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骼疾病中的铁死亡:骨质疏松治疗靶点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恒 顾叶 +6 位作者 顾赢楚 吴泽睿 方涛 王秋霏 彭育沁 耿德春 徐耀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613-2618,共6页
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提出治疗相关的新靶点显得至关重要。最近的研究表明,铁死亡与一些骨骼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例如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炎等。目的:通过总结既... 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提出治疗相关的新靶点显得至关重要。最近的研究表明,铁死亡与一些骨骼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例如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炎等。目的:通过总结既往关于骨质疏松中铁死亡机制的研究,为骨质疏松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2022年出版的文献,以“铁死亡,骨质疏松,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铁螯合剂,活性氧,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等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以“ferroptosis,osteoporosis,osteoblasts,osteoclasts,iron chelators,reactive oxygen species,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heme oxygenase-1,glutathione peroxidase 4”等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按照入选标准最终共纳入70篇文献。结果与结论:①铁死亡与坏死、凋亡和自噬明显不同。在细胞形态和功能方面,它不具有典型坏死的形态学特征,它也不具有传统细胞凋亡的特征,如细胞收缩、染色质凝结、凋亡小体的形成和细胞骨架的解体。与自噬相反,铁死亡没有形成经典的封闭双层膜结构(自噬液泡)。形态学上,铁死亡主要表现为线粒体明显收缩,膜密度增加,线粒体嵴减少或消失,这与其他细胞死亡模式不同。②铁超载可通过显著抑制成骨分化和刺激破骨细胞生成来破坏骨稳态,从而导致骨质疏松。铁超载干扰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导致成骨细胞功能减弱,体内骨代谢进一步失衡,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在铁超载的刺激下,破骨细胞骨吸收增强,骨丢失超过新骨的形成。③铁螯合剂被证明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刺激成骨细胞的成骨分化而具有骨保护作用,其潜在机制与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有关;④抗氧化剂可以防止更多的活性氧产生,抑制骨吸收,从而改善骨代谢,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铁螯合剂 活性氧 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综述
下载PDF
经皮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2
作者 顾叶 彭育沁 +5 位作者 王秋霏 薛峰 王熠军 朱锋 耿德春 徐耀增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CCP)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PCCP组(采用经皮加压钢板固定治疗,36例)和对照组(采用多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48例)。比较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CCP)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PCCP组(采用经皮加压钢板固定治疗,36例)和对照组(采用多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48例)。比较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步态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60(34.2±9.5)个月。骨折复位质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CCP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剔除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5例(PCCP组2例,对照组13例)及PCCP组骨折不愈合的1例后,骨折愈合时间PCCP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PCCP组剔除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者后,34例中33例(97.0%)恢复到术前活动水平,1例骨折不愈合者可以完全负重行走,稍有跛行,无需扶拐;对照组剔除1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者后,35例中33例(94.3%)恢复到术前活动水平,1例骨折延迟愈合者和1例退钉股骨颈短缩者均可以完全负重行走,稍有跛行。剔除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5例后,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PCC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CCP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快速重建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经皮加压钢板 空心加压螺钉 老年人
下载PDF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退变的疗效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育沁 顾叶 +4 位作者 薛峰 盛晓文 王正飞 徐怡良 陆建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7期84-86,共3页
目的对比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退变的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退变患者52例(54膝),其中UKA组22例(24膝)应用Oxford phaseⅢ单髁假体行UKA治疗,TKA组30例(30膝)应用Biomet全膝关节假体... 目的对比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退变的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退变患者52例(54膝),其中UKA组22例(24膝)应用Oxford phaseⅢ单髁假体行UKA治疗,TKA组30例(30膝)应用Biomet全膝关节假体行TKA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2周、3个月、3年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膝关节屈伸活动度(ROM);随访3年,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UK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优于TK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KA组术后2周HSS评分、ROM优于TKA组(P均<0.05),术后3个月及3年两组HSS评分、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3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与TKA比较,U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退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康复快、近期疗效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退变 关节成形术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彭育沁 薛峰 +2 位作者 盛晓文 房小文 陈兵乾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PFNA治疗81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PFNA治疗81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35例,女46例;年龄61~91岁,平均年龄68岁。采用Gross方程计算围手术期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患者术中平均时间为59.2 min,术中平均出血75 m L。围手术期出血量平均610 m L,其中隐性失血为535 m L,占总失血量的87.7%。其中未输血患者68例,隐性失血平均约为499.6 m L;采取输血支持的患者13例,隐性失血平均为727.5 m L。复杂型骨折(A3型)组隐性失血量平均为715 m L,简单型骨折(A2型)组隐性失血量平均为460 m L,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例切开复位的患者,平均隐性失血量为810 m L,术后均因低血红蛋白而给予了输血。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但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较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隐性失血的量与骨折的分型、术中的操作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术 隐性失血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两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彭育沁 陈兵乾 +3 位作者 盛晓文 房小文 王正飞 钱宇峰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比较后外侧入路空心螺钉和支撑钢板两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6例后踝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直接显露复位后踝,分别采用空心螺钉(22例)和支撑钢板(24例)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踝关节评分情况。结果空心... 目的比较后外侧入路空心螺钉和支撑钢板两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6例后踝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直接显露复位后踝,分别采用空心螺钉(22例)和支撑钢板(24例)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踝关节评分情况。结果空心螺钉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支撑钢板组1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给予清创、闭式持续冲洗2周后切口愈合。两组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支撑钢板组和空心螺钉组术后各有1例出现腓骨后侧轻度疼痛不适,注意休息并外用扶他林软膏后疼痛缓解,支撑钢板组1例取出钢板后不适消失。两组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再移位等情况。术后12个月踝-后足AOFAS评分:支撑钢板组为48.4~96.3(88.1±2.5)分,优良率为23/24;空心螺钉组为45.5~95.5(88.5±3.0)分,优良率为21/22。两组AOFAS评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直接复位采用空心螺钉固定和支撑钢板固定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而空心螺钉固定创伤更小且便于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后外侧入路 空心螺钉 支撑钢板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彭育沁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疗效观察 螺钉内固定治疗 围手术期治疗 术后功能锻炼 手术治疗 内固定技术
下载PDF
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
7
作者 彭育沁 薛峰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0期1458-1459,共2页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结果:65例患者随访6 ̄24个月,所有患者病情均获不同程度的缓解,优良率达9...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结果:65例患者随访6 ̄24个月,所有患者病情均获不同程度的缓解,优良率达93.8%。结论: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良好,有利于减少腰椎管狭窄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椎弓根钉 横突间植骨融合
下载PDF
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薛峰 顾叶 +4 位作者 盛晓文 彭育沁 徐怡良 陈兵乾 钱宇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80-982,共3页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用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应用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11例。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颈痛评分(JOA)和Os...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用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应用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11例。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颈痛评分(JOA)和Oswestry颈椎功能障碍指数(ONDI)进行疼痛功能评分,Odom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摄颈椎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假体稳定性,颈椎置换节段及下颈椎(C3~C7)节段的活动度,颈椎C T三维重建及磁共振成像确定假体位置及周围组织变化。结果11例患者全部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18.5&#177;2.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较,JOA及OND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度(5.46&#177;0.48)&#176;,左右侧屈活动度分别为(3.51&#177;0.19)&#176;和(3.53&#177;0.21)&#176;,下颈椎(C3~C7)节段的活动度(27.5&#177;4.6)&#176;,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om标准满意率100%。1例术后出现神经牵拉症状,1例术后12个月随访时出现假体后缘骨桥形成。结论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满意,可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及近正常的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 骨移植 治疗效果
下载PDF
MIP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 被引量:35
9
作者 薛峰 陈兵乾 +3 位作者 盛晓文 陆建民 彭育沁 钱宇峰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2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BO原则下应用MIP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60例四肢骨折患者均采用AO微创钢板稳定系统治疗,其中使用LCP钢板41例,LISS钢板12例,LPHP钢板7例。结果59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1例发生感染。全部获随访,时间12~19个月... 目的探讨BO原则下应用MIP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60例四肢骨折患者均采用AO微创钢板稳定系统治疗,其中使用LCP钢板41例,LISS钢板12例,LPHP钢板7例。结果59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1例发生感染。全部获随访,时间12~19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时间5~6个月;有3例10个月后出现钢板螺钉松动现象,无钢板断裂出现。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结论MIPPO钢板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等优点,有着传统钢板无法比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固定原则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 锁定加压钢板 微创稳定系统 四肢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5
10
作者 盛晓文 彭育沁 +3 位作者 王正飞 房小文 钱宇峰 陈兵乾 《脊柱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于2011年1月—2013年9月采用PKP治疗胸腰椎OVCF患者95例,其中男30例,女65例;年龄55-86岁,平均65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于2011年1月—2013年9月采用PKP治疗胸腰椎OVCF患者95例,其中男30例,女65例;年龄55-86岁,平均65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腰痛的程度;测量椎体高度及Cobb角,观察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65 min,平均45 min。术中骨组织活检提示转移性肿瘤2例。骨水泥渗出至椎管内1例,再行椎板减压术;骨水泥渗入椎间隙1例,进入周围血管2例,未见明显不适。术中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8-2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压缩椎体的高度有明显恢复。结论 PKP是治疗胸腰椎OVCF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术中须注意操作要点,避免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腰椎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兴 薛峰 +2 位作者 盛晓文 彭育沁 陈兵乾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第6期344-347,共4页
目的比较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及ACDF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病例。测量所... 目的比较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及ACDF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病例。测量所有患者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置换节段及相邻节段的ROM,并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Odom分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和Odom功能评定均得到显著改善。置换组术后颈椎ROM、置换节段及其邻近间隙平均ROM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患者中,术后颈椎ROM显著减小,邻近间隙ROM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术后邻近节段的ROM明显小于AC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能保持颈椎ROM,避免邻近节段退变,早、中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 人工关节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兵乾 薛峰 +2 位作者 盛晓文 彭育沁 房小文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9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情况,分析不同分型的骨折及假体类型之间隐性失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男31例,女30例;年龄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情况,分析不同分型的骨折及假体类型之间隐性失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男31例,女30例;年龄65~81岁,平均71岁。按照Garden分型,Ⅱ型11例,Ⅲ型22例,Ⅳ型28例。采用Gross方程计算围手术期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术中平均出血约(440±63)mL,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平均为(956±51)mL,其中平均隐性失血为(556±45)mL,占总失血量58.2%。未输血患者34例,围手术期平均总失血量为(910±61)mL,其中隐性失血量为(549±52)mL,占总失血量的60.3%。围手术期输血者27例,平均总失血量为(1 014±54)mL,其中隐性失血量为(565±49)mL,占总失血量的55.7%。按照假体类型分组:金属-聚乙烯假体组平均隐性失血为(551±67)mL,陶瓷-聚乙烯假体组为(549±55)mL,陶瓷-陶瓷假体组为(584±62)m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骨折类型分组:GardenⅡ型组为(562±68)mL,GardenⅢ型组为(546±59)mL,GardenⅣ型组为(561±61)m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量较多,应该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及早预防低血容量性休克。隐性失血量与骨折的类型及摩擦界面的选择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隐性失血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时股骨髓内定位对假体排列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乐翔 薛峰 +1 位作者 盛晓文 彭育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1-485,共5页
背景:膝关节置换时股骨髓内定位精确度要求高,操作复杂,选择更精确的定位方法及确定正确的进针点对于假体及关节功能都十分重要。目的:膝关节置换时观察应用不同股骨髓内定位方法时进针点位置对假体排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 背景:膝关节置换时股骨髓内定位精确度要求高,操作复杂,选择更精确的定位方法及确定正确的进针点对于假体及关节功能都十分重要。目的:膝关节置换时观察应用不同股骨髓内定位方法时进针点位置对假体排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常熟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膝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利用CT扫描进行股骨髓内定位,借助影像学参数对股骨髓内定位进入点的理论位置进行标记。对照组采用传统膝关节置换技术对股骨髓内定位进入点进行标记。观察应用不同股骨髓内定位方法时进针点的位置,探讨膝关节置换时股骨髓内定位对假体排列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正侧位X射线片上进入点到股骨解剖线的距离更短,股骨假体外侧角及膝关节生理外翻角更接近理论值,股骨轴线与股骨髁交点与滑车中心的距离更短,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证实,三维CT扫描模拟定位与传统二维骨髓内定位相比进针点位置更为准确,多集中于髁间窝偏内2-5 mm,髁间窝偏前3-10 mm,三维CT扫描模拟定位是股骨髓内定位可靠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植入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股骨髓内定位 膝关节置换 三维扫描 传统定位 X射线片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兵乾 薛峰 +2 位作者 盛晓文 彭育沁 钱宇峰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3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91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X线透视下行PFN-A内固定术。结果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9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骨折均愈合。按Harri...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91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X线透视下行PFN-A内固定术。结果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9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骨折均愈合。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67例,良16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为91.7%。1例术后1周出现肺动脉的不全性栓塞;1例术后3周猝死;2例术后8个月发现防旋刀片向后退出。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术后可早期活动,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采用GeminiMKⅡ旋转活动平台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强 孙俊英 +2 位作者 薛峰 盛晓文 彭育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3期2018-2023,共6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目前仍以固定平台假体为主,但活动平台假体临床使用量逐年增加,虽然旋转活动平台假体在理论上被认为能显著改善疗效,但至今尚未获得临床证实。目的:总结Gemini MKⅡ(Link,Germany)旋转活动平台假体的设计特征和临床效...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目前仍以固定平台假体为主,但活动平台假体临床使用量逐年增加,虽然旋转活动平台假体在理论上被认为能显著改善疗效,但至今尚未获得临床证实。目的:总结Gemini MKⅡ(Link,Germany)旋转活动平台假体的设计特征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Gemini MKⅡ旋转活动平台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08例(119膝),男31例,女77例;单侧97例,双侧一期置换11例;置换前诊断:血友病性关节炎1例,性病性Charcot’s病1例,创伤后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退变性骨关节炎87例。假体均采用骨水泥固定,所有患者均未行髌骨置换。结果与结论:置换后均未出现感染、股骨髁骨折或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除双侧置换外,单侧置换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6±13)min。平均置换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为(25±5)g/L,其中83例(86%)置换后血红蛋白仍维持在100 g/L以上,无需输血。置换半年后的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分别恢复至(92.0±4.7)分和(90.3±6.8)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4.4±3.2)分和(91.6±5.9)分,较置换前显著改善(P<0.01)。未见因内衬脱出或旋出,以及因骨溶解或假体松动需行翻修者。提示Gemini MKⅡ旋转活动平台假体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仍有待临床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活动平台假体 翻修 并发症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并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兵乾 薛峰 +2 位作者 盛晓文 彭育沁 钱宇峰 《脊柱外科杂志》 2013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研究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并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伴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9例腰椎不稳症的患者行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并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共融合29个椎间隙。记录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观察其临... 目的研究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并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伴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9例腰椎不稳症的患者行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并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共融合29个椎间隙。记录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观察其临床疗效满意率和植骨融合率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0 min,出血量约450 mL。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术中未出现硬膜囊撕裂、马尾神经损伤。患者均随访16~30个月。1年后所有病例均达到椎间隙骨性融合。3例术后0.5年仍遗留轻度腰背部疼痛,经非手术治疗后疼痛缓解失,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1%。结论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并单侧的椎弓根螺钉固定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关节不稳定性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合并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兵乾 盛晓文 +3 位作者 彭育沁 房小文 王正飞 钱宇峰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分析和讨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合并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型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合并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为43~65岁,平均49岁。按照Denis分型,A型16... 目的分析和讨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合并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型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合并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为43~65岁,平均49岁。按照Denis分型,A型16例,B型14例,C型6例,D型1例,E型1例。术前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S分级,C级1例,D级8例,E级29例。术前常规完善正侧位X线片、CT、MRI检查。术中先植入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后经椎弓根向伤椎内植入人工骨颗粒,再向伤椎内植入椎弓根螺钉。术后复查X线及CT,观测椎体后凸Cobb角度及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值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5min,术中失血量平均200mL。术后1例出现切口感染,予清创、闭式冲洗引流后切口愈合;其余切口一期愈合。术后1年复查CT显示骨折均骨性愈合,人工骨融合良好。术后没有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等。患者术后1年的伤椎前缘平均压缩比和Cobb角度变化与术后3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合并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该技术可有效增强脊柱强度,有效减少伤椎复位的丢失和内固定的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伤椎置钉 胸腰段骨折
下载PDF
外侧“L”形切口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兵乾 盛晓文 +2 位作者 薛峰 钱宇峰 彭育沁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 探讨外侧"L"形切口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对26 例28足跟骨骨折采用外侧广泛"L"形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固定术.其中男20 例,女6 例;年龄19~56 岁,平均37.3 岁.按... 目的 探讨外侧"L"形切口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对26 例28足跟骨骨折采用外侧广泛"L"形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固定术.其中男20 例,女6 例;年龄19~56 岁,平均37.3 岁.按照Sander分型,Ⅱ型9足,Ⅲ型12足,Ⅳ型7足.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1足伤口皮肤边缘轻度坏死,经换药4周后愈合拆线.余切口均一期愈合,满2周拆线.所有跟骨外形正常,术后3个月在侧位X线片测量Bhler角较术前平均增加了17.8°,Gissane's角较术前平均增加了23.4°.采用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标准评估术后功能,结果显示优11 例,良11 例,中3 例(均为Sander Ⅳ病例),差1 例(为Sander Ⅳ病例),优良率84.6%.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锁定接骨板治疗固定跟骨骨折稳定性强,特别适合于粉碎性骨折;在行"L"形切口时,术中需骨膜下剥离,防止皮瓣分层,小心保护皮瓣血供.如注意上述技巧,皮瓣坏死率很低.采用外侧"L"形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锁定接骨板 "L"形切口
下载PDF
全膝置换后24h内与48h后开始康复锻炼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薛峰 盛晓文 +1 位作者 彭育沁 房小文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5期440-442,共3页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4 h内与48 h后开始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疗效的差别。方法因骨关节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0例患者,术后24 h内开始行康复锻炼的患者(A组)与术后48 h后开始行康复锻炼的患者(B组),配以相同的锻炼方法至出院,并...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4 h内与48 h后开始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疗效的差别。方法因骨关节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0例患者,术后24 h内开始行康复锻炼的患者(A组)与术后48 h后开始行康复锻炼的患者(B组),配以相同的锻炼方法至出院,并应用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估系统及相关不良事件来评定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情况。结果出院时,除肌力无明显差异外,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A组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4 h内开始康复锻炼较48 h后更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锻炼 比较
下载PDF
后路选择性短节段矫形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钱宇锋 薛峰 +2 位作者 盛晓文 彭育沁 陈兵乾 《颈腰痛杂志》 2013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选择性减压短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中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06-2010-03我院采用后路选择性减压短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侧凸症患者71例,定期随访VAS、JOA评分并测量腰椎Cobb's角和前凸角... 目的探讨后路选择性减压短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中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06-2010-03我院采用后路选择性减压短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侧凸症患者71例,定期随访VAS、JOA评分并测量腰椎Cobb's角和前凸角。结果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四个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平均VAS评分由术前6.32降至术后1.86,JOA评分由13.31增加至24.17,冠状位Cobb's角由19.65°矫正至10.32°,矢状位Cobb's角由32.38°增加至42.31°。JOA改善率为32.64%,侧凸矫正率为47.48%。经过平均4.14年的随访发现上述效果出现轻度丢失,末次随访时16例侧凸进展,其中12例症状加重。结论对于侧凸角度不大、脊柱基本平衡的DLS患者,采用后路选择性减压短节段融合固定术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并可以显著的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凸 选择性 短节段 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