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北京价格与工资的变迁: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 被引量:8
1
作者 彭凯翔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9,共10页
综合现有资料,整理并分析了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北京的银钱比价、物价与工资序列,以此探讨近代北京的通货膨胀形态、商品和劳动力的市场化以及实际工资的趋势。通过价格走势的一致性,发现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市场间存在整合。在民间自组... 综合现有资料,整理并分析了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北京的银钱比价、物价与工资序列,以此探讨近代北京的通货膨胀形态、商品和劳动力的市场化以及实际工资的趋势。通过价格走势的一致性,发现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市场间存在整合。在民间自组织的推动下,无论是货币市场还是劳动力市场都具有一致的行市,使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得以发挥。对实际工资的检验还表明,近代北京的劳动力实际价格并无趋势性变化,而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则以改进的可能性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钱比价 物价 工资 市场组织
下载PDF
清代司法实践中的产权制度:若干评议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凯翔 《经济资料译丛》 2016年第3期81-100,共20页
对于清代产权制度的形态与效率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司法实践的考察表明,清代在"业权"的表达下形成了覆盖广泛的产权配置,而且私有产权是其基本形态。同时,在产权的形成与维护中,正式的法律制度尽管较少直接起作用,但一方... 对于清代产权制度的形态与效率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司法实践的考察表明,清代在"业权"的表达下形成了覆盖广泛的产权配置,而且私有产权是其基本形态。同时,在产权的形成与维护中,正式的法律制度尽管较少直接起作用,但一方面,它对私人契约、民间惯例的认可将这些非正式的安排纳入到了官方的司法活动中,使其具有了习惯法的意义,另一方面,正式制度提供的官僚治理体系加强了该习惯法的法定强制力,提高了产权维护的效率。这些均为清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此外,尽管清代的习惯法并未演变成某种"普通法",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是无可否认的,这也意味着以非正式、人格化等类型化的方式来看待传统制度可能会错过其中真正的关键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 习惯法 清代市场
下载PDF
崇祯十五年借兑客标考——兼论晚明的南北银流与军事财政
3
作者 彭凯翔 《中国经济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41,共21页
崇祯十五年(1642)京师被围,太仓匮竭,外解难进,遂有以两淮盐课为抵押,借兑客标之议。本文的考证表明,这次借兑客商标银虽然以兑会的形式落实,但仍收到一定成效,是明末财政中颇有新意但未受到关注的公债尝试。同时,这一尝试的背景是晚明... 崇祯十五年(1642)京师被围,太仓匮竭,外解难进,遂有以两淮盐课为抵押,借兑客标之议。本文的考证表明,这次借兑客商标银虽然以兑会的形式落实,但仍收到一定成效,是明末财政中颇有新意但未受到关注的公债尝试。同时,这一尝试的背景是晚明运河一带的南北银流带动了商业汇兑,催生出了以“年标”为标志的标期制度。政府的兑会方案既借鉴了以往大一统财政的实践,也引入了商业金融中的新元素。尽管客标兑会并不足以开启晚明的财政转型,也未带来时局的改观,但它的推行过程反映了皇帝与官僚集团对晚明经济及国家债信的认识程度以及经济转型下国家与商人关系的变迁,也为理解明清金融业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债 标期 明清金融 财政-军事国家
原文传递
近代中国农村借贷市场的机制--基于民间文书的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彭凯翔 陈志武 袁为鹏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7-159,共13页
本文利用从民间文书整理的数据,结合近代中国农村借贷的具体制度,研究了交易成本、信息、习俗、契约执行能力等因素对借贷市场的影响。研究显示,引入交易成本的竞争性市场假说对于近代农贷的特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尤其在对"高利贷&... 本文利用从民间文书整理的数据,结合近代中国农村借贷的具体制度,研究了交易成本、信息、习俗、契约执行能力等因素对借贷市场的影响。研究显示,引入交易成本的竞争性市场假说对于近代农贷的特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尤其在对"高利贷"和习俗利率的解释上,它比传统的假说更能与史料吻合。同时,基于社区人际关系的借贷配给也不可忽视,它反映了传统借贷市场在契约执行方面所面临的制度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借贷 交易成本 契约执行能力 习俗
原文传递
从例的修订看清代治理模式:以《大清律例》《会典事例》为主的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彭凯翔 林展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72,共20页
对于清代例的修订,它在数量上的不断增长引人瞩目,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予以了解释。本文发现,清代例的增长并不持续,各类例之间亦存在差异。律例的增长主要是在乾隆中期以前实现的,在这之后即出现了中落,而部院则例的增速下降相对更弱... 对于清代例的修订,它在数量上的不断增长引人瞩目,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予以了解释。本文发现,清代例的增长并不持续,各类例之间亦存在差异。律例的增长主要是在乾隆中期以前实现的,在这之后即出现了中落,而部院则例的增速下降相对更弱,且不如律例持续。随着数量的变化,例的结构亦有变化,"因案生例"相比"因言生例"的重要性上升,《大清律例》呈现出"刑律化"的倾向。同时,中央部门的例始终以"治吏"为主体,但通过"治吏"也规范了地方的官民关系,使得民间的规范有一定的空间上升为地方层面的法规范,从而实现更加有弹性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律例》 《会典事例》 则例 修例 治理模式
原文传递
近代北京货币行用与价格变化管窥——兼读火神会账本(1835—1926) 被引量:26
6
作者 彭凯翔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100,共10页
本文拟从火神会账本中的货币与价格史料出发,结合其他直接、间接史料,对近代北京的货币行用状况与价格结构变化进行探讨。在货币行用方面,本文试图说明"京钱"的记账本位币性质,明确它的减值与贬值过程。与京钱相对应的有各种... 本文拟从火神会账本中的货币与价格史料出发,结合其他直接、间接史料,对近代北京的货币行用状况与价格结构变化进行探讨。在货币行用方面,本文试图说明"京钱"的记账本位币性质,明确它的减值与贬值过程。与京钱相对应的有各种名目的实货币,虚实货币共同构成了近代北京的货币体系。随着该体系的蜕变、瓦解,北京经历了持续的通货膨胀。通过火神会账本中的以及其他现有的物价工价数据,可以对通货膨胀中的相对价格变化有更准确的认识。此外,本文结合当时币制和经济体系的特征,对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账本 京钱 虚货币 实货币 通货膨胀
原文传递
历史视野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近年中国经济史之计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9
7
作者 彭凯翔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8-191,共14页
本文分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中国经济史之计量研究:第一,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GDP的估计;第二,对发展模式的争论和相关检验;第三,关于市场制度及其效率的讨论与量化研究;第四,对国家能力、社会控制与外生冲击等问题的反思及其... 本文分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中国经济史之计量研究:第一,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GDP的估计;第二,对发展模式的争论和相关检验;第三,关于市场制度及其效率的讨论与量化研究;第四,对国家能力、社会控制与外生冲击等问题的反思及其因果性检验。这些研究深化了对"马尔萨斯陷阱"、"斯密增长"等经典命题的认识,也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国家、市场、家族、文化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史学 历史GDP 马尔萨斯陷阱 斯密增长 国家能力
原文传递
明清经济史中的国家:一个对话的尝试 被引量:6
8
作者 彭凯翔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100,共10页
本文认为国家能力对经济的作用反映在国家的不同角色里,在比较视野下,国家能力概念为理解明清经济变迁提供了学术可能。明清时期国家的财政有保守的一面,但并非其提供国内公共产品的主要约束;明清中国的经济制度未必是资本主义式的,但... 本文认为国家能力对经济的作用反映在国家的不同角色里,在比较视野下,国家能力概念为理解明清经济变迁提供了学术可能。明清时期国家的财政有保守的一面,但并非其提供国内公共产品的主要约束;明清中国的经济制度未必是资本主义式的,但在保护产权、促进金融增长等方面也有值得重视的机制;它在政策上的合理性需要具体而论,但很难说是为特定理念所主导;它的向下渗透与社会的组织过程是相互强化的,形成了能与斯密增长相容的社会权力结构。因此,很难说国家能力构成了明清中国未发生现代增长或熊彼特增长的内部原因,但它所依赖的方式很可能对近代中国的发展路径有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能力 明清经济 大分流 熊彼特增长 斯密增长
原文传递
传统中国经济张力的立体透视--评《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华亭-娄县地区GDP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彭凯翔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9-153,共5页
李伯重教授的著作《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已于201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在这本厚达619页的巨著中,作者完成了一项令人生畏的工作,或者,如后记中所言,“不可能的使命”。当然,对于该项工作,恐怕也没人比作者本人更合适做了。通过全... 李伯重教授的著作《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已于201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在这本厚达619页的巨著中,作者完成了一项令人生畏的工作,或者,如后记中所言,“不可能的使命”。当然,对于该项工作,恐怕也没人比作者本人更合适做了。通过全面检阅早期乃至近代华亭-娄县地区(简称华娄地区)的经济,本书对这一当时中国最发达地区的GDP进行了总量和结构上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亭-娄县地区 近代经济 中国经济 GDP 早期 立体 张力 传统
原文传递
历史GDP估算中的计价问题刍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凯翔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60,共8页
价格核算是历史GDP估算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现行核算方法讨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几种扭曲。首先,估算跨地区GDP时,用横向平均价格容易带来总值的高估。其次,估算一定时期的年均GDP,若用估计期的平均价格计价,其偏差方向与估计期的长短... 价格核算是历史GDP估算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现行核算方法讨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几种扭曲。首先,估算跨地区GDP时,用横向平均价格容易带来总值的高估。其次,估算一定时期的年均GDP,若用估计期的平均价格计价,其偏差方向与估计期的长短有关。再次,采用年均价而不考虑季节性,可能带来GDP结构估计的偏误。最后,本文讨论了传统经济中市价、所得价与影子价格等计价标准的选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GDP 计价 核算方法
原文传递
人口增长下的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由史志宏研究员的清代农业产出测算谈起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凯翔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9,143,共12页
本文以史志宏对清代农业产出的测算为主,比较了关于历史时期亩产量、人均占有粮食等指标的各种估计,并将其与近现代的统计数据相对照,认为通过大量亩产事例估计的历史时期单作物亩产量是相对可靠的,但对人均占有粮食等指标的估计则受复... 本文以史志宏对清代农业产出的测算为主,比较了关于历史时期亩产量、人均占有粮食等指标的各种估计,并将其与近现代的统计数据相对照,认为通过大量亩产事例估计的历史时期单作物亩产量是相对可靠的,但对人均占有粮食等指标的估计则受复种指数、要素投入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仍有存疑之处。特别是,清中期以后人均占有粮食的下降程度可能是高估的,而且其下降未必能直接解释为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衰退,它可能是手工业效率提高、要素投入调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亩产量 人均占有粮食 糊口经济 斯密增长
原文传递
“京钱”考 被引量:10
12
作者 彭凯翔 《江苏钱币》 2013年第2期13-20,共8页
在涉及币制的史料中,"京钱"常如其字面,指京师铸局所铸制钱。如,唐代"淮南节度使李绅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四);王逋《蚓庵琐语》曰:"明朝制钱有京省之异,京钱曰‘黄钱... 在涉及币制的史料中,"京钱"常如其字面,指京师铸局所铸制钱。如,唐代"淮南节度使李绅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四);王逋《蚓庵琐语》曰:"明朝制钱有京省之异,京钱曰‘黄钱’,每文约重一钱六分,七十文值银一钱;外省钱曰‘皮钱’,每文约重一钱,百文值银一钱。"(《续文献通考》,卷十一)清代各省开有铸局,钱背识以地名,京师则户工二部分设宝泉、宝源铸局,所铸或通称京钱。各局品色间有参差,如,雍正五年浙江巡抚李卫奏称,"浙江从无黄铜京钱行使,自从前到今,民间买卖,除银两外,俱系青铜老制钱文。"(《雍正朱批谕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钱 铸局 钱背 铸钱 钱文 食货志 雍正朱批谕旨 短陌 蚓庵琐语 淮南节度使
原文传递
17至20世纪初中国的商业利率变迁:以金融组织演进为线索的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凯翔 陈志武 袁为鹏 《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206,共20页
传统中国商业利率的水平在文献中时有讨论,但实证上却较为模糊。本文基于综合各种史料的利率数据库及对金融组织层级的认识,估测了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商业利率变化趋势,表明它长期趋于下降,尤其是最惠级利率的下降更为明显;至19世纪中期... 传统中国商业利率的水平在文献中时有讨论,但实证上却较为模糊。本文基于综合各种史料的利率数据库及对金融组织层级的认识,估测了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商业利率变化趋势,表明它长期趋于下降,尤其是最惠级利率的下降更为明显;至19世纪中期,最惠商业利率在多地已下降至接近年利5%的水平,虽略高于同期英格兰的银行利率,但并未超过美国和日本银行的利率。本文也表明,利率的变迁与金融组织的演进息息相关,利率市场等一定程度上非正式但也非人格化的组织与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把资金市场中能够更高效匹配的部分不断区分出来。这一机制直到银行兴起后仍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史 大分流 金融组织
原文传递
清人年寿再探——基于传记数据库的若干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凯翔 《新史学(北京)》 2020年第1期-,共24页
本文基于"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与"人名权威人物传记资料库"的清代样本,对清人年寿进行了统计上的考察。对年寿分布形态的分析表明,这些样本仍以士绅及官员为主体,并在反映这一群体的年寿上具有较好的质量。同时... 本文基于"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与"人名权威人物传记资料库"的清代样本,对清人年寿进行了统计上的考察。对年寿分布形态的分析表明,这些样本仍以士绅及官员为主体,并在反映这一群体的年寿上具有较好的质量。同时,针对从文献中所发现的清人年寿下降现象,本文表明这是由样本选择性所致,特别是生卒史料的整理方式使得样本后端的长寿样本有更高比例的遗漏,从而导致平均年寿的下降。本文基于"人名权威人物传记资料库"样本,采用引入截尾效应的极大似然估计法以修正这一选择性偏误,发现预期年寿的趋势将由下降转为上升。而且,年寿的上升趋势在人际关系较弱、更接近平民背景的样本上显得更强。这意味着本文的分析不仅对历史人口学的观察有所修正,也为用历史年寿来考察生活水平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寿 传记数据库 历史人口学 样本选择性 清朝
原文传递
清初至二十世纪前期中国利率史初探——基于中国利率史数据库(1660—2000)的考察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陈志武 彭凯翔 袁为鹏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52,共17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利率史课题组的数据库建设工作,就数据库的资料采集、整理方案等作简要说明。对数据库的统计分析表明,资料选取不同、借贷交易的背景和形态不同,其所对应的利率都有所不同,统计特征上呈现出较大差别,这既表明了现有文献... 本文介绍了中国利率史课题组的数据库建设工作,就数据库的资料采集、整理方案等作简要说明。对数据库的统计分析表明,资料选取不同、借贷交易的背景和形态不同,其所对应的利率都有所不同,统计特征上呈现出较大差别,这既表明了现有文献对中国利率史的种种认识误区之来源,也证明了系统的数据库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对利率史数据库的统计分析,本文还初步探讨了清初至二十世纪前期各类型利率的空间分布、长期趋势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利率史 数据库 高利贷
原文传递
中国粮价与通货膨胀关系(1987—1999) 被引量:160
16
作者 卢锋 彭凯翔 《经济学(季刊)》 2002年第4期821-836,共16页
本研究在收集整理粮食集市价格和消费物价月度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均衡修正模型对中国1987-1999年粮价变动与通货膨胀关系进行协整分析,有很强的经验证据,说明通货膨胀与市场粮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果关系走向通货膨胀影响粮价变动... 本研究在收集整理粮食集市价格和消费物价月度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均衡修正模型对中国1987-1999年粮价变动与通货膨胀关系进行协整分析,有很强的经验证据,说明通货膨胀与市场粮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果关系走向通货膨胀影响粮价变动,而不是粮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另外,研究还发现,我国长期真实粮价基本不变,说明传统认为粮食相对紧缺度会不断上升的观点缺乏依据。然而,粮价对通货膨胀冲击做出拔应时,通常会发生过度或超量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通货膨胀 粮食价格 协整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长期米价研究(1644—2000) 被引量:23
17
作者 卢锋 彭凯翔 《经济学(季刊)》 2005年第2期427-460,共34页
本文借鉴有关清代、民国和新中国大米价格已有研究成果。对过去约三个半世纪米价数据进行整理、估测和观察。主要包含四方面工作:首先对清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用不同货币标示的市场米价原始数据进行了汇集和整理;接着利用历次货币制度... 本文借鉴有关清代、民国和新中国大米价格已有研究成果。对过去约三个半世纪米价数据进行整理、估测和观察。主要包含四方面工作:首先对清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用不同货币标示的市场米价原始数据进行了汇集和整理;接着利用历次货币制度改革演变形成的不同货币之间数量兑换关系。把原始米价数据转换为名义米价指数;随后结合一般物价指数的整理和估测结果。把名义米价转换为实际米价数据;最后对实际米价长期变动若干特点给以简略观察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价格 兑换 物价指数 货币制度 变动 市场 中国 实际 整理 估测
原文传递
清代妻妾价格研究——传统社会里女性如何被用作避险资产?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志武 何石军 +1 位作者 林展 彭凯翔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280,共28页
本文从清代中国1736—1896年间73 216件婚姻家庭类刑科题本案件中,把所有记录了买卖妻妾价格、寡妇再嫁财礼、正常婚嫁财礼信息的案件找出来,共收集3 119个可用案件,用以检验传统社会中"女性被用作避险资产"的假说,即妻妾价... 本文从清代中国1736—1896年间73 216件婚姻家庭类刑科题本案件中,把所有记录了买卖妻妾价格、寡妇再嫁财礼、正常婚嫁财礼信息的案件找出来,共收集3 119个可用案件,用以检验传统社会中"女性被用作避险资产"的假说,即妻妾价格是否在生存风险变大时显著更低。我们用粮价作为生存风险的代理指标,发现:粮价越高时,妻妾价格尤其买卖妻妾的价格越低;以旱灾作为工具变量的两阶段估计表明,旱灾年份里粮价上升10%,会导致妻妾价格下降33%,证实了这一假说。本文的研究表明,金融市场把人尤其是妇女从经济工具的角色以及相应的制度约束中解放出来,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妻妾价格 灾荒风险 避险资产
原文传递
乾隆中期和道光中后期债务命案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展 陈志武 彭凯翔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86,共12页
利用1766至1775年、1836至1845年这20年间12163件刑科题本债务命案,考察以命案结束的借贷交易在契约订立和执行方面的特征,发现在契约订立方面,这些借贷交易以口头约定为主,大部分借贷的借款额小,零利率多,很少有抵押或担保,借期短且常... 利用1766至1775年、1836至1845年这20年间12163件刑科题本债务命案,考察以命案结束的借贷交易在契约订立和执行方面的特征,发现在契约订立方面,这些借贷交易以口头约定为主,大部分借贷的借款额小,零利率多,很少有抵押或担保,借期短且常常不明确;而在契约执行方面,则以贷方自己执行债权为主,保人参与调解或通过诉讼解决的交易很少。这些借贷交易表现出明显的模糊性特征,通过列举若干案例,发现这一特征是引发命案的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命案 契约模糊性 刑科题本
原文传递
货币化与多元化:白银挑动下的明清货币“复调” 被引量:13
20
作者 彭凯翔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39,共14页
在对影响传统中国货币行用的若干理论关系进行澄清的基础上,本文重新审视了明代货币体系的“白银化”,认为它并不纯粹是钞法、钱法失败的产物,而是由宋代以前传统的铜钱体制向银、钱、钞并行的多元格局转变过程中的波折。同时,明代的财... 在对影响传统中国货币行用的若干理论关系进行澄清的基础上,本文重新审视了明代货币体系的“白银化”,认为它并不纯粹是钞法、钱法失败的产物,而是由宋代以前传统的铜钱体制向银、钱、钞并行的多元格局转变过程中的波折。同时,明代的财政白银化对民间的白银行用虽然有挤出效应,但也增强了白银的货币属性,存在不可忽视的溢出效应。因此,白银化和货币化是明代经济中两个并不对立乃至可以相互促进的趋势,而由白银化推动的货币化最终为货币多元化在清代的成熟提供了条件,货币深化以及与之相伴的金融发展也揭示了明清经济正逐渐进入一个不一样的历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化 白银 明清货币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