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侵犯肝脏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6
1
作者 虞崚崴 李惠民 +3 位作者 李玉华 涂备武 朱锦勇 彭海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侵犯肝脏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诊断能力。方法:1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LCH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17个月,全部完成腹部CT增强检查,3例完成MRI检查。结果:肝脏弥漫增大... 目的:分析婴幼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侵犯肝脏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诊断能力。方法:1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LCH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17个月,全部完成腹部CT增强检查,3例完成MRI检查。结果:肝脏弥漫增大,CT上肝内病灶呈低密度,无明显强化,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形态和分布可分为三种类型:①中央型,沿中央门脉两侧分布的双线条状病变,7例;②周围型,肝实质内多发结节,2例;③弥漫型,同时有中央和周围分布的病灶,2例。伴有胆管扩张3例、肠壁增厚5例、腹腔积液1例、脾肿大9例、淋巴结肿大3例。结论:婴幼儿LCH肝脏侵犯影像表现有特点,有助于诊断和临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多症 朗格汉斯细胞 婴幼儿 MSCT
下载PDF
80kV结合迭代算法进行多层螺旋CT小儿胸部成像可行性 被引量:5
2
作者 蔡静 丁茗 +4 位作者 薛建平 刘明 彭海腾 李惠民 朱景雨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低千伏小儿胸部成像的可行性和相关图像质量评价。方法:60位行低千伏胸部扫描的儿童(2个月~9岁,中位数2岁)纳入研究。使用256层CT(PhilipsBrillianceiCT)完成胸部平扫(80kV,10-15mAs),并记录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低千伏小儿胸部成像的可行性和相关图像质量评价。方法:60位行低千伏胸部扫描的儿童(2个月~9岁,中位数2岁)纳入研究。使用256层CT(PhilipsBrillianceiCT)完成胸部平扫(80kV,10-15mAs),并记录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Product,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Dosage,ED)o所有图像数据采用6组不同的滤波函数进行回顾性重建:A组,滤波反投影(FilteredBackProjection,FBP)+平滑函数;B组,FBP+标准函数;C组,FBP+锐利函数;D组,迭代4(iDose4)+平滑函数;E组,iDose4+标准函数;F组,iDose4+锐利函数。在工作站上分别完成多平面投影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nIP)和容积重建(VolumeRendering,VR),并在左心室最大的横断面测量脂肪、肌肉、降主动脉和肺野的图像噪声值,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共同评价图像质量。结果:迭代图像质量评价优于传统滤波反投射图像,D组在降主动脉横断面上噪声和信噪比与A组相比,分别下降55%、提高69%,DLP为(6.4±2.6)mGy·cm,ED为(0.11±0.04)mSv。结论:80kV结合迭代算法的低剂量MSCT小儿胸部成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胸部 辐射剂量 血管造影术 小儿体层摄影术 迭代重建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儿童颅内外伤性动脉瘤的诊治 被引量:4
3
作者 俞炬明 范国平 +4 位作者 钟伟兴 张永平 彭海腾 朱铭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552-554,共3页
目的评价儿童颅内外伤性动脉瘤的诊断、介入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5例有明确头颅外伤史患儿颅内外伤性动脉瘤病例。经CT、MRI检查,2例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分别表现为右枕部颅内出血及左颞部颅内出血,另1例为后颅凹少量出血... 目的评价儿童颅内外伤性动脉瘤的诊断、介入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5例有明确头颅外伤史患儿颅内外伤性动脉瘤病例。经CT、MRI检查,2例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分别表现为右枕部颅内出血及左颞部颅内出血,另1例为后颅凹少量出血伴天幕缘少量硬膜下出血,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少量出血。5例患儿经DSA全脑血管造影分别诊断为左颈内动脉C1段外伤性动脉瘤,右侧裂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左大脑中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右大脑后动脉远端外伤性动脉瘤,右小脑后下动脉外伤性动脉瘤。其中左颈内动脉C1段外伤性动脉瘤和右侧裂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经GDC栓塞术治疗,左大脑中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及右小脑后下动脉外伤性动脉瘤手术夹闭。另1例严密随访观察。结果2例外伤性颅内动脉瘤经GDC栓塞术及2例外伤性动脉瘤手术均获成功,未留任何后遗症;5例均能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结论儿童颅内外伤性动脉瘤虽属罕见,但GDC及手术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安全而有效,长期预后则有待于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动脉瘤 儿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胎儿肾脏积水的MR影像及预后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明 李芳珍 +3 位作者 龚华荣 彭海腾 张玉珍 尹秋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977-1979,共3页
目的利用1.5T高场强扫描机,对胎儿肾脏积水的MR影像及预后进行评估。方法利用B超筛查发现胎儿肾脏积水并进行MR进一步检查的病例34例,胎龄24~37周。结果在34例胎儿中,MR诊断单侧重复肾伴上半肾积水3例(1例产后MR证实,2例引产)... 目的利用1.5T高场强扫描机,对胎儿肾脏积水的MR影像及预后进行评估。方法利用B超筛查发现胎儿肾脏积水并进行MR进一步检查的病例34例,胎龄24~37周。结果在34例胎儿中,MR诊断单侧重复肾伴上半肾积水3例(1例产后MR证实,2例引产),盆腔内囊性病灶致双侧肾脏积水2例(1例产后证实为盆腔巨大畸胎瘤致双肾积水,1例失访),脑室扩张且单侧肾脏积水2例(1例引产,1例失访),双侧’肾脏及输尿管扩张积水且肺发育不良1例(产后MR证实,放弃治疗),双侧肾脏积水伴脐膨出1例(产后证实为脐肠瘘并行手术治疗,双侧肾脏积水随访改善),双侧肾脏积水伴左肾周积液1例(引产),单纯性肾脏积水24例(产后确诊左侧UPJ进行手术3例,左侧肾脏积水随访中2例,6例左侧、2例右侧及5例双侧肾脏积水产后超声随访正常,失访6例);产后确诊UPJ的3例胎儿肾脏皮质厚度平均2mm,随访正常的13例胎儿肾脏皮质厚度平均3.5mm。结论MR影像能够对胎儿肾脏积水的病因进一步评估,有利于胎儿肾脏积水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胎儿肾脏积水
下载PDF
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病理与CT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袁世俊 李金凝 +4 位作者 彭海腾 蔡静 刘欢欢 张财源 汪登斌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9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间叶性错构瘤(MHL)在儿童与成人的临床、病理与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6例MHL中7个病灶的临床、病理与CT资料,分析并总结其特征表现。结果:本组病例包含5例儿童(中位年龄1岁)与1例成人(... 目的:探讨肝脏间叶性错构瘤(MHL)在儿童与成人的临床、病理与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6例MHL中7个病灶的临床、病理与CT资料,分析并总结其特征表现。结果:本组病例包含5例儿童(中位年龄1岁)与1例成人(年龄65岁),其中成人病例含2个病灶。5例儿童MHL均位于肝脏右叶,其中4例MHL表现为双房或多房囊性,囊液密度均匀;1例病灶为囊实性,囊内见液平影;囊壁无强化或轻至中度强化。1例成人MHL的2个病灶分别位于肝脏左、右叶,均为实性,病灶在CT上呈稍低密度,增强后较大病灶主体无强化、局部轻度延迟强化,较小病灶呈轻度延迟强化。儿童MHL镜下见纤维组织将疏松水肿的间叶组织分隔成囊腔,可见小胆管增生及血管。成人MHL镜下见增生、变性的胶原纤维、散在分布的肝细胞岛与畸形的血管和胆管。结论:MHL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在儿童与成人间具有一定共性与差异,对MHL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叶性错构瘤 肝脏 儿童 CT
下载PDF
256排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功能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袁世俊 陈继 +4 位作者 朱锦勇 彭海腾 孙英刚 汪登斌 沈成兴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3期386-387,共2页
目的:比较256排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功能的评估结果。方法:对12例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和256排螺旋CT检查,观察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 目的:比较256排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功能的评估结果。方法:对12例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和256排螺旋CT检查,观察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每搏输出量(Left ventricular stroke volume,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2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和多排螺旋CT检测的LVEDV分别为(118.5±20.8)mL、(114.6±18.5)mL;LVESV(61.3±23.3)mL、(57.9±19.2)mL;LVSV(73.8±24.6)mL、(71.6±25.1)mL;LVEF(57.7±7.6)%、(55.2±9.7)%;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排螺旋CT对心肌壁的厚度、心腔大小的显示均明显优于超声心动图。结论:多排螺旋CT对心脏的数据分析是建立在三维容积扫描基础上,其与超声心动图的几何假设相比,更接近心室腔的实际解剖形态,故使心肌壁的形态显示更加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虞崚崴 彭海腾 +3 位作者 朱锦勇 朱礼华 薛建平 张忠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MSCT增强扫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百分数。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MSCT增强扫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百分数。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122支,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CT肺动脉阻塞百分数分别从2.5%到75%不等。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形态、发生部位及其他间接征象,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儿童膝关节半月板病变的磁共振影像诊断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秋艳 张忠阳 +3 位作者 朱锦勇 薛建平 朱礼华 彭海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半月板病变的磁共振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儿童半月板病变的MRI资料,并与关节腔镜对照。MRI检查扫描序列为冠状面、矢状面的SET1WI、FFET2WI,必要时行横断面PDWI。结果:盘状半月板34例,半月板变性3例,半月板撕... 目的:探讨儿童半月板病变的磁共振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儿童半月板病变的MRI资料,并与关节腔镜对照。MRI检查扫描序列为冠状面、矢状面的SET1WI、FFET2WI,必要时行横断面PDWI。结果:盘状半月板34例,半月板变性3例,半月板撕裂11例,其中2例伴半月板囊肿。34例共36个盘状半月板包括凹面镜样20个,后角肥大型9个,薄片型6个和不完全型1个。MRI诊断儿童盘状半月板的正确率为83%,半月板撕裂的正确率为82%。结论:MRI是检测儿童膝关节半月板病变有效的无创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胫骨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儿童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范国平 俞炬明 +3 位作者 钟伟兴 彭海腾 张永平 朱铭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0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6例儿童颅内动脉瘤病例,男4例,女2例。3例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儿童颅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儿童外伤后硬膜下出血伴后颅窝血...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6例儿童颅内动脉瘤病例,男4例,女2例。3例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儿童颅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儿童外伤后硬膜下出血伴后颅窝血肿,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肺部感染并发脑出血。Hunt和Hess分类:5例为I级,1例为Ⅱ级。结果:采用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或NBCA经DSA行栓塞治疗,6例均成功,无并发症。结论:儿童颅内动脉瘤虽属罕见,但介入栓塞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安全而有效,长期预后则有待于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肿瘤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左心房憩室样结构的双源CT成像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明 张玉珍 +3 位作者 高煜 薛建平 朱礼华 彭海腾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利用双源CT血管造影评价左心房憩室样结构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及形态学变化。方法:随机搜集的415例成人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左心房憩室样结构85例,检出率为20.5%(85/415),总计87个憩室(2例有2个憩... 目的:利用双源CT血管造影评价左心房憩室样结构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及形态学变化。方法:随机搜集的415例成人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左心房憩室样结构85例,检出率为20.5%(85/415),总计87个憩室(2例有2个憩室)位于左房上壁77例及下壁8例,憩室底部开口0.5~1.1cm,平均0.8cm,深度0.6~1.2cm,平均0.9cm,底部形态呈尖角状或不规则菜花状。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左心房憩室的发生部位及形态变化,有利于临床进行电生理治疗的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憩室 心房功能
下载PDF
颈静脉球瘤术前血管内治疗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俞炬明 范国平 +3 位作者 钟伟兴 张永平 彭海腾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4-487,共4页
目的评价颈静脉球瘤术前造影及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颈静脉球瘤经CT和MRI及五官科详细检查评价,所有患者于术前行双侧颈动脉及患侧椎动脉造影,栓塞供血动脉及瘤巢,7例患者行患侧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以了解Willis环功能,栓塞后48h... 目的评价颈静脉球瘤术前造影及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颈静脉球瘤经CT和MRI及五官科详细检查评价,所有患者于术前行双侧颈动脉及患侧椎动脉造影,栓塞供血动脉及瘤巢,7例患者行患侧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以了解Willis环功能,栓塞后48h手术切除颈静脉球瘤。结果14例颈静脉球瘤术前造影和供血动脉及瘤巢栓塞均获成功,肿瘤切除术中出血明显减少,7例颈动脉球囊阻断试验均获成功,3例术中施行颈内动脉结扎术,术后及随访期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结论颈静脉球瘤术前行供血动脉和瘤巢栓塞及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安全可靠,可作为常规的术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栓塞 球囊阻断试验
下载PDF
X线平片与CT测量肩关节临界肩角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兴 包磊 +3 位作者 崔雪娥 储彩婷 彭海腾 汪登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8-96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X线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3D-CT)测量临界肩角(CSA)的重复性及测量结果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82例肩关节X线平片和3D-CT资料,由2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利用2种影像资料进行CSA测量。比较2位医师测量结果的差异... 目的探讨肩关节X线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3D-CT)测量临界肩角(CSA)的重复性及测量结果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82例肩关节X线平片和3D-CT资料,由2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利用2种影像资料进行CSA测量。比较2位医师测量结果的差异,评价2种影像学检查测量的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1)重复性研究包括,①观察者间信度:2位医师分别利用X线平片与3D-CT测量结果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996、0.994,P<0.01);②观察者自身信度:利用2种影像资料前后2次测量结果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998、0.997,P<0.01)。(2)一致性研究:2种影像学检查测量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r=0.971,P<0.01)。结论X线平片和3D-CT测量CSA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模态间差异可以忽略不计;3DCT测量无体位限制,可作为临床测量CSA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临界肩角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可重复性 结果
下载PDF
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佳隽 彭海腾 +2 位作者 蔡静 陆征海 尹秋凤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2期1540-1543,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在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PS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确诊为PSH患者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分析,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强化特征、病灶周边情况、是否合并肺门及纵膈...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在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PS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确诊为PSH患者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分析,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强化特征、病灶周边情况、是否合并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等影像表现。结果:14例均为单发孤立病灶,病灶大小1.1 cm×1.2 cm^4.0 cm×5.6 cm。11例形态规则,未见分叶及毛刺征象,3例为类圆形伴浅分叶,未见毛刺征象;11例病灶密度均匀,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3例病灶密度欠均匀,表现为小斑片状略低密度区;增强扫描11例平扫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明显强化;14例患者病灶增强后动脉期均为中等强化,且随时间延迟强化幅度增加;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建12例病灶边缘清晰,周围肺野未见卫星灶及"胸膜凹陷征",2例病灶前缘可见"尾征",3例病灶边缘可见"晕征",10例可见"贴边血管征",4例可见"空气新月征";仅1例患者首诊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7例诊断为PSH,3例诊断为炎性假瘤,1例诊断为结核瘤,1例诊断为错构瘤,2例诊断为周围型肺癌。结论: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可进一步显示PSH病变细节的特征表现,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硬化性血管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