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巴戏形态实录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措顿丹 宋晓嵇 《西藏艺术研究》 1987年第2期11-13,共3页
去年五月,我们几个人来到错那县勒布区,在麻马村和赖村等村庄进行门巴戏调查工作,获得许多第一手材料。门巴戏,一般仅六名演员出场,即老渔翁、小渔夫(猎户装)、甲鲁(诺桑)仙人(上师)、仙女(意绰)、龙女等。演员全是男性,乐器唯鼓、钹而... 去年五月,我们几个人来到错那县勒布区,在麻马村和赖村等村庄进行门巴戏调查工作,获得许多第一手材料。门巴戏,一般仅六名演员出场,即老渔翁、小渔夫(猎户装)、甲鲁(诺桑)仙人(上师)、仙女(意绰)、龙女等。演员全是男性,乐器唯鼓、钹而已,鼓钹敲击点子变化多端,腔调高昂,节奏明晰。虽无正式谱子,但在一至九的数字内,多寡相杂敲击,比如一二三、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五六七等等,按照手势花样变化和演唱时间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巴戏 甲鲁 勒布区 错那县 阿吉拉姆 龙女 诺桑 七等 门隅 上师
下载PDF
桑鸢寺“经藏跳神舞”简介
2
作者 彭措顿丹 宋晓嵇 《西藏艺术研究》 1987年第3期21-22,共2页
桑鸢寺庙有“与经藏相联系的初十跳神舞”(译音茨久尕羌)和“与初十日相联系的经藏跳神舞”(译音多德尕羌)等两种跳神舞。先者是萨迦派的规则,后者是宁玛教派的规则。为什么需要分出“与经藏相联系的初十跳神舞”和“与初十相联系的经... 桑鸢寺庙有“与经藏相联系的初十跳神舞”(译音茨久尕羌)和“与初十日相联系的经藏跳神舞”(译音多德尕羌)等两种跳神舞。先者是萨迦派的规则,后者是宁玛教派的规则。为什么需要分出“与经藏相联系的初十跳神舞”和“与初十相联系的经藏跳神舞”呢?因为“经藏跳神舞”内的节目须在初十日跳,“初十跳神舞”中的一些节目须在“经藏跳神舞”中一起舞蹈之。本文,仅简介“经藏跳神舞”。先谈一下经藏敬供法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藏 桑鸢寺 宁玛教 萨迦派 尸陀林 布袋和尚 修行者 牟尼赞普 昌珠寺 声闻乘
下载PDF
藏戏发展史综述(上)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志群 彭措顿丹 《西藏艺术研究》 1991年第3期31-41,共11页
公元六世纪末,藏族三十一代王朗日伦赞以雅隆为基地,同时据有雅鲁藏布江流域、拉萨吉曲河平原和尼洋河畔的工布地区。据《唐蕃会盟碑》记载,至唐僖宗中和二年(佛灭后四二六水虎年,公元882年)吐蕃王朝疆域以拉萨为首府,“南若门、洛和天... 公元六世纪末,藏族三十一代王朗日伦赞以雅隆为基地,同时据有雅鲁藏布江流域、拉萨吉曲河平原和尼洋河畔的工布地区。据《唐蕃会盟碑》记载,至唐僖宗中和二年(佛灭后四二六水虎年,公元882年)吐蕃王朝疆域以拉萨为首府,“南若门、洛和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拨悉密等。”《新唐书·吐蕃传》载:“东与松、茂、隽接,南极婆罗门,西取四镇,北抵突厥。”公元九世纪中叶以后,分裂割据时期的“蕃钦波”(大藏),有上部阿里三围,中部卫藏四茹,下部朵康(青康地区)六岗,即西藏十三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僖宗 苯教 密宗 桑耶寺 面具舞蹈 汤东杰布 吐蕃传 分裂割据 羌姆 唐蕃会盟
下载PDF
藏戏发展史综述(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志群 彭措顿丹 《西藏艺术研究》 1991年第4期21-30,共10页
噶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期的西藏戏曲自十七世纪建立噶丹颇章地方政权始,西藏戏曲,特别是蓝面具戏,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繁荣时期。它的主要标志是:已形成了以唱为主,唱、诵、舞、表浑然一体的戏曲艺术表演形式;在戏剧及文学上已出现了作家... 噶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期的西藏戏曲自十七世纪建立噶丹颇章地方政权始,西藏戏曲,特别是蓝面具戏,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繁荣时期。它的主要标志是:已形成了以唱为主,唱、诵、舞、表浑然一体的戏曲艺术表演形式;在戏剧及文学上已出现了作家创作的堪称上乘的剧本,积累了一批著名的优秀传统剧目,在民间已建立起许多藏戏戏班,有的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的职业、半职业戏班;在艺术风格上开始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如江嘎尔和党木隆的表演艺术各具风采。到七世达赖时。由噶夏出面每年组织大型的藏戏演出活动“雪顿节”。就在这个时期,德格戏正式形成,同时门巴戏和昌都戏也先后形成并获得发展。宗喀巴创建藏传佛教格鲁派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巴戏 诺桑法王 觉木 卓娃桑姆 艺术表演形式 白玛文巴 苏吉尼玛 噶丹颇章 西藏和平解放 十七世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