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烟杆降解菌株的筛选及其协同作用比例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彭瀚辉 田云 +2 位作者 李童 周海燕 吴永尧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225-227,211,共4页
为了对废弃烟杆再利用,自行筛选到几种能够利用废弃烟杆进行高温好氧堆肥的高效微生物菌株,对分解出的几种菌株进行初步检测并对菌株协同作用的组合和配比做了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3组降解烟杆纤维素的菌株均能在以烟杆为唯... 为了对废弃烟杆再利用,自行筛选到几种能够利用废弃烟杆进行高温好氧堆肥的高效微生物菌株,对分解出的几种菌株进行初步检测并对菌株协同作用的组合和配比做了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3组降解烟杆纤维素的菌株均能在以烟杆为唯一营养源的培养基上生长,且具有较强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菌株编号分别为H2568、B1、M1。对这3种菌株的协同作用试验显示,H2568、B1、M1以1.0∶1.0∶1.5的生物量比例组合时具有最强的降解烟杆的能力,其纤维素降解率、半纤维素降解率、木质素降解率分别达到了56%、70%、33%,最高纤维素酶活力达到625.44 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杆 纤维素酶 协同降解作用
下载PDF
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治疗老年恶性淋巴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彭瀚辉 《当代医学》 2016年第8期141-142,共2页
目的对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治疗老年恶性淋巴瘤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42例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1例,一组为吡柔比星组,一组为阿霉素组,阿霉素组第1天静脉注射750 mg/m2环磷酚胺、50 mg/m2阿霉素、1.4 mg/m2长春新碱,第... 目的对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治疗老年恶性淋巴瘤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42例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1例,一组为吡柔比星组,一组为阿霉素组,阿霉素组第1天静脉注射750 mg/m2环磷酚胺、50 mg/m2阿霉素、1.4 mg/m2长春新碱,第1~5天每天口服2次泼尼松,50 mg/次。吡柔比星组第1天静脉注射750 mg/m2环磷酚胺、50 mg/m2吡柔比星、1.4 mg/m2长春新碱,同时,第1~5天每天口服2次泼尼松,50 mg/次。结果吡柔比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霉素组患者(85.71%vs 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柔比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阿霉素组患者(9.52%vs 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柔比星组患者治疗结束当天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血常规水平显著高于阿霉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恶性淋巴瘤临床上吡柔比星效果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 老年恶性淋巴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放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彭瀚辉 高佳 汪淑华 《包头医学》 2020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放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8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后进展患者,按照化疗方案不同分为未化疗组(23例)、拓扑替康组(22例)、替莫唑胺组(17例)... 目的:比较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放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8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后进展患者,按照化疗方案不同分为未化疗组(23例)、拓扑替康组(22例)、替莫唑胺组(17例)与卡莫司汀组(26例)。对比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卡莫司汀组疾病控制有效率69.23%、替莫唑胺组47.06%、拓扑替康组59.09%,未化疗组均没有缓解,化疗组与未化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4组恶心呕吐、腹泻、合并感染及肝功异常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后进展患者,采用卡莫司汀治疗的控制率最高,替莫唑胺的不良反应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替莫唑胺 拓扑替康 卡莫司汀
下载PDF
烟叶调理剂及其施用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杨文蛟 周海燕 +3 位作者 杨帆 彭瀚辉 黄李萍 吴永尧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7-60,共4页
为探讨施用烟叶调理剂对烤烟增香提质方面的作用效果,研究了烟叶调理剂喷叶2次与灌根+喷叶组合2种施用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烟叶调理剂总体上显著提高了烤烟单叶质量、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烟... 为探讨施用烟叶调理剂对烤烟增香提质方面的作用效果,研究了烟叶调理剂喷叶2次与灌根+喷叶组合2种施用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烟叶调理剂总体上显著提高了烤烟单叶质量、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烟叶调理剂喷叶及灌根+喷叶组合处理的上述指标较不施用调理剂处理分别提高3.71%、2.86%、6.82%、2.22%、5.89%、2.04%,3.07%、5.21%、5.17%、2.33%、3.02%、1.34%,但对初烤烟叶叶面积与叶厚度无明显影响。增施烟叶调理剂使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更为协调,烟叶调理剂喷叶2次处理效果更优。增施烟叶调理剂可以明显提高烤烟叶黄素、β-胡萝卜素、芸香苷含量。综合分析认为,增施烟叶调理剂对烟叶质量提升明显,其中喷叶2次施用效果优于灌根+喷叶组合施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叶调理剂 经济性状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彭瀚辉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39例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未发生病灶转移(52例)、淋巴转移(46例)和脏器转移(41例)。治疗前对所有受... 目的探讨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39例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未发生病灶转移(52例)、淋巴转移(46例)和脏器转移(41例)。治疗前对所有受试者进行D-二聚体水平检测,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D-二聚体阳性率;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脏器转移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高于淋巴转移患者及未发生病灶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淋巴转移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高于未发生病灶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过3个周期的化疗治疗,未发生病灶转移、淋巴转移、脏器转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病情越重,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越高,经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因此,可以将D-二聚体作为判断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消化系统肿瘤 D-二聚体 检测 预后判断 临床意义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在肝癌并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佳 彭瀚辉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4期41-42,共2页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肝癌并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90例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对患者行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分析肝癌并门静脉癌栓CT图像特征。结果90例原发性肝癌并...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肝癌并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90例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对患者行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分析肝癌并门静脉癌栓CT图像特征。结果90例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经64排螺旋CT扫描,门静脉癌栓检出率100.0%。弥漫型肝癌占52.2%,巨块型肝癌占25.6%,结节型肝癌占22.2%;门静脉癌栓多见Ⅱ型、Ⅲ型,极易侵犯门静脉主干及一级分支,癌栓Ⅰ型、Ⅳ型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可准确诊断肝癌并门静脉癌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肝癌 门静脉癌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