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银氧化锌多孔微棒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贾志刚 彭宽宽 +1 位作者 李艳华 诸荣孙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873-878,共6页
采用均匀沉淀法于80°C下水热2h合成棒状掺银酒石酸锌,以此为前驱体通过直接热分解制备不同含银量的多孔载银氧化锌微米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红外光... 采用均匀沉淀法于80°C下水热2h合成棒状掺银酒石酸锌,以此为前驱体通过直接热分解制备不同含银量的多孔载银氧化锌微米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所得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进一步研究多孔载银氧化锌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银的掺入提高了多孔氧化锌的光催化效率。掺杂量为3%(摩尔分数)的多孔氧化锌微棒的光催化效率最高,在120min内可使80%的甲基橙降解,且在太阳光下显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ZnO 多孔材料 光催化性能 脱色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培养基上细菌菌落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余伟 彭宽宽 +4 位作者 陈伟 穆渴心 谭臣 王湘如 冯耀泽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1-1226,共6页
利用高光谱技术对培养基上细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进行快速识别和分类。采集琼脂培养基上细菌菌落的高光谱反射图像(390-1040 nm),在对波段差图像进行大津阈值分割的基础上自动提取细菌菌落光谱,并建立细菌... 利用高光谱技术对培养基上细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进行快速识别和分类。采集琼脂培养基上细菌菌落的高光谱反射图像(390-1040 nm),在对波段差图像进行大津阈值分割的基础上自动提取细菌菌落光谱,并建立细菌分类检测的全波长和简化偏最小二乘判别( PLS-DA)模型。全波长模型对预测集样本的分类准确率和置信预测分类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5.9%。此外,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 CARS)、遗传算法( GA)和最小角回归算法( LARS-Lasso)进行波长优选并建立对应简化模型。其中,CARS简化模型在精度、稳定性及分类准确率方面均优于GA和LARS-Lasso简化模型,其对预测集样本的分类准确率和置信预测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8.0%。研究表明,高光谱是一种细菌菌落高精度、快速、无损识别检测的有效方法。简化模型中优选的波长可以为开发低成本检测仪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 遗传算法 最小角回归算法
下载PDF
乙基紫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余章 訾言勤 +2 位作者 彭宽宽 黄亚北 孙登明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33-36,共4页
研究乙基紫(EV)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反应.在pH=3.78的条件下,HSA的加入使EV在其最大吸收峰(595 nm)处吸光度增强,比EV溶液的吸光度显著增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在595 nm处EV-HSA溶液的吸光度值与EV溶液的吸光度值之差ΔA... 研究乙基紫(EV)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反应.在pH=3.78的条件下,HSA的加入使EV在其最大吸收峰(595 nm)处吸光度增强,比EV溶液的吸光度显著增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在595 nm处EV-HSA溶液的吸光度值与EV溶液的吸光度值之差ΔA与HSA的浓度c在一定范围内有线性关系,线性响应范围为5.0~150.0 mg/L,检出限为0.097 1 mg/L,用于人血清白蛋白样品测定结果满意,由此建立起快速测定HSA的实用方法.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干扰少、灵敏度高的特点.同时,初步探讨EV-HSA结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紫 人血清白蛋白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油污干扰下硅钢片缺陷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彭宽宽 龚时华 +1 位作者 王子悦 李德龙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20期77-82,共6页
油污干扰下的硅钢片表面缺陷检测难点在于所获取的图片包含多种干扰信息。为了能够在检测到缺陷的同时去除干扰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中值滤波配合维纳滤波抑制硅钢片表面的纹理干扰方法。然后连接并补... 油污干扰下的硅钢片表面缺陷检测难点在于所获取的图片包含多种干扰信息。为了能够在检测到缺陷的同时去除干扰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中值滤波配合维纳滤波抑制硅钢片表面的纹理干扰方法。然后连接并补全断开的油污轮廓边缘,获得油污区域掩膜去除油污边缘的干扰。再制作亮斑掩膜,去除油污表面亮斑边缘的干扰。最后仅留下缺陷边缘。经试验,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油污干扰下的硅钢片表面缺陷,例如细小缺陷、表面刮伤和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油污干扰 硅钢片缺陷 边缘断点连接 维纳滤波 中值滤波
下载PDF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储能要躬行
5
作者 彭宽宽 《电器工业》 2017年第11期53-53,共1页
2017年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一时间刷爆了储能朋友圈,各方意见和解读也随之而来。有人欢呼"储能的春天来了",也有人... 2017年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一时间刷爆了储能朋友圈,各方意见和解读也随之而来。有人欢呼"储能的春天来了",也有人因"没补贴"而心凉了一大截。那么到底该如何看待这样一份权威文件?储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指导意见》 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 科技部 参与者 产业
下载PDF
介孔铁镁复合氧化物对Cr(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2
6
作者 彭宽宽 贾志刚 +1 位作者 诸荣孙 周建富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51-1658,共8页
以铁镁复合草酸盐为前驱体制备了介孔铁镁复合氧化物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孔隙化学吸附分析仪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将介孔铁镁复合氧化物应用于水体中Cr(Ⅵ)的吸附,考察了吸附条件对其去除Cr(Ⅵ)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 以铁镁复合草酸盐为前驱体制备了介孔铁镁复合氧化物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孔隙化学吸附分析仪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将介孔铁镁复合氧化物应用于水体中Cr(Ⅵ)的吸附,考察了吸附条件对其去除Cr(Ⅵ)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获得的铁镁复合氧化物为纳米晶构筑的介孔材料,比表面最高达157.25m2/g;常温下,在pH值为2时能有效吸附Cr(Ⅵ),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饱和吸附容量为30.67mg/g;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二级速率方程,吸附过程为吸热自发的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介孔材料 铬(Ⅵ) 吸附
原文传递
磁性介孔锰铁复合氧化物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贾志刚 彭宽宽 +3 位作者 许立信 陈红 李艳华 诸荣孙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7-162,共6页
以复合金属草酸盐为前驱体制备了纳米晶构筑的介孔锰铁氧化物材料,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固体比表面测定仪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体Cr(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及离子强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 以复合金属草酸盐为前驱体制备了纳米晶构筑的介孔锰铁氧化物材料,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固体比表面测定仪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体Cr(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及离子强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碱液对Cr(Ⅵ)的洗脱率。结果表明,获得的锰铁氧化物为纳米晶构筑的介孔材料,比表面达277.4 m2/g,对Cr(Ⅵ)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100 mg/L,pH值在2时,10 min内能使溶液中的Cr(Ⅵ)去除率达96.8%,最大Cr(Ⅵ)吸附容量Qm为4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铁氧化物 Cr(Ⅵ) 纳米粒子 吸附
原文传递
羧酸配位前驱体法制备铁镍复合氧化物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贾志刚 彭宽宽 +1 位作者 王秋泽 诸荣孙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0-546,共7页
采用不同二元羧酸(草酸、丙二酸、丁二酸和酒石酸)为配位沉淀剂,通过羧酸配位前驱体法制备出铁镍复合氧化物,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Fourier红外光谱分析仪等对产物的形貌及物相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二元羧酸分子结构对铁... 采用不同二元羧酸(草酸、丙二酸、丁二酸和酒石酸)为配位沉淀剂,通过羧酸配位前驱体法制备出铁镍复合氧化物,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Fourier红外光谱分析仪等对产物的形貌及物相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二元羧酸分子结构对铁镍复合氧化物物相形成的影响,考察了样品用于含Cr(Ⅵ)模拟废水处理时的性能。结果表明:以不同二元羧酸沉淀剂制备出的铁镍复合氧化物的物相不同,其对水体中的Cr(Ⅵ)吸附性能也不同,其中以酒石酸配位前驱体获得的铁镍复合氧化物Cr(Ⅵ)去除效果最好。在pH=2.0时,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过程符合动力学第二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二元羧酸 水热-热解法 吸附
原文传递
电化学储能的发展及其价值和问题分析
9
作者 彭宽宽 《数据中心建设+》 2020年第3期29-34,共6页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能源结构由高碳向低碳和无破发展和升级是必然趋势,这种趋势给储能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电力体制改革为更多释放红利,让利于民的政策性福利给储能的发展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能源结构升级和电力体制改革都...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能源结构由高碳向低碳和无破发展和升级是必然趋势,这种趋势给储能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电力体制改革为更多释放红利,让利于民的政策性福利给储能的发展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能源结构升级和电力体制改革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这也注定储能的发展需要“直挂云帆济沧海”锐意突破的同时,也需要有“守得云开见月明”隐忍的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体制改革 能源结构 电化学储能 时代烙印 让利于民 释放红利 升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