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其涂膜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易英 叶发银 +3 位作者 黄畴 官建国 饶建波 彭启亮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27,共5页
传统的合成乳液,综合性能差。不使用有机溶剂,合成了高tg(20.2℃)、低成膜温度(13.2℃)、力学性能较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共聚乳液,研究了n(NCO)/n(OH)、固化剂等因素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证实,聚氨酯(PU)和聚丙... 传统的合成乳液,综合性能差。不使用有机溶剂,合成了高tg(20.2℃)、低成膜温度(13.2℃)、力学性能较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共聚乳液,研究了n(NCO)/n(OH)、固化剂等因素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证实,聚氨酯(PU)和聚丙烯酸酯(PA)发生了共聚反应。TEM和粒径分布测试表明,PUA乳液粒径为200 nm左右,分布较均匀。DSC分析表明:涂膜中PU链的硬段及PA分子链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和共混程度。力学测试及涂膜综合性能测试显示,当n(NCO)/n(OH)为1.2~1.3,固化剂质量分数为1.2%~2.0%时,涂膜的力学性能、耐盐雾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乳液 涂膜性能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氮杂啶类固化剂
下载PDF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像学诊断(附47例分析)
2
作者 彭启亮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2362-2362,共1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IPF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多于女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咳、呼吸困难、Velcro叶罗音、杵状指、紫绀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呈间质状纤维化表现,易出现呼吸衰竭。结论:本...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IPF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多于女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咳、呼吸困难、Velcro叶罗音、杵状指、紫绀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呈间质状纤维化表现,易出现呼吸衰竭。结论:本病胸片诊断较为困难,HRCT可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细微结构,病变位于肺下叶后底段,胸膜下分布是其特点,为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疾病 特发性 纤维化HRCT
下载PDF
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用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勇 陈列松 +2 位作者 周钢 彭啟亮 孙彦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0-334,共5页
目的观察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术患者,其中50例接受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辅助CT引导下穿刺(观察组),50例接受常规CT引导下穿刺(对照组)... 目的观察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术患者,其中50例接受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辅助CT引导下穿刺(观察组),50例接受常规CT引导下穿刺(对照组),比较2组进针深度、CT扫描次数、单次穿刺成功率、诊断准确率、穿刺时间以及气胸、针道出血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CT扫描次数、穿刺时间及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单次穿刺成功率、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无论进针深度如何,观察组对直径>1 cm病灶的CT扫描次数、穿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针道出血和气胸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中直径≤1 cm病灶CT扫描次数、穿刺操作时间及针道出血、气胸发生率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提高穿刺准确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尤其适用于直径≤1.0 cm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穿刺术 活组织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脂代谢相关基因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
4
作者 彭啟亮 朱雅群 田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脂代谢相关基因(LMRG)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于基因表达数据库获得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LARC的全基因组表达数据GSE46862,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以获得差异表达基因。于分子标签数据库(MSigDB数据... 目的探讨基于脂代谢相关基因(LMRG)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于基因表达数据库获得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LARC的全基因组表达数据GSE46862,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以获得差异表达基因。于分子标签数据库(MSigDB数据库)搜集LMRG并与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获得差异表达的LMRG。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随机森林(RF)三种机器学习算法筛选获得候选LMRG。采用基因本体论(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进行功能富集分析以获得潜在的功能与作用通路。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候选LMRG预测LARC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准确性。结果共筛选出8个候选LMRG(ALOX5AP、FADS2、GALC、PLA2G12A、AGPAT1、AACS、DGKG、ACSBG2),这些LMRG主要涉及脂质代谢相关生物进程,并参与调控多个重要的脂质代谢相关信号通路。此外,这8个候选LMRG拥有较高的预测LARC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值。结论基于3种机器学习算法鉴定出的8个LMRG拥有较高的预测LARC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准确性,可为寻找LARC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的分子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晚期 放化疗 新辅助 脂类代谢 疗效预测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单羧酸转运蛋白的肿瘤临床应用进展
5
作者 张晓斐 刘沛宜 +4 位作者 梅国松 彭啟亮 张淑娟 张建国 赵伟新 《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66-873,共8页
肿瘤细胞由于存在代谢重编程的特性表现出高糖酵解率,导致乳酸过量产生以及细胞外酸度增加。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通过介导跨细胞膜的质子耦合乳酸转运,对维持这种代谢表型至关重要,也有助于肿瘤细胞pH值调... 肿瘤细胞由于存在代谢重编程的特性表现出高糖酵解率,导致乳酸过量产生以及细胞外酸度增加。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通过介导跨细胞膜的质子耦合乳酸转运,对维持这种代谢表型至关重要,也有助于肿瘤细胞pH值调节。溶质载体16(solute carrier 16,SLC16)基因家族编码的蛋白质MCT1和MCT4亚型在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等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与特定生理环境中发生的情况类似,MCT1和MCT4能够介导肿瘤细胞之间以及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和基质细胞之间的乳酸穿梭。这种形式的代谢合作方式是引起多种重要的肿瘤侵袭性特征的原因,包括细胞增殖、存活、血管生成、迁移、侵袭、转移、免疫耐受和治疗抵抗。对MCT功能调节了解的日益深入为临床实践中可预见的新型抑制剂的设计提供了新途径。全文概述MCT亚型在肿瘤中的作用,总结其药理学靶向的最新进展,以及新型有效的选择性MCT1和/或MCT4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酵解 乳酸 单羧酸转运蛋白 肿瘤治疗
原文传递
相转移催化法制备含氟环氧树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易英 刘志政 +4 位作者 王晶 武娜 彭启亮 黄畴 饶建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8-31,共4页
在不同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六氟双酚A(BPF)和环氧氯丙烷(ECH)缩聚合成含氟双酚A环氧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在BPF与ECH的摩尔比为1∶10,NaOH的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 h,四甲基氯化铵的摩尔用量为BPF的1%的条件下... 在不同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六氟双酚A(BPF)和环氧氯丙烷(ECH)缩聚合成含氟双酚A环氧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在BPF与ECH的摩尔比为1∶10,NaOH的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 h,四甲基氯化铵的摩尔用量为BPF的1%的条件下,可得到环氧值为0.53的含氟环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移催化剂 单因素实验 含氟环氧树脂
原文传递
基于锥形线束CT图像剂量计算准确度的实际测量验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黎 周钢 +3 位作者 孙彦泽 彭啟亮 韩杰冠 田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9-545,共7页
目的采用实际测量的方法探讨CBCT图像用于剂量计算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60位患者的锥形线束CT(CBCT)图像。利用Varian OBI系统获取模体的头部全扇面、头部半扇面、胸部半扇面、盆腔半扇... 目的采用实际测量的方法探讨CBCT图像用于剂量计算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60位患者的锥形线束CT(CBCT)图像。利用Varian OBI系统获取模体的头部全扇面、头部半扇面、胸部半扇面、盆腔半扇面4种扫描模式的CBCT图像, 以CIRS电子密度模体建立对应扫描条件的CT值-电子密度(HU-ED)曲线, 在CBCT图像上设计放疗计划并对检测点的剂量计算结果与电离室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分析剂量误差。然后利用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对60名患者基于CBCT图像放疗计划实施过程的准确度进行检测, 根据靶区D99%、Dmean、D1%和危及器官Dmean、D1%, 以及γ通过率来验证剂量计算的准确性。结果在模体点剂量检测中, 上述4种扫描模式CBCT图像的剂量计算误差分别为-1.06%±0.87%、-1.67%±0.86%、0.91%±0.73%、-1.54%±0.90%。患者基于CBCT图像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中, 各扫描模式下靶区(PTV)的Dmean、D99%及D1%差异均值均不超过2%, 除头部患者的晶状体外, 其他危及器官的Dmean和D1%差异不超过3%。各计划的靶区PTV及危及器官平均γ值在3%/2 mm标准下均<0.5。结论在正确建立HU-ED曲线的条件下, 基于CBCT图像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 可用于适应性放射治疗(ART)中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实际受照剂量的估算与安全监控。对于头部患者, 采用全扇面扫描模式来获取图像能进一步提高剂量计算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线束CT 剂量计算 准确度 实际测量
原文传递
MicroRNA及其靶基因在预测直肠癌放化疗疗效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彭啟亮 林宇鑫 +1 位作者 袁徐烨 朱雅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43-748,752,共7页
目的MicroRNA及其靶基因参与直肠癌放化疗疗效应答,本研究旨在筛选直肠癌放化疗疗效相关的microRNA及其靶基因,推动直肠癌放化疗疗效的基础研究.方法 基于PubMed数据库挖掘与直肠癌放化疗疗效相关的microRNA,结合microRNA-mRNA调控关系... 目的MicroRNA及其靶基因参与直肠癌放化疗疗效应答,本研究旨在筛选直肠癌放化疗疗效相关的microRNA及其靶基因,推动直肠癌放化疗疗效的基础研究.方法 基于PubMed数据库挖掘与直肠癌放化疗疗效相关的microRNA,结合microRNA-mRNA调控关系以及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寻找与直肠癌放化疗疗效相关的靶基因.通过DAVID、IPA等工具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和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文本挖掘,共搜集到38个与直肠癌放化疗相关的microRNA,结合实验验证和计算机预测的microRNA-mRNA调控关系,共得到潜在的靶基因3545个.其中,131个在基因芯片表达谱(GSE35452)中具有显著的差异表达现象(P<0.05).基因本体论以及信号转导通路富集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与直肠放化疗疗效密切相关.结论 上述microRNA及其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直肠癌放化疗疗效相关的多条信号通路,在一定程度上从生物机制的角度解释了直肠癌放化疗疗效的差异.同时,筛选出的microRNA及其靶基因也为预测直肠癌放化疗疗效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放化疗 MICRORNA 靶基因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18)F-FDGPET/CT在结节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9
作者 邓胜明 张玮 +4 位作者 章斌 潘律德 董佳佳 彭啟亮 吴翼伟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评价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18 F-FDG PET/CT)在结节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不同累及范围及不同分期的结节病患者检查资料,比较CT和18F-FDG PET/CT对病变检出能力,分析最大标准摄取值(SU... 目的评价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18 F-FDG PET/CT)在结节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不同累及范围及不同分期的结节病患者检查资料,比较CT和18F-FDG PET/CT对病变检出能力,分析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病变累及区域数目及辅助检查指标的相关性,比较胸内结节病与全身结节病及不同分期的胸内结节病的SUVmax。结果 15例患者PET图像上均有纵隔和肺门淋巴结放射性浓聚,全身放射性浓聚最高部位SUVmax为2.3-18.9(6.83±4.31)。PET/CT检出37处病变区域,平扫CT检测出26处。SUVmax与病变累及区域数目、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及24-h尿钙浓度呈正相关(r=0.56,P=0.029;r=0.757,P=0.018;r=0.694,P=0.026)。结论 18F-FDG PET/CT可用于评价结节病的累及范围和病情活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原文传递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危险因素Meta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常新 沈娇凤 +2 位作者 彭啟亮 庄志祥 田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8-1044,共7页
目的 用Meta分析方法对常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经治疗后出现下肢淋巴水肿的多个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定量综合研究。方法 从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英文数据库里检索自建库至2016年8月发表的临床研究,纳入文献经NOS质量评价... 目的 用Meta分析方法对常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经治疗后出现下肢淋巴水肿的多个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定量综合研究。方法 从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英文数据库里检索自建库至2016年8月发表的临床研究,纳入文献经NOS质量评价后通过Stata 14.0以及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各危险因素的OR值及其95%CI评价其关联强度。结果 最终纳入18篇文献,筛查出8个相关因素,其中放疗(OR=2.45,95%CI为2.05~2.94,P=0.000)、FIGO分期(OR=2.29,95%CI为1.66~3.14,P=0.000)及盆腔淋巴结清扫(OR=2.00,95%CI为1.02~3.91,P=0.040)为危险因素。结论 放疗、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妇科恶性肿瘤经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下肢淋巴水肿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MicroRNA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文艳 彭啟亮 +1 位作者 朱雅群 田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9-232,共4页
新辅助放化疗是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均能从中获益,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可能延误手术时机,降低总生存率。因此,寻找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出对新辅助治疗疗效差的患者,及早... 新辅助放化疗是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均能从中获益,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可能延误手术时机,降低总生存率。因此,寻找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出对新辅助治疗疗效差的患者,及早行手术治疗,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MicroRNA是具有基因表达调节作用的小的非编码RNA,参与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和DNA损伤修复过程,影响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可能预测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有关microRNA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疗效预测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明确microRNA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新辅助放化疗法 微型核糖核酸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