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乙酰半胱氨酸对冷环境下哺乳犊牛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粪便发酵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刘红志 高伟星 +4 位作者 彭述宇 曲嘉晨 蒲佳泽 高明山 曲永利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4-269,共6页
本试验通过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粪便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在寒区冬季舍外饲养哺乳犊牛应用提供数据支持。试验采用2×2双因素设计,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某规模化牧场,选择体重(40±4.00)kg、健康... 本试验通过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粪便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在寒区冬季舍外饲养哺乳犊牛应用提供数据支持。试验采用2×2双因素设计,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某规模化牧场,选择体重(40±4.00)kg、健康的新生哺乳犊牛24头,分为4个处理,即舍内室温饲养、舍内室温饲养+300 mg/kg NAC、舍外冷环境饲养、舍外冷环境饲养+300 mg/kg NAC,每个处理6头犊牛。室温组温度维持在(11±6)℃,冷环境组温度维持在(-18±6)℃。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50 d,冷环境组哺乳犊牛10d时移至舍外。结果表明:与无添加组相比,NAC试验组第15、30天哺乳犊牛的体重增加(P<0.05);与舍内室温饲养相比,冷环境饲养的哺乳犊牛平均日增重和体重降低(P<0.05),哺乳犊牛的平均采食量增加(P<0.05);饲喂NAC可以增加血液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冷环境饲养可以增加犊牛血液中丙二醛含量(P<0.05),降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饲喂NAC可提高粪便中丁酸含量(P<0.05),冷环境下丙酸、丁酸含量降低(P<0.05)。由此可见,冬季舍外饲养会降低犊牛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添加NAC能够提高哺乳犊牛的生长发育水平、抗氧化能力,改善哺乳犊牛的粪便发酵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冷环境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发酵参数 犊牛
下载PDF
常规玉米与湿贮玉米不同比例组合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彭述宇 曲永利 +3 位作者 高伟星 曲嘉晨 刘红志 苗人方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1-225,共5页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来探究常规玉米与湿贮玉米不同比例组合对奶牛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组合比例。以常规的玉米面作为对照组(100:0),将常规玉米与湿贮玉米按照不同比例组合(70:30、60:40、50:50、40:60、30:70、0:100)...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来探究常规玉米与湿贮玉米不同比例组合对奶牛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组合比例。以常规的玉米面作为对照组(100:0),将常规玉米与湿贮玉米按照不同比例组合(70:30、60:40、50:50、40:60、30:70、0:100)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各组合的48h体外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pH、氨态氮及营养物质降解率,计算出单项组合效应值和综合组合效应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8h产气量随着湿贮玉米组合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不同比例组合间差异显著(P<0.05);常规玉米与湿贮玉米不同比例组合体外发酵对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50:50组合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高于其他组合(P>0.05);乙酸/丙酸随着湿贮玉米组合比例的增加而增加,0:100最高为2.02mmol/L;各比例组合体外发酵液pH在5.66~5.85(P>0.05);氨态氮浓度稳定在0.16~0.17mg/dL,70:30组合最低为0.11 mg/dL;干物质降解率和粗蛋白质降解率随湿贮玉米组合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各组合间淀粉降解率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对照组;70:30组合的综合组合效应值为负值,其余组合均为正值,50:50组合为最大值(0.597 6)。本试验通过奶牛体外发酵对常规玉米与湿贮玉米组合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证明,50:50的组合效应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贮玉米 奶牛 体外产气 发酵参数 综合组合效应值
下载PDF
饲喂过瘤胃褪黑素对荷斯坦奶牛乳中褪黑素与其合成前体和代谢产物含量、褪黑素合成酶活性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伟星 马慧 +3 位作者 杨敏娜 彭述宇 曲嘉晨 曲永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438-4451,共14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过瘤胃褪黑素(RPMT)对荷斯坦奶牛乳中褪黑素(MT)与其合成前体和代谢产物含量、MT合成酶活性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1~4胎次、泌乳天数在200 d以内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2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试验Ⅰ、Ⅱ和Ⅲ组,每组... 本试验旨在探究过瘤胃褪黑素(RPMT)对荷斯坦奶牛乳中褪黑素(MT)与其合成前体和代谢产物含量、MT合成酶活性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1~4胎次、泌乳天数在200 d以内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2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试验Ⅰ、Ⅱ和Ⅲ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正常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40、160、180 mg/(头·d)RPMT,于每天14:00进行口腔投喂。试验期32 d,其中第0天为饲喂前1 d,第1~28天为饲喂期,第29~31天为停饲后3 d。试验组与对照组每日挤奶3次,分别在06:00、13:00和21:00。生产性能测定体系检测的乳样采样时间分别为第0、14、29天,MT含量及其他指标检测的乳样采样时间分别为第0、3、7、14、21、28、29、31天。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06:00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Ⅲ组13:00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13:00和21:00的乳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Ⅱ、Ⅲ组06:00和21:00的乳中体细胞数(SCC)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13:00的SC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06:00时,时间对乳糖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13:00时,时间对乳脂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组别与时间对乳糖率具有显著交互效应(P<0.05)。在21:00时,时间对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组别与时间也无显著交互效应(P>0.05)。2)试验Ⅲ组06:00、13:00和21:00的产奶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试验Ⅰ、Ⅱ组(06:00除外),但时间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组别与时间也无显著交互效应(P>0.05)。3)各试验组06:00、13:00和21:00的乳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试验Ⅲ组仅在21:00的乳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在06:00、13:00时,时间对乳中GSH-Px、SOD活性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21:00时,时间对乳中GSH-Px、SOD及IDO活性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组别与时间对乳中IDO活性也具有极显著交互效应(P<0.01)。4)各组间06:00、13:00的乳中MT、6-羟基-褪黑素(6-OH-MT)含量及5-羟色胺-N-乙酰基转移酶(SNAT)、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及N-乙酰基-5-羟色胺-甲基转移酶(ASM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组21:00的乳中MT、5-羟色胺(5-HT)、6-OH-MT含量及SNAT、COMT及ASMT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06:00时,时间对乳中6-OH-MT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06:00与13:00时,时间对乳中SNAT活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21:00时,时间对乳中MT、5-HT、6-OH-MT含量和SNAT、COMT、ASMT活性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组别与时间对乳中MT、5-HT含量具有极显著交互效应(P<0.01),对乳中6-OH-MT含量及SNAT、COMT、ASMT活性均具有显著交互效应(P<0.05)。结果提示,给荷斯坦奶牛饲喂RPMT能够提升乳中乳脂率、乳糖率,同时RPMT饲喂量越大时,产奶量越高,SCC越低;给荷斯坦奶牛提供外源RPMT能够提高泌乳期奶牛抗氧化能力,增加乳中MT合成,同时乳中MT合成前体物5-HT与代谢产物6-OH-MT及MT合成酶活性会随着MT含量而变化,即MT合成与代谢具有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褪黑素 过瘤胃褪黑素 褪黑素合成酶 生产性能
下载PDF
作物自毒作用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苏一诺 彭芳华 +1 位作者 彭述宇 曲善民 《广西植保》 2020年第1期20-24,共5页
在现代农业当中作物重茬种植产生自毒物质导致连作障碍的现象很普遍,严重危害着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作物/植物化感毒物质有酚酸类化合物、香豆素、生物碱、萜类化合物、非蛋白氨基酸类似物、酶类等以及作物根系的次生代谢物和一些分解... 在现代农业当中作物重茬种植产生自毒物质导致连作障碍的现象很普遍,严重危害着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作物/植物化感毒物质有酚酸类化合物、香豆素、生物碱、萜类化合物、非蛋白氨基酸类似物、酶类等以及作物根系的次生代谢物和一些分解产物。本综述主要阐述自毒物质产生的原因、自毒物质对作物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为今后更深入研究连作障碍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毒作用 产生原因 影响作物 防控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