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骨分化中的铁死亡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祥辉 彭国璇 +4 位作者 彭洪成 林圆 曾令云 雷安毅 黄明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312,共8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主要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退行性疾病,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铁死亡是以铁离子依赖为特征,并伴有脂质过氧化物积累的一种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目前,随着对骨质疏...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主要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退行性疾病,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铁死亡是以铁离子依赖为特征,并伴有脂质过氧化物积累的一种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目前,随着对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抑制成骨分化中的铁死亡被发现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靶点。因此,该文旨在对国内外关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成骨分化中铁死亡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铁死亡 铁过载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参与生长板损伤修复的作用与机制
2
作者 彭洪成 彭国璇 +6 位作者 雷安毅 林圆 孙红 宁旭 尚显文 邓进 黄明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7-1503,共7页
背景:在生长板损伤炎症初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通过促进间充质祖细胞浸润、软骨形成、成骨反应以及调控骨重塑来促进生长板损伤的修复。目的:总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在生长板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PubMed、维普、万方数... 背景:在生长板损伤炎症初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通过促进间充质祖细胞浸润、软骨形成、成骨反应以及调控骨重塑来促进生长板损伤的修复。目的:总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在生长板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PubMed、维普、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生长板损伤,骨桥形成,血小板衍生因子BB,修复”,英文检索词为“growth plate injury,bone bridge,PDGF-BB,repair”,最终筛选66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生长板损伤经历早期炎症、血管重建、纤维骨化、结构重塑等病理进程,伴随着软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多种细胞交叉对话。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作为损伤早期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通过介导多种细胞炎症反应调控损伤修复过程,靶向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介导的炎症刺激可能通过改善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功能活性延缓生长板损伤骨桥形成进程,实现生长板损伤修复。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生长板损伤部位的血管生成和骨修复组织形成以及未损伤生长板的软骨内骨延长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启动的血管形成与软骨内成骨之间的偶联效应将有可能实现生长板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板损伤 骨桥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软骨再生 综述
下载PDF
铁死亡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进展
3
作者 曾令云 黄明智 +5 位作者 彭国璇 彭洪成 刘祥辉 雷安毅 林园 邹旭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96-99,共4页
铁死亡是一种以铁超载和活性氧积累为特征的新型细胞死亡模式。研究发现,细胞铁死亡在骨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中均有重要作用。铁代谢异常导致细胞内铁积聚,从而促进铁死亡的发生。铁死亡与骨质疏松关系紧密,如高糖高脂通过激活MET ... 铁死亡是一种以铁超载和活性氧积累为特征的新型细胞死亡模式。研究发现,细胞铁死亡在骨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中均有重要作用。铁代谢异常导致细胞内铁积聚,从而促进铁死亡的发生。铁死亡与骨质疏松关系紧密,如高糖高脂通过激活MET L3/ASK1-p38信号通路诱导成骨细胞铁死亡,地塞米松通过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铁死亡等促进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而通过调节铁死亡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铁死亡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鉴定及功能
4
作者 孙红 邓进 +4 位作者 彭国璇 庄勇 刘淼 宁旭 杨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325-2332,共8页
背景: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RNAs在表观遗传调控、转录以及转录后水平调控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目前其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过程中表达谱的改变以及调控作用鲜有报道。目... 背景: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RNAs在表观遗传调控、转录以及转录后水平调控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目前其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过程中表达谱的改变以及调控作用鲜有报道。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诱导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s及其功能。方法:以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诱导分化0 d(未诱导组)、14 d(诱导组)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成软骨诱导分化前后差异表达倍数变化2倍及以上的长链非编码RNAs和mRNAs,并通过qRT-PCR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筛选长链非编码RNAs邻近基因以及共表达基因。结果与结论:①与未诱导组相比,诱导组中显著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s共有816条,mRNAs共有5138条;②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主要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进程、生物调节和代谢过程等;主要通路包括黏附斑激酶、胰岛素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③对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s行邻近基因和共表达基因分析发现,部分长链非编码RNAs如SNHG16、XLOC_003886可能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和软骨退变中发挥重要作用;④结果表明,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谱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软骨分化过程中发生了明显改变;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s的生物学功能可能与邻近基因和共表达基因功能密切相关,从而调控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然而,其具体调控作用和分子机制有待实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成软骨分化 转录组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生长板损伤后骨桥形成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任廷果 彭国璇 +5 位作者 孙红 林廉洋 彭洪成 黄明智 姜华 邓进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64-470,共7页
生长板损伤或骨骺损伤是由创伤、感染等因素导致的长骨生长板软骨损伤。生长板损伤后会引起骨骺与干骺端之间形成骨桥,由此导致的肢体短缩与成角畸形一直是小儿矫形外科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软骨内成骨参与了生长板损伤后骨桥的形成,许... 生长板损伤或骨骺损伤是由创伤、感染等因素导致的长骨生长板软骨损伤。生长板损伤后会引起骨骺与干骺端之间形成骨桥,由此导致的肢体短缩与成角畸形一直是小儿矫形外科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软骨内成骨参与了生长板损伤后骨桥的形成,许多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通过控制软骨内成骨程序在骨桥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印度刺猬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炎症相关因子以及缝隙引导配体3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异常会导致生长板损伤后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功能受损,进而影响软骨内成骨活动。因此,本文综述生长板损伤后骨桥形成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旨在为生长板损伤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板损伤 骨桥形成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桔梗总皂苷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移植裸鼠瘤生长和STAT2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易亚乔 葛金文 +5 位作者 伍参荣 喻嵘 田雪飞 陈懿 邓玺玮 彭国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桔梗总皂苷体内抑制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其对肿瘤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ot transcription2,STAT2)的影响。方法将荷人A549移植瘤BALB/c裸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 目的探讨桔梗总皂苷体内抑制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其对肿瘤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ot transcription2,STAT2)的影响。方法将荷人A549移植瘤BALB/c裸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桔梗总皂苷组1(5 mg/kg·d)、桔梗总皂苷组2(10 mg/kg·d)、桔梗总皂苷组3(20 mg/kg·d)、桔梗总皂苷组4(25 mg/kg·d),分别治疗观察30 d,测量瘤体积与质量,并用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的病理形态结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细胞STAT2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桔梗总皂苷各组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移植瘤抑制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桔梗总皂苷对移植瘤体积与抑瘤率均显示出较好作用,桔梗总皂苷组4移植瘤的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桔梗总皂苷其它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桔梗总皂苷各组移植瘤体积大于环磷酰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桔梗总皂苷各组STAT2表达由强到弱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弱,成剂量依赖关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桔梗总皂苷对A549肺移植瘤组织生长有较好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移植瘤组织STAT2蛋白表达来抑制瘤组织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总皂苷 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 移植瘤 细胞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2 裸鼠
下载PDF
壮骨止痛方提取物对去势雌鼠Dkk1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慧萍 彭昕 +2 位作者 张国民 李玲 彭国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93-2395,I0011,共4页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方提取物对去势大鼠Dkk1蛋白的影响,并探究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具体机制。方法:60只3月龄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壮骨止痛方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组,每组15只。壮骨止痛方组、模型组去势(去卵巢)后建立绝经后...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方提取物对去势大鼠Dkk1蛋白的影响,并探究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具体机制。方法:60只3月龄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壮骨止痛方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组,每组15只。壮骨止痛方组、模型组去势(去卵巢)后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去除卵巢周围相应体积脂肪。术后5d开始给药,13周后取血和骨组织,测定血清中雌激素(E2)、降钙素(CT)、骨钙素(BGP)含量变化、骨组织病理变化、骨小梁密度,以及骨组织中Dkk1、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壮骨止痛方能降低去势雌鼠血清BGP、CT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壮骨止痛方组E2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壮骨止痛方组相比模型组,骨髓腔扩大不明显,且骨小梁形态较为正常;与模型组相比,壮骨止痛方组骨小梁密度有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壮骨止痛方组骨组织中骨组织Dkk1蛋白的表达降低、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壮骨止痛方可能是通过下调去势雌鼠体内Dkk1蛋白表达,进一步直接影响β-catenin的表达,间接影响雌激素、降钙素等激素的变化,从而达到改善骨代谢紊乱来治疗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骨止痛方 骨质疏松症 提取物 去势雌鼠 Dkk1蛋白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闭合性骨盆骨折早期救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彭国璇 李太军 +6 位作者 邓志红 甘乐彬 孙哲 杨传俊 孙家莉 陈国芬 邓进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闭合性骨盆骨折早期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MDT模式实施后救治的23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MDT组),以及MDT诊疗模式实施前传统分诊会...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闭合性骨盆骨折早期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MDT模式实施后救治的23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MDT组),以及MDT诊疗模式实施前传统分诊会诊制一体化模式救治的20例患者(一体化组),其中MDT组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19~70岁,平均38. 82岁;骨盆骨折侧方挤压型(LC型) 4例、前后挤压型(APC型) 11例、纵向剪切型(VS型) 5例、复合应力型(CM型) 3例。一体化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18~62岁,平均41. 45岁; LC型3例、APC型9例、VS型4例、CM型4例。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收缩压、术后24h尿量、总输血量、ICU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结果与一体化组相比,MDT组术后6h心率明显降低(P <0. 05),术后6h收缩压升高(P <0. 01),术后24h尿量明显增多(P <0. 01);一体化组总输血量高于MDT组(P <0. 05);一体化组ICU平均住院时间高于MDT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 272);患者病死率一体化组为15. 0%,MDT组为8. 7%,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 551,P=0. 392)。结论 MDT模式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早期救治中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血流动力学 多学科协作 诊疗模式
下载PDF
创伤后脓毒症早期预测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家莉 邓志红 +3 位作者 杨传俊 甘乐彬 彭国璇 邓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104-3108,共5页
创伤后脓毒症是以创伤后机体内环境失衡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特点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近80%的创伤后迟发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严重创伤后脓毒症的关键。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 创伤后脓毒症是以创伤后机体内环境失衡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特点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近80%的创伤后迟发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严重创伤后脓毒症的关键。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的发展,大量与创伤后脓毒症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被发现,如降钙素原、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硫氧还蛋白、可溶性CD14亚型、微小核糖核酸等,由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且存在个体差异,导致了单一的生物标志物难以实现有效诊断及预测,因此可能需要多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实现创伤后脓毒症研究的早发现、早治疗。本文对创伤后脓毒症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脓毒症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下载PDF
3种中药制剂对Hep 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玺玮 伍参荣 +3 位作者 刘竹筠 周正莲 彭国璇 邹逸凡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12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中药制剂肝复乐、黄芪注射液、β-榄香烯对Hep 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长满单层的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分别加入用DMEM完全培养基进行连续二倍稀释的中药复方肝复乐,以及黄芪注射液、β-榄香烯注射液,并设环磷酰胺药... 目的:探讨3种中药制剂肝复乐、黄芪注射液、β-榄香烯对Hep 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长满单层的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分别加入用DMEM完全培养基进行连续二倍稀释的中药复方肝复乐,以及黄芪注射液、β-榄香烯注射液,并设环磷酰胺药物对照与细胞空白对照,于37℃5%CO2分别培养48 h,采用MTT法测药物对Hep G2细胞的增殖、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肝复乐、黄芪注射液、β-榄香烯对Hep 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及环磷酰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中药对Hep G2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27.0 mg/mL、1.30 mg/mL、4.03 mg/mL。结论:肝复乐、黄芪注射液、β-榄香烯具有抑制Hep G2细胞增殖的作用,可为临床应用继续进行机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复乐 黄芪注射液 Β-榄香烯 HEP G2细胞
下载PDF
BTLA基因与炎症免疫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绍灵 彭国璇 邓进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7期555-557,共3页
严重创伤后感染所导致的脓毒症及其并发症是当今世界治疗的难题,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创伤患者机体反应性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创伤并发症早期诊断的候选标志物。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通过影响T... 严重创伤后感染所导致的脓毒症及其并发症是当今世界治疗的难题,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创伤患者机体反应性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创伤并发症早期诊断的候选标志物。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通过影响Th1/Th2细胞的平衡以及介导CD8+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进而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创伤脓毒症的免疫反应并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基于BTLA基因多态性与创伤后脓毒症发生及发展紧密相关,可能为创伤患者个体化诊疗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就BTLA基因多态性与炎症免疫调控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淋巴细胞 衰减因子 基因 脓毒症 免疫调控
下载PDF
贵州省省-市-县三级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进 彭国璇 +6 位作者 张其庸 肖仁举 郭德良 张静萍 孙家莉 王正国 张连阳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年第10期572-575,共4页
探讨贵州省省-市-县三级创伤救治体系的初步建设方案。分析贵州省地势条件、人文社会环境等特点,初步阐述贵州省省-市-县三级创伤区域救治体系的目标性建设方法,并进一步明确三级创伤区域救治中心各自职责,确定各级中心管理制度。省-市... 探讨贵州省省-市-县三级创伤救治体系的初步建设方案。分析贵州省地势条件、人文社会环境等特点,初步阐述贵州省省-市-县三级创伤区域救治体系的目标性建设方法,并进一步明确三级创伤区域救治中心各自职责,确定各级中心管理制度。省-市-县三级创伤区域救治中心的建设对严重创伤事件的救治有重要意义,可一定程度提高我省创伤救治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救治 省-市-县三级创伤救治体系
下载PDF
创伤凝血病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国芬 彭国璇 +1 位作者 任廷果 邓进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714-717,F0003,共5页
创伤早期由于凝血系统激活而加重凝血功能障碍形成创伤性凝血病(TIC),而TIC的发生则进一步加重多发伤患者出血,是使多发伤患者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TIC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大量研究发表,对TIC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 创伤早期由于凝血系统激活而加重凝血功能障碍形成创伤性凝血病(TIC),而TIC的发生则进一步加重多发伤患者出血,是使多发伤患者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TIC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大量研究发表,对TIC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等认识的不断深入,TIC患者预后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凝血病 多发伤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腰椎后路手术患者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罗义 杨华 +3 位作者 宁旭 彭国璇 刘淼 孙红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2年第4期245-250,共6页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手术患者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2例(54.39%),女52例(45.61%);年龄...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手术患者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2例(54.39%),女52例(45.61%);年龄为(49.5±12.6)(24~76)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3.2±2.8)(17.3~29.5)kg/m^(2);其中3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其中双节段手术最多(55例,48.25%);手术方式以“经后路切开复位+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主(48例,42.11%);术中采用自体输血61例(53.51%);使用氨甲环酸止血48例(42.11%);手术时间<180 min患者70例(61.40%)。记录患者术中和术后24 h失血量。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寻找24 h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手术节段、手术方式、输血情况、是否使用止血药以及手术时间与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存在相关性(均P<0.001)。结论 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是否使用氨甲环酸止血、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数量、输血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均为术后24 h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患者的性别、年龄、BMI以及合并基础疾病与术后24 h隐性失血量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 手术 手术后出血 腰椎 外科手术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古家润 彭国璇 +2 位作者 张安强 邓进 夏飞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88-392,共5页
脓毒症被定义为感染相关的免疫紊乱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一种由游离DNA(cfDNA)构成基本骨架,镶嵌有多种抗菌蛋白的网状物质,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在脓毒症发... 脓毒症被定义为感染相关的免疫紊乱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一种由游离DNA(cfDNA)构成基本骨架,镶嵌有多种抗菌蛋白的网状物质,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在脓毒症发生早期即可释放NETs,进而捕获并杀灭病原体,但过度形成的NETs则会损伤正常的组织细胞,促进微血栓形成,被认为是脓毒症诱导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NETs形成被认为可能是脓毒症治疗的潜在干预靶点之一。本文拟综述中性粒细胞NETs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为将NETs作为脓毒症治疗干预靶点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调控机制
下载PDF
骨关节炎软骨中铁死亡相关微小RNA-信使RNA调控网络的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作者 孙红 陈坤浩 +4 位作者 彭国璇 熊治林 李钟辉 邓进 杨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铁死亡相关微小RNA(miRNAs)-信使RNA(mRNAs)的调控网络并探讨其在骨关节炎(OA)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软骨相关数据集GSE175961和GSE1140007,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铁死亡相关... 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铁死亡相关微小RNA(miRNAs)-信使RNA(mRNAs)的调控网络并探讨其在骨关节炎(OA)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软骨相关数据集GSE175961和GSE1140007,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铁死亡相关miRNAs和mRNAs,并进行富集分析、miRNA-mRNA网络构建以及诊断价值分析。最后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关键基因表达,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其差异。结果GSE175961数据集中共筛选获得了15个差异表达miRNAs。使用TargetScan和miRDB数据库分别预测差异表达miRNAs的下游靶基因,共获得了5115个共存的靶基因。与GSE1140007数据集中19个差异表达铁死亡基因取交集后共获得了4个下游铁死亡基因(PARP15、KLF2、CDKN1A、PDK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构建了由15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和4个下游铁死亡基因组成的miRNA-mRNA调控网络。进一步富集分析表明,4个下游铁死亡基因与多种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途径有关,如脂肪酸代谢、细胞周期调控、FOXO信号途径以及P53信号途径等。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表明,4个下游铁死亡基因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此外,使用外部数据集证实,CDKN1A和PDK4在OA软骨组织中表达降低。而列线图表明,OA发生率随CDKN1A和PDK4表达降低而升高。qRT-PCR证实,正常组和OA组中,CDKN1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22±0.890、0.035±0.031;PDK4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85±0.567、0.393±0.18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铁死亡相关miRNA-mRNA调控网络与软骨退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铁死亡 微小RNA 微小RNA-信使RNA调控网络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细胞焦亡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药物筛选
17
作者 孙红 陈坤浩 +3 位作者 彭国璇 熊治林 邓进 杨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799-802,共4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骨关节炎(OA)滑膜组织中差异表达细胞焦亡基因及潜在治疗药物。方法GEO55235数据集中获取细胞焦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PRDEGs),并对其进行富集分析、聚类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使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骨关节炎(OA)滑膜组织中差异表达细胞焦亡基因及潜在治疗药物。方法GEO55235数据集中获取细胞焦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PRDEGs),并对其进行富集分析、聚类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使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识别关键基因,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关键基因诊断价值,利用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筛选靶向关键基因的化合物和中药。最后,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RT-PCR)验证关键基因在正常和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其差异。结果GEO55235数据集中共筛选获得13个差异表达细胞焦亡基因,其主要富集细胞程序性死亡、免疫调控、炎性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此外,13个PRDEGs的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两种OA滑膜组织亚型之间免疫细胞丰度存在明显差异。PPI和ROC曲线分析提示含PYD和CARD域蛋白(PYCARD)是OA滑膜组织中的关键焦亡基因,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中筛选到多种可作用于PYCARD基因的化合物和中药。qRT-PCR结果表明,PYCARD在OA组(2.690±1.355)的表达高于正常组(1.039±0.400,t=3.050,P<0.05)。结论滑膜细胞焦亡与OA发生密切相关,其中PYCARD基因可能是一种诊断和治疗OA滑膜炎症的标志物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滑膜炎 细胞焦亡 细胞焦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免疫浸润 药物筛选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调节神经递质影响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海洋 彭国璇 黄明智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1期1283-1286,共4页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是老年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1周内出现的谵妄,是一种急性发作且有明显波动性的急性神经精神综合征,主要发生在术后24~72h,表现为意识改变、注意力障碍及认知定向功...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是老年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1周内出现的谵妄,是一种急性发作且有明显波动性的急性神经精神综合征,主要发生在术后24~72h,表现为意识改变、注意力障碍及认知定向功能紊乱[1]。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运动特征,POD分为低活动型、高活动型和混合型,其中大约50%的患者为低活动型,主要特征为动作减少、语言贫乏和反应迟钝,正因如此,通常低活动型谵妄临床上更不容易被发现,具有更高的漏诊率和死亡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肠道菌群 肠-脑轴 神经递质
下载PDF
肾间质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国璇 蔡颜嵘 +2 位作者 李名浩 向坤 陈伶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4期4794-4796,共3页
肾间质纤维化是以正常的肾间质和肾小管结构被大量聚集的细胞外基质所替代为特征的病理过程,是多数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共同的病变过程,其病理变化主要由多种细胞因子和多条信号通路控制,是众多关键信号通路的交互影响与共... 肾间质纤维化是以正常的肾间质和肾小管结构被大量聚集的细胞外基质所替代为特征的病理过程,是多数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共同的病变过程,其病理变化主要由多种细胞因子和多条信号通路控制,是众多关键信号通路的交互影响与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入了解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对进一步揭示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现综述肾间质纤维化病理变化中关键的信号通路,以期为肾间质纤维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信号通路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Salter-Harris分型建立生长板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国璇 甘乐彬 +3 位作者 孙红 孙家莉 魏垒 邓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1期109-111,共3页
骨骼系统生长发育过程中,中胚层间充质干细胞首先在胚胎第6周形成近似长骨外形的软骨干及两端骺软骨的软骨雏形后,于胚胎第8周在软骨干中部出现原始骨化中心,随着生长发育过程不断延伸,妊娠晚期长骨两端的软骨内也先后出现次级骨化中心... 骨骼系统生长发育过程中,中胚层间充质干细胞首先在胚胎第6周形成近似长骨外形的软骨干及两端骺软骨的软骨雏形后,于胚胎第8周在软骨干中部出现原始骨化中心,随着生长发育过程不断延伸,妊娠晚期长骨两端的软骨内也先后出现次级骨化中心。次级骨化中心与干骺端之间的透明软骨统称为生长板[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板 动物模型 损伤 分型 间充质干细胞 骨化中心 发育过程 骺软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