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深化教学改革 打造国家精品课程 被引量:27
1
作者 彭克美 唐文花 +4 位作者 刘华珍 何文波 邱德新 张金洲 伍晓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10期9-11,共3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文化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内部发展规模不断增长等因素的影响,高等农业教育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对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招生量随之不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文化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内部发展规模不断增长等因素的影响,高等农业教育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对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招生量随之不断扩大,同时,对所培养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种高要求和高速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国家精品课程 高等农业教育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禽类中脑脊髓束的细胞构筑——HRP和SABC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彭克美 冯悦平 +2 位作者 何文波 刘华珍 唐文花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4-477,共4页
采用 HRP和免疫组织化学 SABC结合法 ,在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单侧引入 HRP,逆行追踪了北京鸭、麻鸭、鸽子和鹌鹑 ,对中脑至脊髓传导通路的起始部位和细胞构筑进行了研究。脑干冰冻切片 ,DAB显色。结果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分... 采用 HRP和免疫组织化学 SABC结合法 ,在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单侧引入 HRP,逆行追踪了北京鸭、麻鸭、鸽子和鹌鹑 ,对中脑至脊髓传导通路的起始部位和细胞构筑进行了研究。脑干冰冻切片 ,DAB显色。结果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对侧的红核、双侧的 Cajal中介核、中央灰质和 EW核内。此外 ,还发现一些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中缝核和双侧的中脑网状结构。而在顶盖内 ,没有任何部位出现标记细胞。结果表明 :禽类除具有红核脊髓束外 ,还存在着 Cajal中介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 ,EW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以及中缝核和网状结构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 ,而不存在与哺乳类相似的顶盖脊髓通路。 SABC法研究结果表明 :中脑的红核脊髓束和中缝核脊髓束的起始神经元是 5 -羟色胺 (5 - HT)能神经元。部分网状脊髓束的起始神经元也是 5 - HT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 中脑脊髓束 细胞构筑 HRP SABC 红核脊髓束 中缝核脊髓束 起始神经元 5-羟色胺能神经元 网状脊髓束 脊髓通路
下载PDF
三江地区藜芦和狼毒对牛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彭克美 冯悦平 +2 位作者 程国富 杨隽 李馨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02-1006,共5页
选用健康奶牛和黄牛各 2 5头 ,在妊娠期 15 - 19d投喂藜芦和狼毒草粉 ,用胃导管以流体形式导入胃内 ,长期观察。研究结果发现 ,妊娠母牛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妊娠期 15~ 16d中毒易造成流产。妊娠期 17~ 18d中毒 ,其胚胎... 选用健康奶牛和黄牛各 2 5头 ,在妊娠期 15 - 19d投喂藜芦和狼毒草粉 ,用胃导管以流体形式导入胃内 ,长期观察。研究结果发现 ,妊娠母牛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妊娠期 15~ 16d中毒易造成流产。妊娠期 17~ 18d中毒 ,其胚胎极易发生畸形。犊牛关节肿大变形、不能站立、双头畸形、脊柱裂等。牛妊娠 19d后中毒 ,很少导致畸形 ,但易出现死胎。研究结果表明 ,藜芦和狼毒是严重危害养牛业的有毒植物。研究提出了预防措施 ,为养牛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地区 藜芦 狼毒 胚胎发育 有毒植物 危害 胚胎畸形
下载PDF
非洲鸵鸟脑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彭克美 张维民 冯悦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经解剖学研究,发现了非洲鸵鸟脑的一些特点。全脑平均重量为26.34g,平均全长为59.26mm,宽42.30mm。小脑较发达,向背侧明显地突出,蚓部的后上方几乎形成一直角,蚓部的横沟明显地比北京鸭等家禽小脑的多,小脑... 经解剖学研究,发现了非洲鸵鸟脑的一些特点。全脑平均重量为26.34g,平均全长为59.26mm,宽42.30mm。小脑较发达,向背侧明显地突出,蚓部的后上方几乎形成一直角,蚓部的横沟明显地比北京鸭等家禽小脑的多,小脑表面积相对大。大脑呈钝三角形,表面光滑,没有脑回和脑沟,灰质很薄。大脑背面有弧形的大脑谷,矢状隆突呈椭圆形。嗅球很小。脑垂体呈小球状。全脑重量仅占体重的0.015%,与家禽脑相差17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非洲鸵鸟脑不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鸵鸟 解剖学 鸵鸟科 鸵形目 饲养
下载PDF
北京鸭下行投射到脊髓的神经元在脑内的分布——用HRP逆行追踪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彭克美 林大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44-250,共7页
用HRP法,逆行追踪了54例北京鸭下行投射到脊髓的神经纤维的起始部位。用乌拉坦麻醉,分别在脊髓的C_7、颈膨大或腰膨大部注射30~50%HRP,灌流固定,取脑做冰冻连续切片。蓝色反应显色,中性红复染,镜检。实验结果,各脑区出现的标记细胞主... 用HRP法,逆行追踪了54例北京鸭下行投射到脊髓的神经纤维的起始部位。用乌拉坦麻醉,分别在脊髓的C_7、颈膨大或腰膨大部注射30~50%HRP,灌流固定,取脑做冰冻连续切片。蓝色反应显色,中性红复染,镜检。实验结果,各脑区出现的标记细胞主要位于同侧,对侧较少。而红核内的标记细胞绝大多数分布于对侧,同侧极少。在其它部位,同侧前庭外侧核中,标记细胞较多,双侧的前庭内侧核和对侧的前庭降核中标记细胞极少。对侧小脑内侧核中有较多的标记细胞,对侧小脑皮质的蒲金野细胞层也有少量标记细胞。脑桥和延髓的外侧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及延髓中央核均有标记细胞。中缝核有大量标记细胞。另外,下丘脑室旁核及其腹侧和腹外侧的内细胞层和外细胞层,也有标记。在迷走背核、疑核、孤束核、蓝斑及蓝斑下核都有直接到脊髓的投射。在大脑各部和中脑顶盖内未见到标记细胞。本文结合哺乳类和某些禽类的资料与北京鸭的下行传导通路的起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北京鸭具有与哺乳类相似的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小脑脊髓束、中缝脊髓束及孤束核脊髓束,而没有大脑皮质脊髓束和顶盖脊髓束。本文中的发现,迷走背核、疑核和小脑皮质向脊髓的直接投射,尚未见过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鸭 脑脊髓传导径 HRP
下载PDF
鹌鹑消化器官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彭克美 冯悦平 +2 位作者 张登荣 廖文梅 张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11-413,共3页
鹌鹑消化器官的形态学研究彭克美冯悦平张登荣*廖文梅张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密山158308)有关鹌鹑消化器官的正常形态学资料,仅见大体解剖的零星报道[1~3]。本研究对16只成年鹌鹑(4、♀12,体重165... 鹌鹑消化器官的形态学研究彭克美冯悦平张登荣*廖文梅张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密山158308)有关鹌鹑消化器官的正常形态学资料,仅见大体解剖的零星报道[1~3]。本研究对16只成年鹌鹑(4、♀12,体重165~200g)的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消化器官 形态学
下载PDF
6种家禽孤束核的脊髓通路——HRP逆行追踪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彭克美 冯悦平 张维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74-379,共6页
应用微电泳逆行追踪技术,分别向北京鸭、麻鸭、鹅、鸡、鸽和鹌鹑脊髓的颈、胸、腰段的一侧灰质中导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系统地研究了其孤束核至脊髓传导通路和细胞构筑。结果如下:在颈髓不同节段单侧灰质导入HRP后,6种... 应用微电泳逆行追踪技术,分别向北京鸭、麻鸭、鹅、鸡、鸽和鹌鹑脊髓的颈、胸、腰段的一侧灰质中导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系统地研究了其孤束核至脊髓传导通路和细胞构筑。结果如下:在颈髓不同节段单侧灰质导入HRP后,6种家禽延髓的双侧孤束核内都出现了大量的标记细胞;在胸髓单侧灰质中引入HRP者次之;在腰髓引入HRP后标记细胞数量较少。各组的试验结果都是同侧的标记细胞数量多于对侧。研究结果说明:禽类孤束核脊髓传导通路可长距离地直接下行投射到腰部,这一传导通路呈双侧性投射而以向同侧脊髓投射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孤束核脊髓投射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下载PDF
中国大鲵的形态观察和内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彭克美 陈喜斌 冯悦平 《湖北农业科学》 1998年第5期41-45,共5页
采用解剖学方法对4尾中国大鲵的外形和内脏进行了系统研究。消化系统:大鲵的口裂很宽,口咽腔底壁的前方有不发达的舌。上颌有内外两排并列的尖细牙齿;下颌有1排密集的小牙齿。上颌内齿弓的两端各有1个后鼻孔,向前通鼻孔。食管短... 采用解剖学方法对4尾中国大鲵的外形和内脏进行了系统研究。消化系统:大鲵的口裂很宽,口咽腔底壁的前方有不发达的舌。上颌有内外两排并列的尖细牙齿;下颌有1排密集的小牙齿。上颌内齿弓的两端各有1个后鼻孔,向前通鼻孔。食管短而粗,粘膜上有纵行皱襞。胃呈纺锤形的长囊,肌层发达,贲门口很大。直肠特别粗大,长达腹腔长度的一半。肝极为发达,有胆囊。胰独立,不与肝混合,但胰管与胆管合并;呼吸系统:肺为两个锥形的薄壁长囊,构造简单,囊壁形成蜂窝状;泌尿与生殖系统:肾为长柱状,前部的细段趋于退化,输尿管不直接通膀胱,尿液先到泄殖腔,然后再到膀胱。雄性大鲵无专门的输精管,而是借助于输尿管输精,但保留有输卵管,即Mulerianduct。雌性大鲵有卵巢1对,呈带形的囊状卵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形态 内脏 解剖
下载PDF
禽类蓝斑和蓝斑下核至脊髓传导通路的起源与细胞结构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克美 林大诚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8-92,共5页
为了探明禽类蓝斑与蓝斑下核至脊髓传导通路的起源和细胞结构,采用HRP微量注射法和微电泳法对北京鸭、麻鸭、鸡、鸽、鹌鹑和鹅6种主要家禽进行了逆行追踪的综合性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在6种动物一侧脊髓的外侧索或背侧索的外侧,... 为了探明禽类蓝斑与蓝斑下核至脊髓传导通路的起源和细胞结构,采用HRP微量注射法和微电泳法对北京鸭、麻鸭、鸡、鸽、鹌鹑和鹅6种主要家禽进行了逆行追踪的综合性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在6种动物一侧脊髓的外侧索或背侧索的外侧,于颈中部、颈膨大部或腰膨大部分别引入HRP后,各种动物的同侧蓝斑核内出现了大量的标记细胞;而双侧的蓝斑下核中出现了一些散在性的标记细胞。两核团内的标记细胞胞体呈梭形或多角形。蓝斑核内的细胞稍大,蓝斑下核的细胞稍小。研究结果表明,禽类蓝斑核至脊髓的传导通路是同侧性的,而蓝斑下核至脊髓的传导通路是双侧性的。其传导通路的纤维均位于外侧索和背侧索的外侧;其终止范围至少可以抵达脊髓的腰膨大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 蓝斑 蓝斑下核 脊髓 传导通路 细胞结构
下载PDF
5种家禽小脑至脊髓的直接投射———HRP逆行追踪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克美 冯悦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54-458,共5页
采用微电泳和微量进样技术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别引入鸡、麻鸡、鹅、鸽和鹌鹑脊髓的颈、胸、腰不同节段的一侧灰质内,逆行追踪了小脑核团向脊髓的直接投射。结果表明:在颈髓不同节段单侧引入HRP后,上述动物对侧的小脑内... 采用微电泳和微量进样技术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别引入鸡、麻鸡、鹅、鸽和鹌鹑脊髓的颈、胸、腰不同节段的一侧灰质内,逆行追踪了小脑核团向脊髓的直接投射。结果表明:在颈髓不同节段单侧引入HRP后,上述动物对侧的小脑内侧核中出现了不同数量的标记细胞。其中在C3引入HRP者出现的标记细胞最多,依次向后部各节段引入,标记细胞明显减少。在C9引入,仅有2例动物出现了1~2个标记细胞。胸段和腰段脊髓引入,尚未发现小脑核中出现标记细胞。从而说明:①禽类存在着小脑内侧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②这一传导通路是向对侧投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小脑脊髓抽射 竦根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棕熊几种消化腺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克美 冯悦平 +2 位作者 黄丽波 杨隽 李馨 《野生动物》 2000年第3期5-7,共3页
关于棕熊(Ursus arctos)的报道,多为生态与繁殖方面的文献,而组织学研究很少.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棕熊消化腺的组织学研究资料.因此。
关键词 棕熊 消化腺 组织学 人工养殖 食管腺 胃腺 肝脏
下载PDF
东方白鹳脑的解剖学特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克美 林春驿 +3 位作者 冯悦平 张佳谊 杨青业 杨红艳 《野生动物》 1994年第4期33-36,共4页
通过解剖学研究,发现了东方白鹳脑的一些明显的特点。东方白鹳全脑的外形略大于鹅脑,明显大于鸭脑。脑的平均全长为44.1mm,宽平均为36.1mm。大脑宽而短;脑谷直而长,并一直延伸到嗅球的外侧缘。大脑背侧的矢状隆凸贯穿... 通过解剖学研究,发现了东方白鹳脑的一些明显的特点。东方白鹳全脑的外形略大于鹅脑,明显大于鸭脑。脑的平均全长为44.1mm,宽平均为36.1mm。大脑宽而短;脑谷直而长,并一直延伸到嗅球的外侧缘。大脑背侧的矢状隆凸贯穿整个大脑半球的全长。小脑很发达,明显地呈前后方向扩展,长度和宽度都显著地大于鸭的和鹅的小脑。东方白鹳中脑的视叶特别发达,平均长度为14.5mm,宽9.1mm,明显大于鹅脑和鸭脑的视叶;视来也相当发达,宽达8.37mm,比鹅的和鸭的视束粗大得多。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白鹳具有发达的视觉神经中枢和强大的飞行调节中枢,其脑的形态学特点与其生理功能是完全相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白鹳 解剖
下载PDF
鸵鸟骨骼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彭克美 邱德新 +2 位作者 周和清 汪定基 罗旋 《野生动物》 1997年第2期44-46,共3页
本文采用解剖学方法,对成年非洲鸵鸟骨骼进行了观察。发现,鸵鸟胸骨极为发达,正方形舟状,无龙骨突,形成平胸。全部腰椎和荐椎与最后2个胸椎及前2个角椎愈合成一整体的腰荐骨。后肢骨特别发达。两侧耻骨在中心线以软骨连接,形成... 本文采用解剖学方法,对成年非洲鸵鸟骨骼进行了观察。发现,鸵鸟胸骨极为发达,正方形舟状,无龙骨突,形成平胸。全部腰椎和荐椎与最后2个胸椎及前2个角椎愈合成一整体的腰荐骨。后肢骨特别发达。两侧耻骨在中心线以软骨连接,形成不开放的骨盆联合。鸵鸟的解剖学结构其生活习性和生理功能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鸵鸟 骨骼 解剖学
下载PDF
大鲵内脏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克美 陈喜斌 冯悦平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解剖学方法对4尾中国大鲵的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器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消化系统:大鲵的口裂很宽,口咽腔底壁的前方有不发达的舌。上颌有内外两排并列的尖细牙齿,外面的一排长;下颌有一排密集的小牙齿。上颌内齿弓的两端各... 采用解剖学方法对4尾中国大鲵的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器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消化系统:大鲵的口裂很宽,口咽腔底壁的前方有不发达的舌。上颌有内外两排并列的尖细牙齿,外面的一排长;下颌有一排密集的小牙齿。上颌内齿弓的两端各有一个后鼻孔,向前通鼻孔。食管短而粗,粘膜上有纵行皱襞。胃呈纺锤形的长囊,肌层发达,贲门口很大。直肠特别粗大,长达腹腔长度的一半。肝极为发达,有胆囊。胰独立,不与肝混合,但胰管与胆管合并。呼吸系统:肺为两个锥形的薄壁长囊,构造简单,囊壁形成蜂窝状。泌尿生殖系统:肾为长柱状,前部的细段趋于退化,输尿管不直接通膀胱,尿液先到泄殖腔,然后再到膀胱。雄性大鲵无专门的输精管,而是借助于输尿管输精,但保留有输卵管(即Mullerianduct)。雌性大鲵有卵巢一对,呈带形的囊状卵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内脏 解剖 形态学研究
下载PDF
禽类红核脊髓束的细胞构筑和机能—HRP和免疫组化结合法研究
15
作者 彭克美 刘华珍 +2 位作者 何文波 冯悦平 唐文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0-544,共5页
在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单侧引入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逆行追踪了北京鸭、麻鸭、鸽子和鹌鹑 ,对红核脊髓束的起始部位、细胞构筑和机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对侧的红核 ,极少量标记细胞分布在同... 在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单侧引入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逆行追踪了北京鸭、麻鸭、鸽子和鹌鹑 ,对红核脊髓束的起始部位、细胞构筑和机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对侧的红核 ,极少量标记细胞分布在同侧的红核。此外 ,双侧的Cajal中介核、中央灰质和动眼神经副交感核 (即EW核 )内 ,中脑中缝核和双侧的中脑外侧网状结构 ,也出现了一些标记细胞。研究结果表明 :禽类红核脊髓束的起始神经元分为大、中、小 3种类型 ,绝大部分纤维投射到对侧脊髓。在 4种动物、3种部位引入HRP后差异不显著 ;免疫组化试验结果表明 ,禽类红核脊髓束的起始神经元是 5 -羟色胺 (5 -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 红核脊髓束 细胞构筑 机能 HRP 免疫组化结合法
下载PDF
禽类下丘脑室旁核向脊髓的直接投射
16
作者 彭克美 冯悦平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2-54,共3页
用微电泳和微量进样技术将HRP引入麻鸭、鹅、鸡、鸽子和鹌鹑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和腰膨大一侧灰质中,冰冻切片,BDHC法显色,中性红复染。结果,5种动物下丘脑的双侧室旁核内均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同侧标记细胞数多于对侧;标... 用微电泳和微量进样技术将HRP引入麻鸭、鹅、鸡、鸽子和鹌鹑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和腰膨大一侧灰质中,冰冻切片,BDHC法显色,中性红复染。结果,5种动物下丘脑的双侧室旁核内均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同侧标记细胞数多于对侧;标记细胞密集于第3脑室两侧壁的背外侧,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胞体直径为20~35μm。本研究结果表明,禽类下丘脑的室旁核可向脊髓发出直接投射,这一直接传导通路呈双侧性投射,但以向同侧脊髓投射占优势,该通路投射的范围广泛分布于脊髓的颈、胸、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 下丘脑 脊髓 室旁核 投射 HRP
下载PDF
禽类与哺乳类的脑脊髓束的比较神经生物学研究
17
作者 彭克美 冯悦平 +2 位作者 唐文花 刘华珍 何文波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禽类 哺乳类 脑脊髓束 比较神经生物学
下载PDF
家禽疑核向脊髓的直接投射及细胞构筑——HRP微电泳法研究
18
作者 彭克美 冯悦平 林大诚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7年第3期7-9,共3页
采用微电泳技术,将30%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别引入北京鸭、麻鸭、鹅、鸡、鸽和鹌鹑的脊髓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的一侧灰质中,灌流固定,冰冻连续切片,BDHC法显色,中性红复染,明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并摄影。研究结... 采用微电泳技术,将30%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别引入北京鸭、麻鸭、鹅、鸡、鸽和鹌鹑的脊髓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的一侧灰质中,灌流固定,冰冻连续切片,BDHC法显色,中性红复染,明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并摄影。研究结果:家禽的疑核位于延髓的近腹外侧网状结构中,纵贯延髓的全长,尾端与副神经的脊髓核相连续,细胞呈弥散性分布,多数为大型神经元。在延髓的尾端,闩以后的部分,双侧疑核内出现了许多标记细胞。这些酶标细胞与副神经的脊髓核神经元混杂在一起,标记细胞的胞体直径为21~40μm,突起很明显,为典型的星形多极运动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内聚积了大量的深蓝色酶标反应产物。在颈中部引入HRP后,出现的标记细胞数量最多,在颈膨大和腰膨大引入HRP后依次减少。6种家禽的种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家禽疑核的传出纤维可以直接下行投射到脊髓各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疑核 迷走神经 脊髓投射 棘根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家禽下丘脑至脊髓通路的起源和细胞构筑——HRP逆行追踪法研究
19
作者 彭克美 冯悦平 《湖北农业科学》 1997年第2期43-47,共5页
采用微电泳和微量进样技术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引入麻鸭、鹅、鸡、鸽和鹌鹑脊髓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一侧灰质中,灌流固定,冰冻连续切片,BDHC法显色,中性红复染。结果发现:5种家禽下丘脑的左右双侧室旁核内出现... 采用微电泳和微量进样技术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引入麻鸭、鹅、鸡、鸽和鹌鹑脊髓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一侧灰质中,灌流固定,冰冻连续切片,BDHC法显色,中性红复染。结果发现:5种家禽下丘脑的左右双侧室旁核内出现了大量的标记细胞。HRP引入侧的标记细胞数量多于对侧,标记细胞密集于第3脑室两侧壁的背外侧。标记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体直径为20~35μm。在下丘脑内、外细胞层中还发现了一些散在性的小型标记细胞。其形状多为梭形或椭圆形。此外,在交叉上核和乳头体核区也发现了少量标记细胞。研究结果表明:禽类的室旁核和下丘脑内、外细胞层、交叉上核和乳头体核均可向脊髓发出直接投射,且这一直接传导通路投射的范围广泛分布于脊髓的颈、胸、腰段。这一通路呈双侧性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下丘脑脊髓投射 HRP
下载PDF
非洲雏鸵鸟十二指肠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家乡 彭克美 +6 位作者 杜安娜 唐丽 位兰 王岩 李升和 宋卉 靳二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19-1422,共4页
采用大体解剖学、组织化学和形态计量学的方法研究了0~3月龄非洲鸵鸟十二指肠的发育过程。观察了十二指肠的相对质量(相对于体质量),绒毛的高度、宽度、肌层厚度、肠腺隐窝的深度、肠腺的密度、绒毛杯状细胞、肠腺杯状细胞的数量变... 采用大体解剖学、组织化学和形态计量学的方法研究了0~3月龄非洲鸵鸟十二指肠的发育过程。观察了十二指肠的相对质量(相对于体质量),绒毛的高度、宽度、肌层厚度、肠腺隐窝的深度、肠腺的密度、绒毛杯状细胞、肠腺杯状细胞的数量变化。观察到十二指肠的相对质量在90日龄达到高峰;肠绒毛的高度、肌层厚度、肠腺隐窝的深度、肠腺的密度与日龄呈正相关;肠绒毛和肠腺的宽度在90日龄时达到峰值;绒毛杯状细胞、肠腺杯状细胞的数量从初生至45日龄随日龄增加而增加,45日龄至90日龄随日龄增加而减少,在45日龄达顶峰。结果表明,0~3月龄十二指肠的发育不完善,必须重视此阶段的饲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雏鸵鸟 十二指肠 形态学 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