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美国汉学家艾思柯在《中国女性今与昔》(Chinese Women Yesterday and Today)一书中对李清照进行了介绍和作品翻译,从翻译史来看,这是美国汉学家首次对李清照进行译介。从英语世界读者反应来看,此次译介意义重大。本文借...20世纪30年代,美国汉学家艾思柯在《中国女性今与昔》(Chinese Women Yesterday and Today)一书中对李清照进行了介绍和作品翻译,从翻译史来看,这是美国汉学家首次对李清照进行译介。从英语世界读者反应来看,此次译介意义重大。本文借助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从“文本—行为—社会”维度,对其译者行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艾思柯译介李清照是出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女性的务实动机,艾思柯对李清照的译介秉持务实原则的同时也尽力求真,形式的保留、文化内容的显化以及诗境的再现,都使得译文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不仅如此,艾思柯还利用丰厚的副文本力求李清照女性形象之真。展开更多
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研究大约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二语习得研究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步入成熟期。而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的外...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研究大约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二语习得研究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步入成熟期。而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语法翻译法(the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展开更多
文摘20世纪30年代,美国汉学家艾思柯在《中国女性今与昔》(Chinese Women Yesterday and Today)一书中对李清照进行了介绍和作品翻译,从翻译史来看,这是美国汉学家首次对李清照进行译介。从英语世界读者反应来看,此次译介意义重大。本文借助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从“文本—行为—社会”维度,对其译者行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艾思柯译介李清照是出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女性的务实动机,艾思柯对李清照的译介秉持务实原则的同时也尽力求真,形式的保留、文化内容的显化以及诗境的再现,都使得译文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不仅如此,艾思柯还利用丰厚的副文本力求李清照女性形象之真。
文摘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研究大约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二语习得研究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步入成熟期。而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语法翻译法(the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