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蒽环类药物普通制剂及脂质体制剂的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翠霞 王蕾 +6 位作者 白彬 李晓晶 彭悦颖 张聪聪 胡子鉴 吕承 李海燕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88-93,共6页
蒽环类药物属于抗肿瘤抗生素,为细胞周期靶向非特异性药物,具有广谱、强效的特点,临床上广泛用于实体肿瘤和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但是,因为容易引起心脏毒性事件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经多年研究表明,与蒽环类药物... 蒽环类药物属于抗肿瘤抗生素,为细胞周期靶向非特异性药物,具有广谱、强效的特点,临床上广泛用于实体肿瘤和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但是,因为容易引起心脏毒性事件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经多年研究表明,与蒽环类药物普通制剂相比,脂质体制剂不但疗效相当,而且能减轻心脏毒性。本文就蒽环类药物普通制剂和脂质体制剂心脏毒性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作一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药物 脂质体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下载PDF
盐酸阿比多尔临床药理学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单慧 王倩 +5 位作者 张雪媛 张灿 陈军霞 彭悦颖 胡子鉴 吕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盐酸阿比多尔(arbidol hydrochloride)是由前苏联药物化学研究中心研制的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1],于1993年在俄罗斯首次上市,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成人及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2]。阿比多尔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 盐酸阿比多尔(arbidol hydrochloride)是由前苏联药物化学研究中心研制的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1],于1993年在俄罗斯首次上市,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成人及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2]。阿比多尔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较好的安全性,其疗效已得到临床验证[3],于2006年在中国获准上市,用于治疗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多项研究证明阿比多尔在体内、体外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比多尔 抗病毒 临床药理学 临床研究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和尿中匹诺塞林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严蓓 曹国颖 +4 位作者 闫记灵 胡欣 彭悦颖 边子睿 李可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6-1222,共7页
目的:评定LC-MS/MS法测定人血浆和尿中匹诺塞林浓度的不确定度,并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析评定2种生物基质中匹诺塞林浓度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依次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对比分析影响2种生物基质... 目的:评定LC-MS/MS法测定人血浆和尿中匹诺塞林浓度的不确定度,并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析评定2种生物基质中匹诺塞林浓度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依次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对比分析影响2种生物基质中匹诺塞林浓度不确定度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人血浆中50 ng·mL-1和人尿中40 ng·mL-1匹诺塞林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3.36 ng·mL-1和3.94 ng·mL-1(P=95%,k=2)。结论: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匹诺塞林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曲线拟合、标准溶液和血浆提取引入,而人尿中匹诺塞林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由尿样提取、标准曲线拟合和标准溶液的配制引入,不同生物基质中匹诺塞林的测定不确定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不一致的,主要是由样品提取方法不同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匹诺塞林 血浆 尿 不确定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粪便中匹诺塞林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严蓓 曹国颖 +3 位作者 闫记灵 彭悦颖 边子睿 李可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年第2期35-39,共5页
目的:对人粪便中匹诺塞林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分析人粪便中匹诺塞林浓度测定过程,确定并简化不确定度来源,利用LC-MS/MS测定人粪便中匹诺塞林的方法学验证数据,通过统计学方... 目的:对人粪便中匹诺塞林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分析人粪便中匹诺塞林浓度测定过程,确定并简化不确定度来源,利用LC-MS/MS测定人粪便中匹诺塞林的方法学验证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依次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人粪便中低(51.07 ng·mL-1)、中(510.44ng·mL-1)和高(2957.50 ng·mL-1)质量浓度匹诺塞林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4.58 ng·mL-1、26.30ng·mL-1和206.46 ng·mL-1(k=2,置信概率为95%)。结论:测量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数值相关,随浓度高低不同而有所差异,而且测定不确定度比例在匹诺塞林不同浓度的结果也不相同,标准曲线拟合对低浓度点的影响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诺塞林 粪便 不确定度
原文传递
LC-MS/MS测定人尿中匹诺塞林浓度及尿排泄研究
5
作者 严蓓 曹国颖 +4 位作者 闫记灵 胡欣 彭悦颖 边子睿 李可欣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540-1544,共5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人尿中匹诺塞林浓度,考察其在中国健康受试者尿液中的排泄特征。方法 尿样用乙醚液-液萃取,采用LunaTMC8色谱柱(2.00 mm×150 mm,3μm)分离,以乙腈-0.3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人尿中匹诺塞林浓度,考察其在中国健康受试者尿液中的排泄特征。方法 尿样用乙醚液-液萃取,采用LunaTMC8色谱柱(2.00 mm×150 mm,3μm)分离,以乙腈-0.3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65∶35,V/V)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1,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多重反应监测(MRM)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8名受试者静脉滴注匹诺塞林40 mg,测定匹诺塞林的尿药排泄参数。结果 匹诺塞林在3~2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3 ng·mL-1,批内、批间变异(RSD)小于6.34%,稳定性较好。受试者给药后,匹诺塞林在给药结束后4 h尿的累积排泄百分率达到平台,48 h累计排泄百分率为(0.11±0.05)%。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高,适用于人尿中匹诺塞林的测定及其尿药排泄特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匹诺塞林 尿药排泄
原文传递
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原研药Abraxane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的生物等效性和延长用药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边莉 耿翠芝 +8 位作者 欧阳取长 胡夕春 彭悦颖 肖锦怡 王明霞 杨农 原静 汪玉梅 江泽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236-1241,共6页
目的比较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PAB)(克艾力)与原研药Abraxane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的生物等效性,探索PAB延长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利用生物等效性研究采用随机、两周期、自身交叉对照研究设计(PAB为试验药T,Abraxane... 目的比较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PAB)(克艾力)与原研药Abraxane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的生物等效性,探索PAB延长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利用生物等效性研究采用随机、两周期、自身交叉对照研究设计(PAB为试验药T,Abraxane为参比药R),受试者随机接受R→T或T→R 2周期治疗(260 mg/m2共21 d);非PD受试者进入延长用药期,均应用试验药(260 mg/m2共21 d)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耐受。 结果2016年3月1日至5月24日,共纳入4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初始两周期交叉用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和药代动力学参数表明两种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试验药与参比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7%、97.4%,其中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21.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中位用药周期数7(1~23),中位实际用药剂量260 mg/m2(220~260 mg/m2),因毒性反应减低剂量7例(17.5%),均由260 mg/m2降低为220 mg/m2,因毒性反应结束用药22例(55%)。ORR为40%(95% CI, 24.8%~55.2%),解救一线治疗有效率高于非一线治疗(43.8%与25%),既往未接受过紫杉类治疗的患者较接受过患者有效率高(45.5%与37.9%)。中位PFS为49周(95% CI, 30周~NA)。 结论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克艾力)与原研药Abraxane是生物等效制剂,其毒性反应及疗效亦与原研药无显著差异,国产药物的研发为中国患者创造了更多的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转移性乳腺癌 生物等效性 安全性 疗效
原文传递
伊潘立酮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餐后条件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7
作者 王月琴 李泽运 +5 位作者 刘帅兵 孟志宾 赫晓林 彭悦颖 张晓坚 田鑫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9-384,共6页
目的研究伊潘立酮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高脂条件下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开放、随机、两周期、两序列自身交叉试验设计,健康受试者分别空腹和餐后口服1 mg伊潘立酮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样... 目的研究伊潘立酮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高脂条件下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开放、随机、两周期、两序列自身交叉试验设计,健康受试者分别空腹和餐后口服1 mg伊潘立酮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样。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浆样品中伊潘立酮及其代谢物羟基伊潘立酮(P88)的浓度,用Phoenix^(TM) Win-Nonlin 7.0软件计算两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空腹状态下,健康受试者口服伊潘立酮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伊潘立酮和其代谢物P88的ρ_(max),AUC_(0-t),AUC_(0-∞)的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89.88%~106.61%和90.05%~102.45%、99.81%~109.40%和100.79%~108.17%、100.06%~110.20%和101.58%~110.97%。餐后状态下,血浆中伊潘立酮和P88的ρ_(max),AUC_(0-t),AUC_(0-∞)的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102.06%~118.14%和100.73%~111.20%、103.94%~111.83%和104.88%~112.29%、104.02%~113.02%和103.29%~111.33%。伊潘立酮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在空腹和餐后状态下的ρ_(max),AUC_(0-t)和AUC_(0-∞)的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00%~125.00%的范围内。结论伊潘立酮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餐后状态下均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潘立酮 羟基伊潘立酮 生物等效性 药动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