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文学本土化探索的新进路——以近年长篇小说创作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彭岚嘉 郝婷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61,共10页
近年来,长篇小说在主题意涵、语言形态和文体变革等方面形成回归本土化的创作趋向,成为文学领域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种路径。具体体现为作家们不仅在主题意涵层面通过重述历史和观照现实对本土化经验进行拓展和深化,而且还在语言... 近年来,长篇小说在主题意涵、语言形态和文体变革等方面形成回归本土化的创作趋向,成为文学领域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种路径。具体体现为作家们不仅在主题意涵层面通过重述历史和观照现实对本土化经验进行拓展和深化,而且还在语言表达方面通过借鉴本土话语资源以恢复汉语表述方式在表现国人情感结构和文化心理方面的独特修辞作用,同时也在文体结构方面通过对中国本土性小说传统的传承与赓续,积极探寻文体革新。这一回归本土化的创作趋向,是全球化语境、中国式现代化等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学自身寻求原创性突破共同促推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本土化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题材同质化、处理方式简单化、人物塑造贫乏和超越性缺乏等问题。对此,作家们需要在更加深入生活、更新经验和认知方式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把握中国本土现实的新变,将关注的焦点拓展到与国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从多方面借鉴中国本土性传统,塑造出更多具有人性深度和彰显本土文化精神的典型人物,并以超越性视野和未来意识关注全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精神难题。与此同时,本土化文学应更新对本土文化传统的价值认知,以现代意识和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一种本土化的方式通达“世界性”,彰显中国文学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土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故事 汉语主体性 文体革新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中的西部乡土文学走向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岚嘉 《西部文艺研究》 2023年第3期77-79,共3页
在中国百余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巨大变化的无疑是有着悠久农耕文化传统的乡村。尤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城市化的时代浪潮中,农村又面临着土地荒废、人口流失、产业单一、村庄空心化、环境污损化等诸多窘境,为此,国家提出振... 在中国百余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巨大变化的无疑是有着悠久农耕文化传统的乡村。尤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城市化的时代浪潮中,农村又面临着土地荒废、人口流失、产业单一、村庄空心化、环境污损化等诸多窘境,为此,国家提出振兴乡村战略。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背景中,作家如何摆脱以往被遮蔽、被误解的文化想象,找回真实的乡土,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文学的力量,就是一个应当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乡村振兴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农耕文化 人口流失 时代浪潮 村庄空心化 土地荒废
下载PDF
黄河文化的脉络结构和开发利用——以甘肃黄河文化开发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彭岚嘉 王兴文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92-99,13,共9页
以河流为载体的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源泉,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恒河文明以及黄河文明等古代四大文明均是河流文明的代表。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特性和文化集合的集聚或总和,其内在精神包括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多元融合、以人... 以河流为载体的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源泉,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恒河文明以及黄河文明等古代四大文明均是河流文明的代表。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特性和文化集合的集聚或总和,其内在精神包括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多元融合、以人为本、崇德利用、贵和尚中等方面。从生成角度看,黄河文化具有一种树状聚散特征;从文化内涵来看,黄河文化是以"和"为核心思想;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黄河文化具有超乎寻常的稳定性。黄河文化的结构是一个由多条脉线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黄河文化主脉线主要有生物化石线、文明遗址线、农耕文化线、民族文化线、宗教文化线、民间文化线、文学艺术线、建筑文化线等等。每条主脉线上又分布有若干副脉线,这些脉线交错纠结,共同织就了具有生成性、开放性的网状结构式的黄河文化系统。甘肃黄河文化开发必须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可能性,准确界定其内涵与外延,打造具有品牌特征的黄河文化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文明 黄河文化 脉络结构 文化开发
下载PDF
新秧歌剧运动:革命时代的政治与娱乐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岚嘉 吴双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6-150,共5页
在抗战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改造和利用民族形式成为当时文艺界争论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文化相对封闭落后的陕北地区,以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的秧歌作为改造对象,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蔚为壮观的新秧歌剧运动,在... 在抗战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改造和利用民族形式成为当时文艺界争论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文化相对封闭落后的陕北地区,以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的秧歌作为改造对象,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蔚为壮观的新秧歌剧运动,在娱乐的同时,完成了对民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现实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实现了官方的政治文化对民间文化的改造和统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秧歌运动 民间 政治标准 娱乐标准 狂欢理论
下载PDF
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 被引量:28
5
作者 彭岚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1-84,共4页
在经济开发的同时 ,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是西部大开发中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西部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决定西部文化整体发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西部的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 在经济开发的同时 ,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是西部大开发中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西部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决定西部文化整体发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西部的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 ,是文化开发的基点 ;文化资源是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 ,开发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资源化的人文经济 ,乃是西部腾飞的要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文化生态 保护 文化资源 开发
下载PDF
莫言小说的罪感和罪感困境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岚嘉 杨天豪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4-132,共9页
罪感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重要思想,本尼迪克特将"罪感文化"置于理论的殿堂。但在中国,罪感文化是微弱的火星,似有星点,但无燎原之势。莫言自动担当当代文学罪感的重任,《蛙》是其开山之作。莫言的罪感意识主要来自于本土环境... 罪感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重要思想,本尼迪克特将"罪感文化"置于理论的殿堂。但在中国,罪感文化是微弱的火星,似有星点,但无燎原之势。莫言自动担当当代文学罪感的重任,《蛙》是其开山之作。莫言的罪感意识主要来自于本土环境和母亲的影响,还有自己的经历。《蛙》虽然以罪感为终极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莫言的罪感还是不彻底的,留有"耻感文化"的尾巴和悔罪的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感 罪感文化 耻感文化 《蛙》 悔罪 救赎
下载PDF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被引量:28
7
作者 彭岚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104,共3页
辨析并界定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探讨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国在保护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系 保护
下载PDF
西部地区的文化圈及文化板块 被引量:10
8
作者 彭岚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6-100,共5页
西部因历史流变而形成的文化圈和因地理单元的独特性造成的文化板块,使西部文化整体 上具有一致性而层面上又有特殊性。只有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的厚土与现实文化的重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样化之间的关系,依据不同... 西部因历史流变而形成的文化圈和因地理单元的独特性造成的文化板块,使西部文化整体 上具有一致性而层面上又有特殊性。只有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的厚土与现实文化的重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样化之间的关系,依据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确立富有西部特色和多民族色彩的经济与文化综合开发模式,才能推动西部社会的 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文化圈 文化板块 文化多样化 历史文化 现实文化
下载PDF
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土地书写的文化审视与反思 被引量:3
9
作者 彭岚嘉 许燕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41,共7页
土地作为一种文学命题有着较为深远的文化意义和母题形态,人类的文化之根深深地根植于深沉而厚重的土地,并因此成为人类文化的强大载体与象征符号。关于土地的书写不仅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文学命题,也是一个关于人类的话题。在不同的文化... 土地作为一种文学命题有着较为深远的文化意义和母题形态,人类的文化之根深深地根植于深沉而厚重的土地,并因此成为人类文化的强大载体与象征符号。关于土地的书写不仅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文学命题,也是一个关于人类的话题。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土地会被赋予不同的文化涵义。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土地是20世纪乡土文学中作家们一再书写的重要意象,对大地母亲的赞美与眷恋一直是乡土文学的重要源泉。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影响是无可估量的。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展开,多元文化语境的影响,土地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变化和文化裂变,有关它的书写显现出了许多不容忽视的新质,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显著变化。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土地荒漠化程度日益加重,大量的农耕用地荒芜;文化的裂变使得乡村土地为核心的价值文化体系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动摇,农民们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土地不再是他们的生存之本。农村原有的生存秩序以及和谐状态被打破,漂泊在城市的农民们面对着钢筋水泥,对土地只剩下了回忆。然而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土地被抛弃的命运或许也将是大势所趋,作家们在留恋与困惑之间徘徊却又无能为力,是该坚守土地还是放弃土地是矛盾的冲突和焦点,文章试就这样的文化现象作一尝试性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土地书写 文化语境
下载PDF
西部文化建设论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岚嘉 陈占彪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0-144,共5页
西部大开发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而且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通过文化复兴来促进西部经济振兴和通过经济开发来促进文化发展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片面强调经济振兴而忽视文化复兴 ,必将会导致西部开发的畸形发展... 西部大开发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而且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通过文化复兴来促进西部经济振兴和通过经济开发来促进文化发展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片面强调经济振兴而忽视文化复兴 ,必将会导致西部开发的畸形发展。只有在经济开发的同时重视文化建设 ,才能促进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大开发 文化建设
下载PDF
中国西部世界遗产的申报状况及其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岚嘉 邓华陵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93,共5页
随着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全国性的申遗热潮再度升温。西部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也非常重视世界遗产申报工作。本文分析了中国西部已有世界遗产的分布格局,并统计了西部地区申报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 随着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全国性的申遗热潮再度升温。西部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也非常重视世界遗产申报工作。本文分析了中国西部已有世界遗产的分布格局,并统计了西部地区申报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提出宜大不宜小、宜精不宜粗、宜特不宜平和宜并不宜孤的四项对策性原则,以有利于西部地区申报世界遗产工作能科学有序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世界遗产 申报对策
下载PDF
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与当代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岚嘉 杨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9,共9页
文化和文化自信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重点,党的历代领导人均有精彩论述。党的十八大以后,文化自信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和重要。文化自信不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也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 文化和文化自信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重点,党的历代领导人均有精彩论述。党的十八大以后,文化自信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和重要。文化自信不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也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也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但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以及先进文化的统一性,还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只有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才能赢得生存发展权利与机会,最终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历史根基 时代价值
下载PDF
甘肃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被引量:9
13
作者 彭岚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0-132,共3页
分析了甘肃文化资源的六种类型,阐述了文化资源整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强调文化资源开发中应当坚持保护性、整体性、协调性、适度性、多样性、持续性的六大原则,以免使文化资源在开发中受到破坏和损害。
关键词 甘肃 文化资源 整合效益 开发原则
下载PDF
地域文化与中国现代地域小说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岚嘉 徐凤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2-24,共3页
近三十年来,地域小说颇受文学界的关注,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毫无疑问,地域文化是地域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质素,但是诸如它如何影响小说,如何表现于小说,呈现出哪些美学风格等问题还不甚明了,本论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地域小说 地方色彩 美学风格
下载PDF
论海外华文作家的“河流”情结——以虹影、张翎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岚嘉 孙胜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3-126,共4页
海外华文作家异乡生存的特殊经历,在对故乡的追忆中会无意识产生与生活和环境相关的某些情结。海外华文作家在对故乡的反复书写中,通过"河流"意象表现出家园意识、救赎意识、逃离意识等,虽然华文作家在作品中对"河流&qu... 海外华文作家异乡生存的特殊经历,在对故乡的追忆中会无意识产生与生活和环境相关的某些情结。海外华文作家在对故乡的反复书写中,通过"河流"意象表现出家园意识、救赎意识、逃离意识等,虽然华文作家在作品中对"河流"的表现不同,但都存在着可以称之为"河流"情结的体验。另外,以作家个人的情结来反观作品,也可以对作品从更深层次进行解读其内涵和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 华文作家 河流情结
下载PDF
西部开发: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岚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9-123,共5页
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平衡发展的正确路径。西部经济虽然落后,但在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上却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制定经济文化战略,必须具体分析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经济现状。西部开发的历史与现状,决定着西部开发的独... 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平衡发展的正确路径。西部经济虽然落后,但在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上却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制定经济文化战略,必须具体分析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经济现状。西部开发的历史与现状,决定着西部开发的独特性。西部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解决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把文化建设放到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整体性。西部大开发应当选择一条经济开发与文化建设齐头并进、共同复兴的道路,在经济开发的同时注重文化建设,促进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开发 文化建设 西部开发 民族文化 开发利用
下载PDF
中国西部文化的世界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岚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7,共5页
中国西部不仅是自然地理上的高地 ,而且也是文化地理上的高地。历史与地理的双重聚合 ,造就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多样性。而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 ,又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文化气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 ,曾经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而形成多样... 中国西部不仅是自然地理上的高地 ,而且也是文化地理上的高地。历史与地理的双重聚合 ,造就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多样性。而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 ,又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文化气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 ,曾经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而形成多样性的中国西部文化 ,对全人类而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文化 历史传统 现代转型 世界意义
下载PDF
甘肃申报世界遗产的社会与经济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岚嘉 《甘肃理论学刊》 200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世界遗产作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与经济价值。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申报世界遗产之时,甘肃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也应当重视世界遗产申报工作。...  世界遗产作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与经济价值。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申报世界遗产之时,甘肃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也应当重视世界遗产申报工作。本文从强化遗产保护意识、促动经济有效增长、推进社会全面发展三个方面,阐述申报世界遗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社会意义 经济价值
下载PDF
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流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岚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40,共6页
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小说以前所未有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理论。二十多年的现实主义小说,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不同的主题取向和审美特质,大致可划分为人性复归、文化寻根、生存叙写和社会透视四个阶... 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小说以前所未有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理论。二十多年的现实主义小说,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不同的主题取向和审美特质,大致可划分为人性复归、文化寻根、生存叙写和社会透视四个阶段。从总体上看,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仍呈推进和深化态势。现实在发展,现实主义文学理所当然也应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现实主义 小说 流变
下载PDF
整合文化资源 六大板块联动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岚嘉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0年第4期18-20,共3页
1文化产业意识不强,缺乏创新意识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其中指出"甘肃历史文化厚重、发展潜力巨大,但体制机制不活、开放程度较低"。应当... 1文化产业意识不强,缺乏创新意识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其中指出"甘肃历史文化厚重、发展潜力巨大,但体制机制不活、开放程度较低"。应当说这一定位是客观的,也是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联动 甘肃经济 文化类型 机制不活 社会经济发展 发展潜力 资源整合利用 文化旅游业 投资指南 文化资源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