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藤茶不同采收时期及不同部位的总黄酮考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何桂霞 杨伟丽 +1 位作者 裴刚 彭竹仪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藤茶的叶、茎中的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5月份藤茶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 ,为 41 .2 %~ 45 .3 %,叶中含量高于茎中 3~ 4倍。
关键词 藤茶 总黄酮 差示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路面发电技术综述
2
作者 周育名 邓瑶 +5 位作者 刘玉琴 彭竹仪 查旭东 李平 魏建国 刘朝晖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47,共19页
为系统地了解路面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促进节能减排的绿色智慧道路快速发展,使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至2022年路面发电技术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学分析,对比了光伏发电、温差发电和压电发电3种主要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和适用性;... 为系统地了解路面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促进节能减排的绿色智慧道路快速发展,使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至2022年路面发电技术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学分析,对比了光伏发电、温差发电和压电发电3种主要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和适用性;介绍了收集太阳能、热能和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的基本理论,总结了光伏发电和温差发电技术的路面设计方法,探讨了压电发电技术的发电材料选择、压电换能器装置设计和一体化发电路面系统结构设计,并展望了路面发电技术未来的研究趋势;基于现有路面发电技术研究基础,从材料、结构、施工和运营管养的角度出发,对绿色智慧道路和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光伏发电的研究大多基于宏观层面分析光伏路面的可行性,其可为交通基础设施提供电力供应,且能缓解热岛效应,但光伏路面力学性能和电力转化效率研究还存在较大优化空间;温差发电主要依赖路面结构的温度差,可以全天候发电,且能量收集稳定,但目前存在效率较低的劣势,同时需重点考虑温差热电导热装置与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能不匹配的问题;压电发电收集能量密度大,可持续性好,具有较好前景,但一些关键问题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如压电材料的耐久性、压电换能器元件与路面的相容性及刚度匹配性、压电发电系统一体化路面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仍需进行大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路面发电技术 光伏发电 温差发电 压电效应
原文传递
PPA复合改性对沥青-集料黏附及其水稳定性影响研究
3
作者 周育名 张凯 +5 位作者 郭云龙 岳浩 王迪 彭竹仪 刘朝晖 魏建国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7-330,共14页
为探究多聚磷酸(PPA)对沥青-集料之间黏附及其水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以基质沥青、PPA改性沥青、SBS/PPA和SBR/PPA复合改性沥青与石灰岩、玄武岩和花岗岩集料组合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案。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沥青-集料界面模型,... 为探究多聚磷酸(PPA)对沥青-集料之间黏附及其水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以基质沥青、PPA改性沥青、SBS/PPA和SBR/PPA复合改性沥青与石灰岩、玄武岩和花岗岩集料组合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案。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沥青-集料界面模型,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以及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探究了PPA掺加后对沥青-集料黏附及其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PA改性剂的添加,沥青表面自由能显著增大,沥青与集料间黏附功提高,交互能力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更优;通过3种集料的试验结果对比,发现碱性集料对改性沥青-集料的黏附与水稳定性改善效果更好;PPA加入后,使SBS、SBR聚合物改性沥青与集料间的黏附功略有下降,但综合水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推荐采用SBS/PPA复合改性沥青及石灰岩集料进行混合料组合设计,此组合可以得到最佳的黏附性及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 试验分析 黏附性能 水稳定性 沥青-集料界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