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充证候生物学研究之初探虚特症
1
作者 彭晨习 陈家旭 +4 位作者 宋美芳 孙雪彬 张曼 闫秋莹 薛飞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50-1953,共4页
本文依据中医"有诸内必行之于外"理论,结合方证辨证抓主症的思想,提出"虚特症"这一概念,从古籍文献、专家经验方中提取出虚特症,认为其广泛存在,并有其自身特点,能经过临床实践检验。将虚特症运用到诊断,可以达到... 本文依据中医"有诸内必行之于外"理论,结合方证辨证抓主症的思想,提出"虚特症"这一概念,从古籍文献、专家经验方中提取出虚特症,认为其广泛存在,并有其自身特点,能经过临床实践检验。将虚特症运用到诊断,可以达到中医辨证执简驭繁的目的,一方面为丰富中医辨证体系进行新的探索;另一方面,为补充证候生物学研究,发展中西医结合诊断提供的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证 虚特症 方证辨证 证素 虚症
下载PDF
肝郁脾虚证与脑-肠肽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孙雪彬 陈家旭 +2 位作者 宋美芳 彭晨习 刘玥芸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69-1973,共5页
肝郁脾虚证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既有肝郁情志不舒的表现,又有脾虚消化功能不好的表现。而脑-肠肽不仅对胃肠道有调控作用,还可以参与情绪的调节,这与肝郁脾虚证发生的机制颇为符合。目前发现的脑-肠肽有10多种,本文就其中几种... 肝郁脾虚证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既有肝郁情志不舒的表现,又有脾虚消化功能不好的表现。而脑-肠肽不仅对胃肠道有调控作用,还可以参与情绪的调节,这与肝郁脾虚证发生的机制颇为符合。目前发现的脑-肠肽有10多种,本文就其中几种与肝郁脾虚证最为密切的脑-肠肽进行展开综述,来探讨脑-肠肽与肝郁脾虚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脾虚证 脑-肠轴 肠肽
下载PDF
关于五苓散证与脱水之间关系的探讨
3
作者 孙雪彬 陈家旭 +3 位作者 宋美芳 彭晨习 闫秋莹 张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97-2000,共4页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一张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的千古名方,随着人们对五苓散更加深入的理解,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在《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涉及到五苓散的条文一共11条,将这些条文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将五苓散证...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一张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的千古名方,随着人们对五苓散更加深入的理解,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在《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涉及到五苓散的条文一共11条,将这些条文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将五苓散证归纳为脉浮、发热、口渴、烦、呕吐、小便不利,将这些症状与脱水过程中出现的症状相比较,发现其中有好多相似之处,因此本文将从病因、症状和临床应用以及对五苓散证的思考几个方面来从方证对应的角度来探讨五苓散证和脱水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脱水 五苓散证
下载PDF
《本草纲目》附方的方证关系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彭晨习 陈家旭 +2 位作者 宋美芳 孙雪彬 卞庆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49-1351,共3页
《本草纲目》作为李时珍代表作,为自然科学和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以挖掘本书附方价值为目标,从该书附方入手,从方证角度——药证、量证、合方等角度解读方证对应,以药测方,以方测药,证明《本草纲目》方证关系的适用性,同... 《本草纲目》作为李时珍代表作,为自然科学和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以挖掘本书附方价值为目标,从该书附方入手,从方证角度——药证、量证、合方等角度解读方证对应,以药测方,以方测药,证明《本草纲目》方证关系的适用性,同时强调抓主要指征;运用方证相对论和方证相应论分析《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本人附方特点,突出附方的方证对应关系;以各科疾病为例,探究其附方价值,与同道共飨。《本草纲目》所载附方很好的体现了方证对应学术观点,从方证对应角度展示了李时珍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附方 方证对应 方证关系 病机
原文传递
论中医微观辨证 被引量:45
5
作者 宋美芳 陈家旭 +3 位作者 彭晨习 孙雪彬 张曼 闫秋莹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67-2869,共3页
微观辨证,即用微观指标来认识与辨别证。微观指标在微观辨证中起着重要作用:①判断机体已病或未病;②辅助辨病辨证;③将微观指标纳入中医证候的命名;④促进微观辨证独特的方证相应体系形成;⑤指导疗效评价与病后防复;⑥探索中医证候与... 微观辨证,即用微观指标来认识与辨别证。微观指标在微观辨证中起着重要作用:①判断机体已病或未病;②辅助辨病辨证;③将微观指标纳入中医证候的命名;④促进微观辨证独特的方证相应体系形成;⑤指导疗效评价与病后防复;⑥探索中医证候与微观指标间的规律。但微观辨证存在局限性,微观指标亦具有片面性,如何将微观指标与整体结合,整体怎样微观化,如何多指标动态合参等,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指标 微观辨证 证候命名 方证相应 疗效评价 证候规律
原文传递
对“因发知受”发病学原理的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宋美芳 陈家旭 +2 位作者 卞庆来 彭晨习 孙雪彬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09-712,共4页
清初医家钱潢用"外邪之感,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高度概括了机体因感受外邪而发病,医家们再依据发病的症状体征推测病因,从而求得病机、进行论治的思维过程。因发知受的本质,实际上包括了审证求因、由因求机和审机论治... 清初医家钱潢用"外邪之感,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高度概括了机体因感受外邪而发病,医家们再依据发病的症状体征推测病因,从而求得病机、进行论治的思维过程。因发知受的本质,实际上包括了审证求因、由因求机和审机论治3个过程,由"因机"预测"发",由"发"知"因机",再审机论治。在临床中,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及现代辨证体系,对还未显现出临床症状的疾病进行预测和干预治疗,即"未发"亦"知因机",实现"司内揣外",与传统中医"司外揣内"相互补充。因发还能知传知变,对疾病的预后与转归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发知受 病因 病机 发病 审证求机
原文传递
从《伤寒论》探讨方证辨证的思路 被引量:10
7
作者 卞庆来 邱文琪 +6 位作者 宋美芳 孙雪彬 彭晨习 潘秋霞 李晓娟 刘玥芸 陈家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809-3811,共3页
方证辨证继承和发扬了《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思维,丰富和完善了中医辨证方法理论体系。方证辨证的基础是对证候病机的准确把握。《伤寒论》条文中的病机可通过直接阐明、脉象、变证以及症状区别等方式表现出来。医者临证之时又要圆机活... 方证辨证继承和发扬了《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思维,丰富和完善了中医辨证方法理论体系。方证辨证的基础是对证候病机的准确把握。《伤寒论》条文中的病机可通过直接阐明、脉象、变证以及症状区别等方式表现出来。医者临证之时又要圆机活法,不拘经方,学伤寒之理而不固守其方。《伤寒论》中紧扣病机、灵活加减、大胆假设和合理试探等思维方法为方证辨证提供了思路,并对方证辨证的运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方证辨证 思路
原文传递
中医辨证方法体系概述 被引量:41
8
作者 宋美芳 侯雅静 +3 位作者 卞庆来 彭晨习 孙雪彬 陈家旭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46-50,共5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而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关于辨证,历代医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通过概述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性辨证等八种传统辨证方法及...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而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关于辨证,历代医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通过概述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性辨证等八种传统辨证方法及其优劣势,以阐明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历史及现状。通过概述微观辨证、证素辨证、方证辨证、藏象辨证、病机辨证、病证结合辨证等七种现代辨证方法及各自的特点,以阐明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现代发展。提出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传统"四诊"收集临床资料的过程中形成现代中医"五诊"理论,以获得更全面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医生准确选择辨证方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 辨证方法 辨证体系 辨证论治 五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