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价值·立场·策略——苏童文本论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彭基博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9-65,共7页
-
文摘
苏童从1985年至1991年的文本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假定性文本,如《一九三四年的逃亡》、《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和《罂栗之家》.这种文本不是去模拟或反映一种现实,而是去想象或假定一种现实.苏童凭藉着罕见的玄思冥想的天赋刨造了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请注意,我使用想象或假定而回避了某些批评家所说的回忆。
-
关键词
叙述人
艺术世界
妇女生活
意象
生存问题
疯女人
苏童
文本
性格发展
罂栗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先锋小说的感知形式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彭基博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18-123,共6页
-
文摘
先锋小说的感知形式彭基博无中生有,或有中生无,是先锋小说的全部秘密。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先锋作家对小说的一般看法,也可以了解先锋小说的一般特性。韦勒克、沃伦曾将文学的特征界定为“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①,这确实切中了“文学的要旨,但他们并没有区...
-
关键词
先锋小说
先锋作家
孙甘露
文本
思维方式
华兹华斯
意象
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的虚构性
现实性
-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现象学诗学纲要
- 3
-
-
作者
彭基博
-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7-123,共7页
-
文摘
Ⅰ、元意识Ⅰ.1.1.自我意识对作为独立精神实体的自我意识我们务必进行两种澄清:(一) 澄清自我与自在的界限,即把自我从自在中离析出来;(二) 澄清自我与他人的界限,即把个体从类型中抽身。在哲学史上,笛卡尔是进行这种澄清的第一人,他的“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的第一原理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人的觉醒和独立。在此之前的哲学家虽然也谈到人以及人的思想或灵魂,但他们在谈论的时候有一个重大的忽视,就是将谈论者本体排除在谈论之外;笛卡尔的突出贡献在予他将自我意识纳入本体论的思考与建构之中,他通过对一切未经检验的知识体系的怀疑和对人的知识活动或认识能力的怀疑而建立起他的自我意识的观念。尽管笛卡尔怀疑一切,可对自我意识他却毫不怀疑,所以,对自我意识的充分肯定成为对一切充分否定的前提,这种怀疑的直接后果必然导致心与物的对峙与分裂,这是我们建立现象学诗学所要竭力抵制的。实质上,笛卡尔的怀疑是一种反省或反思,他的自我意识就是反省意识。
-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反省意识
无意识
心与物
弗洛伊德
理性
本体论
精气神
现象学
形而下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批判的循环——对十七年文艺批判的反思
- 4
-
-
作者
彭基博
-
出处
《荆州师专学报》
1992年第6期46-53,共8页
-
文摘
十七年的文艺批判是当代文学史上重大的文艺现象,除了各种文学史或思潮史中偶尔提及的文字外,现存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似乎对此一直缄默不语,更不用说将其视为一种独特文艺现象予以专门性的研究和思考了。本文不揣粗陋,试图探讨下述几个问题,以期应起应有的关注。一、批判循环的基本内涵循环,《辞海》的定义是:顺着环形的轨道旋转,比喻事物周而复始的运动。
-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批判过程
胡风
真实性理论
文艺批判
批判对象
批判论题
1949-1956年
秦北阳
陈涌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I209.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文学批评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可能性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陈美兰
於可训
昌切
彭基博
-
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
武汉大学中文系 硕士
教授
副教授
博士
-
出处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70-76,共7页
-
文摘
陈美兰(以下简称陈) 今天,我们三个年龄段的人聚在一起,谈谈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我们之间有一些共同点,自然也存在差异,这就使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我相信,对话不仅使我们进一步认清自己,也有助于了解目前批评界的动向和发展。
-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当代中国文学
批评界
先锋文学
陈美兰
八十年代
社会历史批评
批评模式
九十年代
整一化
-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诗歌的当下境况与个人化写作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昌切
於可训
程光炜
彭基博
-
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
武汉大学中文系 博士
副教授
讲师、硕士
-
出处
《长江文艺》
1995年第8期48-52,共5页
-
文摘
当下境况衰落原因昌切: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来谈谈诗歌的当下境况。於可训:诗歌在80年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关注,进入90年代就处于边缘状态,甚至给人一种趋于消失的感觉。在公众的心目中,诗歌已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在文人手中,则成了文化的装饰和刊物的点缀。我们有理由怀疑,诗歌还能不能成为当代文学的一种样式?怎样看待这种现状?很值得探讨。
-
关键词
个人化写作
中国诗歌
意识形态
第三代诗
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
写作活动
私人话语
衰落原因
叙事时代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