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质情结在反劫持谈判中的应用
1
作者 彭勃来 康杰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8-79,共12页
保证人质及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乃警方处置劫持人质案件的最高指导原则。自“慕尼黑事件”以来,反劫持人质谈判作为避免冲突升级的首选径路渐渐为人们所采纳。人质成为劫持者与警方对峙的“工具”后,有可能会对实施者产生强烈感情依恋(... 保证人质及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乃警方处置劫持人质案件的最高指导原则。自“慕尼黑事件”以来,反劫持人质谈判作为避免冲突升级的首选径路渐渐为人们所采纳。人质成为劫持者与警方对峙的“工具”后,有可能会对实施者产生强烈感情依恋(即人质情结),此种形成机理可从需求层级、防御机制以及认知失调理论视域予以探究。在反劫持谈判推进中,科学运用人质情结可有效保护人质安全,积极引导劫持者共商“非零和博弈”的和平方案。同时,警方也应注重危机落幕后的人质心理重建与完善,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的“七步疗法”来消弭劫持事件所造成的认知障碍和不良反应,增强其重启生活的信心与复原力,以助其逐步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劫持谈判 人质情结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被害心理重建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犯罪新态势及防范治理研究
2
作者 彭勃来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0-106,共7页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触网低龄化倾向显著,青少年网络犯罪新态势也愈发加剧,犯罪手段和模式呈现出高度隐蔽性、智能性和团伙化。其犯罪类型主要分为以网络作为犯罪媒介、将计算机作为犯罪对象以及因不良信息诱发犯罪而形成的三...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触网低龄化倾向显著,青少年网络犯罪新态势也愈发加剧,犯罪手段和模式呈现出高度隐蔽性、智能性和团伙化。其犯罪类型主要分为以网络作为犯罪媒介、将计算机作为犯罪对象以及因不良信息诱发犯罪而形成的三种类别。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俨然成为社会治理所面临的新型课题。基于犯罪学理论视阙,剖释青少年实施网络犯罪内外部因素,拟提出多维度防范措施,形成各方主体协同发力的治理格局,以期真正达到有效预防青少年实施网络犯罪目的,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犯罪 虚拟空间 罪错成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差别强化理论视域下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分析及防治路径
3
作者 詹佳欣 罗震雷 彭勃来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差别强化理论为剖析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提供新视角。从微观的社会学习过程来看,通过预期引诱对他人行为进行模仿或者在风险性行为与规范交往中习得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形成“赞成电信网络诈骗”的肯定性或者中和性的价值观念,并在积极或消... 差别强化理论为剖析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提供新视角。从微观的社会学习过程来看,通过预期引诱对他人行为进行模仿或者在风险性行为与规范交往中习得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形成“赞成电信网络诈骗”的肯定性或者中和性的价值观念,并在积极或消极强化的影响下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从宏观的社会结构来看,青年群体学习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相对较强;当电信网络诈骗亚文化渗透某些区域时,此诈骗行为完成了从违法到合法的转型。电信网络诈骗的打防对策主要有阻断不法行为的习得渠道、扭转罪错认知的价值中和、削弱非法行为的正面强化及做好高危人群及热点地区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差别强化理论 犯罪
下载PDF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的成因及预防——基于情境行动理论视角
4
作者 詹佳欣 彭勃来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拐卖妇女儿童罪是一种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古老犯罪。本文以情境行动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析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机制及预防路径。结果显示,拐卖行为人在“物化妇女儿童”的道德倾向、低自我控制的驱动与即时环境中拐... 拐卖妇女儿童罪是一种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古老犯罪。本文以情境行动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析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机制及预防路径。结果显示,拐卖行为人在“物化妇女儿童”的道德倾向、低自我控制的驱动与即时环境中拐卖市场、越轨朋辈、家庭负面关系的引诱、被害经历的激惹以及威慑感知的互动作用下,会启动和完成对拐卖行为的感知—选择过程并实施犯罪。因而,拐卖妇女儿童的预防措施应从犯罪情境的感知与选择方面着手,切断犯罪情境感知,引导正向行为抉择,以全方位提升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治理效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卖妇女儿童 情境行动理论 犯罪治理 情境预防
下载PDF
恢复性司法视域下的被害人权益保护
5
作者 彭勃来 《楚天法治》 2023年第15期246-248,共3页
以被害人为中心理念的发展和恢复性司法程序的设立,在犯罪学理论和刑事司法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两项措施呈现出密切联系,但鲜有人问津二者关系的本质.传统刑事司法制度聚焦于以制裁犯罪来替代被害人的权益保护,从而忽视了被害人合... 以被害人为中心理念的发展和恢复性司法程序的设立,在犯罪学理论和刑事司法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两项措施呈现出密切联系,但鲜有人问津二者关系的本质.传统刑事司法制度聚焦于以制裁犯罪来替代被害人的权益保护,从而忽视了被害人合理诉求.鉴于此,应将被害人权益保护置于恢复性司法视域下进行探究,依照恢复性司法的宗旨和理念来审视被害人权益保护在我国的实况,从而探索我国被害人保护中引入恢复性司法的路径,以期为构建更为完善的被害人权益保护制度框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 被害人 传统刑事司法制度 权益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