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HIV-1感染者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彭勇权 曹旭健 +3 位作者 汪雅婷 曾紫微 余维维 王敏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5期2521-2525,253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接受HIV-1 DNA检测的经治HIV-1感染者411例,对其中92例维生素D缺乏的感染者进行补充试验,并按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42例...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接受HIV-1 DNA检测的经治HIV-1感染者411例,对其中92例维生素D缺乏的感染者进行补充试验,并按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50例)。分析不同特征HIV-1感染者维生素D缺乏情况,比较2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T细胞亚群水平、HIV-1 DNA水平,并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T细胞亚群、HIV-1 DNA水平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段、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疗程、CD8^(+)T细胞计数水平及CD4/CD8比值HIV-1感染者血清维生素D缺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HIV-1感染者维生素D缺乏率明显低于<40岁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CD8^(+)T细胞计数水平呈负相关(r=—0.2510,P<0.05),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1726,P<0.05),而与CD4^(+)T细胞计数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HIV-1 DNA水平呈负相关(r=—0.1022,P<0.05),与ART疗程呈正相关(r=0.1274,P<0.05)。2组基线血清维生素D、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8周时,研究组血清维生素D、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水平高于基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维生素D水平高于基线时(P=0.007),CD4^(+)T、CD8^(+)T细胞计数水平和CD4/CD8比值与基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8周时,研究组血清维生素D、CD8^(+)T细胞计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和ART早期的HIV-1感染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相对较低,补充维生素D3可改善其免疫功能,降低病毒储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维生素D 免疫功能 病毒储存库
下载PDF
长沙地区307例新确诊HIV-1感染者原发耐药突变情况及完全活性ART方案治疗效果
2
作者 曹旭健 曹静 +4 位作者 祁慧 曾紫微 彭勇权 汪雅婷 王敏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31-35,共5页
目的 观察长沙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原发耐药突变(PDRM)情况,以及具有完全活性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对PDRM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长沙地区新确诊的HIV-1感染者307例,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等数据,采集血浆检测CD4+... 目的 观察长沙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原发耐药突变(PDRM)情况,以及具有完全活性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对PDRM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长沙地区新确诊的HIV-1感染者307例,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等数据,采集血浆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1 RNA病毒载量及基因型耐药检测,判断患者PDRM情况。PDRM患者根据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给予具有完全活性的ART方案;非PDRM患者采用我国指南推荐初治ART方案。比较PDRM患者和非PDRM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治疗结局,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PDRM与非PDRM患者的预后。结果 307例HIV-1感染者中,PDRM 77例,非PDRM 230例。PDRM患者中,单个耐药突变位点67例、多个耐药突变位点10例,V179D和V179E是最常见的耐药突变位点。PDRM患者与非PDRM患者的HIV-1亚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T方案主要为非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2种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PDRM患者与非PDRM患者的ART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M患者病毒学抑制率持续低于非PDRM患者,平均生存时间较非PDRM患者缩短(P均<0.01)。结论 长沙地区HIV-1感染者当前PDRM主要针对NNRTI及NRTI药物,PDRM患者更易在治疗早期发生病毒学不良事件,需要推广含整合酶抑制剂类药物的完全活性ART方案以便尽早降低病毒载量,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原发耐药突变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下载PDF
维生素D对HIV感染者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勇权 曾紫微 +2 位作者 曹旭健 余维维 王敏 《安徽医学》 2023年第8期992-996,共5页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虽然能快速有效的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但迄今为止仍无法实现完全地清除人体内的HIV。HIV感染者比HIV阴性人群更易出现非艾滋病(AIDS)相关的疾病,而维生素D作为一种人体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调...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虽然能快速有效的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但迄今为止仍无法实现完全地清除人体内的HIV。HIV感染者比HIV阴性人群更易出现非艾滋病(AIDS)相关的疾病,而维生素D作为一种人体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调节免疫功能和辅助治疗非AIDS相关疾病中具有显著作用。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减少HIV感染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其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或衰竭,改善HIV感染者ART期间的免疫功能,减少HIV感染导致的机体损伤,降低全因死亡率。本文将阐述维生素D对HIV感染者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维生素D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湖南省HIV-1感染者原发性耐药现况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曹旭健 曹静 +4 位作者 祁慧 余维维 曾紫微 彭勇权 王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1-456,共6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其基因亚型分布和原发性耐药(PDR)情况,为艾滋病防控及抗病毒治疗(AR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2021年1月—2022年8月某院HIV门诊新确诊并且未接受ART的HIV-1感染者的人口学及流行... 目的了解湖南省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其基因亚型分布和原发性耐药(PDR)情况,为艾滋病防控及抗病毒治疗(AR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2021年1月—2022年8月某院HIV门诊新确诊并且未接受ART的HIV-1感染者的人口学及流行病学相关数据,采集患者血清,提取核糖核酸,利用In-house的方法采取2轮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基因扩增,Sanger法对产物进行测序,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HIV-1亚型及耐药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667例,基因型耐药检测失败20例,647例检测成功的新确诊HIV-1感染者纳入研究。53例患者感染的HIV-1株发生PDR,发生率为8.19%,主要集中于男性(88.68%)、未婚(71.70%)、男男性行为(MSM,60.38%)、21~40岁的群体(58.49%),且多为湖南省本地籍居民(98.11%)。共检测出15种HIV-1毒株亚型,主要亚型为CRF_01AE(35.70%)、CRF07_BC(25.19%)、B/C(18.86%)以及CRF55_01B(7.88%)。不同HIV-1亚型患者的PDR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2,P=0.017)。蛋白酶抑制剂(PIs)耐药率为0.15%,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率为2.78%,非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率为6.65%,整合酶抑制剂(INSTIs)耐药率为0.31%。结论湖南省HIV-1毒株亚型分布复杂,PDR发生率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低水平耐药预警线(<5%),应加大感染预防与控制力度,阻断耐药毒株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原发性耐药 耐药突变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HIV-1原发性耐药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旭健(综述) 曹静 +4 位作者 祁慧 余维维 曾紫微 彭勇权 王敏(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4期4226-4230,共5页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通过抑制患者体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复制,显著降低了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病死率,延长了患者预期寿命。然而在抗病毒药物选择压力及病毒自身因素作用下HIV-1耐药突变不断产生。原发性耐药(PDR...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通过抑制患者体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复制,显著降低了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病死率,延长了患者预期寿命。然而在抗病毒药物选择压力及病毒自身因素作用下HIV-1耐药突变不断产生。原发性耐药(PDR)对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患者远期预后具有负面影响。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PDR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为PDR管理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耐药突变 原发性耐药 综述
下载PDF
HIV-1感染合并直肠小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汪雅婷 刘凡 +3 位作者 杨科 曹旭健 彭勇权 王敏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6期569-572,共4页
在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普及之前,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ype on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者主要患艾滋病定义癌症,如卡波西肉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然而,自cART广泛普及之后,艾... 在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普及之前,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ype on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者主要患艾滋病定义癌症,如卡波西肉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然而,自cART广泛普及之后,艾滋病定义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降低,而非艾滋病定义癌症如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成为导致HIV-1感染者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SCC)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生长迅速、早期扩散、预后差的特点,以肺最多见,而甚少发生在胃肠道。结直肠SCC是结直肠肿瘤中一种罕见类型,占全部结直肠肿瘤的1%以下,其总体病死率极高。有关HIV-1感染合并直肠SCC的国内外文献非常有限,本文报告1例HIV-1感染合并原发直肠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期为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直肠肿瘤 小细胞癌 神经内分泌癌 病例报告
下载PDF
HIV相关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余维维 曾紫薇 +3 位作者 曹旭健 彭勇权 祁慧(综述) 王敏(校审)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505-1509,共5页
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但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患者生存周期的延长,其他非AIDS相关的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认知功能损害不仅会影响HIV/AIDS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影响其服... 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但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患者生存周期的延长,其他非AIDS相关的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认知功能损害不仅会影响HIV/AIDS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影响其服药依从性,致使HIV耐药性增加,甚至诱发HIV相关性并发症。降低血脂且针对性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减少HIV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血脂异常 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HIV-1感染者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HIV-1 DNA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紫微 彭勇权 +4 位作者 曹旭健 汪雅婷 彭爽 余维维 王敏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HIV-1感染者维生素D水平并探究维生素D与HIV-1 DNA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长沙市第一医院的18~65岁且HIV-1 RNA低于检测下限的HIV-1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ART疗程,并对体内维...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HIV-1感染者维生素D水平并探究维生素D与HIV-1 DNA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长沙市第一医院的18~65岁且HIV-1 RNA低于检测下限的HIV-1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ART疗程,并对体内维生素D、HIV-1 DNA进行检测。维生素D≤20 ng/mL定义为维生素D缺乏。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291名HIV-1感染者,其中男性270例(92.78%),女性21例(7.22%),平均年龄为33.00(29.00,39.00)岁,平均ART疗程为145.00(63.00,261.00)周,平均DNA水平为272.52(129.08,591.78)copies/10^(6)cells,平均维生素D水平为18.10(13.75,24.15)ng/mL,其中维生素D水平≤20.0 ng/mL者有173名(59.45%),维生素D水平>20 ng/mL者有118名(40.55%)。ART>96周的患者,维生素D≤20 ng/mL与维生素D>20 ng/mL其DN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维生素D水平与HIV-1 DNA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HIV-1感染者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现象。HIV-1感染者维生素D与HIV-1 DNA呈现负相关,且受ART疗程长短的影响。针对ART>96周的HIV-1感染者,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降低HIV-1 DN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HIV感染合并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汪雅婷 杨科 +3 位作者 曾紫微 曹旭健 彭勇权 王敏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22-426,共5页
尽管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疗法显著降低了HIV感染者的死亡率,然而,癌症仍然是导致这一人群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非艾滋病定义的癌症(non-AIDS-defining cancers,NADCs)如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乳腺癌和肝癌等的发病率和病... 尽管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疗法显著降低了HIV感染者的死亡率,然而,癌症仍然是导致这一人群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非艾滋病定义的癌症(non-AIDS-defining cancers,NADCs)如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乳腺癌和肝癌等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在NADCs中,HIV感染合并CRC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多数研究支持HIV感染者患CRC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且该类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本文对HIV阳性CRC患者的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直肠癌 流行病学 治疗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