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乙酰半胱氨酸在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彭秋雨 高举 陈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N-acetylcysteine""NAC""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Veno-occlusive disease""Thr...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N-acetylcysteine""NAC""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Veno-occlusive disease""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Hematological disease""乙酰半胱氨酸""肝静脉窦阻塞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微血管病"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从建库至2020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NAC在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NAC在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主要通过清除体内氧自由基、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裂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二硫键,以及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来发挥作用。已有研究显示,NAC用于治疗化疗/移植后肝静脉窦阻塞综合征(SOS),不能显著降低SOS的发生率;用于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文献多为观察性研究,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用于治疗输血依赖性铁过载,可降低患儿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DNA损伤、提高输血前血红蛋白水平;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虽患者血小板数量明显升高,但尚不能证明疗效和NAC直接相关;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助于改善化疗相关性肝损伤、降低重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NAC在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治疗前景,但仍需更多的前瞻性或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验证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血液系统疾病 疗效
下载PDF
全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彭秋雨 赵葵银 +1 位作者 周惠芳 熊赛 《机电工程技术》 2020年第3期5-8,共4页
为解决全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由于电路的非线性而导致控制器设计困难的问题,基于扩展描述函数搭建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分析谐振电路状态方程的特性,提出使用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来表示谐振电路的谐振特性,得到开关频率与输出电压之间的传... 为解决全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由于电路的非线性而导致控制器设计困难的问题,基于扩展描述函数搭建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分析谐振电路状态方程的特性,提出使用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来表示谐振电路的谐振特性,得到开关频率与输出电压之间的传递函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双闭环PI控制器。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正确性,降低了输出电压纹波和开关通断时的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 LLC谐振 PI控制器 描述函数
下载PDF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秋雨 赵葵银 +1 位作者 熊赛 周慧芳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2-16,共5页
为解决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参数选取困难的问题,采用基波分析法搭建等效电路模型,阐述了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绘制了直流增益曲线图.分析了谐振变换器参数的变化对直流增益曲线的影响,结合LLC谐振变换器实现零电压开通的... 为解决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参数选取困难的问题,采用基波分析法搭建等效电路模型,阐述了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绘制了直流增益曲线图.分析了谐振变换器参数的变化对直流增益曲线的影响,结合LLC谐振变换器实现零电压开通的条件,得到了K参数和Q参数的选取方法.通过PSIM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其参数选取方法的正确性,达到了降低开关损耗的目的,且输出电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 基波分析法 参数设计 增益曲线
下载PDF
SPI接口仿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梓鹤 彭秋雨 +1 位作者 李湛艺 程晓迪 《科技与创新》 2022年第19期121-123,126,共4页
在AlteraCyclone芯片上采用“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及Verilog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并实现串行外设接口(SPI)。在QuartusII13.0软件开发平台上编译、仿真后下载到FPGA芯片上,进行在线编程调试,实现了SPI总线通信功能。基于FPGA的... 在AlteraCyclone芯片上采用“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及Verilog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并实现串行外设接口(SPI)。在QuartusII13.0软件开发平台上编译、仿真后下载到FPGA芯片上,进行在线编程调试,实现了SPI总线通信功能。基于FPGA的系统设计调试维护方便、可靠性高,而且设计具有灵活性,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和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 串口通信 FPGA VERILOGHDL
下载PDF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5
作者 景晓宇 彭秋雨 +4 位作者 何国倩 万智 林超 高举 郭霞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03-512,共10页
目的总结儿童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分析儿童HL复发/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67例HL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9.1岁(6.0,11.6岁),男、女性患... 目的总结儿童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分析儿童HL复发/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67例HL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9.1岁(6.0,11.6岁),男、女性患儿分别为52、15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患儿性别、年龄、肿瘤浸润部位、B组症状、巨大肿块、病理学类型、Ann Arbor分期、危险度分组、化疗方案等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对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构成比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总体生存(OS)和无事件生存(EFS)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不同临床特征患儿生存率的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HL患儿OS和EFS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儿童HL复发/进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组67例HL患儿中,以男性(77.6%,52/67),年龄>7岁(70.1%,47/67),EB病毒编码的RNA(EBER)阳性(68.7%.46/67)为主,病理学类型主要为混合细胞型(54例,80.6%),主要浸润部位为颈部(80.6%,54/67)。②第2个疗程结束时,患儿完全缓解(CR)率为58.2%(39/67),部分缓解(PR)率为35.8%(24/67),疾病稳定(SD)率为4.5%(3/67),疾病进展(PD)率为1.5%(1/67),有效率为94.0%(63/67)。化疗结束时,CR患儿为64例(95.5%),PR为1例(1.5%),死亡为2例(3.0%)。③中位随访时间为55.6个月(26.8,99.4个月),5年OS和EFS率分别为84.6%和74.4%。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B组症状、2个疗程内未达CR是影响HL患儿OS率(OR=11.281,95%CI:1.302~97.764,P=0.028;OR=14.091,95%CI:1.569~126.573,P=0.018)和EFS率(OR=6.470,95%CI:1.604~26.104,P=0.009;OR=6.834,95%CI:1.810~25.805,P=0.005)的独立危险因素。④复发/进展患儿中,伴B组症状和2个疗程未达CR患儿比例分别为78.6%(11/14)和100.0%(14/14),显著高于无复发/进展患儿的24.5%(13/53)和26.4%(14/53),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0、24.651,P<0.001、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B组症状、2个疗程内未达CR是HL患儿发生复发/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6.233,95%CI:3.008~13.488,P=0.031;OR=9.403,95%CI:2.020~22.832,P<0.001)。结论儿童HL高发于学龄期,以男性患儿多见,病理学类型以混合细胞型为主,常伴有EBV感染。早期治疗反应和伴B组症状可以预测HL患儿预后,并且提示高复发/进展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病 疾病特征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预后 儿童
原文传递
NHL-2010方案治疗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蔡雯雯 高举 +4 位作者 郭霞 沈成奇 朱易萍 彭秋雨 唐冰怡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0年第10期836-842,共7页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2010方案治疗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LB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确诊的20例LBL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2010方案治疗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LB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确诊的20例LBL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按照儿童LBL化疗方案(NHL-2010)进行治疗。LBL患儿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的计算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结果:20例患儿入组,男17例,女3例,男女比例为5.7∶1;中位发病年龄8.8岁(2.3~14.3岁)。T细胞型12例(60.0%),B细胞型8例(40.0%)。Ⅰ期2例(10.0%,2/20),Ⅱ期1例(5.0%,1/20),Ⅲ期12例(60.0%,12/20),Ⅳ期5例(25.0%,5/20)。随访至2015年6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4.8月(2.4~67.4月),3年OS为85.0%,EFS为80.0%。3例发生死亡,其中2例复发,均为骨髓复发;1例发生脓毒血症,病原菌为坐皮肤球菌,治疗相关死亡率5.0%。结论:本组患儿采用NHL-2010方案治疗,疗效接近国内报道最佳水平,而治疗相关死亡1例,安全性较高。由于我国儿童LBL的诊治水平仍落后于国际水平,因此,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医疗体制,加强疾病宣教,以及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治疗依从性,并且增强国内各治疗中心间的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化疗方案 预后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