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发展强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杨靖 林乐乐 +1 位作者 张宇 金崑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2年第4期21-26,共6页
湿地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黄河流域湿地资源的关键区域,掌握其景观格局和发展强度变化情况,有助于了解黄河流域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并制定保护管理对策。本研究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GlobeLand 30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采用景... 湿地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黄河流域湿地资源的关键区域,掌握其景观格局和发展强度变化情况,有助于了解黄河流域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并制定保护管理对策。本研究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GlobeLand 30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采用景观转移矩阵、景观转类指数(IT)和景观发展强度指数(LDI)对7个黄河流域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与景观发展强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该区域景观格局相对稳定,景观转出主要发生在草地和裸地中,景观转入主要发生在裸地、湿地和水体中,草地面积有较明显减少,湿地和水体保护与恢复成效明显,面积有显著增加;研究区域的景观发展强度保持在较低水平,所受干扰主要由农业活动主导,需提高对该区域中耕地扩张和草地退化的关注;景观格局变化及发展强度分析可快速完成湿地状况评估,反映研究区域的人为干扰程度和保护成效,但针对该区域的生态级别赋值和LDI系数有待进一步研究,判断湿地的健康状况时,建议结合实地调查并纳入更多的水环境指数和生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自然保护区 景观格局 景观发展强度
下载PDF
黄河流域湿地分布格局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杨靖 张宇 +1 位作者 林乐乐 金崑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2年第2期4-9,共6页
黄河流域的湿地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其分布格局的变化对科学制定湿地保护管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GlobeLand 30全球地表覆盖30 m分辨率数据提取黄河流域的湿... 黄河流域的湿地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其分布格局的变化对科学制定湿地保护管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GlobeLand 30全球地表覆盖30 m分辨率数据提取黄河流域的湿地分布,采用空间分析、土地覆被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对黄河流域近20 a的土地覆被特征、湿地覆被类型转移数量和趋势以及湿地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整体土地覆被类型以草地为主,其次是耕地和林地,湿地在整个黄河流域的覆被面积比例较小,整个黄河流域的土地覆被结构在2000—2020年间未发生明显的变化;黄河流域的湿地分布较为聚集,且2000—2020年聚集程度呈增长趋势,湿地的破碎化程度有所降低,湿地斑块所受干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近20 a湿地面积呈缓慢增长趋势,与湿地相互转化面积最多的是草地和耕地。优化黄河流域景观格局结构,提高对湿地周边草地与耕地的关注,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并根据流域东西部的不同特征开展保护与发展规划,将有助于黄河流域湿地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湿地 分布格局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软枣猕猴桃在中国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童 黄治昊 +4 位作者 彭杨靖 王泳腾 王萍 王诗童 崔国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921-4928,共8页
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大型落叶藤本,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该物种在中国从最北的黑龙江岸至南方广西境内的五岭山地都有分布,但尚未明确其适宜分布区域。因该物种具有独特的食用和药用价... 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大型落叶藤本,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该物种在中国从最北的黑龙江岸至南方广西境内的五岭山地都有分布,但尚未明确其适宜分布区域。因该物种具有独特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现已被北京市、河北省、吉林省等列为地方性保护物种。本文利用Maxent模型对软枣猕猴桃在中国的潜在适宜分布区进行了预测并对其分布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在我国的适宜分布区总面积约为3.01×10^(6 )km^2;其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四川中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和贵州西北部等地中低山区地带,呈圆环状分布。其中软枣猕猴桃在云南、四川、陕西等省份的潜在高适生区域面积最大。利用Jackknife刀切法计算得到影响软枣猕猴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湿季度降水量(500—800 mm)、年均温(12.5—17.5℃)、最冷季度降水量(290—660 mm)和海拔(2000—2690 m),上述环境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79.7%。建议在中高度适宜分布区进行野生软枣猕猴桃的迁地保护和人工种植,并根据其适生环境调整软枣猕猴桃的农业种植繁育规划,为软枣猕猴桃的就地、迁地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MAXENT 环境因子 适宜分布区
下载PDF
我国东北三省自然保护区物种保护价值评估 被引量:8
4
作者 樊简 彭杨靖 +1 位作者 邢韶华 崔国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6473-6483,共11页
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并依据保护价值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是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以我国东北地区4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并依据保护价值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是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以我国东北地区4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和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估。通过选取物种的濒危性、特有性和保护等级等指标来计算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保护价值;选取分类独特性、近缘程度和濒危性等指标来计算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进而计算出各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物种保护价值。研究结果显示:该评价方法能够很好的反映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各个层次和类群的保护价值,能够较准确地识别其物种保护优先性。不同自然保护区其保护价值存在一定差异;同一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没有显著差异,但其野生动物与植物之间的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存在一定差异性;绝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其植物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大于动物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虽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综合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差异很大。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价值显著高于同类型的其他自然保护区,而辽宁章古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物种保护价值较低,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之间其综合保护价值则没有明显差异。该评价方法能较好地进行自然保护区物种保护价值评价,并用于进行自然保护区之间的比较,并不会因自然保护区所处生境、所分布物种不同而产生评价结果上的偏差;该方法在对自然保护区遗传种质资源部分的计算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总体上来说该评价方法不会因自然保护区类型的不同产生差异;今后在对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分类研究中可将此评价结果作为参考,并作为评价该地区自然保护区能否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辅助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主观性,具有较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价值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燕山山脉软枣猕猴桃的居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童 林乐乐 +4 位作者 黄治昊 王泳腾 彭杨靖 苏腾伟 崔国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2-1420,共9页
为探究层间藤本植物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在群落中的生长格局和居群动态变化,以燕山区域内的野生软枣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圆法分区域进行了野生软枣猕猴桃的居群结构调查,编制了特定时间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表明:燕... 为探究层间藤本植物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在群落中的生长格局和居群动态变化,以燕山区域内的野生软枣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圆法分区域进行了野生软枣猕猴桃的居群结构调查,编制了特定时间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表明:燕山区域Ⅰ—Ⅱ径级(幼苗阶段)种群个体分别占总数量的15.39%(东段)、31.25%(中段)和30.76%(西段),总体居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型,种群表现出衰退趋势。调查区域软枣猕猴桃的高度结构基本符合连续发育特征,相对完整。燕山东段和中段的软枣猕猴桃较明显地趋近Deevey-Ⅱ型指数函数模型,燕山西段介于DeeveyⅠ型与Ⅱ型之间,但更接近Ⅱ型;燕山山脉软枣猕猴桃居群整体呈现衰退型特征。软枣猕猴桃有较高的保护价值,但其居群数量稀少,自然更新能力较弱,种群未来的生长繁衍不容乐观,应加强关注与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山脉 软枣猕猴桃 年龄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下载PDF
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与重叠现状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诗童 王锐锋 +3 位作者 黄治昊 彭杨靖 林乐乐 崔国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9-98,共10页
【目的】通过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描述辽宁省6类235处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情况与重叠现状及特征,由此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现状进行评价,为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提供科学参考与理论依据。... 【目的】通过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描述辽宁省6类235处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情况与重叠现状及特征,由此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现状进行评价,为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提供科学参考与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最邻近指数分析与核密度分析,评价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现状,同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镶嵌体的概念,通过分析镶嵌体内部的重叠板块占比情况,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相较于传统重叠率分析方法,为分析一个区域内多层重叠的情况我们提出了自然保护地多元重叠率计算方法。【结果】(1)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最邻近比率为0.904,表明辽宁省自然保护地分布属聚集型分布;(2)结合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辽宁省自然保护地主要形成4个聚集区域;(3)辽宁省自然保护地存在重叠情况的自然保护地数量占自然保护地总数的50.43%,重叠面积占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8.63%。重叠情况主要发生在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之间,数量共107处,面积达134421.1 hm^(2);(4)辽宁省存在重叠的斑块中两层重叠82处、三层重叠13处、四层重叠1处;(5)辽宁省可划分为36个自然保护地镶嵌体,其中内部重叠率高于50%的保护地镶嵌体有8处,最高为81.34%;低于10%的保护地镶嵌体有6个,最低为1.82%。【结论】将重叠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时,镶嵌体重叠率过高代表保护服务功能与划定保护范围过剩,整合时对于这种情况所涉及的保护地建议以合并为主。下一步对于计划新建自然保护地应将现有保护服务力度较低或中等区域进行补充完善,将如辽东半岛阔叶落叶林与湿地区南部的沿海陆域利用起来。在解决重叠与地质遗迹等情况后确保保护等级不下降,保证保护力度与保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整合优化 重叠率 聚集度
下载PDF
甘肃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琛钰 陈美兰 +4 位作者 张童 杨芷一 彭杨靖 崔国发 满自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0-248,共9页
基于问卷调查法,2018年5-7月,在甘肃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里共收集有效问卷715份,分析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类别差异,在时间上的变化,及调查对象社会经济特征与吸引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处于较高等级,其... 基于问卷调查法,2018年5-7月,在甘肃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里共收集有效问卷715份,分析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类别差异,在时间上的变化,及调查对象社会经济特征与吸引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处于较高等级,其中生态环境吸引力大于自然景观吸引力。在自然景观中,生物景观吸引力>水文景观吸引力>地文景观吸引力。生物景观吸引力受时间变化影响最为明显。自然景观与性别呈显著相关(P<0.05),与生态旅游认知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共有18个基本类型与游客的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生态旅游认知度具有相关性。在生态环境中,空气环境吸引力>水环境吸引力>声环境吸引力。水环境吸引力受时间变化最为明显。其中有7种旅游资源与游客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年收入、年出游次数具有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提高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更好地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吸引力 生态旅游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中国大陆自然保护地概况及分类体系构想 被引量:65
8
作者 彭杨靖 樊简 +1 位作者 邢韶华 崔国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25,共11页
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建立了约10种类型且数量庞大的自然保护地。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不仅是国家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未来发展的... 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建立了约10种类型且数量庞大的自然保护地。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不仅是国家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各类自然保护地尚无统一的分类体系,已有的自然保护地之间存在着概念界定不清、分类体系混乱、主导功能模糊、地理空间重叠等诸多问题。这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地的优化整合和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而且不便于开展国际交流。因此迫切需要明确自然保护地的定义,建立一套适用于我国且有利于国际交流的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本文在介绍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与内涵,以及我国10类自然保护地建设和分类体系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历程,比较了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定义、内涵以及主要分类依据,并提出了3种能够涵盖目前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分类体系构想,它们分别基于IUCN保护区分类系统、保护对象自然属性和管理目标社会属性。希望这些构想能在未来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的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分类体系 国家公园体制 整合
原文传递
国家公园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评价方法探索: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彭杨靖 黄治昊 +2 位作者 林乐乐 王锐锋 崔国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95-1307,共13页
中国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公园的完整性和原真性评价是国家公园的布局规划、边界范围确定以及功能区划等研究的前提条件。为了评估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状态,... 中国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公园的完整性和原真性评价是国家公园的布局规划、边界范围确定以及功能区划等研究的前提条件。为了评估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状态,本文基于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指标筛选、专家咨询、指标量化和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量化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包括5个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5个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指标和2个综合评价指标。以浙江省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例,本文初步评估了其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状态,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级。按照本研究的评价方法,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为52.83%,评价等级为较差;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评价结果为87.06%,评价等级为好。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待关注和提升的指标有保护区域完整性指数(27.00%)和旗舰种适宜生境完整性指数(53.04%)。最后,本文结合研究区域评价结果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领域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该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评价方法可提供一种评价指标覆盖较全面、数据易获取,且评价结果易被决策者和管理者理解的评价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陆地自然生态系统 完整性 原真性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不同颜色果袋对果园鸟害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温立嘉 郭玉民 +5 位作者 高永宏 彭杨靖 刘润泽 曲宏 黄三祥 黄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8-462,共5页
为验证改变果袋外袋颜色是否可以降低鸟害影响,本研究于2013年和2014年对北京市延庆县佛峪口果园的部分苹果果实使用不同种颜色的果袋进行套袋处理。套袋总数:实验组1713,对照组1787。实验结果显示,果袋颜色与被鸟类破坏情况存在极显著... 为验证改变果袋外袋颜色是否可以降低鸟害影响,本研究于2013年和2014年对北京市延庆县佛峪口果园的部分苹果果实使用不同种颜色的果袋进行套袋处理。套袋总数:实验组1713,对照组1787。实验结果显示,果袋颜色与被鸟类破坏情况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其中,钴蓝色果袋的防鸟害效果最好,破坏率为1.30%,其次是大红色和白色果袋,破坏率分别为2.11%和2.60%,均低于对照组原色果袋破坏率4.40%;黑色、群青色、熟褐色及青莲色的防鸟害效果较差,其破坏率分别为9.21%、8.60%、8.11%和6.90%,远高于对照组。建议今后生产中使用外袋颜色为钴蓝色的果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防鸟害 苹果套袋 果袋颜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