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络实质、穴位和针灸 被引量:5
1
作者 彭桂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6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经络 穴位 电磁波 正负离子 针灸
下载PDF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彭桂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4期82-83,共2页
目的对颈椎小关节错缝采取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来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13至2014年接收的68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来进行来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34例患者,对照组使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针... 目的对颈椎小关节错缝采取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来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13至2014年接收的68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来进行来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34例患者,对照组使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25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治疗显效,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症组中有17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治疗显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对于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推广使用,让更多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灸 颈椎小关节错缝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早期中医针灸治疗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彭桂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3期188-188,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针灸治疗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的38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稳定血压、降低颅内压和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针灸治疗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的38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稳定血压、降低颅内压和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自理能力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45%,对照组是1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ADL积分在治疗前无差异性,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治疗后,ADL积分比对照组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结论中医针灸治疗脑出血术后患者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快速,自理能力较强,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中医针灸 神经功能恢复
下载PDF
腰脊痛采用中医辩证针灸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彭桂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6期77-77,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腰脊痛患者接受中医辨证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3至2014年接收的60例腰脊痛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理疗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和辨证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腰脊痛患者接受中医辨证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3至2014年接收的60例腰脊痛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理疗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和辨证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是70%,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临床没有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腰脊痛患者接受中医辨证针灸治疗的效果比较好,结合有效的护理,以及患者自己注意对腰脊部进行保护,可以获得较高的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脊痛 中医 针灸
下载PDF
腱鞘囊肿的针灸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桂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4期195-,共1页
关键词 腱鞘囊肿 针灸
下载PDF
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
6
作者 彭桂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2010年第4期65-65,共1页
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文讲评课是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综合训练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作文成败得失的重要载体,通过讲评让学生了解教师评语的内容和... 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文讲评课是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综合训练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作文成败得失的重要载体,通过讲评让学生了解教师评语的内容和用意,可以使教师的批改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作文讲评课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讲评课 引导学生 教师评语 系统工程 作文教学 教学过程 综合训练 写作技能
下载PDF
浅析模拟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
7
作者 彭桂艳 《学周刊(中旬)》 2011年第2期85-85,共1页
本文详细论述了模拟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并通过具体电路实例,讲解了此方法在具体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为初学者掌握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探索出了一条便捷之路。
关键词 反馈 串并联反馈 电压/电流反馈 瞬时极性法
下载PDF
人工智能质控在提高胎儿上腹部水平横切面标准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彭桂艳 谭莹 +5 位作者 曾晴 罗丹丹 黄文兰 江瑶 温昕 李胜利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6-10,31,共6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质量控制系统在提高胎儿上腹部水平横切面超声图像标准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产前超声AI智慧云平台”对深圳市60家医院三个季度在产科超声检查中存储的胎儿上腹部水平横切面图像共18...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质量控制系统在提高胎儿上腹部水平横切面超声图像标准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产前超声AI智慧云平台”对深圳市60家医院三个季度在产科超声检查中存储的胎儿上腹部水平横切面图像共18114张进行智能质控,受质控医生通过查阅质控结果及图像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应用χ^(2)检验对三个季度图像的标准率、不足原因及申诉情况进行两两比较,评估智能质控对于提高胎儿上腹部水平横切面标准程度的价值。结果各医院第一、二、三季度胎儿上腹部水平横切面图像标准率分别为80.15%(5649/7048)、86.2%(4391/5096)、90.55%(5406/5970),各季度图像标准率逐步提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个季度的不标准图像中,图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切面中出现了大片肺脏,分别为8.9%(631/7048)、7.0%(358/5096)、4.9%(294/5970),其次是脐静脉和门静脉汇合部显示不清,分别为4.3%(305/7048)、3.5%(181/5096)、2.6%(155/5970),这两类图像均显著减少,两两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生申诉后维持智能评价结果的图像分别为66.4%(79/119)、49%(25/51)、33.3%(10/30),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各季度医生对图像认识错误率逐渐降低。结论人工智能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胎儿上腹部水平横切面超声图像的标准率,提升医生对标准切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上腹部水平横切面 胎儿 标准切面
下载PDF
产科超声图像智能质量控制系统的效能 被引量:8
9
作者 谭莹 文华轩 +5 位作者 彭桂艳 罗丹丹 温昕 江瑶 黄文兰 李胜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1-1366,共6页
目的观察产科超声图像智能质量控制系统(IUQCS)的效能。方法以IUQCS评价64家深圳医院573名医师采集的164010幅6774胎孕中晚期胎儿声像图的质量,由2名专家(E1/E2)对其中57444幅单幅图像进行质控;对比其对切面分类及标准程度的质控效能和... 目的观察产科超声图像智能质量控制系统(IUQCS)的效能。方法以IUQCS评价64家深圳医院573名医师采集的164010幅6774胎孕中晚期胎儿声像图的质量,由2名专家(E1/E2)对其中57444幅单幅图像进行质控;对比其对切面分类及标准程度的质控效能和一致性及耗时差异。结果IUQCS质控总体标准率为81.16%,基本标准率10.10%,非标准率8.74%。IUQCS与E1/E2质控切面分类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7.61%(56071/57444)及97.65%(56092/57444),一致性强(Kappa均>0.933);标准程度评价总体符合率为89.72%(50307/56071)及89.67%(50300/56092),一致性较强(Kappa均=0.658)。IUQCS每100幅质控耗时明显小于人工质控[33(29,37)s vs.705(680,730)s vs.720(696,751)s,Z均=-20.776,P均<0.001]。结论利用产科IUQCS可较为准确、高效地实现图像质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人工智能质控系统在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超声标准切面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文兰 谭莹 +5 位作者 彭桂艳 林毅 曾晴 江瑶 温昕 李胜利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7-812,共6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图像人工智能(AI)质控系统对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标准切面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应用线上"产前超声AI智慧云平台"对2021年1月1日至9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超声科的1063张胎儿颈后透明...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图像人工智能(AI)质控系统对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标准切面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应用线上"产前超声AI智慧云平台"对2021年1月1日至9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超声科的1063张胎儿颈后透明层切面超声图像进行智能质量控制,并与2位专家的人工质量控制结果及耗时进行对比。最终结果评定的金标准由更高年资的专家小组统一决定。结果智能质控系统评估的图像标准率为87.3%,基本标准率为2.82%,非标准率为9.88%,总体图像评价准确率为96.6%。与2位专家评价的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6.1%及96.3%,一致性较强(Kappa值分别为0.835、0.845)。智能质控总耗时明显短于人工质控(208 s比6696 s/660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81,P<0.001)。结论智能质控系统能对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超声切面是否标准进行准确、快速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早孕期 颈后透明层切面 人工智能 质量质控
原文传递
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子专业课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彭桂艳 《学周刊(上旬)》 2011年第4期188-189,共2页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内涵,及信息技术与电子专业课整合的具体方式,最后对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分析。给广大中职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电子专业课 应用
原文传递
妊娠早期胎儿心脏人工智能质控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朱巧珍 谭莹 +9 位作者 张梅芳 温昕 江瑶 秦越 袁鹰 郭洪波 彭桂艳 黄文兰 侯伶秀 李胜利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52-958,共7页
目的:构建妊娠早期胎儿心脏人工智能(AI)质控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妊娠早期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4CV)及三血管气管切面(3VT)彩色多普勒图像共18 694张;其中14 432张图像进行人工标注,使用单阶段目标... 目的:构建妊娠早期胎儿心脏人工智能(AI)质控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妊娠早期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4CV)及三血管气管切面(3VT)彩色多普勒图像共18 694张;其中14 432张图像进行人工标注,使用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YOLO V5构建妊娠早期胎儿心脏AI质控模型,4 262张图像(由专家组设定金标准)用于评价AI质控模型的临床应用效能。AI模型、医生1(D1)、医生2(D2)分别对4 262张图像切面分类及标准程度进行判断,并比较三者对切面分类、标准程度判定的一致性及耗时的差异。结果:①AI质控模型精确率0.895、召回率0.852、平均精度0.873,AI质控模型对切面分类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0.907(4CV)、0.989(3VT)。②与金标准比较,AI质控模型、D1、D2对4 262张图像切面分类的符合率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分别为99.91%(Kappa=0.998)、100%(Kappa=1.000)、100%(Kappa=1.000),三者对切面标准程度判定的符合率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分别为97.46%(Weighted Kappa=0.932)、93.73%(Weighted Kappa=0.847)、93.12%(Weighted Kappa=0.832),均提示一致性强。AI质控模型对标准程度判断的符合率最高、一致性最强,优于人工质控。AI模型质控的耗时(0.012 s/张)明显少于人工质控(4.76~6.11 s/张)( Z=-8.079, P<0.001)。 结论:使用妊娠早期胎儿心脏智能质控模型可以准确高效地进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妊娠早期 胎儿心脏 质量控制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早孕期胎儿头臀长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像的人工智能质控研究
13
作者 张梅芳 谭莹 +8 位作者 朱巧珍 温昕 袁鹰 秦越 郭洪波 侯伶秀 黄文兰 彭桂艳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5-950,共6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对早孕期胎儿头臀长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像标准程度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1月至12月11~13^(+6)周早孕期胎儿头臀长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像1251张为研究对象,以产前超声专家委员会对图像标准...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对早孕期胎儿头臀长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像标准程度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1月至12月11~13^(+6)周早孕期胎儿头臀长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像1251张为研究对象,以产前超声专家委员会对图像标准程度判断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智能质控模型、高级超声医师、中级超声医师、初级超声医师对图像标准程度判断的符合率,应用McNemar-Bowker检验和Weighted Kappa分析组间结果的差异性与一致性;以每100张图像为1组,记录每组图像的质控耗时,应用两相关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四者质控耗时的差异。结果智能质控模型对胎儿头臀长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像标准程度判断符合率为90.5%,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强(Kappa值=0.83,P<0.001),略低于高级超声医师(9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P<0.001),优于中级超声医师(78.7%)和初级超声医师(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5、16.88,P均<0.001)。智能质控模型每组超声图像质控耗时明显少于超声医师[3.57(3.55,3.60)s vs 351(309,384)s vs 363(351,370)s vs 433(407,47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180、-3.181、-3.180、P均<0.001)。结论智能质控模型对早孕期胎儿头臀长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像标准程度判断准确且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期 头臀长 正中矢状切面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胎儿小脑表面叶裂的产前超声研究
14
作者 丁妍 文华轩 +9 位作者 张梦雨 陈思齐 温昕 彭桂艳 曾晴 罗丹丹 廖伊梅 秦越 梁美玲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2,共9页
目的研究正常胎儿小脑表面叶裂随孕周的变化规律并建立孕16~32周正常胎儿小脑叶裂数目参考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无结构异常的644名妊娠12~32周的单胎孕妇,按孕周分为2个时... 目的研究正常胎儿小脑表面叶裂随孕周的变化规律并建立孕16~32周正常胎儿小脑叶裂数目参考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无结构异常的644名妊娠12~32周的单胎孕妇,按孕周分为2个时间段观察:孕12~15周为阶段1,孕16~32周为阶段2,在二维图像上观察原裂、水平裂的显示情况并计数孕16~32周小脑原裂之前、原裂与水平裂之间、水平裂之后的叶裂数目及总数目,并分析其形态变化。随机抽取40名阶段2胎儿行叶裂数目两测量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建立阶段2胎儿小脑叶裂数目的参考值范围,采用Spearman相关行叶裂数目与孕周的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拟合方程。结果叶裂数目的计数两观察者之间的重复性检验一致性较好(ICC=0.969,P<0.001)。各散点图显示正常胎儿小脑原裂之前、原裂与水平裂之间、水平裂之后叶裂数目及总数目与孕周呈正相关(r=0.863、0.698、0.831、0.932,P均<0.001)。建立了各区域叶裂数目及总数目与孕周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原裂之前、原裂与水平裂之间、水平裂之后叶裂数以及总数目与孕周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974X-0.014X^(2)-12.65,Y=0.362X-0.005X^(2)-4.843,Y=-0.125X+0.006X^(2)+0.285,Y=1.800X-0.024X^(2)-22.904。结论利用产前超声可以较好地观察胎儿小脑表面叶裂并对其发育情况作出初步评估。胎儿小脑表面叶裂数目的正常参考值以及形态变化规律能为产前超声评估小脑皮质发育作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产前超声 胎儿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中晚孕期胎儿胼胝体观察新方法:二维颅脑横切面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曾晴 文华轩 +10 位作者 袁鹰 丁妍 罗丹丹 廖伊梅 彭桂艳 林毅 官勇 邹于 梁美玲 秦越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95-503,共9页
目的 确定二维超声颅脑横切面上胼胝体观测切面及建立20 周至足月正常胎儿横切面上胼胝体各径线参考值。方法 选取2018 年6 月至2018 年12 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无结构异常且因“计划外生育”或者母体... 目的 确定二维超声颅脑横切面上胼胝体观测切面及建立20 周至足月正常胎儿横切面上胼胝体各径线参考值。方法 选取2018 年6 月至2018 年12 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无结构异常且因“计划外生育”或者母体宫颈机能不全在我院引产,其父母同意尸体解剖的10 例20~30 周单胎胎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自由解剖成像法和冰冻标本解剖法获取胼胝体的系列横切面/横断面。观察上述两种方法获取的系列横切/断面,总结各切面及对应断面的特征,得出横切面上胼胝体结构观察的稳定切面。选取同时期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常规产前超声检查无结构异常的670 例孕20 周至足月的单胎胎儿,在第一部分选定的胼胝体横切面进行胼胝体膝部前角、后角,压部前角、后角,胼胝体最大前后径,膝部左右径、前后径,压部左右径、前后径,体部前后径、左右径的测量。随机抽取40 例胎儿行上述参数两测量者间的重复性检验;建立各孕周颅脑横切面上胼胝体各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绘制所测数据与孕周的散点图并行相关性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三维自由解剖成像法和冰冻标本解剖法所获胼胝体3 个横切面恒定显示相同的解剖结构。两观察者之间的重复性检验未见明显差异。各散点图显示正常胎儿胼胝体各参数测值与孕周呈正相关(r=0.232、0.343、0.284、0.182、0.913、0.895、0.748、0.787、0.736、0.684、0.734,P 均< 0.01)。对各参数与孕周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分别为:Y=0.514X + 52.214,Y=0.785X +42.897,Y=0.600X + 47.327,Y=0.436X + 53.056,Y=0.117X + 0.019,Y=0.070X-0.169,Y = 0.013X+ 0.054,Y=0.065X + 0.180,Y=0.014X + 0.064,Y=0.047X + 0.547,Y=0.027X-0.116。结论 基于三维自由解剖成像和冰冻标本解剖确定的系列切面相对固定,可作为胼胝体结构评估的切面。不同孕周胎儿胼胝体各径线正常参考值可作为产前评估胼胝体发育异常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切面 胎儿 胼胝体 中晚孕期 参考值
原文传递
新型智能产前超声技术在中晚孕期产前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丹丹 文华轩 +7 位作者 彭桂艳 林毅 廖伊梅 梁美玲 秦越 曾晴 党静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61-1069,共9页
目的探讨新型智能产前超声技术(SF)技术包括标准切面自动识别与获取(SFDA)技术和生长参数自动测量(SFM)技术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使用SF技术和传统超声技术对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妊娠16~41周正常连续单... 目的探讨新型智能产前超声技术(SF)技术包括标准切面自动识别与获取(SFDA)技术和生长参数自动测量(SFM)技术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使用SF技术和传统超声技术对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妊娠16~41周正常连续单胎1005例进行丘脑水平横切面(A)、上腹部水平横切面(B)和股骨长轴切面(C)3个标准切面的识别与获取,测量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和股骨长(FL)4个生长参数。另选择60例胎儿进行2种技术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重复性测量分析;运用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比较2种技术进行切面识别与获取以及参数测量所需的时间;使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价传统超声与SF技术测量的一致性,并评价SF技术切面获取及生长参数测量的准确率。结果与传统超声技术相比,SF技术测量的重复性更好。使用SF与传统技术测量4个生长参数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995、0.998、0.998。通过判定,使用SF技术识别与获取标准切面A、B和C成功率分别为98.00%、99.10%和99.60%,测量BPD、HC、AC和FL成功率分别为100%、100%、99.60%和100%。无论是同时进行切面自动识别、获取与参数测量,还是单独进行参数测量时,SF技术明显比传统技术用时短[21.26(5.24)s vs 52.24(14.90)s;2.78(0.66)s vs 35.70(8.25)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7.366、-27.352,P均<0.001)。结论SF技术可自动化、智能化识别、获取胎儿超声3个标准切面,并对4个生长参数进行自动化测量,该技术在切面识别与获取的成功率和生长参数自动测量的准确性高,并可极大地减少标准切面获取及测量的时间,是一项智能、精准、高效的产前超声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前超声 胎儿 标准切面 生长参数
原文传递
在线产科超声图像智能质量控制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莹 文华轩 +5 位作者 彭桂艳 罗丹丹 温昕 江瑶 黄文兰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49-655,共7页
目的探讨产科超声图像智能质量控制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深圳市及重庆市137家医院998位医师的15640个产科超声病例共374191张图像,应用在线人工智能质量控制系统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基于每张图像的智能... 目的探讨产科超声图像智能质量控制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深圳市及重庆市137家医院998位医师的15640个产科超声病例共374191张图像,应用在线人工智能质量控制系统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基于每张图像的智能质量控制结果,统计所有切面标准率、基本标准率及非标准率;统计申诉结果以观察系统检测的正确率;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智能质量控制与人工质量控制所耗费时间的差异,评估智能质量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结果图像总体标准率为81.18%,基本标准率为12.06%,非标准率为6.76%;医师申诉图像285张(0.076%),经权威专家审核后,126张(44.21%)图像维持人工智能判断,159张(55.79%)图像经专家修改,系统检测正确率达99.96%(374032/374191)。智能质量控制每100张图像平均耗时(32.7±5.1)s,比2位医师人工质量控制耗时[(705.3±37.2)s、(724.6±40.4)s]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667、56.396,P均<0.001)。结论产科超声图像智能质量控制系统能客观、准确、高效地完成图像智能质量控制,对指导图像质量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科 超声图像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胎儿大脑皮层观察的新方法:三维颅脑表面反转成像法
18
作者 温昕 钟晓红 +7 位作者 文华轩 彭桂艳 廖伊梅 罗丹丹 杨霞 谭莹 丁妍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7-674,共8页
目的研究三维颅脑表面反转成像法在产前评价正常胎儿颅脑沟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无结构异常的133例19~36周正常单胎胎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孕周外侧裂、顶枕沟、距... 目的研究三维颅脑表面反转成像法在产前评价正常胎儿颅脑沟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无结构异常的133例19~36周正常单胎胎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孕周外侧裂、顶枕沟、距状沟在超声二维、三维表面成像中的显示、变化情况。检查结果按胎龄分为6组,按缺失或存在进行统计,形态变化汇总成图片。采用Pearsonχ^(2)检验比较二维超声和三维新方法对外侧裂、顶枕沟、距状沟显示率的差异。随机抽取30例胎儿进行研究者内和研究者间的重复性检验。结果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胎儿颅脑外侧裂、顶枕沟、距状沟的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的显示率都越来越高。二维、三维超声对22周外侧裂,23周、24~36周外侧裂、顶枕沟和距状沟显示率均达100%。二维观察与三维反转成像法的超声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维反转成像显示沟回变化比二维超声更直观,更加接近实际解剖形态的变化。研究者内和研究间重复性检验显示一致性均可接受(Kappa系数均>0.7)。结论三维反转成像法可以直观形象地观察顶枕沟、距状沟、外侧裂的形态及空间变化情况,对于产前评估大脑皮层发育是一种补充手段,为未来大脑皮层发育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产前 胎儿 脑沟
原文传递
二维横切面新方法对胎儿胼胝体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曾晴 文华轩 +9 位作者 袁鹰 丁妍 罗丹丹 廖伊梅 梁美玲 秦越 彭桂艳 林毅 邹于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9-907,共9页
目的探讨二维横切面法所得正常参考值范围对胼胝体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并使用二维颅脑横切面法筛查20周至足月的670例正常胎儿(正常组),疑诊胼胝体结构异... 目的探讨二维横切面法所得正常参考值范围对胼胝体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并使用二维颅脑横切面法筛查20周至足月的670例正常胎儿(正常组),疑诊胼胝体结构异常并经产前/后磁共振检查、产后超声或尸体解剖证实的胎儿77例(异常组)。胼胝体结构异常组分为4组:完全缺如组、部分缺如组、变薄组和变短组。对所有胎儿进行横切面上胼胝体最大前后径、膝部左右径和前后径、体部左右径和前后径、压部左右径和前后径、膝部前角和后角、压部前角和后角的测量。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正常组与异常组参数的差异。绘制异常组与正常组所有测量参数的复合散点图。结果670例正常组和77例异常组孕妇年龄和孕周比较[30(28,33)岁vs 30(26,34)岁;28(24,32)周vs 25(23,28)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中,横切面和正中矢状切面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3.9%。而在异常组中,横切面和正中矢状切面的显示率分别为100%、62.3%。胼胝体异常组膝部前角及后角、压部前角及后角、膝部前后径、胼胝体最大前后径、膝部左右径、压部左右径、压部前后径、体部左右径和体部前后径测值均低于正常组[48.00°(0°,80.68°)vs(66.76°±10.79°);44.00°(0°,79.30°)vs 65.10°(49.30°,83.00°);41.90°(0°,69.37°)vs(64.31°±10.27°);38.50°(0°,72.10°)vs(65.38°±11.65°);0.21(0,0.40)cm vs(0.44±0.09)cm;1.10(0,2.78)cm vs 3.33(2.11,4.20)cm;1.18(0,2.23)cm vs 1.81(1.22,2.46)cm;1.21(0,2.20)cm vs(2.02±0.40)cm;0.18(0,0.35)cm vs 0.45(0.32,0.63)cm;0.42(0,1.01)cm vs 0.62(0.40,0.98)cm;0.75(0,1.87)cm vs(1.86±0.33)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8.959、-8.650、-9.839、-9.993、-12.812、-13.668、-7.343、-10.521、-12.145、-5.260、-14.034,P均<0.001)。各异常组与正常组的复合散点图结果显示胼胝体最大前后径显著低于正常胎儿测值第5百分位线;胼胝体厚度变薄的发育不良组膝部和压部前后径明显低于正常胎儿测值第5百分位线,其他参数在复合散点图上差异不明显。结论产前二维超声颅脑横切面法能较好地评估中晚孕期胎儿胼胝体异常相关结构的大小,对胼胝体结构异常胎儿的胼胝体大小评估具有参考价值,尤其是胼胝体最大前后径适用于绝大部分胼胝体结构异常评估,胼胝体膝部前后径及压部前后径对于胼胝体变薄型发育不良有参考价值,其他参数对胼胝体结构异常的诊断参考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结构异常 二维超声 颅脑横切面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胎儿单侧小脑发育不全的产前超声诊断
20
作者 丁妍 文华轩 +3 位作者 廖伊梅 曾晴 彭桂艳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6,共9页
目的:探讨胎儿单侧小脑发育不全(UCH)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总结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诊断为UCH的6例胎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表现,与MRI、引产后超声及病理解剖结果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胎儿单侧小脑发育不全(UCH)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总结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诊断为UCH的6例胎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表现,与MRI、引产后超声及病理解剖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产前诊断该疾病的相关文献对UCH胎儿产前超声诊断特点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6例UCH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典型表现:两侧小脑半球不对称和(或)小脑横径减小,伴或不伴蚓部异常,发育不全侧小脑减小,形态失常,其中3例受累侧小脑半球边界不规则,对侧小脑形态及大小均正常。临床预后:6例胎儿中1例活产,随访至1岁,未出现神经症状。结合本研究6例UCH胎儿及文献报道的36例胎儿产前和产后检查结果分析均显示:单纯UCH胎儿、不合并颅内异常的UCH胎儿以及无产前生长受限、早产等不良孕产史的UCH胎儿短期预后均好于合并颅内异常的UCH胎儿。结论:UCH有特征性产前超声表现,产前超声发现小脑半球不对称,一侧小脑减小、形态失常时可作出诊断,诊断不明确时可结合MRI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小脑发育不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