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影像学改变与乌头汤加减线性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彭泽学 刘立志 +1 位作者 刘广保 张庭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影像学改变与乌头汤加减线性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早期RA患者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7例予以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研究组6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乌头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间临...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影像学改变与乌头汤加减线性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早期RA患者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7例予以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研究组6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乌头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指标、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指标、血液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 14%)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91. 04%),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DAS28)评分、关节压痛数、肿胀评分、晨僵时间较低,治疗后血沉(ESR)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及治疗后滑膜炎评分、骨侵蚀评分及骨髓水肿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滑膜炎评分、骨侵蚀评分及骨髓水肿评分均与治疗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0. 921,P=0. 000; r=-0. 903,P=0. 000; r=-0. 864,P=0. 000)。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 43%)与研究组(10. 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乌头汤加减治疗早期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且患者滑膜炎评分、骨侵蚀评分及骨髓水肿评分等MRI检查指标与乌头汤加减作用时间负相关,对乌头汤加减治疗RA的疗效有监测和评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乌头汤加减 核磁共振成像 疗效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对诊断小儿支气管内异物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2
作者 彭泽学 毛元德 李永玲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支气管异物的小儿均经MDCT容积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小密度投影(MinIP)技术显示。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特征,并将轴位CT扫...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支气管异物的小儿均经MDCT容积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小密度投影(MinIP)技术显示。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特征,并将轴位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图像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现异物位于气管者4例,右主支气管11例,中间段支气管3例,左主支气管3例。轴位CT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3%、90%和91%。结合MPR和MinIP成像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可达到99%、100%和99%。结论 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判断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相应支气管的关系,并可清晰显示伴随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异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新生儿颅脑螺旋CT表现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彭泽学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利用螺旋CT通过66例正常新生儿和71例HIE患儿的颅脑CT扫描影像学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正常新生儿脑白质密度偏低,CT值19.0~28.0 Hu,其中95.4%最低值为20 Hu,脑白质边缘多呈"枫叶"状,脑灰质CT值27.6~39.0 Hu;HIE脑白质低密... 利用螺旋CT通过66例正常新生儿和71例HIE患儿的颅脑CT扫描影像学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正常新生儿脑白质密度偏低,CT值19.0~28.0 Hu,其中95.4%最低值为20 Hu,脑白质边缘多呈"枫叶"状,脑灰质CT值27.6~39.0 Hu;HIE脑白质低密度灶绝大部分CT值小于17.0 Hu,低密度灶边缘表现为"花瓣"状.说明CT诊断对HIE的早期诊断,协助制定治疗方案有较高价值,依据低密度脑水肿是否伴有脑室改变及颅内出血,进行CT型有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螺旋CT
下载PDF
肝脓肿炎症期病变的CT与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彭泽学 魏仁国 +2 位作者 李方志 李小平 龙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4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肝脓肿炎症期病变的CT诊断与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肝脓肿炎症患者,对其进行CT与MRI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MRI诊断的患者胆管源性病变以及门静脉源性病变的检测数量多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肝脓肿炎症期病变的CT诊断与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肝脓肿炎症患者,对其进行CT与MRI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MRI诊断的患者胆管源性病变以及门静脉源性病变的检测数量多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中利用MRI诊断的患者肝动脉源性病变的检测例数与CT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T检测中胆管源性病变呈现出高密度环,MRI则呈现出环形高信号;CT检测中门静脉源性病变呈现出低密度环,MRI则呈现出晕征;肝动脉源性病变呈现出片状T1、T2信号;相邻组织发生感染区域呈现出局灶性片影。结论临床中采用CT诊断与MRI诊断相结合,能够快速诊断出肝脓肿炎症期病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炎症期 CT诊断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肾素瘤的MSCT诊断 被引量:8
5
作者 彭泽学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0年第6期375-376,共2页
肾素瘤又叫肾球旁细胞瘤(juxtaglomerular cell tumor,JGCT)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以分泌肾素为特征。对于其影像表现,国内文献多为个案报告[1-3],笔者回顾性分析了8例经病理证实的JGCT患者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MSCT诊断 肾素瘤 肾球旁细胞瘤 肾脏良性肿瘤 cell 影像表现 个案报告 国内文献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泽学 魏仁国 李小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13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与病理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认识。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术前均接受CT扫描检查,由两名高年资腹部影像学医师阅片,...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与病理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认识。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术前均接受CT扫描检查,由两名高年资腹部影像学医师阅片,分析其肿块的CT表现,同时记录术中所见和病理检查情况。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为单发,胰头为好发部位,CT影像学表现多为类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少数为浅分叶状,肿块体积一般较大,主要为囊实混合性,实性部分形态均不规则。肿块的包膜均有强化,为轻中度,且所有肿块在动脉期较门静脉期明显,均可见胆管扩张,少数伴有胰管扩张,均对毗邻结构有明显推挤。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有一定特征性的CT影像学表现,CT对该病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但在临床上应与高发在胰腺部位的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CT诊断 病理分析
下载PDF
MSCTPA诊断肺栓塞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彭泽学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MSCTPA)对于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进行了胸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40例肺栓塞病例中,位于右侧肺动脉主干者6例,位于左侧...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MSCTPA)对于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进行了胸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40例肺栓塞病例中,位于右侧肺动脉主干者6例,位于左侧肺动脉主干者4例,位于右下肺动脉及其分支者15例,位于左下肺动脉及其分支者5例,两侧或单侧多部位者10例。MSCTPA上均表现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影,病灶呈圆形、卵圆形、条带状、杯口状。有时伴肺梗死、肺不张、肺部浸润、胸腔积液等改变。CT扫描两上肺动脉未见栓塞灶。结论:MSCTPA是目前诊断肺栓塞的无创伤性的最佳影像学手段,其对正确及时诊断和治疗本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肾嫌色细胞癌影像诊断的CT与MRI分析
8
作者 彭泽学 魏仁国 李小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5期3832-3832,共1页
目的分析肾嫌色细胞癌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8例肾嫌色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分别有10例和8例于术前行CT检查或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和MRI检查中病灶边缘较为光... 目的分析肾嫌色细胞癌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8例肾嫌色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分别有10例和8例于术前行CT检查或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和MRI检查中病灶边缘较为光滑,呈类圆形或圆形,有轻度到中度强化表现,均未见肾脏周围组织结构受侵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CT检查有1例病灶内可见小钙化灶、1例可见斑片样钙化灶,另1例可见少量出血。MRI平扫后5例Tl WI上呈等低信号,T2WI及DWI上呈高信号,3例Tl WI及T2WI均呈等信号,DWI上高信号。结论肾嫌色细胞癌的CT与MRI影像学均有一定特征性,对于该病诊断时可结合两种影像学表现,加强与其他肾肿瘤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嫌色细胞癌 影像诊断 CT MRI
下载PDF
不同类型经口入路茎突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邓海华 赵光明 +4 位作者 尹娟 罗志彬 彭泽学 闵静 田湘娥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目的采取新的经口入路茎突手术分类方法,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6月湘雅常德医院收治的茎突综合征患者32例(41侧),全部经口入路手术,分析其手术类型、茎突长度、前倾角、内倾角以及术后6个月... 目的采取新的经口入路茎突手术分类方法,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6月湘雅常德医院收治的茎突综合征患者32例(41侧),全部经口入路手术,分析其手术类型、茎突长度、前倾角、内倾角以及术后6个月随访的治疗效果和VAS评分。结果32例(41侧)经口入路茎突手术患者,按新方法分类,其中茎突切除术7侧、茎突缩短术23侧、茎突折断术6侧、茎突梳理术5侧。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视觉模拟评价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3例患者认为术后咽部症状无缓解,其余患者均认为有效,总体有效率为90.2%。结论根据茎突长度、前倾角、内倾角和患者意愿,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不同类型经口入路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异物感 茎突综合征 影响因素 手术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