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氧和施有机肥对土壤肥效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立成 胡德勇 +3 位作者 肖卫华 彭沛宇 廖健程 丁鑫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6,共5页
研究土壤增氧条件下施加绿肥(紫云英)和施加农家肥(干牛粪)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于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采集处理组土壤样品,分析其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于水稻成熟后测定各处理组水稻的分蘖数、叶面积指数... 研究土壤增氧条件下施加绿肥(紫云英)和施加农家肥(干牛粪)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于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采集处理组土壤样品,分析其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于水稻成熟后测定各处理组水稻的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等农艺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增氧处理能够促进有机肥肥效元素的释放,提高土壤有效态肥效元素含量;增氧条件下,施加绿肥和农家肥均可促进水稻的分蘖生长,OAF(增氧施绿肥)和OCF(增氧施农家肥)处理的总分蘖数分别为51.34和50.16,对照组总分蘖数为36.93;增氧施农家肥处理比单施农家肥处理组的叶面积指数显著提高,增氧施绿肥处理与不增氧施绿肥处理组叶面积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氧施加有机肥处理组水稻的稻穗长度、穗结实粒数、每株谷粒质量均显著大于单施有机肥处理组,大于对照组。增氧与施有机肥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土壤的肥效,促进作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增氧处理 有机肥 紫云英 干牛粪
下载PDF
卡房尾矿库土壤重金属化合物对微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彭沛宇 王卫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5-220,244,共7页
为了探究云南省卡房尾矿库土壤微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合理反映尾矿库土壤整体稳定性情况,以卡房尾矿库土壤微团聚体和重金属化合物(As2O3、Co3O4、Cr2O3、CuO、NiO、ZnO)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微团聚体结构稳定性与重金属化合物含... 为了探究云南省卡房尾矿库土壤微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合理反映尾矿库土壤整体稳定性情况,以卡房尾矿库土壤微团聚体和重金属化合物(As2O3、Co3O4、Cr2O3、CuO、NiO、ZnO)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微团聚体结构稳定性与重金属化合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尾矿库土层深度0~2、2~5、5~8、8~15 m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值分别为0.086 mm和0.048 mm、0.083 mm和0.052 mm、0.031 mm和0.019 mm、0.048 mm和0.029 mm,土层深度0~5 m的微团聚体结构稳定性最强。不同土壤深度6种重金属化合物含量变异系数为0.106~0.743,均呈现中等变异,且所测得的样本中75%数据的拱高基台比大于0.75,具有较强程度的空间自相关。6种重金属化合物在尾矿库土壤中呈现2种不同的分布规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As2O3与NiO的含量逐渐降低;在0~8 m深度内CuO、ZnO、Co3O4与Cr2O3的含量均匀分布或者逐层下降,在8~15 m深度内各重金属化合物含量上升。对卡房尾矿库土壤微团聚体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的重金属化合物为CuO和ZnO,在0~8 m深度内CuO对微团聚体稳定性的贡献水平为ZnO的2倍,在8~15 m深度内两者贡献水平相同。综上,土壤中CuO和ZnO的含量会对微团聚体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其中CuO对土壤微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贡献水平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团聚体 重金属化合物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卡房尾矿库
下载PDF
稻—稻—油菜轮作土壤细菌群落的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立成 肖卫华 +3 位作者 彭沛宇 廖健程 丁鑫 胡德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6-280,共5页
为了解南方地区稻—稻—油菜轮作后土壤中细菌群落的变化特征,以长达30年的水稻—水稻—油菜轮作和水稻—水稻连作定点栽培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克隆文库和基因序列分析法,通过细菌16S rDNA基因通用引物对土壤提取DNA进行PCR扩增... 为了解南方地区稻—稻—油菜轮作后土壤中细菌群落的变化特征,以长达30年的水稻—水稻—油菜轮作和水稻—水稻连作定点栽培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克隆文库和基因序列分析法,通过细菌16S rDNA基因通用引物对土壤提取DNA进行PCR扩增,然后将扩增片段构建克隆文库对克隆子进行测序分析. 结果显示,2015年7月、10月和2016年4月3次取样中轮作土壤细菌的香农-维纳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均高于连作土壤,轮作土壤细菌多样性高于连作. 克隆子序列OTU与GenBank比对结果显示,轮作土壤中常见的变形菌(Proteobacteria)占细菌种类的55%,连作土壤为45%;轮作土壤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占细菌种类的13%,连作土壤为10%;轮作土壤中的酸杆菌(Acidobacteria)、厚壁菌(Firmicutes)和浮霉菌(Planctomycetes)所占细菌比例数小于连作土壤;变形菌和芽单胞菌构成了轮作土壤中的优势菌群,土壤优势菌群的变化对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产生影响. 测序结果显示稻—稻—油菜轮作土壤优势菌群中α-变形菌、β-变形菌和γ-变形菌高于稻—稻连作;稻—稻—油菜轮作中发现与绿弯菌(Chloroflexi)序列相似菌类,而稻—稻连作土壤中未发现. 本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土壤耕作方式相关,稻—稻—油菜轮作增加了细菌群落丰度. (图3 表2 参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连作 16S RDNA 土壤细菌群落 克隆文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