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V非结构蛋白5A对HIV长末端重复序列影响的初步探讨
1
作者 彭米林 肖新强 +6 位作者 蒋永芳 田沂 许允 张旻 王文龙 彭锋 龚国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对HIV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影响,从而为HCV对HIV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构建的LTR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表达质粒(pGL3-LTR-Luc)和含HCV NS5A基因的表达质粒...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对HIV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影响,从而为HCV对HIV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构建的LTR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表达质粒(pGL3-LTR-Luc)和含HCV NS5A基因的表达质粒pCNS5A共转染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Western Blot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V NS5A蛋白及mRNA的表达;本实验分三组,将质粒pGL3-LTR-Luc(空白组)、质粒pRc/CMV+pGL3-LTR-Luc(对照组)、质粒pCNS5A+pGL3-LTR-Luc(实验组)分别转染Huh7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Luc活性检测LTR的活性,以观察HCV NS5A对LTR的调控影响。所得荧光活性值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Levene's方差齐性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行LSD-t检验。结果转染pcNS5A质粒的Huh7细胞质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CV NS5A mRNA及蛋白在细胞中获得表达。方差分析结果提示LTR荧光活性在三组间有明显的差异(F=7.876,P=0.002),进一步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提示共转染质粒pcNS5A+pGL3-LTR-Luc组的Huh7细胞中Luc相对活性(22 476±4471)明显高于单转染pGL3-LTR-Luc组(15 887±3039,P=0.002)及共转染质粒pRc/CMV+pGL3-LTR-Luc组(16 321±4162,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达HCV NS5A的质粒pCNS5A成功转染至Huh7细胞;HCV NS5A蛋白能激活HIV LTR,提示HCV NS5A可能为HCV促进HIV复制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HIV 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 HIV长末端重复序列
下载PDF
PD-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P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旻 肖新强 +4 位作者 刘素芳 梁云生 彭米林 许允 龚国忠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上程序性死TL=受体-1(PD-1)表达和PD-1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传染科门诊就诊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上程序性死TL=受体-1(PD-1)表达和PD-1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传染科门诊就诊144例CHB患者和18名健康献血员,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BMCs表面表达PD-1的细胞比例,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HB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载量;亚硫酸氢钠处理PBMCs细胞DNA,PCR扩增PD-1启动子基因片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挑克隆测序,检测扩增的PD-1启动子片段甲基化状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0.8%±4.4%)比较,CHB患者PBMCs上PD-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CHB患者中,PBMCs上PD-1表达在HBeAg阳性患者(27.1%±18.4%)中显著高于HBeAg阴性患者(19.6%±15.6%),PD-1表达水平与HBV-DNA和AIJ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D-1启动子上多个CpG点(-601、-553、-538、-483、-463、-317bp)甲基化程度与PD-1在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D-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可能影响CHB患者PBMCs上PD-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转录启动子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Toll样受体3与4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曼 蒋永芳 +4 位作者 肖新强 刘素芳 彭米林 刘丹 龚国忠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6-201,共6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48周及停药后随访至72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PD)-1、Toll样受体(TLR)3、TLR4表达率的变化,探讨PBMC表面PD-1、TLR...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48周及停药后随访至72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PD)-1、Toll样受体(TLR)3、TLR4表达率的变化,探讨PBMC表面PD-1、TLR3、TLR4是否参与了宿主抗HCV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过程,及其与持续病毒学应答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23例及正常人10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接受48周Peg—IFNα-2a(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口服(15μ·kg-1·d。)抗病毒治疗。分别在0、4、12、24、48、72周时,检测患者血清中ALT、HCVRNA变化;分离患者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点患者和正常人PBMC表面PD-1、TLR3、TLR4的表达率,分析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与非SVR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和差异。多组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onewayANOVA模块进行t检验;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f检验。结果丙型肝炎患者基线时与正常人PBMC表面PD-1、TLR4、PDl/TLR4表达率分别为:45.44%±7.32%、57.74%士15.45%、35.42%±7.97%与16.82%±4.13%、21.09%±2.89%、14.12%±2.89%,丙型肝炎患者基线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4.675,5.148,2.549,尸值均〈0.05)。正常人TLR3及PDl/TLR3表达率较丙型肝炎患者基线水平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上PD-1及TLR4表达率逐渐下降,TLR3表达率逐渐升高;且SVR患者PBMC上PD-1和TLR3表达率的变化与非SVR患者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上PD-1、TLR4、PDl/TLR4高表达,初治患者用Peg-IFNα-2a治疗可以使这些指标表达下降,TLR3的表达率升高;PBMC表面PD-1和TLR3的表达可能与患者出现SVR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干扰素类 程序性死亡受体-1 TOLL样受体
原文传递
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联合治疗ICU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脓毒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双平 闫莉婷 +1 位作者 王池香 彭米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对泛耐药(XDR)革兰阴性菌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9例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联合抗感染治疗XDR革兰阴性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收...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对泛耐药(XDR)革兰阴性菌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9例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联合抗感染治疗XDR革兰阴性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临床特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抗菌药物种类及疗程、生化指标、多黏菌素B用药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估患者细菌清除率、临床疗效、用药不良反应、28 d病死率等。结果:39例患者中男性32例,占82.1%;年龄(53.6±12.6)岁;以肺部感染为主(51.2%);均为多黏菌素B联合用药,多黏菌素B疗程均≥5 d。39例患者共检出66株XDR病原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最高,为51.5%(34/66);菌株清除率为65.2%(43/66)。39例患者经多黏菌素B治疗后,整体治疗有效率为59.0%(23/39),28 d全因病死率为41.0%(16/39)。多黏菌素B不同疗程组间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 d、10~15 d、>15 d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6.5%(13/23)、54.5%(6/11)、80.0%(4/5),χ2=0.999,P=0.72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43.5%(10/23)、54.5%(6/11)、80.0%(4/5),χ2=2.141,P=0.393〕。多黏菌素B日剂量150 mg组和200 mg组治疗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日剂量100 mg组〔治疗有效率:85.7%(6/7)、87.5%(7/8)比41.7%(10/24);细菌清除率:71.4%(5/7)、87.5%(7/8)比33.3%(8/24),均P<0.05〕,但不同日剂量组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黏菌素B用药后APACHEⅡ评分(分)明显低于用药前(所有患者:16.20±9.24比24.40±4.73,治疗有效患者:11.30±4.08比23.00±4.56,均P<0.05)。有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多黏菌素B期间出现血肌酐升高,停药后恢复,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多黏菌素B可以作为XDR革兰阴性菌重症感染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泛耐药 革兰阴性菌 脓毒症
原文传递
HCV与HIV混合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彭米林(综述) 龚国忠(审校)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0年第5期139-142,共4页
艾滋病病毒(HI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二者存在相同的传播途径,其混合感染的发生率极高。HIV感染可导致免疫抑制,加速HCV发展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同时HCV感染可加速HIV感染的疾病... 艾滋病病毒(HI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二者存在相同的传播途径,其混合感染的发生率极高。HIV感染可导致免疫抑制,加速HCV发展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同时HCV感染可加速HIV感染的疾病发展进程。从流行病学方面对HIV/HCV混合感染的作用特点、治疗方面进行综述,深入探讨HIV与HCV混合感染相互影响特点,为将来进行关于HIV和HCV混合感染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丙型肝炎病毒(HCV)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