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16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周围型肺癌CT征象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彭秀斌 罗云辉 +2 位作者 杜中立 黄世奎 何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讨p16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周围型肺癌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 SSCP)方法检测5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癌肺组织和癌旁肺组织中p16基因的表达水平及第2外显子突变,并与其CT征象进... 目的:探讨p16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周围型肺癌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 SSCP)方法检测5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癌肺组织和癌旁肺组织中p16基因的表达水平及第2外显子突变,并与其CT征象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52例肺癌患者癌组织中p16基因蛋白丢失率为53. 8% (28 /52),第2外显子缺失/突变率为23. 1% (12 /52);p16基因的缺失和蛋白的丢失率在不同临床分期的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在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有细毛刺、棘突、胸膜凹陷及淋巴结转移等CT征象的肺癌患者,p16基因的缺失和蛋白的丢失率明显高于无以上征象者(P<0. 05);而在不同肿瘤大小、有无分叶、有无空洞、不同增强值方面,各组的p16基因的缺失和蛋白的丢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p16基因突变及表达异常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肺癌患者CT征象有关。p16基因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征象 周围型肺癌 表达异常 基因结构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16基因蛋白 P16基因突变 肺癌患者 免疫组织化学 外显子突变 相关性研究 第2外显子 淋巴结转移 丢失率 统计学 临床分期 病理类型 分化程度 胸膜凹陷
下载PDF
p53基因联合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22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彭秀斌 许卫国 +3 位作者 李鹤平 程光森 陈加源 张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26-182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p53基因联合栓塞化疗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肝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栓塞化疗术及常规TACE治疗,对术后反应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p53基因联合栓塞化疗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肝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栓塞化疗术及常规TACE治疗,对术后反应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实验组在治疗效果及肝功能都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两组大致相同。结论p53基因联合栓塞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原发性肝癌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与p53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彭秀斌 林远青 +3 位作者 罗云辉 何竟 黄世奎 邓必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表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材料及方法:利用免疫组化、PCR-SSCP方法及螺旋CT扫描,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p53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CT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分叶、细毛刺、棘突\增强...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表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材料及方法:利用免疫组化、PCR-SSCP方法及螺旋CT扫描,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p53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CT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分叶、细毛刺、棘突\增强值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等征象与p53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有关。结论:p53基因突变及表达异常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CT表现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该基因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基因 P53 CT 诊断
下载PDF
经皮胆道内外引流及支架置入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2
4
作者 彭秀斌 陈加源 +1 位作者 何虹 刘玉涛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4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放置引流管及金属内支架作胆汁内、外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内外引流后,其中12例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23例黄疸均消退满意,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147.4~648.7μmol/L...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放置引流管及金属内支架作胆汁内、外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内外引流后,其中12例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23例黄疸均消退满意,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147.4~648.7μmol/L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22例恶性梗阻3个月内死亡6例,半年内死亡8例,最长生存25月,中位生存期6个月。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及内支架引流是姑息性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引流 胆道 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 置管 支架置入治疗 死亡 放置 引流管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疗效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彭秀斌 陈加源 +1 位作者 刘玉涛 林丽娟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方法26例均为继发性肺结核,双侧肺结核20例,单侧肺结核6例,咯血量200ml/d~1200ml/d。采用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证实为出血动脉后,将丝线剪成l~2mm线段或用PVA微粒,在电视监视下缓慢注...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方法26例均为继发性肺结核,双侧肺结核20例,单侧肺结核6例,咯血量200ml/d~1200ml/d。采用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证实为出血动脉后,将丝线剪成l~2mm线段或用PVA微粒,在电视监视下缓慢注入靶血管内,直至血流停止;2例支气管动脉高度扩张者,加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动脉主干。结果1次栓塞后23例达到立即止血目的,2例咯血明显减少,1例无效。近期有效率96.1%,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0.5~6年,23例病情稳定,3例半年后复发行第2次丝线段栓塞治疗,远期有效率88.4%。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方法,尤其是对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可达立竿见影之效,结合抗痨治疗有利于巩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肺结核大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疗效 有效率 丝线 明胶海绵颗粒 双侧 急危重病人 继发性肺结核
下载PDF
p16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
6
作者 彭秀斌 罗云辉 +1 位作者 杜中立 黄世奎 《现代医院》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p16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PCR -SSCP方法检测了p16基因的表达水平及第 2外显子突变 ,并将以上结果与 5 2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p1... 目的 探讨p16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PCR -SSCP方法检测了p16基因的表达水平及第 2外显子突变 ,并将以上结果与 5 2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p16基因第 2外显子缺失 /突变率为 2 3 1% (12 /5 2 ) ,p16蛋白丢失率为 5 3 8% (2 8/5 2 ) ,基因的缺失和蛋白的丢失与肺癌的转移和分期有关。结论 p16基因突变及表达异常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检测该基因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基因 表达异常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病理因素 突变 预后评估 NSCLC 结论 缺失 重要作用
下载PDF
经皮肺穿刺诊治肿块性肺脓肿(附10例报告)
7
作者 彭秀斌 林远青 梁卓干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7年第4期249-251,共3页
近年来,对肺脓肿的介入性诊断与治疗国外已有多篇文献报道。国内的一些学者对该技术也作了介绍,但尚未见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报道。我院自1989年以来采用直接穿刺抽吸、注药法诊治孤立肿块性肺脓肿10例,获得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肿块性肺脓肿 肺脓肿 穿刺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双能量CT血管造影和二维、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脑动脉瘤中的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加源 曹杰 +3 位作者 许卫国 程光森 李记华 彭秀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99-1702,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血管造影(DE-CTA)与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疑诊为脑动脉瘤的患者52例,按瘤体大小分两组:A组,瘤体>3 mm,B组,瘤体...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血管造影(DE-CTA)与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疑诊为脑动脉瘤的患者52例,按瘤体大小分两组:A组,瘤体>3 mm,B组,瘤体≤3 mm;对比分析DE-CTA与2D-DSA、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差异。结果 (1)对脑动脉瘤检出情况,DE-CTA与2D-DSA对两组诊断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检出动脉瘤瘤颈与邻近载瘤动脉空间结构的显示情况,DE-CTA与2D-DSA对A组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B组患者,3D-CTA与2D-DS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两组患者,3D-DSA与DE-CTA及2D-DSA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动脉瘤瘤体长径及短径测量上,DE-CTA与2D-DSA测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D-DSA分别与DE-CTA、3DDSA在动脉瘤瘤颈横径测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瘤颈与邻近载瘤动脉空间结构显示方面,3D-DSA要明显优于DE-CTA及2D-DSA;DE-CTA对于瘤体较大患者要优于2D-DSA;在瘤颈横径的测量上3D-DSA及DE-CTA要优于2D-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 CT 血管造影 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
下载PDF
中晚期肝癌肝外供血分析及临床介入治疗 被引量:22
9
作者 许卫国 彭秀斌 +3 位作者 李鹤平 王于 程光森 陈加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及介入治疗。方法92例肝癌患者发现肝外供血动脉105条,分别超选择插管行化疗栓塞。结果中晚期肝癌肝外动脉来源类型分别源于肠系膜上动脉(33.33%)、右膈下动脉(17.14%)、胃十二指肠动脉(14.29%)、左膈下... 目的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及介入治疗。方法92例肝癌患者发现肝外供血动脉105条,分别超选择插管行化疗栓塞。结果中晚期肝癌肝外动脉来源类型分别源于肠系膜上动脉(33.33%)、右膈下动脉(17.14%)、胃十二指肠动脉(14.29%)、左膈下动脉(7.62%)、胃左动脉(6.67%)、右肋间动脉(6.67%)、右肾上腺动脉(4.76%)、脾动脉(4.76%)、右腰动脉(2.86%)和右胸廓内动脉(1.90%)。形成肝外动脉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化疗栓塞的次数、肿瘤在肝内的部位、肿瘤的直径和操作方法。结论肝癌有丰富的肝外动脉供血,对肝外动脉供血支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对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外供血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 被引量:15
10
作者 罗云辉 彭秀斌 +8 位作者 毛俊 陈敏 孙放 陈海东 刘玉涛 肖万宏 何虹 龙雪银 林丽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肝脏多期血管成像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患者,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血管成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表面遮盖显示(SSD)重建技术,分析三种重建方法对肝动脉、...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肝脏多期血管成像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患者,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血管成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表面遮盖显示(SSD)重建技术,分析三种重建方法对肝动脉、门静脉系统以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HTVPC)显示情况.结果肝动脉期CT血管造影术(CTA)对二级肝动脉、三级分支以下肝动脉、肿瘤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的显示率分别约90%、69%、90%、69%.MIP与VRT对二级肝动脉分支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级以下肝动脉分支及肿瘤血管的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MIP显示率为高.门静脉期CTA可显示正常肝内门静脉5~6级分支.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瘘发生率约13.9%,门静脉癌栓发生率约58%,以MIP显示最佳.结论 16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是了解肝动脉、门静脉系统状况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的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以MIP及VRT价值较大,可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提供重要信息及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血管造影术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4
11
作者 毛俊 王艳萍 +4 位作者 彭秀斌 陈海东 陈敏 程光森 何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7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疑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采用VRT,MIP等技术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其中9例随后DSA脑血管造影。结果30例检查中发现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11例,烟雾...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疑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采用VRT,MIP等技术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其中9例随后DSA脑血管造影。结果30例检查中发现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11例,烟雾病2例,动脉狭窄9例。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SCTA)能清晰显示脑动脉主干及大脑前、中动脉1~5级分支,清楚显示动脉瘤瘤体(大小约4~15mm)、瘤颈及与载瘤动脉位置关系;能明确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瘤巢血管团形态大小;清楚显示侧支循环血管影以及Willis环与脑动脉不规则狭窄。比较其中经DSA检查的9例(4例动脉瘤、4例动静脉畸形、1例烟雾病)DSA与SCTA图像,发现SCTA诊断脑血管病变符合率达100%。结论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是一种快速、无创、有效的脑血管病变诊断手段,可成为临床脑血管病变诊断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性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爱华 李小亮 +3 位作者 孙达春 彭秀斌 梁翠微 黎义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29,共4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凝血因子VⅡ(FVⅡ)、凝血因子VⅢ(FVⅢ )、因子X(FX)采用光散射比浊法。P-...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凝血因子VⅡ(FVⅡ)、凝血因子VⅢ(FVⅢ )、因子X(FX)采用光散射比浊法。P-选择素(P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 采用ELISA法测定。uPA抑制物(PAI)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PT、APTT、TT、Ps、 VWF、uPA升高,Fg、FVⅡ、FVⅢ、FX降低。(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PT、APTT、Ps、vWF、uPA降低,FVⅡ、 FVⅢ升高。(3)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PT、APTT、TT、Ps、vWF、uPA升高,Fg、FVⅡ、FVⅢ、FX降低。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凝降低,纤溶亢进,血小板活化,介入治疗后减轻,但未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纤溶功能 凝血 APTT 升高 治疗后 PA 降低 PS
下载PDF
不同栓塞材料在急性内脏出血介入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程光森 彭秀斌 +1 位作者 陈加源 刘一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75-47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内脏出血中介入诊疗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从2003年5月到2006年1月对27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急性内脏出血病例,经选择性DSA造影明确出血部位,选择不同的栓塞方法及栓塞材料行栓塞治疗。结果27例患者全部止血成功... 目的探讨急性内脏出血中介入诊疗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从2003年5月到2006年1月对27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急性内脏出血病例,经选择性DSA造影明确出血部位,选择不同的栓塞方法及栓塞材料行栓塞治疗。结果27例患者全部止血成功,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其中3例晚期肝癌患者,半年内相继死于非内脏出血原因。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能及时、准确的发现内脏出血的部位和原因,选择不同的栓塞剂和栓塞方法能够及时、有效的止血,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出血 栓塞 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减影成像的可行性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毛俊 王建明 +6 位作者 陈海东 彭秀斌 杜中立 程光森 许卫国 林丽娟 邓志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41-2145,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脑动静脉双期减影去骨成像(DP-B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DP-BSCTA的117例患者病历资料。其中50例(A组,无血管病变)未行DSA检查;67例(B组)行DSA检查。按去骨程度、血管显示与污染程度分别对A组双...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脑动静脉双期减影去骨成像(DP-B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DP-BSCTA的117例患者病历资料。其中50例(A组,无血管病变)未行DSA检查;67例(B组)行DSA检查。按去骨程度、血管显示与污染程度分别对A组双期图像进行评分(1~5分),并计算后处理时间。用双盲法比较B组DP-BSCTA与DSA。统计两组辐射剂量。结果 A组:51个期相(51/100,51.00%)完全去骨(5分),其他辅以手工后完全去骨。软件双期去骨时间及辅以手工时间分别为(2.97±0.29)min、(2.22±0.96)min。45个(45/50,90.00%)动脉期及41个(41/50,82.00%)静脉期图像4~5分,37例(37/50,74.00%)双期评分均为4~5分。B组:阳性63例,其中动脉瘤29例,血管畸形11例,烟雾病3例,静脉窦血栓3例,动脉狭窄病变17例(34处);阴性4例。DP-BSCTA检出脑血管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两组剂量长度乘积平均(875.77±67.94)mGy.cm。结论 16层螺旋CT DP-BSCTA能快速去除颅骨,同时得到类似DSA的动、静脉期高质量图像,检出脑血管病变的能力与DSA相当,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毛俊 林丽娟 +6 位作者 袁小梅 陈海东 黄楚昌 彭秀斌 杜中立 何虹 龙雪银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加生理盐水冲洗对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受试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低剂量对比剂+生理盐水;B组:76ml对比剂。以Test-Bolus确定脑动、静脉期延迟扫描时间,对两组受试者行MSCT双期扫描,比较CT动...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加生理盐水冲洗对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受试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低剂量对比剂+生理盐水;B组:76ml对比剂。以Test-Bolus确定脑动、静脉期延迟扫描时间,对两组受试者行MSCT双期扫描,比较CT动脉成像(CTA)、CT静脉成像(CTV)图像质量差异。结果Test-Bolus测试血管循环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A脑动脉分支显示及静脉干扰评分、动脉最大强化均值、动静脉最大强化差值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V脑静脉窦最大强化均值的差异不显著,B组均匀性优于A组(P<0.001),深浅静脉最大强化均值大于A组(P=0.02)。静脉显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静脉窦、深浅静脉与动脉最大强化差值均大于B组(P<0.001,P<0.001),CTV期动脉强化干扰程度低于B组(P<0.001)。结论低剂量对比剂加生理盐水冲洗不影响脑CT血管图像质量,同时能显著降低CT静脉成像期的动脉干扰,不影响脑静脉清晰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生理盐水 血管造影术 双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奥马哈系统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俊 史文风 +4 位作者 杨旸 张爱连 罗玲玲 余娟 彭秀斌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951-953,共3页
目的通过应用奥马哈系统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介入治疗护理干预的评估,制定完整的临床护理管理体系,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82例下肢ASO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专科护理措施,观察... 目的通过应用奥马哈系统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介入治疗护理干预的评估,制定完整的临床护理管理体系,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82例下肢ASO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专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专科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奥马哈系统,并制定完整的护理管理体系;术后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下肢血管残余狭窄均<3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术前Liker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神经-肌肉-骨骼功能、皮肤温度减低、皮肤溃疡坏死、精神健康、营养、睡眠、个人自理、药物治疗及家庭照顾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排便及泌尿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在下肢ASO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可操作性,可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 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卫国 李家平 +3 位作者 彭秀斌 李鹤平 程光森 陈加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精索内静脉钢圈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1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经导管栓塞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16例患者经导管栓塞治疗后阴囊内容物缩小,阴囊坠胀感及疼痛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精液质量明显提高,未出... 目的观察经导管精索内静脉钢圈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1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经导管栓塞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16例患者经导管栓塞治疗后阴囊内容物缩小,阴囊坠胀感及疼痛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精液质量明显提高,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导管法钢圈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简单、经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精索静脉曲张 临床体会
下载PDF
动脉插管化疗治疗晚期舌癌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卫国 彭秀斌 +3 位作者 李鹤平 王于 陈加源 程光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插管诱导化疗在晚期舌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例临床分期均为Ⅲ期的舌癌患者,由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舌动脉注入顺铂150~200mg,5-FU1.5~2.0g以及平阳霉素50~80mg及数支明胶海绵条,14d后再施行舌颈联合根治术。结果栓塞化... 目的探讨动脉插管诱导化疗在晚期舌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例临床分期均为Ⅲ期的舌癌患者,由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舌动脉注入顺铂150~200mg,5-FU1.5~2.0g以及平阳霉素50~80mg及数支明胶海绵条,14d后再施行舌颈联合根治术。结果栓塞化疗1周后肿瘤缩小,局部出现坏死、崩解或液化,无全身性不良反应,术后1年半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中晚期舌癌患者术前进行选择性动脉栓塞化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插管 舌癌 晚期 化疗栓塞
下载PDF
兔肝动脉插管技术的方法学及DSA表现 被引量:8
19
作者 许卫国 谭国胜 +3 位作者 彭秀斌 王于 陈伟 杨建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2612-2615,共4页
目的:探讨实验兔肝动脉插管的实验方法.方法:大耳白兔24只,随机等分为2组,实验组,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对照组,剖腹下直视穿刺插管至肝动脉,比较2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及手术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1.67%(11/12),对照组为75... 目的:探讨实验兔肝动脉插管的实验方法.方法:大耳白兔24只,随机等分为2组,实验组,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对照组,剖腹下直视穿刺插管至肝动脉,比较2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及手术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1.67%(11/12),对照组为75%(8/12),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为41.5±3.6min,对照组为58.6±5.4min,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兔进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进行肝动脉灌注的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成功率高,适用于研究药物或细胞悬液经肝动脉灌注对肝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插管
下载PDF
两种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在正常肾脏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中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余娟 蔡香然 +1 位作者 彭秀斌 刘斯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6-76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行肾脏灌注成像时两种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对正常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22例经SPECT检查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行肾脏CT灌注成像,比较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的两组间灌注参数值的差异... 目的:探讨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行肾脏灌注成像时两种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对正常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22例经SPECT检查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行肾脏CT灌注成像,比较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的两组间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结果:5 mL/s组肾皮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262.2±4.9)mL/(min·100 mL)、(52.8±2.8)mL/100 mL和(10.6±0.3)mL/(min·100 mL),肾髓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118.0±4.2)mL/(min·100 mL)、(13.7±0.7)mL/100 mL和(11.4±0.4)mL/(min·100 mL);7 mL/s组肾皮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295.4±7.2)mL/(min·100 mL)、(46.7±3.2)mL/100 mL和(13.2±0.4)mL/(min·100 mL),肾髓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131.0±3.9)mL/(min·100 mL)、(17.8±2.1)mL/100 mL和(15.6±1.5)/(min·100 mL)。7 mL/s组肾皮质的Clearance高于5 mL/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皮质的BF、BV值及肾髓质各灌注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能对正常的肾脏皮髓质灌注进行定量分析。在临床应用中,造影剂注射速度采用5 mL/s比7 mL/s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对比剂注射速度 动态容积CT 肾脏灌注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