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科技人才配置的效率 被引量:4
1
作者 彭皓玥 王树恩 《工业工程》 2008年第2期17-20,28,共5页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目前我国各地区科技人才配置的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并从分析的结果中,总结归纳出影响科技人才配置效率的3个主要因素——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和相关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 科技人才 数据包络分析 人文环境 结构优化 中国
下载PDF
公众权益与跨区域生态规制策略研究——相邻地方政府间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皓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2-47,共6页
以公众权益为视角,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分别从未引入约束机制的公众生态权益模糊情形以及引入约束机制的生态权益明确情形,建立跨区域生态规制演化博弈模型,剖析不同情形相邻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行为。结果表明,明确公众生态权益,引入强... 以公众权益为视角,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分别从未引入约束机制的公众生态权益模糊情形以及引入约束机制的生态权益明确情形,建立跨区域生态规制演化博弈模型,剖析不同情形相邻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行为。结果表明,明确公众生态权益,引入强制约束机制后,原有博弈结构被改变,长期内,有利于规避跨区域环境规制的"囚徒困境"。进一步探析博弈参数发现,反馈机制、责惩措施、行为效果感知、行为成本等要素均能改变鞍点位置,推进博弈稳定策略向博弈方严格落实国家生态规制方向演进。研究结论可为政府制定跨区域生态规制策略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权益 跨区域生态规制 演化博弈 地方政府 行为策略
下载PDF
公众参与区域生态风险防范模式影响因素及政策干预路径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彭皓玥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剖析影响区域生态风险防范公众参与模式的深层次因素,并探究针对性的管制政策。结果发现,公众生态意识、生态行为成本、生态参与平台和社会参照氛围这4个主范畴对公众参与模式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主范畴... 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剖析影响区域生态风险防范公众参与模式的深层次因素,并探究针对性的管制政策。结果发现,公众生态意识、生态行为成本、生态参与平台和社会参照氛围这4个主范畴对公众参与模式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主范畴逻辑内涵和关键因子,探析其对公众参与区域生态风险防范的作用方向与影响因素,构建了公众参与区域生态风险防范的作用机制模式,即"意识-行为"整合模型。最终基于整合模型脉络结构,为政府制定干预路径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防范 公众参与模式 扎根理论 整合模型 管制政策
下载PDF
自然资源约束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界面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彭皓玥 王树恩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45,共4页
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约束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界面分析作为管理科学研究的新角度、思路和手段,将它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既是一种新的尝试,也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到... 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约束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界面分析作为管理科学研究的新角度、思路和手段,将它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既是一种新的尝试,也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利用系统动力学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察系统的界面,能够更准确的分析各个界面的障碍,从而为界面障碍的消除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约束 可持续发展 系统动力学 界面分忻 界面障碍
下载PDF
基于AHP和三角模糊数的企业安全管理评价——以资源开采型企业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彭皓玥 王树恩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6-77,共2页
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三角模糊数结合建立相关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对资源开采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做出科学合理评价。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它对资源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三角模糊数 安全管理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资源可持续性运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皓玥 赵国浩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6,共4页
自然资源的有限供给、资源运作能否可持续进行,已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约束。作为具有协同特质的资源运作系统,一定目标和约束条件下,各子系统及构成要素间形成了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相互协调的动态耦合循环过程。从技术创新出... 自然资源的有限供给、资源运作能否可持续进行,已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约束。作为具有协同特质的资源运作系统,一定目标和约束条件下,各子系统及构成要素间形成了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相互协调的动态耦合循环过程。从技术创新出发,资源可持续运作机理分析结果显示,为了满足熵增最小化的能量约束,科学技术水平无疑成为了系统间各因果反馈环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交汇的核心,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可持续运作、生态系统的稳态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资源可持续 协同发展 负熵约束
下载PDF
基于熵和hopfield网络的自然资源管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彭皓玥 王树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8-160,共3页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2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信息熵的提出、熵定律的应用,使熵走进了可持续发展的领域。每一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都可将其视为潜在的熵经过人类劳动被转化为负熵资本的过程。通过系统论视角下自然...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2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信息熵的提出、熵定律的应用,使熵走进了可持续发展的领域。每一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都可将其视为潜在的熵经过人类劳动被转化为负熵资本的过程。通过系统论视角下自然资源管理的剖析,运用hopfield网络,将负熵这一方向性约束落到自然资源管理的实处。使得建立在熵增最小化基础上的自然资源管理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通过hopfield能量函数得以优化,并得出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PFIELD网络 自然资源
下载PDF
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风险规避的技术驱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彭皓玥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59,共4页
煤炭资源型区域人与自然矛盾不断激化,生态承载力系统正面临着巨大风险。从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创新入手,寻找增进煤炭资源型区域技术驱动力的模式,为该区域生态风险规避找到突破口。在技术驱动力不足的本体思考基础上,以价值重构为伦理指... 煤炭资源型区域人与自然矛盾不断激化,生态承载力系统正面临着巨大风险。从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创新入手,寻找增进煤炭资源型区域技术驱动力的模式,为该区域生态风险规避找到突破口。在技术驱动力不足的本体思考基础上,以价值重构为伦理指导,重点关注生态位视角下的技术驱动模式选择,构建技术驱动的生态位进化模式。并结合制度设计,为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风险规避技术驱动力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区域 生态风险 规避 生态位 技术驱动力
下载PDF
煤炭依赖型区域生态承载力安全预警评价研究——基于山西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彭皓玥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38-242,共5页
煤炭依赖型区域是高生态风险区域。以该区域生态承载力运作系统为出发点,选取16项代表性技术指标,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设计生态承载力安全预警评价技术模型,并以山西省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A-BP算法的预... 煤炭依赖型区域是高生态风险区域。以该区域生态承载力运作系统为出发点,选取16项代表性技术指标,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设计生态承载力安全预警评价技术模型,并以山西省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A-BP算法的预警技术有助于实现煤炭依赖型区域生态承载力风险预警;未来10年内,历史生态债务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该区域生态风险控制的效果;必须采取进一步措施,方能降低生态承载力警情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承载力 安全预警评价技术 GA-BP模型 煤炭依赖型区域
下载PDF
科学技术与西方现代生产管理方式的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皓玥 王树恩 《中国农机化》 2007年第5期61-64,共4页
西方现代生产管理方式,经历了从科学生产管理方式到行为生产管理方式再到新型生产管理方式的演变。本文从这一历史回顾中,运用AHP因素分析法,得出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导致西方现代生产管理方式演变众多影响因素中最为根本的因素。结合当今... 西方现代生产管理方式,经历了从科学生产管理方式到行为生产管理方式再到新型生产管理方式的演变。本文从这一历史回顾中,运用AHP因素分析法,得出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导致西方现代生产管理方式演变众多影响因素中最为根本的因素。结合当今科学技术的特点和科技创新的大趋势,本文还对西方现代生产管理方式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生产管理方式 AHP
下载PDF
技术创新、产业关联与资源可持续——基于山西省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彭皓玥 赵国浩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0-33,共4页
探析资源可持续问题。从系统的高度,通过山西省的实证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技术创新、产业关联与资源可持续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充分利用资源产业间关联性,推进技术创新下的产业联动,是低炭经济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 探析资源可持续问题。从系统的高度,通过山西省的实证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技术创新、产业关联与资源可持续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充分利用资源产业间关联性,推进技术创新下的产业联动,是低炭经济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关联 资源可持续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国家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楠 彭皓玥 《经济师》 2013年第9期124-125,共2页
生态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实现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前,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应积极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入手,基于国家审计的角度,深入分... 生态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实现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前,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应积极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入手,基于国家审计的角度,深入分析国家审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探索了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国家审计 资源环境审计
下载PDF
人才培养“工匠精神”植入践行研究
13
作者 彭皓玥 王晓蓓 《经济师》 2021年第11期15-16,共2页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培养大国工匠。文章通过剖析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并分析我国“工匠精神”需求及其缺失原因,从而提出相应植入路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工匠精神”的缺失是社会...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培养大国工匠。文章通过剖析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并分析我国“工匠精神”需求及其缺失原因,从而提出相应植入路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工匠精神”的缺失是社会、企业、教育三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位一体”积极求变,使“工匠精神”贯穿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 原因分析 植入路径
下载PDF
邻避危机中的生态信任:从流失到重塑——“邻避冲突”的探索性解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彭皓玥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前,公众生态信任危机已成为区域邻避冲突爆发的催化剂。究其原因,公众对于邻避风险的认知模糊,导致生态信任的本源性流失;生态参与平台的缺乏,激化了生态信任的行为性流失;监督、惩罚机制的匮乏,突显了生态信任的制度性缺失。唯有培... 目前,公众生态信任危机已成为区域邻避冲突爆发的催化剂。究其原因,公众对于邻避风险的认知模糊,导致生态信任的本源性流失;生态参与平台的缺乏,激化了生态信任的行为性流失;监督、惩罚机制的匮乏,突显了生态信任的制度性缺失。唯有培育公众生态理性认知、优化公众生态参与模式、规范环境评价决策的责任、惩罚制度,方可内外兼修,重塑公众的生态信任心理,从根本上缓解区域邻避冲突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区域邻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冲突 生态信任 公众参与
原文传递
能源终端消费行为选择:环境关心的柔性驱动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皓玥 赵国浩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削减碳排放、打造"绿水青山",成为雾霾时代共同愿景。当居民能源消费成为继工业部门之后的第二大能耗主体,公众能否做出理性的行为选择,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及文献梳理,构建能源终端消费理论框架,并运用扎根理论,揭... 削减碳排放、打造"绿水青山",成为雾霾时代共同愿景。当居民能源消费成为继工业部门之后的第二大能耗主体,公众能否做出理性的行为选择,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及文献梳理,构建能源终端消费理论框架,并运用扎根理论,揭示行为选择的环境关心特质。进一步,在节能环保设施可获性、节能技术成熟度等情境因素调节下,基于行为选择脉络结构,采用结构方程,检验环境关心相关主范畴对能源终端消费行为柔性驱动的影响显著性。研究证实:(1)存在于区域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体特征中的9类要素对公众环境关心形成产生影响;(2)情境因素调节下,环境关心对能源终端消费选择具有不同的驱动力;(3)构建生态文化、营造"激励性"企业节能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后物质主义"消费价值观、增强能源终端消费经济效应感知,有助于环境关心驱动力转化,实现公众能源选择过程中经济利益追求与社会生态利益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终端消费 公众 环境关心 节能行为
原文传递
我国本科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模式——基于国外一流大学研究性教学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彭皓玥 向阳阳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7-70,共4页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科生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认可,相较而言,我国高校的本科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实践效果欠佳。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本科生人...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科生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认可,相较而言,我国高校的本科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实践效果欠佳。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本科生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上的不足,并通过比较与借鉴三所国外代表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财经类院校学科特点,为我国财经类院校进行本科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人才培养 科研创新 研究性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