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胶海绵在患儿置入PICC所致接触性皮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沈燕 朱海霞 +1 位作者 彭开珍 周玉峰 《护理学报》 2017年第8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在PICC导管所致接触性皮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置入PICC后发生接触性皮炎患儿,应用明胶海绵,防止PICC导管与皮肤直接接触。结果 15例接触性皮炎患儿,10例轻度,应用明胶海绵,平均更换时间为7 d,显效8例,有效2例;4例中...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在PICC导管所致接触性皮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置入PICC后发生接触性皮炎患儿,应用明胶海绵,防止PICC导管与皮肤直接接触。结果 15例接触性皮炎患儿,10例轻度,应用明胶海绵,平均更换时间为7 d,显效8例,有效2例;4例中度,应用明胶海绵,平均更换时间为5 d,显效2例,有效2例;1例重度,应用明胶海绵,平均换膜时间为2 d,但未有效缓解。结论应用明胶海绵可以有效缓解PICC导管所致轻、中度接触性皮炎,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海绵 PICC 接触性皮炎
下载PDF
院外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遵医行为及疾病复发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彭开珍 卢秋穗 周玉峰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4期2302-2303,共2页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多见于1~6月的小婴儿。309/6的患儿反复发作,最终发展为支气管哮喘,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居家期间的遵医情况是疾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院外护理干...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多见于1~6月的小婴儿。309/6的患儿反复发作,最终发展为支气管哮喘,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居家期间的遵医情况是疾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院外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家属遵医情况的研究少见报道。因此,我科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院外干预方法,并选取我科2011年1~6月的15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对其中78例进行院外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相关研究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干预 毛细支气管炎 遵医行为 疾病复发
下载PDF
儿童哮喘治疗依从性对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卢秋穗 张银美 +1 位作者 沈燕 彭开珍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078-207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治疗依从性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认识哮喘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09年6月~12月我院儿科门诊中因依从性差未规范治疗的哮喘患儿57例,进行肺功能检测,收集影响依从性的因素;通过对患儿和家长的教育和管理再按照&q...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治疗依从性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认识哮喘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09年6月~12月我院儿科门诊中因依从性差未规范治疗的哮喘患儿57例,进行肺功能检测,收集影响依从性的因素;通过对患儿和家长的教育和管理再按照"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每月随访1次,3个月后复查肺功能,比较规范化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改变。结果 57例患儿中,规范化治疗前,FEV1%为(73.41±9.86),PEF%为(70.82±12.83);规范化治疗后,FEV1%为(86.45±9.43),PEF%为(88.46±1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有多种,其中缺乏哮喘相关知识、担心药物副作用和因吸入剂使用方法不当导致疗效不佳中断治疗等为主要因素。结论儿童哮喘依从性差可影响患儿的肺功能,应积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依从性,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依从性 肺功能 规范化治疗
原文传递
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的疗效评定与监测 被引量:8
4
作者 卢秋穗 周国平 +2 位作者 陆超 沈燕 彭开珍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28期51-52,共2页
目的 应用客观指标肺功能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定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年龄≥5岁根据GINA哮喘控制水平分类属于未控制的哮喘患儿57例,按照GINA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每个月复诊1次,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 目的 应用客观指标肺功能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定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年龄≥5岁根据GINA哮喘控制水平分类属于未控制的哮喘患儿57例,按照GINA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每个月复诊1次,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预计值)检测及填写C-ACT量表,分析并比较.结果 FEV1%预计值从治疗前的(73.41±9.86)%升高到治疗后的(86.45±9.43)%,PEF%预计值从治疗前的(70.82±12.83)%升高到治疗后的(88.46±12.52)%,C-ACT评分从治疗前的(18.25±1.58)分增加到治疗后的(23.79±1.92)分,治疗前后FEV1%预计值、PEF%预计值、C-ACT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功能检测是评估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C-ACT是一种简易而有效的评价儿童哮喘控制的方法,两者联合应用评定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治疗 呼吸功能试验 哮喘控制测试
原文传递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皮肤点刺的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开珍 卢秋穗 +1 位作者 沈燕 安海燕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632-2633,共2页
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由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生与环境中过敏原有关,而过敏原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明确过敏原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有... 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由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生与环境中过敏原有关,而过敏原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明确过敏原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是发现并明确过敏原和协助诊断的简便方法,它具有损伤小、阳性检出率高等特点。我科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应用皮肤点刺试验对215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进行检测,并就变应原的预防提出健康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患儿 护理 气道炎症反应 阳性检出率 反复发作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碳酸氢钠溶液不同漱口方案对恶性肿瘤化疗患儿口腔pH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沈燕 周玉峰 +2 位作者 杨娟 彭开珍 王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3-1417,共5页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化疗患儿采用碳酸氢钠溶液不同漱口方案漱口后口腔pH值的变化情况,为临床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患儿口腔真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6例恶性肿瘤化疗患儿为研究对象,设计溶液浓度、含漱量、含漱时间与连漱口数不同的碳酸...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化疗患儿采用碳酸氢钠溶液不同漱口方案漱口后口腔pH值的变化情况,为临床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患儿口腔真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6例恶性肿瘤化疗患儿为研究对象,设计溶液浓度、含漱量、含漱时间与连漱口数不同的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方案,采用pH值试纸测定漱口前与漱口后各个时间点患儿口腔的pH值,分析不同漱口方案对口腔pH值的影响与变化趋势。结果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含漱量、含漱时间与连漱口数等均影响漱口后口腔pH值的变化。口腔pH值均在漱口后90 min恢复至漱口前水平,不受漱口方法影响。采用不同方法漱口时患儿舒适度与依从性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15 ml、含漱30 s、连漱3口、每90 min漱口1次的漱口方案,恶性肿瘤化疗患儿漱口后口腔pH值碱化更明显,有利于预防口腔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钠 漱口 PH值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