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工作学术语境的演变——以费孝通、雷洁琼、卢谋华为中心的考察与分析
1
作者 钟静静 彭秀良 《社会工作》 CSSCI 2024年第5期20-34,153-155,共18页
在社会工作学术语境中,社会工作发展格局、实务范畴、研究领域以及社会功能是厘清社会工作本质的核心话语体系,是构建学术互动的重要资源。费孝通、雷洁琼、卢谋华等老一辈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学家力推社会工作的恢复重建,做出了许多精... 在社会工作学术语境中,社会工作发展格局、实务范畴、研究领域以及社会功能是厘清社会工作本质的核心话语体系,是构建学术互动的重要资源。费孝通、雷洁琼、卢谋华等老一辈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学家力推社会工作的恢复重建,做出了许多精辟论述和深刻论断。本文以这三位先生的社会工作学术话语为中心加以分析,进而考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工作学术语境的演变。研究发现,他们立足当代中国的政治架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从不同侧重点揭示出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轨迹,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实践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雷洁琼 卢谋华 改革开放 社会工作 学术语境
下载PDF
从边疆社会工作到民族社会工作:一个历史的回顾 被引量:18
2
作者 彭秀良 高亮 《社会工作》 2013年第6期11-20,151,共10页
边疆社会工作和民族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活动的重要领域,"边疆"和"民族"为二者重要的时代特征和工作范畴。本文意在考察"边疆"与"民族"的涵义演变过程,简要回顾边疆社会... 边疆社会工作和民族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活动的重要领域,"边疆"和"民族"为二者重要的时代特征和工作范畴。本文意在考察"边疆"与"民族"的涵义演变过程,简要回顾边疆社会工作的历史,总结民族社会工作的兴起与讨论,提出并深入探讨制度视角下的民族社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边疆社会工作 民族社会工作 制度视角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几个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秀良 《社会工作》 2016年第2期3-10,121,共8页
在社会工作的整个学科体系建设中,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和认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要从把握"一二三四五"入手,即一个基点:社会工作本土化,两条线索:教育线索、实务线索,三个特征:教育先行、社区... 在社会工作的整个学科体系建设中,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和认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要从把握"一二三四五"入手,即一个基点:社会工作本土化,两条线索:教育线索、实务线索,三个特征:教育先行、社区为主、自上而下,四个阶段:引入阶段、发展阶段、蛰伏阶段、重建阶段,五个领域:社会工作实践史、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史、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史、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史、社会工作研究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发展史 社会工作专业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我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7
4
作者 彭秀良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7-71,共5页
自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协会、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2010年以后,大量行业组织在不同地域、不同层面上出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有着... 自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协会、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2010年以后,大量行业组织在不同地域、不同层面上出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有着自己的发展逻辑,其未来发展应实现社会工作行业组织角色再造与功能转型,真正成为同业组织,服务于社会工作业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行业组织 内生发展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研究范式与学科体系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彭秀良 李东雷 《社会工作》 2012年第10期13-15,共3页
"范式"是科学哲学的术语,把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研究领域时,关注的是它的内涵。"范式"概念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领域包含两重含义,区分开这两重含义可以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学科体系构建扫清思维... "范式"是科学哲学的术语,把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研究领域时,关注的是它的内涵。"范式"概念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领域包含两重含义,区分开这两重含义可以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学科体系构建扫清思维上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社会工作发展史 两重含义 学科体系构建
下载PDF
近代中国军阀政治的演变过程与阶段性特征——兼论王士珍在民国政坛的不作为现象
6
作者 彭秀良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0-14,共5页
1916-1928年是近代中国的军阀政治时期。军阀政治是北洋军阀与政治的结合,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依据军阀干预政治的程度,可将近代中国的军阀政治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1916-1920年为第一阶段,1920-1928年为第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自己的... 1916-1928年是近代中国的军阀政治时期。军阀政治是北洋军阀与政治的结合,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依据军阀干预政治的程度,可将近代中国的军阀政治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1916-1920年为第一阶段,1920-1928年为第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自己的特征。在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王士珍选择远离政坛,是其无奈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阀政治 近代中国 阶段性特征 王士珍
下载PDF
发展专业社会服务 推动基层疾病防控能力建设
7
作者 彭秀良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40-43,共4页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重要成果,同时也警示我们要推动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推进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发展专业社会服务,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的常态化、长效化。从我国的现有状况来看,大力发展专业社会服务需...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重要成果,同时也警示我们要推动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推进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发展专业社会服务,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的常态化、长效化。从我国的现有状况来看,大力发展专业社会服务需要在三个领域推进,即设立公共卫生护士制度、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以及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社会服务 基层防控能力建设 政府购买服务
下载PDF
自觉和内省: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未来转向--纪念“马甸会议”召开30周年 被引量:10
8
作者 萧子扬 彭秀良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82-87,共6页
"马甸会议"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社会工作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是我国现代社会工作的起步。自1987年"马甸会议"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当然,也依旧面临着不... "马甸会议"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社会工作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是我国现代社会工作的起步。自1987年"马甸会议"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当然,也依旧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比如学科地位尚未确立等。因此,在"马甸会议"召开三十周年之际,重新反思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进程,重新挖掘专业内省和专业自觉,是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学科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甸会议”社会工作发展 本土化 专业自觉 反思社会工作
下载PDF
沪江大学和沪东公社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淑利 彭秀良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0-51,共2页
沪江大学是1950年以前美国教会在中国所设立的13所高等学校当中比较著名的一所,在华东和华南各地影响较大。1900年,美国南北浸礼会会议决定在上海创办大学来扩大影响,并在上海杨树浦郊区购地兴建校舍,进行筹办。1906年设立了神学院... 沪江大学是1950年以前美国教会在中国所设立的13所高等学校当中比较著名的一所,在华东和华南各地影响较大。1900年,美国南北浸礼会会议决定在上海创办大学来扩大影响,并在上海杨树浦郊区购地兴建校舍,进行筹办。1906年设立了神学院“浸会道学书院”。1908年正式成立了一般性的“浸会大学”,由美国传教士柏高德任校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美国传教士 公社 高等学校 会议决定 神学院 上海 校舍
下载PDF
现代小说中的华北农村集市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景文 彭秀良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22-25,共4页
现代小说中对华北农村集市的描写不在少数,尽管其中的大部分优秀作品产生在战争年代,但是仍然能够从中发掘出关于集市的描写和叙述,供我们今天研究使用。小说中的描写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学家的记述,但作为小说场景渲染的重要一环,作... 现代小说中对华北农村集市的描写不在少数,尽管其中的大部分优秀作品产生在战争年代,但是仍然能够从中发掘出关于集市的描写和叙述,供我们今天研究使用。小说中的描写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学家的记述,但作为小说场景渲染的重要一环,作者对乡村集市的把握不应该距离现实太远。从现代小说对华北农村集市的描写入手,进入华北农村集市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 华北农村集市 早期描述 辐射范围
下载PDF
论中国民间年画的大众传播功能
11
作者 马景文 彭秀良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6-107,共2页
古代大众传播媒介的稀少、题材广泛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南北年画产地的形成等因素,使年画成为农耕社会最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年画的伦理教化功能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不同题材类型的年画反映出不同层面的伦理教化功能,维系着... 古代大众传播媒介的稀少、题材广泛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南北年画产地的形成等因素,使年画成为农耕社会最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年画的伦理教化功能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不同题材类型的年画反映出不同层面的伦理教化功能,维系着农耕社会的传承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画 农耕社会 大众传播功能
下载PDF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
12
作者 彭秀良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55-58,共4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并不是守旧势力的同义语 ,需要对之归类析别。保守派只是反对派中的一部分 ,他们极力卫护传统伦理道德 ,反对思想和社会变革。梁漱溟和“学衡”派诸人分别代表了反对派中的两种不同发展方向 ,他们维护儒学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并不是守旧势力的同义语 ,需要对之归类析别。保守派只是反对派中的一部分 ,他们极力卫护传统伦理道德 ,反对思想和社会变革。梁漱溟和“学衡”派诸人分别代表了反对派中的两种不同发展方向 ,他们维护儒学的基本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对派 保守派 梁漱溟 “学衡”派
下载PDF
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实务模式与实务经验研究
13
作者 杨亚蒙 彭秀良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0-75,共6页
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成立到组织就绪阶段(1921—1930年)、组织就绪到鼎盛阶段(1931—1941年)、战后恢复到彻底取消阶段(1948—1952年)。发展出由四个阶段构成的实务工作模式,我们名之为“协和医务社会工作模式”... 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成立到组织就绪阶段(1921—1930年)、组织就绪到鼎盛阶段(1931—1941年)、战后恢复到彻底取消阶段(1948—1952年)。发展出由四个阶段构成的实务工作模式,我们名之为“协和医务社会工作模式”,并进行概括性的表达,即社会调查、社会诊断、社会治疗、善后处理,这四个阶段共同组成完整的实务链条。总结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实务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医院社会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以助力当代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会工作 协和医院 社会服务部
下载PDF
段祺瑞用人的得与失
14
作者 郭山 彭秀良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7-48,共2页
段祺瑞(1865-1936),安徽合肥人,曾担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陆军总长,当时人们称其为“段合肥”,与被称为“李合肥”的李鸿章是同乡。段祺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影响较大、颇受争议的人物,而这又与他用人的得与失关系很大。
关键词 段祺瑞 得与失 用人 中国近代史 中华民国 合肥 李鸿章
下载PDF
本土化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困境与破解之道——兼论林顺利著《农村留守人员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15
作者 柴瑜 彭秀良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93-96,共4页
社会工作行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社会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在当前的农村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中仍存在不同层面的困境和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方法论视角,立足河北省井陉、平山等多个县困境留守儿童项目的... 社会工作行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社会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在当前的农村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中仍存在不同层面的困境和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方法论视角,立足河北省井陉、平山等多个县困境留守儿童项目的实践过程,分析农村社会工作实务面临的专业性困境和适应性困境,并提出基于专业本原、加强主体能力建设,立足当地情境、瞄准内在需求两大策略来应对本土化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为深化本土化农村社会工作发展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农村社会工作 实践困境 破解之道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变迁 被引量:8
16
作者 彭秀良 郭艳梅 《社会工作》 CSSCI 2019年第6期3-11,107,共10页
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更是国家治理的基础。70年来新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单向度的社会控制时期(1949-1982年)、全方位社会治理格局形成时期(1983-2011年)、协同共治格局形成时期(2012年-)。回... 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更是国家治理的基础。70年来新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单向度的社会控制时期(1949-1982年)、全方位社会治理格局形成时期(1983-2011年)、协同共治格局形成时期(2012年-)。回顾七十年来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变迁,不仅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社会建设的成就,而且能够深刻反映出社会工作在新中国的历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基层社会治理 变迁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与开发利用述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秀良 林顺利 《社会工作》 2018年第5期60-67,111,共9页
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与中国社会工作史的研究对象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社会工作史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一种职业、专业和一门学科的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显得很薄弱,需要深入挖掘未被发现的文... 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与中国社会工作史的研究对象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社会工作史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一种职业、专业和一门学科的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显得很薄弱,需要深入挖掘未被发现的文献资料,并对已开发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解读和研究,使之有机融入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学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史 文献资料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氧传感器在汽车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威 彭秀良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随着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氧传感器在汽车上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装置。在汽车维修过程中,氧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检修分析成为维修人员必需掌握的内容。本文从氧传感器的结构类型、工作原理、检修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汽车... 随着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氧传感器在汽车上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装置。在汽车维修过程中,氧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检修分析成为维修人员必需掌握的内容。本文从氧传感器的结构类型、工作原理、检修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汽车维修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氧传感器 结构原理 故障诊断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问题再认识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秀良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中国社会工作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专业社会工作,另一个是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分别对应着中西方社会的传统特质,即乡土社会与工业文明,这是探讨中国社会工作历史起源问题的两分法。扶贫济困成... 中国社会工作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专业社会工作,另一个是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分别对应着中西方社会的传统特质,即乡土社会与工业文明,这是探讨中国社会工作历史起源问题的两分法。扶贫济困成为政府责任,是社会工作兴起的最基本标志。根据这样的概念界定,可以把本土社会工作的起点前移到宋代,如此就可以进行中西方社会工作历史起源问题的对照、比较,形成一条关于中国社会工作起源和发展的完整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历史起源 专业社会工作 本土社会工作
下载PDF
本土化发展:中国社会工作恢复重建三十年历程回顾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秀良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5期36-40,共5页
中国社会工作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各种原因社会工作曾退出历史舞台。1987年召开的马甸会议是中国社会工作恢复重建的重要节点,1988年北京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标志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内地重新起步。此后,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各种原因社会工作曾退出历史舞台。1987年召开的马甸会议是中国社会工作恢复重建的重要节点,1988年北京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标志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内地重新起步。此后,社会工作实务也逐渐开展起来,并获得了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恢复重建与快速发展是专业社会工作与行政性社会工作相互交叉的产物,具有双重资源传统,且遵循了本土化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恢复重建 快速发展 本土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