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滇池流域源头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
3
1
作者
彭珮媛
吴晓妮
+3 位作者
李子光
赵洛琪
付登高
段昌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4,共7页
为了解富营养湖泊流域源头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无机磷组成及分布特征,在滇池流域南部的柴河流域内选取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云南松林地、荒草坡、富磷农田、大棚农田、大棚沟渠及露天农田)土壤,对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分布特征进行了...
为了解富营养湖泊流域源头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无机磷组成及分布特征,在滇池流域南部的柴河流域内选取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云南松林地、荒草坡、富磷农田、大棚农田、大棚沟渠及露天农田)土壤,对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无机磷含量为0.96~3.23 g/kg,占总磷含量的45.31%~76.41%;其中山地区内的云南松林、荒草坡和富磷农田土壤以磷酸铁盐磷(Fe-P)和磷酸钙盐磷(Ca-P)为主,二者占无机磷含量的64.24%~68.24%,而坝平地中的大棚农田、大棚沟渠及露天农田土壤则以Ca-P和闭蓄态磷(O-P)为主,二者含量占无机磷含量的83.49%~89.70%;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与Ca-P和O-P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机磷与磷酸铝磷(Al-P),Fe-P,O-P和Ca-P呈显著正相关。可见,流域内的山地区(荒草坡及云南松林)具有较好的供磷潜力,有利于提升其生态修复效率以期达到有效的面源污染防控,而山地区富磷农田由于较高的磷组分含量及其土地覆被特征成为流域内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无机磷组分
供磷能力
磷素流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态化学计量方法识别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区域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晓妮
付登高
+1 位作者
彭珮媛
赵洛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基于柴河流域汇水区内不同景观单元土壤与径流中氮、磷养分含量,分析了土壤与径流中污染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综合评价了面源污染物的"源—流"过程,进而确定汇水区内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结果表明:(1)汇水区内的坝平...
基于柴河流域汇水区内不同景观单元土壤与径流中氮、磷养分含量,分析了土壤与径流中污染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综合评价了面源污染物的"源—流"过程,进而确定汇水区内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结果表明:(1)汇水区内的坝平地、大棚种植区和柴河河道的土壤或底泥具有较高的氮磷比,其径流中溶解态氮磷比也较高,而磷矿区和富磷区林地土壤及径流中溶解态氮磷比较低;(2)土壤氮、磷养分与径流中氮、磷污染物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p>0.05);(3)与其他景观类型相比,柴河底泥与大棚种植区的污染物"源"强较高,而大棚种植区和磷矿区污染物的"流"失风险较高,因此,大棚种植区由于其高"源"强和高"流"失性是该汇水区面源污染重点防控区域;(4)单个景观类型下,通过对比"源""流"过程在总流失风险中的比例确定磷矿区的流失、富磷区林地和河道底泥的污染物"源"是各自景观类型下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环节;而农业种植区(坡耕地、坝平地和大棚区)需同时在减"源"和控"流"上进行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面源污染
养分可利用性
污染物输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稀土尾矿及废石在建材制造中的综合利用研究
3
作者
彭珮媛
张巍
+3 位作者
李成
杨晓军
商容生
冯振华
《非金属矿》
2024年第6期26-29,共4页
针对四川地区的稀土尾矿、废石资源综合利用形成的光电选尾矿和最终尾矿,探讨其在建材制造中的综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光电选尾矿直接作为建筑骨料的可行性较低,但适合作为替代材料用于生产高附加值钙产品;稀土最终尾矿则可用于制备硅...
针对四川地区的稀土尾矿、废石资源综合利用形成的光电选尾矿和最终尾矿,探讨其在建材制造中的综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光电选尾矿直接作为建筑骨料的可行性较低,但适合作为替代材料用于生产高附加值钙产品;稀土最终尾矿则可用于制备硅酸盐水泥,不仅能满足GB 175—2023标准中硅酸盐水泥的要求,还能显著提升水泥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本研究为稀土尾矿和废石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有助于改善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采矿废石
硅酸盐水泥
抗压强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池流域源头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
3
1
作者
彭珮媛
吴晓妮
李子光
赵洛琪
付登高
段昌群
机构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昆明市海口林场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4,共7页
基金
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基础研究联合专项(2017FH001-0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133)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BC001)。
文摘
为了解富营养湖泊流域源头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无机磷组成及分布特征,在滇池流域南部的柴河流域内选取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云南松林地、荒草坡、富磷农田、大棚农田、大棚沟渠及露天农田)土壤,对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无机磷含量为0.96~3.23 g/kg,占总磷含量的45.31%~76.41%;其中山地区内的云南松林、荒草坡和富磷农田土壤以磷酸铁盐磷(Fe-P)和磷酸钙盐磷(Ca-P)为主,二者占无机磷含量的64.24%~68.24%,而坝平地中的大棚农田、大棚沟渠及露天农田土壤则以Ca-P和闭蓄态磷(O-P)为主,二者含量占无机磷含量的83.49%~89.70%;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与Ca-P和O-P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机磷与磷酸铝磷(Al-P),Fe-P,O-P和Ca-P呈显著正相关。可见,流域内的山地区(荒草坡及云南松林)具有较好的供磷潜力,有利于提升其生态修复效率以期达到有效的面源污染防控,而山地区富磷农田由于较高的磷组分含量及其土地覆被特征成为流域内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无机磷组分
供磷能力
磷素流失
Keywords
land use
inorganic phosphorus fraction
phosphorus supply capacity
phosphorus loss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态化学计量方法识别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区域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晓妮
付登高
彭珮媛
赵洛琪
机构
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暨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基金
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基础研究联合专项(2017FH001-0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133)。
文摘
基于柴河流域汇水区内不同景观单元土壤与径流中氮、磷养分含量,分析了土壤与径流中污染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综合评价了面源污染物的"源—流"过程,进而确定汇水区内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结果表明:(1)汇水区内的坝平地、大棚种植区和柴河河道的土壤或底泥具有较高的氮磷比,其径流中溶解态氮磷比也较高,而磷矿区和富磷区林地土壤及径流中溶解态氮磷比较低;(2)土壤氮、磷养分与径流中氮、磷污染物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p>0.05);(3)与其他景观类型相比,柴河底泥与大棚种植区的污染物"源"强较高,而大棚种植区和磷矿区污染物的"流"失风险较高,因此,大棚种植区由于其高"源"强和高"流"失性是该汇水区面源污染重点防控区域;(4)单个景观类型下,通过对比"源""流"过程在总流失风险中的比例确定磷矿区的流失、富磷区林地和河道底泥的污染物"源"是各自景观类型下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环节;而农业种植区(坡耕地、坝平地和大棚区)需同时在减"源"和控"流"上进行综合防控。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面源污染
养分可利用性
污染物输移
Keywords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nutrient available
pollution transport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稀土尾矿及废石在建材制造中的综合利用研究
3
作者
彭珮媛
张巍
李成
杨晓军
商容生
冯振华
机构
四川省自然资源实验测试研究中心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非金属矿》
2024年第6期26-29,共4页
基金
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重点科研项目(SCIGS-CZDZXM-2024005)。
文摘
针对四川地区的稀土尾矿、废石资源综合利用形成的光电选尾矿和最终尾矿,探讨其在建材制造中的综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光电选尾矿直接作为建筑骨料的可行性较低,但适合作为替代材料用于生产高附加值钙产品;稀土最终尾矿则可用于制备硅酸盐水泥,不仅能满足GB 175—2023标准中硅酸盐水泥的要求,还能显著提升水泥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本研究为稀土尾矿和废石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有助于改善环境问题。
关键词
稀土尾矿
采矿废石
硅酸盐水泥
抗压强度
Keywords
rare earth tailings
mining waste rock
silicate cement
compressive strength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X7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滇池流域源头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分布特征
彭珮媛
吴晓妮
李子光
赵洛琪
付登高
段昌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生态化学计量方法识别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区域
吴晓妮
付登高
彭珮媛
赵洛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稀土尾矿及废石在建材制造中的综合利用研究
彭珮媛
张巍
李成
杨晓军
商容生
冯振华
《非金属矿》
20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