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证辨证分型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彭计红 张同远 梅晓云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448-1449,共2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临床的辨证分型。方法:从循证医学角度把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与临床流行病学及医学统计学接轨,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专业知识,对所有调查资料进行分型研究。结果:抑郁症临床可分为肝气郁结、心神抑郁型;痰瘀交阻... 目的:探讨抑郁症临床的辨证分型。方法:从循证医学角度把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与临床流行病学及医学统计学接轨,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专业知识,对所有调查资料进行分型研究。结果:抑郁症临床可分为肝气郁结、心神抑郁型;痰瘀交阻、阴虚神郁型;肝郁化火、心神被扰型;脾气亏虚、心神失养型;心阴不足,虚火内扰型;心血亏虚、气机郁结型6种主要证型。结论:6类主要证型的划分可使抑郁症辨证分型更客观、明了,临床实践也更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肝气郁结 痰瘀交阻 肝郁化火 脾气亏虚 心阴不足 心血亏虚 辨证分型
下载PDF
老年期痴呆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彭计红 梅晓云 张同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8-600,共3页
综合近年来文献,从脏腑失调致痰瘀内生,肾虚脑髓失充两方面探讨了老年期痴呆的发病机理;并从病位、病性、病位综合病性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老年期痴呆辨证方面的文献资料。认为老年期痴呆病机主要基于肾虚致脑髓失充,又与脏腑功能失... 综合近年来文献,从脏腑失调致痰瘀内生,肾虚脑髓失充两方面探讨了老年期痴呆的发病机理;并从病位、病性、病位综合病性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老年期痴呆辨证方面的文献资料。认为老年期痴呆病机主要基于肾虚致脑髓失充,又与脏腑功能失常、痰瘀阻滞密切相关,病位在脑,临床辨证应以脑部辨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老年期痴呆从脑辨证规律 被引量:5
3
作者 彭计红 梅晓云 张同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954-956,共3页
老年痴呆病位在脑,证型主要为脑的精气血亏虚、痰阻、瘀滞于脑,影响脑神发挥,致健忘神呆诸症。以脑辨证为主结合精气血津液辨证,将中医辨证的靶点聚焦在脑上,拓展奇恒之腑脑的辨证体系研究,丰富辨证理论,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老年痴呆的... 老年痴呆病位在脑,证型主要为脑的精气血亏虚、痰阻、瘀滞于脑,影响脑神发挥,致健忘神呆诸症。以脑辨证为主结合精气血津液辨证,将中医辨证的靶点聚焦在脑上,拓展奇恒之腑脑的辨证体系研究,丰富辨证理论,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老年痴呆的辨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精气血亏虚 痰阻 瘀滞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抑郁症的辨证分型概况 被引量:8
4
作者 彭计红 梅晓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2-64,共3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性疾病 ,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目前对于抑郁症的辨证分型方法 ,初步可归纳为四种 :一是按五脏分型 ,二是脏腑与内生诸邪综合分型 ,三是按阴阳属性分型 ,四是专重某脏进行分型。笔者根据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规律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性疾病 ,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目前对于抑郁症的辨证分型方法 ,初步可归纳为四种 :一是按五脏分型 ,二是脏腑与内生诸邪综合分型 ,三是按阴阳属性分型 ,四是专重某脏进行分型。笔者根据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规律 ,认为抑郁症的辨证分型应以其发展阶段为纲 ,以五脏病证候为目 ,摆正虚实关系 ,注意兼夹演化 ,如此分型 ,似较贴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辨证分型 综述
下载PDF
读《医宗必读》治泄九法体会 被引量:7
5
作者 彭计红 杜斌 梅晓云 《吉林中医药》 2003年第6期10-11,共2页
泄泻是临床常见病症 ,泄泻的病机总以脾虚湿盛为关键 ,所以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原则 ,而结合具体的辨证则又可配合使用不同的治法。泄泻的治法在《医宗必读》中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篇中提出的 9种治泄方法 :淡渗、升提、清凉、疏利... 泄泻是临床常见病症 ,泄泻的病机总以脾虚湿盛为关键 ,所以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原则 ,而结合具体的辨证则又可配合使用不同的治法。泄泻的治法在《医宗必读》中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篇中提出的 9种治泄方法 :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对现在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医宗必读》 中医治法
下载PDF
从阴阳识“人神” 被引量:3
6
作者 彭计红 梅晓云 何晓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31-133,共3页
阴阳与人神的产生、存在、消亡密切相关,人神在本质上是阴阳升降出入的动态过程的表现,阴阳相对平衡则人神活动正常,阴阳失常则导致人神疾病。通过阐述人神产生、存在及消亡与阴阳的关系,探讨从阴阳角度调养神志的重要性,以提高神志疾... 阴阳与人神的产生、存在、消亡密切相关,人神在本质上是阴阳升降出入的动态过程的表现,阴阳相对平衡则人神活动正常,阴阳失常则导致人神疾病。通过阐述人神产生、存在及消亡与阴阳的关系,探讨从阴阳角度调养神志的重要性,以提高神志疾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神 阴阳 内经
下载PDF
抑郁症与脾脏之关系考释 被引量:27
7
作者 彭计红 梅晓云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1期1833-1833,1840,共2页
情志因素是抑郁症发病的诱因。人有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则会发病。抑郁症发病与七情中“思”关系最为密切。因抑郁症主要就因过度思虑所致情绪郁闷 ,心境低落。抑郁症的发病主要是由于思虑太过引起。而思虑赖脾... 情志因素是抑郁症发病的诱因。人有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则会发病。抑郁症发病与七情中“思”关系最为密切。因抑郁症主要就因过度思虑所致情绪郁闷 ,心境低落。抑郁症的发病主要是由于思虑太过引起。而思虑赖脾运提供精微以供养 ,脾虚则见联想困难、思考注意力减退、情绪低落等抑郁症的现象。抑郁日久又导致脾运失健 ,见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抑郁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中医之脾 中医认识
下载PDF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独立学院试办成功的关键 被引量:2
8
作者 彭计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32-132,共1页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师资建设 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 试办 成功 高等教育改革 教师队伍 办学机制 发展形势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中平时成绩评定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彭计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46-246,共1页
1客观考量平时成绩的意义及目前考评现状 平时成绩对学生的整体成绩影响很大,因平时成绩的差别造成同学们最终成绩不够理想,甚至在及格线上下游移,这种现象很普遍。课程成绩的及格与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影响,及格的同学不需... 1客观考量平时成绩的意义及目前考评现状 平时成绩对学生的整体成绩影响很大,因平时成绩的差别造成同学们最终成绩不够理想,甚至在及格线上下游移,这种现象很普遍。课程成绩的及格与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影响,及格的同学不需要参加下一年度的补考,可以参加各类奖学金的评定,不影响预备党员的转正;不及格者,必须参加下一年度的补考,有的同学拖延到毕业前夕仍然无法及格,导致他们无法及时拿到毕业证书,不能按时毕业,影响就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平时成绩 量化评定
下载PDF
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抑郁症中医病机规律 被引量:36
10
作者 陈文垲 周玲 +5 位作者 梅晓云 彭昌孝 李国春 黄云 陈文姬 彭计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73-276,共4页
目的通过抑郁症群体流行病学调查,探讨抑郁症的中医病机。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抑郁症病例四诊资料,通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方法,运用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分析抑郁症的主要特征,归纳基本证候类型,分析不同群体特征的证... 目的通过抑郁症群体流行病学调查,探讨抑郁症的中医病机。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抑郁症病例四诊资料,通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方法,运用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分析抑郁症的主要特征,归纳基本证候类型,分析不同群体特征的证候类型构成及其与西医临床类型的关系,阐述抑郁症的病机规律。结果抑郁症病在心(脑)肝,涉及五脏,以神气郁结为主,实多虚少。实为气郁、痰湿、火热、络阻,虚为气阴不足、血亏,少见阳虚,在心肝多实,在脾肾偏虚。常见6证:依次为肝气郁结、心神不宁,心脾两虚、湿浊中阻,心肝气郁、痰浊阻滞,心肝气郁、经络不和,心肾两亏、气滞络痹和心肝气郁、化热扰神证。结论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是中医病机学研究的有效方法,比较客观、真实,可与传统方法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中医病机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抑郁症中医证候的群体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周玲 陈文垲 +9 位作者 梅晓云 彭昌孝 李国春 黄云 陈文姬 彭计红 张喜芬 陈建设 褚蔚 丁兴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抑郁症群体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抑郁症不同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抑郁症病例四诊资料,经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辨证,得到每个病例所属的证候,而后,比较不同群体特征... 目的分析抑郁症群体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抑郁症不同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抑郁症病例四诊资料,经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辨证,得到每个病例所属的证候,而后,比较不同群体特征的证候类型构成及其与西医临床类型的关系。结果397例抑郁症患者六种证型构成从高到低依次为肝气郁结、心神不宁证(108例,27.2%),心脾两虚、湿浊中阻证(94例,23.7%),心肝气郁、痰浊阻滞证(76例,19.1%)、心肝气郁、经络不和证(57例,14.3%)、心肾两亏、气滞络痹证(34例,8.6%)和心肝气郁、化热扰神证(28例,7.1%)。不同年龄或西医类型组(轻性、有或无精神病性症状性)的中医证型构成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有无精神疾病家系史、单双相及首发或复发患者的中医证型构成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结果基本符合中医理论的认识规律,为论治提供了可靠的辨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中医证候 临床流行病学
下载PDF
仙葛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晓瑾 彭计红 +1 位作者 何晓冬 夏卫军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7-399,403,共4页
目的观察仙葛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影响,探究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仙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尼尔雌醇组共6组。采用卵巢切除的方法制成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灌胃给药3... 目的观察仙葛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影响,探究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仙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尼尔雌醇组共6组。采用卵巢切除的方法制成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灌胃给药3个月后测定股骨骨密度及降钙素、骨钙素、雌二醇含量,取股骨下段松质骨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仙葛颗粒能明显提高去卵巢大鼠模型血清降钙素、骨钙素和雌二醇水平,显著增加其骨密度值,改善松质骨的微结构。结论仙葛颗粒对骨质疏松症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葛颗粒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 微结构
下载PDF
571例抑郁症中医证候学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2
13
作者 陈文垲 周玲 +5 位作者 梅晓云 彭昌孝 李国春 黄云 陈文姬 彭计红 《浙江中医杂志》 2007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和病机规律。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抑郁症病例四诊资料,通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抑郁症的主要特征,归纳基本证候类型,分析不同群体特征的证候类型及其与西医临床类型的关系。结果抑...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和病机规律。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抑郁症病例四诊资料,通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抑郁症的主要特征,归纳基本证候类型,分析不同群体特征的证候类型及其与西医临床类型的关系。结果抑郁症主要证候为心脾两虚、湿浊中阻,肝气郁结、心神不宁,心肾两亏、气滞络痹,心肝气郁、痰浊阻滞,心肝气郁、化热扰神和脾肾两虚。病位在心(脑)肝,涉及五脏。病机以神气郁结为主,实多虚少。实为气郁、痰湿、火热、络阻,虚为气阴不足、血亏,少见阳虚。结论临床流行病调查是中医证候学和病机学研究的有效方法,比较客观、规范、快速,可与传统方法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病机 证候 临床流行病学
下载PDF
将PBL教学模式引入《中医内科学》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晓瑾 彭计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PBL 中医内科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谭一松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经验
15
作者 刘淑杰 彭计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02年第2期4-4,共1页
关键词 谭一松 中医药疗法 盆腔炎性包块
下载PDF
清代名医王孟英和谐医患关系建设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同远 王红云 +1 位作者 苏文娟 彭计红 《中医教育》 2017年第3期79-81,F0003,共4页
加强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王孟英作为晚清名医,不仅医术可传,其关心患者,积极进行医患沟通,从而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医德、医风同样值得后世尊敬和学习。王孟英大量的临证医案,不仅识证精准、用药如神,而且论述清晰、记... 加强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王孟英作为晚清名医,不仅医术可传,其关心患者,积极进行医患沟通,从而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医德、医风同样值得后世尊敬和学习。王孟英大量的临证医案,不仅识证精准、用药如神,而且论述清晰、记录详备。其不仅是珍贵的医学资料,更是鲜活的医患沟通教材。结合王孟英医案研究其医患沟通,对于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医患沟通能力,推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孟英 医案 和谐 医患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