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9
1
作者 彭列汉 潘建红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1-475,共5页
当今的人类正陷入科技发展的二难困境之中。人类要走出科技发展的二难泥沼,既不能仅仅祈灵于科技自身的发展,也不能靠遏制、取消科技的进步。严酷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这是一条充满艰难... 当今的人类正陷入科技发展的二难困境之中。人类要走出科技发展的二难泥沼,既不能仅仅祈灵于科技自身的发展,也不能靠遏制、取消科技的进步。严酷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这是一条充满艰难和曲折的路。其中,不仅有科技"政治化"的影响、科技"商业化"的制约、科技"私有化"的阻碍、人类认识局限的限制,还有破缺的文化观念的束缚。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重塑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加强科技立法与科技伦理建设,大力进行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技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可持续发展 困境 出路
下载PDF
科技人性化的实现途径思考 被引量:13
2
作者 彭列汉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6,共5页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异化现象日趋严重。实现科技的人性化,使科技复归于人的生活世界,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艰巨的课题和任务,必须做到:(1)重构观念,营造科技人性化发展的文化环境;(2)强化责任,锻造科技人性化发展的社会...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异化现象日趋严重。实现科技的人性化,使科技复归于人的生活世界,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艰巨的课题和任务,必须做到:(1)重构观念,营造科技人性化发展的文化环境;(2)强化责任,锻造科技人性化发展的社会主体;(3)完善规范,构筑科技人性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发展 当代科学 实现途径 课题 重大 文化环境 观念 科技 制度保障 技术
下载PDF
虚拟现实:认识的第三种形式 被引量:10
3
作者 彭列汉 《理论月刊》 2003年第2期63-65,共3页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维度,探讨了虚拟现实的本质,认为虚拟现实是人脑对现实的认识或反映借电脑的延伸或外显,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背景下人的认识的第三种形式或形态———虚拟形态或虚拟认识,属于波普尔的“世界3”,即客观知识的...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维度,探讨了虚拟现实的本质,认为虚拟现实是人脑对现实的认识或反映借电脑的延伸或外显,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背景下人的认识的第三种形式或形态———虚拟形态或虚拟认识,属于波普尔的“世界3”,即客观知识的世界;文章还着重探讨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虚拟认识三种认识形式的联系和区别,认为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虚拟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从感性的具体到理性的抽象再到虚拟的具体的过程,或从直接具体到间接抽象再到间接具体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第三阶段即虚拟认识阶段是对前两阶段特点的辩证“扬弃”,表明人对事物的把握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接近真实;文章也探讨了人在虚拟现实中活动的特征,不同意学术界把虚拟现实看作实践(或虚拟实践)的观点,而认为是一种借助电脑进行的思维操作性活动,即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活动,而且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活动所共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反映 虚拟认识 思维操作
下载PDF
现代西方合理性思想的演变——从韦伯到后现代主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列汉 黄金来 肖祖火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韦伯以"合理性"概念作工具,剖析了西方现代化的演进,揭示了现代性的本质,暴露了合理性的悖论;之后的各种社会批判理论,沿着韦伯留下的现代性难题进行思考,在深入揭露、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理性化过程中的非理性后果的同... 韦伯以"合理性"概念作工具,剖析了西方现代化的演进,揭示了现代性的本质,暴露了合理性的悖论;之后的各种社会批判理论,沿着韦伯留下的现代性难题进行思考,在深入揭露、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理性化过程中的非理性后果的同时,通过破解韦伯难题进行理论建构和理性(社会)重建;其中,哈贝马斯就改造了韦伯的"合理性"概念,提出"交往合理性",以重建现代性和理性。但后现代主义则与之相反,在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同时,走向了否定理性、解构现代性的反理性主义。现代西方合理性思想的演变告诉我们,破解现代性难题,必须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党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就体现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 合理性 哈贝马斯 现代性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下载PDF
科技哲学视阈中的幸福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列汉 曹夏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2-726,共5页
一直以来,幸福问题始终是伦理学的中心问题。科学技术是实现幸福的基础,人类幸福是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幸福度。然而从古到今在看待人类幸福度与科学发展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只... 一直以来,幸福问题始终是伦理学的中心问题。科学技术是实现幸福的基础,人类幸福是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幸福度。然而从古到今在看待人类幸福度与科学发展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只有重新审视二者的关系,才能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幸福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发展 认识误区 幸福
下载PDF
论交通与科技的互动 被引量:4
6
作者 彭列汉 吴元强 《理论月刊》 2005年第2期37-39,共3页
交通与科技互为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交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及其内在需求推动着相关科技的进步与革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在实践中,要始终贯彻交通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交通建设的方针,建立和完善我国交通科技创新... 交通与科技互为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交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及其内在需求推动着相关科技的进步与革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在实践中,要始终贯彻交通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交通建设的方针,建立和完善我国交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我国交通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 科学技术 动力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意涵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列汉 黄金来 《世纪桥》 2016年第11期81-83,86,共4页
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下,随着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五大发展理念的相继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再一次引起理论界的强烈关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基于"... 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下,随着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五大发展理念的相继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再一次引起理论界的强烈关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基于"现实的个人"提出的,由于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殊的时期,因而"现实的个人"也就具有了公民性与人民性二重性,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自由、全面及发展也要体现公民性与人民性的特点。处理好了这个问题,不仅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也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现实的个人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文化整合与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列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人类陷入科技发展的二难窘境的根由不在科技本身,而是深藏于社会文化之中,根源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失衡。人类要走出科技发展的二难泥沼,必须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即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同... 人类陷入科技发展的二难窘境的根由不在科技本身,而是深藏于社会文化之中,根源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失衡。人类要走出科技发展的二难泥沼,必须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即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同时,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减少和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为此,必须推进文化的整合,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起来,构筑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坚实的文化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整合 科学技术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当代经济伦理问题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列汉 肖祖火 《黑河学刊》 2017年第2期3-4,6,共3页
当今我国经济伦理问题较为突出,有其客观原因、内部原因和教育工作的原因,但是随着改革深化、经济发展和民众的觉悟,这些问题终能逐步解决。中西方虽然有着极不相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走的也并不是一条路,但是经济伦理问题的... 当今我国经济伦理问题较为突出,有其客观原因、内部原因和教育工作的原因,但是随着改革深化、经济发展和民众的觉悟,这些问题终能逐步解决。中西方虽然有着极不相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走的也并不是一条路,但是经济伦理问题的发生又都与市场经济相关。我们首先从经济伦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出发,阐述了中国经济伦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权力腐败;体制弊端;道德建设乏力;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滞后等,并提出了中国经济伦理的建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经济伦理问题 原因 措施
下载PDF
略论真理系统及其意义
10
作者 彭列汉 黎德扬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4,共4页
真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这是主体探求真理目的之所在。从真理这一本性出发,正确把握真理,对于正确运用真理,发挥真理的功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真理 客体 规定性 构成要素 语言符号 知识体系 系统整体 系统的结构 逻辑 主体思维
下载PDF
古希腊社会发展“合理性”思想考察
11
作者 彭列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03-305,共3页
探讨了古希腊社会发展合理性思想的评价标准以及合理社会的观念建构,指出古希腊社会发展合理性思想,其实是人们对现实社会不满又无能为力的心境的反映,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
关键词 古希腊 合理性 思想
下载PDF
“归纳问题”——康德先验认识论之源
12
作者 彭列汉 《理论月刊》 2004年第4期44-45,共2页
休谟“ 归纳 问 题”的 实质 就 是否 定通 过归 纳 推理 可以 得 到普 遍性 、必 然 性的 知识 。康德 把“ 归纳 问题 ”作 为出 发 点 ,通 过 对“ 归 纳 问题 ”的 认 识 论 考察 ,发现 既 然 经 验 不 能 保 证 我 们 得 到 普 遍 ... 休谟“ 归纳 问 题”的 实质 就 是否 定通 过归 纳 推理 可以 得 到普 遍性 、必 然 性的 知识 。康德 把“ 归纳 问题 ”作 为出 发 点 ,通 过 对“ 归 纳 问题 ”的 认 识 论 考察 ,发现 既 然 经 验 不 能 保 证 我 们 得 到 普 遍 必 然 性 ,那 么 只 好 到 理 性中去 寻 找;又通 过对“ 归 纳问 题”的 本体 论 考察 ,发 现作 为 归 纳推 论 的 本 体论 基 础 的 因果 关 系 乃 是人 的 理 性 输入给自 然 界的 。于 是 他以 特有 方 式解 决了“ 归 纳问 题”,从而 建立 起 了其 先验 认 识论 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纳问题 康德 先验认识论 来源
下载PDF
现代性批判与启示
13
作者 彭列汉 《科技资讯》 2006年第12期140-141,共2页
西方各种社会批判主义在对现代性、特别是对作为现代性依据的"工具理性"的批判中,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它告诉我们,片面的理性或者非理性,工具理性或者价值理性,都有碍社会的进步。把理性和非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技... 西方各种社会批判主义在对现代性、特别是对作为现代性依据的"工具理性"的批判中,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它告诉我们,片面的理性或者非理性,工具理性或者价值理性,都有碍社会的进步。把理性和非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走和谐社会建设之路,使我们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批判 启示
下载PDF
系统理论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发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建红 彭列汉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5年第2期33-35,75,共4页
系统规律是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它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 ,既是对原有辩证法体系的丰富 ,更使原有体系发生深刻变化 ,推动了辩证法的发展 ,从“联系”与“三大基本规律”的角度阐述系统理论将唯物主义辩证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 系统理论 体系 唯物辩证法 基本规律 思维 辩证思想 联系 唯物主义 普遍 丰富
下载PDF
科学与哲学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黎 彭列汉 《价值工程》 2012年第11期301-302,共2页
人类认识活动中普遍理性和具体感性的联系是哲学与科学内在统一的最终根据;科学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哲学发展的历史,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因此研究两者的关系意义重大。
关键词 科学 哲学 相互关系
下载PDF
邓小平的主体思想探析
16
作者 彭列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趋势,时代的要求。什么样的主体能承担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发挥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加强主体自身的建设等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重要问题,也是与现代化建设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趋势,时代的要求。什么样的主体能承担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发挥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加强主体自身的建设等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重要问题,也是与现代化建设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的实际,科学地回答了这一系列问题,从而建构起了具有中国特色、内容丰富的主体理论。概括起来说,主要有如下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 主体思想 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群众的社会实践 社会历史 主体理论
下载PDF
试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色
17
作者 彭列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24-27,共4页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进行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或系统,包括社会的智力文化、思想道德和物质载体(精神文明活动的机构和设施及其物化成果)三个部分。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状况,总是折...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进行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或系统,包括社会的智力文化、思想道德和物质载体(精神文明活动的机构和设施及其物化成果)三个部分。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状况,总是折射出该社会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状况,从而构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成为人们研究、认识该社会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和特点,尤其是要立足于我国精神文明的实际和特点。因此,探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阶段我国精神文明的特点或特色,意义就显得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 道德价值观念 现代精神文明 共产主义道德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发展方向 构成要素
下载PDF
真理的文化性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德扬 彭列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5,26,共6页
关于真理的客观性、系统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等,学术界还有不少歧议,但在承认它们是真理的基本属性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本文试图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审视真理,论证文化性是真理的又一基本属性,提出真理的文化性一说。
关键词 文化性 真理的客观性 社会文化 文化现象 文化形态 文化观念的变革 认识论 社会性特点 基本属性 思维方式
下载PDF
德国哲学的危机 被引量:6
19
作者 J.庸格 彭列汉(译) 周勇杰(译) 《世界哲学》 CSSCI 2008年第1期44-50,共7页
德国人曾经在哲学上演奏过第一小提琴,然而,今天的德国哲学已经失去了它的声望,创造力、幻想和丰富的思考严重缺乏。将杰出人物耗费巨大精力的、复杂的思维过程用简单而又与时俱进的语言转化过来,就可以获得好的成果,而这些成果的获得... 德国人曾经在哲学上演奏过第一小提琴,然而,今天的德国哲学已经失去了它的声望,创造力、幻想和丰富的思考严重缺乏。将杰出人物耗费巨大精力的、复杂的思维过程用简单而又与时俱进的语言转化过来,就可以获得好的成果,而这些成果的获得通常又只需要最少的工作,这成为学术研究的规则;哲学教授们正在使用的哲学专业术语,与其说是在表达思想,不如说是通过对这些术语的使用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保守的哲学教育,学生对导师事业的继承变成了对其思想的维持,失去了质疑和反对的能力;哲学为大学所垄断,远离生活,远离民众。德国哲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走向生活、注重实效,也许会给危机中的德国哲学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哲学 危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