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良恶性腮腺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5
1
作者 彭可雨 阮兵 梁汉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2011年6月1日—2014年7月31日的77例诊断腮腺肿瘤并经病理证实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其中良性肿瘤45例,恶性肿瘤25例,非肿瘤7例,分析其CT影像表现特... 目的:探讨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2011年6月1日—2014年7月31日的77例诊断腮腺肿瘤并经病理证实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其中良性肿瘤45例,恶性肿瘤25例,非肿瘤7例,分析其CT影像表现特征,判定肿物的良恶性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其诊断符合率及鉴别要点。结果 :CT诊断符合率83.1%(64/77),其中良性肿瘤诊断的符合率为84.4%(38/45),恶性肿瘤为88.0%(22/25)。良、恶性肿瘤在发生部位、形态、边界、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方面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可较准确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其影像学表现具有各自特点,如肿块发生于深部、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伴随淋巴结转移,常提示为腮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彭可雨 阮兵 +2 位作者 梁汉欢 张洪 梁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5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使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检查的2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DEPI)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肺叶基础上,DEPI与CTPA检出血管栓...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使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检查的2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DEPI)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肺叶基础上,DEPI与CTPA检出血管栓塞的符合率为96.30%;在肺段的基础上,DEPI与CTPA检出血管栓塞的符合率为90.57%。当段、亚段肺动脉栓塞充盈缺损完全时,DEPI表现为肺段或亚段分布灌注缺损,当部分充盈缺损时,DEPI以灌注降低为主,少数表现为无灌注缺损;利用DEPI诊断PE的敏感性96.30%(52/54),特异性100%。结论 DEPI表现与CTPA肺动脉栓塞程度、部位有关,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双能量成像 肺动脉栓塞 诊断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彭可雨 梁汉欢 +2 位作者 林巧嫦 张洪 朱培贵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MS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我院50例儿童先心病MSCT资料,并与超声心动图(UCG)及手术结果对照研究。结果手术证实本组总共存在心血管畸形131处,MSCT检出率94.7%,UCG...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MS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我院50例儿童先心病MSCT资料,并与超声心动图(UCG)及手术结果对照研究。结果手术证实本组总共存在心血管畸形131处,MSCT检出率94.7%,UCG检出率80.9%,两者之间检出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内畸形共34处,MSCT和USG的检出率分别为91.2%、94.1%,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大血管连接部位畸形及心外大血管畸形共97处,MSCT和UCG检出率分别为95.9%、75.3%,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对先心病心脏大血管连接部位畸形及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明显优于UCG,且成像速度快,可以清晰显示病灶病理解剖结构及空间关系,是一种很好的无创、可靠的先心病影像学诊断方法,MSCT联合UCG能提高儿童先心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血管畸形 多层螺旋CT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彭可雨 梁汉欢 邹亚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表现,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缘、密度及增强特征。结果:5例中4例为年轻女性,1例为男...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表现,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缘、密度及增强特征。结果:5例中4例为年轻女性,1例为男性,2例位于胰头,3例位于胰体尾部,肿瘤体积较大,边界清楚,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以实性成分较多,1例伴有钙化,三期增强扫描时,肿瘤实性成分及包膜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5例均不伴有胆、胰管扩张。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多层螺旋CT 三期扫描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对肿块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彭可雨 梁汉欢 邹亚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对肿块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肿块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边缘、信号特征、伴随表现及...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对肿块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肿块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边缘、信号特征、伴随表现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 17例肿瘤大小平均为3.1±1.6cm;平扫T1WI表现为混杂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混杂稍高信号;MR动态增强扫描时,13例动脉期瘤灶周边薄边环形强化,4例动脉期扫描瘤灶边缘强化不明显,17例病例在静脉期和延迟期时病灶呈渐进性、填充式向心性强化;其他征象包括:13例有病灶周围胆管扩张,4例有包膜回缩征,2例有卫星灶,6例有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 MRI动态增强对肿块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胆管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下载PDF
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双源CT定量造影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可雨 梁汉欢 +1 位作者 林巧嫦 梁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24期60-63,共4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双源CT定量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双源CT定量造影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下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发生概...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双源CT定量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双源CT定量造影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下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发生概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钙化斑块检出率为47.30%(35/74),双源CT定量造影显示轻度狭窄率为47.30%,中度狭窄率为21.62%,重度狭窄率为25.68%,闭塞率为5.41%;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轻度狭窄率为40.54%,中度狭窄率为22.97%,重度狭窄率为29.73%,闭塞率为6.76%。双源CT定量造影整体诊断准确率为98.65%,轻度狭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3%、93.33%,中度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4%、89.47%,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45%、95.65%,闭塞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80.00%。结论: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对患者实施双源CT定量造影检查,准确率较高,可以对患者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进行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双源CT定量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可雨 阮兵 +2 位作者 张洪 戴顺钦 梁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0期32-33,F0003,共3页
目的:分析接受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随访过程中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的价值,为提高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支持。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支架植入术... 目的:分析接受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随访过程中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的价值,为提高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支持。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51例主动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主动脉夹层27例,腹主动脉瘤24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并通过表面遮盖显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法、多平面重组等不同方法及角度进行重建后处理,观察动脉瘤支架内外血栓形成情况及内漏发生情况。结果:50例患者形成支架外血栓,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术后13例患者假腔缩小,11例患者动脉瘤体积减小;8例患者发生内漏,总发生率为15.69%(8/51)。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特点,可有效对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具体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在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血栓形成
下载PDF
纵隔型肺癌的CT诊断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可雨 《医疗装备》 2011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CT资料。结果:17例中手术证实中央型肺癌6例,周围型肺癌9例,隐匿型肺癌2例。病理类型鳞癌7例,腺癌4例,小细胞癌6例。17例均有呼吸道症状。单侧,外缘分... 目的:研究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CT资料。结果:17例中手术证实中央型肺癌6例,周围型肺癌9例,隐匿型肺癌2例。病理类型鳞癌7例,腺癌4例,小细胞癌6例。17例均有呼吸道症状。单侧,外缘分叶、毛刺,与纵隔锐角相交,内缘脂肪线影,支气管以及肺内继发性改变,淋巴结肿大以中纵隔和肺门多见,是纵隔型肺癌多见的影像表现。结论: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深入观察影像学表现,对纵隔型肺癌可以做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型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何晓清 梁汉欢 +2 位作者 朱万寿 彭可雨 张洪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通过采用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检测痛风患者关节部位尿酸盐结晶的沉积状况,探讨DSCT技术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临床确诊的痛风患者48例作为试验组,其他关节炎患者30例作为... 目的:通过采用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检测痛风患者关节部位尿酸盐结晶的沉积状况,探讨DSCT技术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临床确诊的痛风患者48例作为试验组,其他关节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1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例骨关节炎患者及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采用双源CT对两组患者行双腕关节、双膝关节、双足踝关节扫描,利用仪器配置的痛风识别软件处理原始图像,由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患者检查部位是否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结果:在48例痛风患者DSCT检查中有46例发现关节内有尿酸盐沉积,痛风诊断的敏感性为46/48(95.8%);在3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伪信号影,诊断特异性为28/30(93.3%);有骨质破坏的痛风患者与无骨质破坏的痛风患者之间的尿酸盐结晶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血尿酸水平增高和血尿酸水平正常的痛风患者,其DSCT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诊断痛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且可以直观无创地显示患者检测部位尿酸盐结晶的沉积情况,提示DSCT可应用于痛风病情的监测,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 双能量 X线成像技术 痛风 尿酸盐结晶
下载PDF
CT动态增强扫描对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0
作者 梁汉欢 张洪 彭可雨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腔及腹膜后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密度、边缘与相邻结构关系...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腔及腹膜后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密度、边缘与相邻结构关系及动态增强CT表现。结果:7例病例中,4例主要位于腹腔,3例主要位于腹膜后,表现为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团块,肿瘤直径4.2~12 cm,平均为8.1 cm。平扫时,1例病灶呈稍高密度,1例病灶呈囊实性混杂密度,2例病灶呈等密度,3例病灶呈稍低密度。病灶均无完整包膜,与相邻组织、管腔结构及脏器分界不清,位于腹腔的病灶还累及腹膜后,而腹膜后病灶也向前累及腹腔。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轻度强化,其中病灶内可见纤细血管3例,包绕髂动脉及输尿管中段致肾积水1例,病灶包绕脾动脉及腹主动脉各2例,累及相邻肠管4例,累及胃壁2例,累及卵巢、胰腺及腰大肌各1例;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持续性及渐进性强化,且以延迟期明显。结论: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动态CT增强扫描对此病的诊断及对邻近器官的侵犯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病 腹部 纤维瘤病 侵袭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晓清 朱万寿 +1 位作者 梁汉欢 彭可雨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通过采用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对关节炎患者的发病关节进行检测,探讨DSCT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DSCT对来我院就诊的160例关节炎患者的发病关节进行双能量扫描,利用仪器配置的痛风识别软件处理原始图像,由两名... 目的:通过采用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对关节炎患者的发病关节进行检测,探讨DSCT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DSCT对来我院就诊的160例关节炎患者的发病关节进行双能量扫描,利用仪器配置的痛风识别软件处理原始图像,由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患者受检部位是否有尿酸盐结晶沉积,随后通过病例追踪随访,与临床确诊病例进行对比,分析DSCT技术对痛风的筛查、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结果:160例关节炎患者,其中临床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136例(33例为急性关节炎期,57例为间歇期急性发作,46例为慢性关节炎期),非痛风性关节炎24例。在13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有124例患病关节内有尿酸盐沉积,痛风性关节炎的检出率为124/136(91.2%);急性关节炎期33例,其中28例关节内有尿酸盐沉积,检出率为28/33(84.8%);在24例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24例均未检测出尿酸盐结晶沉积。结论:应用DSCT技术对关节炎患者的发病关节进行扫描,可有效提高临床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筛查、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 双能量 X成像技术 痛风 尿酸盐结晶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诊断血管性病变急腹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汉欢 张洪 彭可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4期562-566,570,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病变导致急性腹痛的64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8例血管源性急腹症平扫及增强CT,分析CT表现。结果内脏动脉瘤合并出血6例;腹主动脉及右侧髂总动脉瘤合并出血3例;腹主动脉分支夹层7例;肠系膜上动静脉扭转3例;肠系膜上... 目的探讨血管性病变导致急性腹痛的64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8例血管源性急腹症平扫及增强CT,分析CT表现。结果内脏动脉瘤合并出血6例;腹主动脉及右侧髂总动脉瘤合并出血3例;腹主动脉分支夹层7例;肠系膜上动静脉扭转3例;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及血栓形成14例;肾动脉栓塞5例。结论通过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腹部血管性病变能清晰显示其病因、病变范围及其继发改变,达到诊断明确,所以腹痛疑诊为血管性病变时,CTA应作为影像学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病变 急腹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小肠腺癌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0
13
作者 梁汉欢 彭可雨 陈华栋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37-39,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在小肠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腺癌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小肠腺癌发生在十二指肠11例,空肠7例,回肠5例。14例表现为局部结节样或菜花状软组织肿块;9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或... 目的评价螺旋CT在小肠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腺癌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小肠腺癌发生在十二指肠11例,空肠7例,回肠5例。14例表现为局部结节样或菜花状软组织肿块;9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或环形增厚,肠腔狭窄;其它表现包括:侵犯肝门、壶腹部合并胆道梗阻8例,不完全性肠梗阻7例,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例,周围结构侵犯与转移18例,腹水征6例,1例病灶合并肠套叠。增强扫描动脉期呈较明显强化(CT值平均增加45Hu),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不明显(CT值平均增加23Hu)。结论掌握小肠腺癌的CT表现的特征有助于与小肠间质瘤、淋巴瘤与类癌的鉴别;多平面重建有助于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远处转移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解傻 韦国雄 +5 位作者 何超 黄宇翔 朱培贵 梁汉欢 彭可雨 邹亚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9期78-79,共2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分别接受CT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CTA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检出率和阳性预测...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分别接受CT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CTA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检出率和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结果:在检测542个节段中,DSA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8个,其中轻度狭窄38个,中度狭窄36个,重度狭窄32个,闭塞102个;而CTA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1个,检出率96.63%,其中轻度狭窄41个,中度狭窄34个,重度狭窄33个,闭塞93个。CTA检查阳性预测率为94.71%,阴性预测率为98.80%。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DSA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载PDF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邹亚毅 梁汉欢 +2 位作者 彭可雨 阮兵 张洪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4期43-44,共2页
目的具体探讨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以及预后效果情况,为后期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性意见,提高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行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急性出血性... 目的具体探讨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以及预后效果情况,为后期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性意见,提高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行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主要表现出点片状、全段坏死以及段状坏死等等。结果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效果,对患者每一个阶段的病情发展状态进行较好的诊断,直接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以及满意度状态。结论随着临床诊断工作的不断开展情况来看,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手段俨然已经成为保证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诊断效果的关键性手段,同时对于患者的预后评价具有积极性的指导作用,所以具有临床诊断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动态增强扫描 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诊断预后情况
下载PDF
腹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洪 梁汉欢 +1 位作者 彭可雨 阮兵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11期1499-1500,共2页
目的研究腹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平片,研究组采用多层螺旋CT。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 目的研究腹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平片,研究组采用多层螺旋CT。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研究组的误诊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研究组的肠梗阻类型和肠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操作难度低于对照组,图像清晰度和患者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梗阻诊断中,腹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多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且肠梗阻类型和肠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价值 腹部X线平片 肠梗阻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亚毅 阮兵 +2 位作者 梁汉欢 彭可雨 张洪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9期5-6,2,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使用64排螺旋CT治疗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根据Debakay分类标准,在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Ⅰ型...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使用64排螺旋CT治疗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根据Debakay分类标准,在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Ⅰ型患者为15例,Ⅱ型患者为11例,Ⅲ型患者为24例。所有患者都可以清晰看到清晰破口、真假双腔以及低密度线样内膜瓣影,假腔直径最大为47mm,真腔直径最小为5mm,有21例患者可以看到在假腔内有附壁血栓形成。此外,在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5例患者动脉夹层累及头臂干,4例患者累及左锁骨下动脉,6例患者累及腹腔干,5例患者累及肠系膜上动脉,14例患者累及髂总动脉及其分支。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诊断筛查疑似主动脉夹层的一种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血管造影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MDCT诊断及动态随访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汉欢 张洪 彭可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3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多排螺旋CT(MDCT)的诊断价值及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CT增强扫描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图像重建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48例诊断为主动脉...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多排螺旋CT(MDCT)的诊断价值及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CT增强扫描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图像重建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48例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患者中,随访43例,进展的有8例,非进展者有35例。高龄,男性,肥胖,高血糖,吸烟及CT随访所见危险征象为主动脉壁内血肿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MDCT能准确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并可以评估其进展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内血肿 计算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Flash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冠脉成像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阮兵 梁汉欢 彭可雨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2期2780-2781,共2页
选取我院2014年3~10月收治的需做冠脉CT(心率≤65次/min),心率整齐的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行Flash双源CT冠脉扫描,对照组7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冠脉扫描,对比两组冠脉成像质量与X线辐射剂... 选取我院2014年3~10月收治的需做冠脉CT(心率≤65次/min),心率整齐的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行Flash双源CT冠脉扫描,对照组7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冠脉扫描,对比两组冠脉成像质量与X线辐射剂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行冠脉扫描的图像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lash双源CT冠脉扫描使患者冠脉CTA辐射剂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sh双源CT 低剂量扫描 冠脉成像
下载PDF
大螺距双源CT冠状动脉与头颈部动脉CTA一站式联合扫描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洪 梁汉欢 +2 位作者 彭可雨 邹亚毅 梁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大螺距双源CT冠状动脉与头颈部动脉CTA一站式联合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研究中选取了2018年2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0例。其中,A组采用大... 目的:研究大螺距双源CT冠状动脉与头颈部动脉CTA一站式联合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研究中选取了2018年2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0例。其中,A组采用大螺距双源CT冠状动脉与头颈部动脉CTA一站式联合扫描进行检查,对B组患者单纯行冠状动脉CTA扫描,对C组患者单纯行头颈部动脉CTA扫描。结果:在CT剂量指数(CTDlovl)、计量长度乘积(DLP)以及有效剂量(ED)三个方面,A组均低于B组和C组(P <0. 05)。A组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B组和C组(P <0. 05)。在血管CT值、噪声、信噪比(SNR)以及对比噪声比(CNR)方面,A组均低于B组和C组(P <0. 05)。A组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度均高于B组和C组(P <0. 05)。结论:采用一站式联合扫描,其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螺距双源CT冠状动脉 头颈部动脉CTA 图像质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