院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倍他司汀治疗)和研究组(昂丹司琼+倍他司汀治疗),各60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平衡障碍)、DHI及PSQ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57/60)高于参照组81.67%(49/60)(P<0.05)。结论: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神经内科眩晕住院患者疗效显著,可消除其临床症状,降低眩晕程度,改善主观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眩晕
治疗效果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创穿刺引流对高血压自发基底神经节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王国强
李世强
张微微
阮文伟
秦家振
李莹
尹维民
李运军
任政军
朱吉强
丁云艳
彭俊琦
李培建
黄勇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彭俊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