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方红壤稻田与旱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特征差异
被引量:
26
1
作者
李昌新
黄山
+2 位作者
彭现宪
黄欠如
张卫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611,共6页
大量研究证明稻田土壤比旱地土壤更具固碳潜力,但至今对稻田土壤固碳机制的认识尚不甚清楚。本研究于2007年利用两个开垦年代相似,近20多年分别一直种植双季稻和双季玉米的长期定位试验,来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差异...
大量研究证明稻田土壤比旱地土壤更具固碳潜力,但至今对稻田土壤固碳机制的认识尚不甚清楚。本研究于2007年利用两个开垦年代相似,近20多年分别一直种植双季稻和双季玉米的长期定位试验,来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田土壤总有机碳和总氮的浓度分别是旱地的2.2倍和2.5倍。与试验前相比,水稻种植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增幅达到30.8%,而旱地的前后差异不显著。在所有团聚体粒径水平上,水田有机碳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旱地。其中53~250μm微团聚体相差最大,水田是旱地的近3倍。水田微团聚体保护碳(iPOM_m)在土壤中的浓度是旱地的4.2倍,微团聚体保护碳在总有机碳中的比重也显著高于旱地,达到25.5%,是旱地的2倍。水田和旱地iPOM_m组分碳的差异能够解释其总有机碳差异的42.8%。上述结果可以增强我们对稻田土壤固碳机制的了解,为稻田土壤碳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组分
土壤团聚体
全球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地区玉米田长期免耕土壤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剖面分布特征
被引量:
8
2
作者
黄山
刘武仁
+2 位作者
殷明
彭现宪
张卫建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3-106,共4页
通过东北玉米田长期定位试验,比较分析了免耕和常规耕翻下土壤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剖面分布差异。结果表明:长期免耕显著提高了耕层(0~20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其他各层差异不显著;免耕和翻耕之间,土壤总氮(TN)的浓度在各层次上差异...
通过东北玉米田长期定位试验,比较分析了免耕和常规耕翻下土壤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剖面分布差异。结果表明:长期免耕显著提高了耕层(0~20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其他各层差异不显著;免耕和翻耕之间,土壤总氮(TN)的浓度在各层次上差异均不显著;长期免耕下耕层土壤的碳氮比显著高于翻耕土壤,但其他各层差异不显著;长期免耕下耕层土壤的微生物活性略比翻耕的高,但其他层次基本一致。SOC、TN和微生物活性在整个土壤剖面上呈现类似的趋势,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耕层土壤的SOC含量是底层(60~100cm)的近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田
免耕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田转变为旱地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25
3
作者
黄山
芮雯奕
+2 位作者
彭现宪
刘武仁
张卫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46-1151,共6页
采用土壤有机碳(SOC)物理分组与13C自然丰度相结合技术,研究了稻田长期(19 a)转换为旱地(玉米地)后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响应特征,以及不同有机碳组分的周转和更新速率.结果表明,长期种植旱地作物后,农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显著下降....
采用土壤有机碳(SOC)物理分组与13C自然丰度相结合技术,研究了稻田长期(19 a)转换为旱地(玉米地)后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响应特征,以及不同有机碳组分的周转和更新速率.结果表明,长期种植旱地作物后,农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显著下降.相同历史背景下,稻田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浓度分别比玉米田高76.7%和47.6%.水稻土包裹态颗粒有机质(oPOM)和矿物结合有机质(MOM)在土壤中的浓度均是玉米田的2倍,但游离态颗粒有机质(fPOM)差异不显著.稻田土壤oPOM和MOM自身碳的浓度均显著高于玉米地,fPOM则相反.特别是oPOM组分,稻田是玉米地的近6倍.表明水稻土团聚体保护碳的能力高于旱地.稻田转换为玉米地19 a后,各组分δ13C值显著升高.fPOM、oPOM和MOM中来自玉米新碳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4.6%、24.7%和19.0%,平均驻留时间(MRT)依次增大,分别达到24、67和90 a.上述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稻田土壤比旱地更具固碳潜力,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土壤中oPOM和MOM组分碳的富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稻田土壤
土壤碳固定
土壤有机碳组分
δ13C
全球变化
原文传递
题名
南方红壤稻田与旱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特征差异
被引量:
26
1
作者
李昌新
黄山
彭现宪
黄欠如
张卫建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61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09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5-0492)
+1 种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5B02)
中国农业科学院基金项目(082060302-19)
文摘
大量研究证明稻田土壤比旱地土壤更具固碳潜力,但至今对稻田土壤固碳机制的认识尚不甚清楚。本研究于2007年利用两个开垦年代相似,近20多年分别一直种植双季稻和双季玉米的长期定位试验,来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田土壤总有机碳和总氮的浓度分别是旱地的2.2倍和2.5倍。与试验前相比,水稻种植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增幅达到30.8%,而旱地的前后差异不显著。在所有团聚体粒径水平上,水田有机碳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旱地。其中53~250μm微团聚体相差最大,水田是旱地的近3倍。水田微团聚体保护碳(iPOM_m)在土壤中的浓度是旱地的4.2倍,微团聚体保护碳在总有机碳中的比重也显著高于旱地,达到25.5%,是旱地的2倍。水田和旱地iPOM_m组分碳的差异能够解释其总有机碳差异的42.8%。上述结果可以增强我们对稻田土壤固碳机制的了解,为稻田土壤碳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红壤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组分
土壤团聚体
全球变化
Keywords
red soil
land use
soil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soil aggregates
global change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地区玉米田长期免耕土壤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剖面分布特征
被引量:
8
2
作者
黄山
刘武仁
殷明
彭现宪
张卫建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86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基金项目(082060302-19)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5-0492)
文摘
通过东北玉米田长期定位试验,比较分析了免耕和常规耕翻下土壤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剖面分布差异。结果表明:长期免耕显著提高了耕层(0~20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其他各层差异不显著;免耕和翻耕之间,土壤总氮(TN)的浓度在各层次上差异均不显著;长期免耕下耕层土壤的碳氮比显著高于翻耕土壤,但其他各层差异不显著;长期免耕下耕层土壤的微生物活性略比翻耕的高,但其他层次基本一致。SOC、TN和微生物活性在整个土壤剖面上呈现类似的趋势,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耕层土壤的SOC含量是底层(60~100cm)的近4倍。
关键词
玉米田
免耕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活性
Keywords
Corn field
No-tillage
Soil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activity
分类号
S513.05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田转变为旱地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25
3
作者
黄山
芮雯奕
彭现宪
刘武仁
张卫建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46-115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9CB118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094)
+1 种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5-0492)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5B02)
文摘
采用土壤有机碳(SOC)物理分组与13C自然丰度相结合技术,研究了稻田长期(19 a)转换为旱地(玉米地)后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响应特征,以及不同有机碳组分的周转和更新速率.结果表明,长期种植旱地作物后,农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显著下降.相同历史背景下,稻田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浓度分别比玉米田高76.7%和47.6%.水稻土包裹态颗粒有机质(oPOM)和矿物结合有机质(MOM)在土壤中的浓度均是玉米田的2倍,但游离态颗粒有机质(fPOM)差异不显著.稻田土壤oPOM和MOM自身碳的浓度均显著高于玉米地,fPOM则相反.特别是oPOM组分,稻田是玉米地的近6倍.表明水稻土团聚体保护碳的能力高于旱地.稻田转换为玉米地19 a后,各组分δ13C值显著升高.fPOM、oPOM和MOM中来自玉米新碳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4.6%、24.7%和19.0%,平均驻留时间(MRT)依次增大,分别达到24、67和90 a.上述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稻田土壤比旱地更具固碳潜力,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土壤中oPOM和MOM组分碳的富积.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稻田土壤
土壤碳固定
土壤有机碳组分
δ13C
全球变化
Keywords
land-use conversion
paddy field soil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soil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δ ^13C
global change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方红壤稻田与旱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特征差异
李昌新
黄山
彭现宪
黄欠如
张卫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北地区玉米田长期免耕土壤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剖面分布特征
黄山
刘武仁
殷明
彭现宪
张卫建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稻田转变为旱地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变化特征
黄山
芮雯奕
彭现宪
刘武仁
张卫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