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Otsu快速多阈值图像分割 被引量:6
1
作者 彭正涛 方康玲 苏志祁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6期10-14,共5页
为了确定图像分割的最佳阈值,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快速多阈值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引入独立峰值将直方图划分为若干区域,然后在各个区域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得到优化的目标函数,用具有非均匀变异特性和雁群飞行启示的线性递... 为了确定图像分割的最佳阈值,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快速多阈值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引入独立峰值将直方图划分为若干区域,然后在各个区域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得到优化的目标函数,用具有非均匀变异特性和雁群飞行启示的线性递减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分割的最佳阈值,并用该阈值对图像进行分割。将分割结果与常规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多阈值分割结果相比较,证明该算法不仅可以正确地实现图像分割,并可使分割速度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粒子群算法 非均匀变异 线性递减惯性权重 独立峰值 多阈值 最大类间方差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测度与时空演变——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被引量:50
2
作者 马世五 谢德体 +4 位作者 张孝成 彭正涛 洪惠坤 罗卓 肖玖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227-8240,共14页
以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典型区万州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进行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分析,并通过空间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警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异规律及空间关联格... 以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典型区万州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进行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分析,并通过空间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警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异规律及空间关联格局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及其生态保护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0-2014年土地生态安全警度呈连续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警度较高区域由万州区中心城区不断向四周扩散,但2000-2009年期间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警度提升幅度比2009-2014年期间更为明显,2000-2009年期间是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警度变化的关键时段。(2)研究区2000-2014年C_0/(C_0+C)呈不断上升趋势,表明非结构性因素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警度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加大,这与研究区14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土地资源利用强度加剧以及区域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情况相符。(3)研究区2000年、2009年、2014年全局Moran's I值分别为0.7823、0.7772、0.775,表明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数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警度在空间上具有较强聚集性。(4)研究区"高-高"、"低-低"值区均呈现出2000-2009年范围逐渐增加,而2009-2014年范围逐渐缩小的趋势;且"高-高"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及其邻近区域,"低-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和东南部等土地利用程度相对较弱、植被覆盖相对较好地区;中心城区周边的"低-高"值区将是城市发展中优先被占用的区域,在未来的土地利用中,尤其需加强对区域"低-高"值区的重点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敏感区 土地生态安全 预警 时空演变
下载PDF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生态状况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被引量:35
3
作者 马世五 谢德体 +4 位作者 张孝成 彭正涛 朱慧 洪惠坤 肖玖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512-8525,共14页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基础-结构-效益-胁迫"框架构建了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对研究区2000年、2009年、2014年土地生态状况综合指数进行了拟合分析,通过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及转移矩...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基础-结构-效益-胁迫"框架构建了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对研究区2000年、2009年、2014年土地生态状况综合指数进行了拟合分析,通过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及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2014年研究区域土地生态状况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呈现出库区腹地、库区中部、库区尾部依次降低的分布特征,且2000—2014年呈现出快速恶化-缓慢逆转的变化过程。(2)研究区2000—2014年C_0/(C_0+C)先减后增,呈中等空间自相关,表明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但随机性因素对土地生态状况的空间分异影响亦不可忽视,这与研究区14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土地资源利用强度加剧以及区域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情况相符。(3)从Moran's I值判断,2000—2014三峡库区重庆段的土地生态状况在区域上一直处于较高的集聚状态,2000—2009年集聚增强,2009—2014年集聚减弱。(4)从冷热点分析结果来看,2000—2014年,热点区域、冷点区域范围总体上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在空间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分异特征:库区尾部的热点区域不断拓展,而库区腹地的热点区域则表现出逐年减小的趋势;且研究区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库区尾部的主城区和库区腹地万州区的中心城区,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库区腹地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开州区和库区中部的石柱县、丰都县、武隆区等土地利用程度相对较弱、植被覆盖相对较好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地生态状况 时空演变 转移矩阵 冷热点
下载PDF
西南山区生态敏感区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马世五 谢德体 +3 位作者 张孝成 彭正涛 颜峥 袁朝兵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87,共8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当前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为研究区,依据2000—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当前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为研究区,依据2000—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00—2008年间,农田、园地、湿地、未利用地均减少,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道路用地均增加.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有所上升,从355.19×107元上升到418.2×107元,增加了63.01×107元.农田、林地、水域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贡献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占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95%以上,对整个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起着决定作用.研究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已处于低度协调的边缘,区域未来的发展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 响应 西南山区生态敏感区
下载PDF
基于WiFi的Android移动设备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 被引量:18
5
作者 徐虎 彭正涛 赵俊逸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5-228,238,共5页
鉴于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的日益扩大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遍应用,设计开发一种应用于Android移动设备的无线语音通信系统。语音信号通过WiFi无线网络传输。接入无线局域网内的Android系统终端用户可通过WiFi无线网络相互之间进行免费的全... 鉴于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的日益扩大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遍应用,设计开发一种应用于Android移动设备的无线语音通信系统。语音信号通过WiFi无线网络传输。接入无线局域网内的Android系统终端用户可通过WiFi无线网络相互之间进行免费的全双工语音通话,也可以通过服务器上的VOIP接口发起和接收远程呼叫。同时实现了服务器对终端设备的控制和管理。该系统获得良好的通话质量,并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 WIFI VOIP 无线语音通信
下载PDF
西南山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样点布控体系研究——以重庆丰都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燕红 万平 +1 位作者 彭正涛 罗卓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9-614,共6页
【目的】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建立西南山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样点布控体系,为西南山区耕地保护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国土部门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区域背景分析将监测区域划分为自然质量、利用水平、经济水... 【目的】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建立西南山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样点布控体系,为西南山区耕地保护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国土部门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区域背景分析将监测区域划分为自然质量、利用水平、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特征4个背景分区,最终划定监测控制均质区,以"以点带面"的方法反映监测区域耕地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结果】研究区域共划分7个监测控制类型区,在监测控制大区的基础上划分33个监测控制区,布控111个固定监测样点,分别分布于不同监测控制区、不同耕地质量区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17个土地利用工程活动区域内布局42个动态监测样点,构建了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样点布控体系。【结论】划定的监测控制区符合西南山区土地利用及耕地质量分布特点,并具有均质特点;采取多信息、多时段立体采集长期固定监测点的方法,能更科学合理地监测区域内耕地质量变化;根据西南山区土地利用工程项目特点布控动态监测样点更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监测 控制区 样点布控 西南山区
下载PDF
内陆开放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耕地质量评价——以农村发展耕地保护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燕红 张孝成 +1 位作者 彭正涛 陈朝晖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49-451,457,共4页
为了研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耕地质量的关联,找两者的契合点,以能反映利用效能的利用等评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耕地质量变化,为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耕地质量评定提供技术参考。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耕地质量的关系,在现... 为了研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耕地质量的关联,找两者的契合点,以能反映利用效能的利用等评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耕地质量变化,为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耕地质量评定提供技术参考。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耕地质量的关系,在现行耕地质量评定体系下,提出采取增量修正法评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耕地质量。通过评价体系测算出示范区耕地质量能提升了1~2个等别,能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证明此方法示范效果好,能科学反映耕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评价 内陆开放区
下载PDF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质量等级动态监测架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卓 陈令 +1 位作者 彭正涛 刘燕红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128-132,共5页
按照分区控制、样点监测、建立监测因素体系的思路,对监测区2009~2011年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监测,进而掌握了监测区耕地质量变化的情况,并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插值获取耕地等级的方法具有可行性;(2)采用“多因素叠置法”划分... 按照分区控制、样点监测、建立监测因素体系的思路,对监测区2009~2011年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监测,进而掌握了监测区耕地质量变化的情况,并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插值获取耕地等级的方法具有可行性;(2)采用“多因素叠置法”划分控制区具有合理、可靠的特点;(3)丰都县耕地质量状况稳定,趋势向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耕地 质量等级 监测 架构
下载PDF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9
作者 彭正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2年第12期107-108,共2页
参加工作的九年里,一荏一荏的学生带着理想大学的通知书离去:学校的面积也从进校时的五十亩增加现在的两百多亩;有了妻子,有了孩子,有了房子……
关键词 活水 源头 通知书
下载PDF
基于Android平台的Camera系统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黎世红 程耕国 彭正涛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第6期55-57,61,共4页
文中首先介绍了Android系统概况,然后详细介绍了Camera子系统工作原理,并使用该系统设计和实现了视频采集,拍照,电子相册和局域网信息共享为一体的图像采集系统,最后在真实设备上进行了测试,实现了Android系统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网络... 文中首先介绍了Android系统概况,然后详细介绍了Camera子系统工作原理,并使用该系统设计和实现了视频采集,拍照,电子相册和局域网信息共享为一体的图像采集系统,最后在真实设备上进行了测试,实现了Android系统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网络保存功能,证明了该子系统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 Camera子系统 图像采集系统 信息共享
下载PDF
农村土地利用调查外业工作流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正涛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26期8-9,共2页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农村土地利用调查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农村土地利用外业调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外业调查的工作流程,详细论述了地类调查的具体工作内容,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利用调查 外业 工作流程 地类
下载PDF
农村土地调查全野外与内外业一体化综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正涛 《科技资讯》 2010年第24期223-224,共2页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农村土地调查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农村土地调查中应用到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农村土地调查中常用的集中关键技术,分析了几种技术之间的对比,进而详细探讨了全野外与内外业一体化的综合方法,全文是笔者长...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农村土地调查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农村土地调查中应用到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农村土地调查中常用的集中关键技术,分析了几种技术之间的对比,进而详细探讨了全野外与内外业一体化的综合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调查 关键技术 内外业一体化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建筑物提取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德祥 张海荣 +2 位作者 承达瑜 彭正涛 赵安周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9-124,共6页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因细节信息繁多导致的建筑物特征提取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建筑物提取方法RSDANet,进一步从复杂的特征中增强有效特征,抑制非有效特征。该方法采用了Encoder-Decoder结构。在Encoder中,设计了一...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因细节信息繁多导致的建筑物特征提取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建筑物提取方法RSDANet,进一步从复杂的特征中增强有效特征,抑制非有效特征。该方法采用了Encoder-Decoder结构。在Encoder中,设计了一个多级的残差连接块RSD Block和一个双向的FPN结构用于捕获多尺度特征信息,接着使用注意力机制进一步处理多尺度特征,以全局上下文信息为约束条件抑制或增强特征;在Decoder中,使用Skip-Connection把低层特征逐级融合起来,低层特征含有比较丰富的空间信息,更利于提高分割精度。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提取结果,相比于Deeplabv3+方法,MIoU提高了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提取 注意力机制 双向FPN 多级残差连接 多尺度
下载PDF
试分析公共管理创新思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正涛 《财会学习》 2020年第7期188-189,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我国各项综合国力呈现高速发展期间,公共管理创新思维因为可以极大的提升公共管理工作的质量,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逐渐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政府并在此过程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我国各项综合国力呈现高速发展期间,公共管理创新思维因为可以极大的提升公共管理工作的质量,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逐渐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政府并在此过程中,探索出了许多新的发展路径和实践方法,但是在当前国内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公共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而决定公共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除了必要的创新性发展思维外,还有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域内采取的有效措施,而管理措施的理论组成主要来源于公共管理的创新思维,因此本文结合现阶段公共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提升公共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公共管理行业的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创新思维 机遇与挑战
下载PDF
重庆市国土调查村庄划分与聚落探索
15
作者 彭正涛 周俊超 刘学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24期152-154,共3页
重庆市村庄用地零散、破碎,在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中村庄规模、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调查数据,对村庄划分及规模进行了重组,采用邻近距离法,以实地50 m、100 m距离,分别对村庄图斑进行了聚落分析。通过探索数据量化表明,村庄划分及... 重庆市村庄用地零散、破碎,在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中村庄规模、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调查数据,对村庄划分及规模进行了重组,采用邻近距离法,以实地50 m、100 m距离,分别对村庄图斑进行了聚落分析。通过探索数据量化表明,村庄划分及规模重组结果符合重庆村庄变化实际情况,可支持规划布局和编制;村庄聚落将大量分散村庄适度集聚,量化表达了重庆市村庄聚落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已为规划编制提供了数据基础。该探索将促进国土三调村庄用地成果在规划布局、高山移民迁建、复垦整治、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国土调查 村庄划分 聚落
下载PDF
国土调查中的田坎表达方法研究
16
作者 彭正涛 刘学 刘智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13期29-31,共3页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国土资源的重要手段。田坎是三调地类数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方式对耕地调查精度、面积统计等有重要影响。基于参与的"土地调查关键技术方法试点"研究对不同表达方...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国土资源的重要手段。田坎是三调地类数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方式对耕地调查精度、面积统计等有重要影响。基于参与的"土地调查关键技术方法试点"研究对不同表达方式的田坎差异开展分析、提出建议,为完善调查监测体系,促进国土三调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国土整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土调查 田坎 识别 表达
下载PDF
基于国土三调的城乡建设用地分类转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俊超 彭正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1期32-34,共3页
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多规合一”,促进国土空间科学治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手段。自然资源部明确要求将第三次国土调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底图,研究从国土三调成果分类及内涵出发,总结归纳国土三调成果应用与国土空间规划城... 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多规合一”,促进国土空间科学治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手段。自然资源部明确要求将第三次国土调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底图,研究从国土三调成果分类及内涵出发,总结归纳国土三调成果应用与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分类转化的方法,为完善调查监测体系,促进国土三调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应用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三调 城乡建设用地 分类转化
下载PDF
二调-三调数据流向分析方法及其差异——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波 彭正涛 刘学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23期20-22,共3页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自2017年底开始部署开展,至2021年8月自然资源部发布三调数据,标志着三调工作基本结束,后续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将之与二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但因为二者的数据库表达方式的差异造成分析工作难度较大。本文拟找出一种可...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自2017年底开始部署开展,至2021年8月自然资源部发布三调数据,标志着三调工作基本结束,后续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将之与二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但因为二者的数据库表达方式的差异造成分析工作难度较大。本文拟找出一种可以使分析差异较小的方法,零星地物生成圆状面图斑能够与实际吻合度更高,以线状地物宽度字段为基础,通过ArcGIS缓冲区功能生成面状图斑,并附上交叉处特殊处理方法。结果发现:零星地物面状化后与原数据面积差异+5.51m^(2),差异比例为+0.04%;线状地物与原始面积差异-94942.48m^(2),差异比例为-0.80%;更新到地类图斑层后,八大一级地类中,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其他土地增加比例分别为0.03%、0.03%、0.01%、0.05%和0.0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减少比例分别为0.01%、0.26%和0.16%。二调与三调数据流向精度差异主要来自调查界限差异,线状地物与零星地物面状化导致的数据差异和最小上图面积引起的调查精度差异。研究结果可对三调后续的数据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星地物 线状地物 面状化 差异分析
下载PDF
让心作主
19
作者 彭正涛 费泽发 《语文月刊》 2003年第7期127-128,共2页
曾几何时,想起周总理原谅日本而痛心。又多少次,看见中美领导人会晤而不快。我不理解,不理解我们为什么对那些曾经毁坏我们的家园,害得我们背井离乡的敌人那么的友善,我迫不及待地需要知道为什么。于是,我如饥似渴地迈进历史的长河。
关键词 高考 优秀作文 作文点评 2003年 高中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考场作文 议论散文 标题 写作素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