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2
1
作者 彭育志 郭善红 +1 位作者 林小容 黄玉良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2期50-51,共2页
目的为了避免带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常引起针尾触痛和钢丝从克氏针滑脱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法使用了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高潭镇卫生院自2005年开始对87例髌骨骨折病例采用切开复位,用0.7-0.8m... 目的为了避免带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常引起针尾触痛和钢丝从克氏针滑脱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法使用了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高潭镇卫生院自2005年开始对87例髌骨骨折病例采用切开复位,用0.7-0.8mm钢丝行髌骨边缘荷包环扎,再用0.7-0.8mm钢丝在髌骨前行股四头肌腱与髌骨韧带之间的纵向矩形缝合,术后早期活动动膝关节,并对其中54例患者经1-2年随访。结果本组87例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7min,解剖复位达95%,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8周,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佳,有4例出髌骨变形。结论 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费用低,在基层适应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pyrford式张力带 内固定
下载PDF
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1
2
作者 彭育志 林小容 黄玉良 《医药世界》 2006年第9期70-71,共2页
髌骨骨折在乡镇常会遇到,一般多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常会引起针尾触痛和钢丝从克氏针滑脱等并发症,为了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使用了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我院自2005年开始... 髌骨骨折在乡镇常会遇到,一般多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常会引起针尾触痛和钢丝从克氏针滑脱等并发症,为了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使用了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我院自2005年开始对54例髌骨骨折并有移位的病例采用切开复位,用0.7-0.8MM钢丝行髌骨边缘荷包环扎,再用0.7-0.8MM钢丝在髌骨前行股四头肌腱与髌骨韧带之间的纵向矩形缝合,术后对骨折愈合功能活动进行观察和随诊,结果显示:54例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7分钟,解剖复位达95%,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8天,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佳。因此,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费用低,在基层适应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pyrford式张力带 内固定
下载PDF
刺络放血疗法对瘀血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彭育志 刘经耀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20期88-88,共1页
目的:刺络放血疗法对治疗瘀血性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将100例瘀血性疼痛患者分为两组,刺络放血组50例,对照药物组50例,进行对比疗效观察。结果与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8%,3天内两组总有效率对比X2=6.38P<0... 目的:刺络放血疗法对治疗瘀血性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将100例瘀血性疼痛患者分为两组,刺络放血组50例,对照药物组50例,进行对比疗效观察。结果与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8%,3天内两组总有效率对比X2=6.38P<0.01,两者有显著差异,刺络放血组优于药物组;第1天内治疗人数对比X2=4.97,P<0.01,两者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放血 瘀血性疼痛 双氯芬酸钠
下载PDF
静滴灭滴灵致中枢神经中毒症状2例
4
作者 彭育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S1期139-139,共1页
静滴灭滴灵致中枢神经中毒症状2例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中医院彭育志(惠东516300)灭滴灵因其抗菌作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引起的中枢神经中毒症状[1]比较少见。笔者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林某,男性,87岁。... 静滴灭滴灵致中枢神经中毒症状2例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中医院彭育志(惠东516300)灭滴灵因其抗菌作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引起的中枢神经中毒症状[1]比较少见。笔者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林某,男性,87岁。有习惯性便秘史及前列腺增生病史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中毒症状 灭滴灵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静脉滴注 安定注射液 精神症状 广东省惠州市 药理学 定向力障碍 肾脏毒性
下载PDF
人工关节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5
作者 彭育志 林悦川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1期86-87,共2页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创伤骨科患者,尤其高能量损伤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创伤导致的关节损伤及其并发症治疗效果仍难以令人满意,而人工关节的假体设计、手术操作等研究的进步,使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术后10年的优良率达90%...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创伤骨科患者,尤其高能量损伤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创伤导致的关节损伤及其并发症治疗效果仍难以令人满意,而人工关节的假体设计、手术操作等研究的进步,使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术后10年的优良率达90%以上,从而极大地鼓舞了临床医师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骨与关节损伤的患者,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创伤骨科患者 骨与关节损伤 应用 治疗效果 手术操作 假体设计 临床医师
下载PDF
重拾失落的记忆——《穿越雨林之弧》的叙事伦理研究
6
作者 彭育志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9期7-9,共3页
美国当代小说家山下凯伦在小说《穿越雨林之弧》中通过回忆展现了“玛塔考”的兴衰和与其紧密相连的众人物的命运起伏。小说可看作小球的第一人称回忆录,但又反常地使用了全知的聚焦模式。本文从小说的叙事结构入手,着重从第一人称回忆... 美国当代小说家山下凯伦在小说《穿越雨林之弧》中通过回忆展现了“玛塔考”的兴衰和与其紧密相连的众人物的命运起伏。小说可看作小球的第一人称回忆录,但又反常地使用了全知的聚焦模式。本文从小说的叙事结构入手,着重从第一人称回忆和全知的“我”的矛盾两方面来分析它背后的伦理考量,可以发现山下凯伦此举是因其重视回忆的伦理价值,并呼吁读者找回失落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越雨林之弧》 叙事伦理 叙事聚焦 叙事声音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7
作者 彭育志 林悦川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7期37-38,共2页
目的考察锁骨钧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2008年对28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8例均获随访,时间3月~5年。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并发锁... 目的考察锁骨钧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2008年对28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8例均获随访,时间3月~5年。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并发锁骨及肩峰骨折,取出钩钢板后无肩锁关节再脱位发生。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优21例,良7例。差0例,优良率100%。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等诸多优点,是治疗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 肩锁关节 脱位 内固定
下载PDF
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浅析
8
作者 林悦川 彭育志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1期19-21,共3页
回顾我院收治的肠梗阻病例,浅谈其临床诊治。肠梗阻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及停止排便排气。阵发性或持续性绞痛是机械性肠梗阻和肠道血供障碍最重要的特点,如合并发热、血象增高、肠鸣音高亢或呕吐,表明病情严重;如伴有咖啡样... 回顾我院收治的肠梗阻病例,浅谈其临床诊治。肠梗阻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及停止排便排气。阵发性或持续性绞痛是机械性肠梗阻和肠道血供障碍最重要的特点,如合并发热、血象增高、肠鸣音高亢或呕吐,表明病情严重;如伴有咖啡样肛门排泄物更说明有肠管血运障碍,需要急诊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肠道通过受阻所导致的消化吸收功能中止及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肠腔积气积液,并由此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病死原因多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诊治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活性炭/沸石层状床氢气纯化穿透曲线热效应 被引量:6
9
作者 彭育志 明越 +2 位作者 肖金生 BNARD Pierre CHAHINE Richard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11-1518,共8页
应用变压吸附技术对氢气混合气进行分离提纯是制取高纯度氢气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多组分气体在活性炭/沸石层状床中穿透曲线的热效应影响,基于多物理场仿真平台Comsol,建立了多组分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传热与传质模型。并将... 应用变压吸附技术对氢气混合气进行分离提纯是制取高纯度氢气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多组分气体在活性炭/沸石层状床中穿透曲线的热效应影响,基于多物理场仿真平台Comsol,建立了多组分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传热与传质模型。并将模拟值与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探索吸附过程伴随的热效应对穿透曲线的影响机理。最后针对变压吸附氢气纯化系统运行参数研究了环境温度、吸附条件和活性炭与沸石层高度比等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纯化 变压吸附 穿透曲线 热效应 传热传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